首页 理论教育 动物类常用中药

动物类常用中药

时间:2022-05-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一种称“广地龙”,后三种习称“沪地龙”。蚯蚓解毒碱具有解热作用;次黄嘌呤具有平喘、降压作用;琥珀酸有平喘和利尿作用;蚯蚓素有溶血作用;蚯蚓毒素为有毒成分;蚓激酶、地龙溶栓酶、纤溶酶具有溶解血栓作用。②沪地龙长8~15cm;全体具环节,背部棕褐色至黄褐色,腹部浅黄棕色;第14~16环节为生殖带,较光亮;第18环节有一对雄生殖孔。 为软体动物门鲍科动物杂色鲍(九孔鲍)、皱纹盘鲍、羊鲍、澳洲鲍、耳鲍或白鲍的贝壳。

地  龙

【来源】 为环节动物门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或栉盲环毛蚓的干燥体。前一种称“广地龙”,后三种习称“沪地龙”。

【采收加工】 广地龙春季至秋季捕捉,沪地龙夏季捕捉,及时剖开腹部,除去内脏及泥沙,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

有的表面可见纵裂纹。

【化学成分】 ①蚯蚓解热碱、次黄嘌呤、琥珀酸、蚯蚓素、蚯蚓毒素。②蛋白质和酶:蚓激酶、地龙溶栓酶、纤溶酶等。③氨基酸:如赖氨酸、亮氨酸、缬氨酸等。④脂肪酸类。蚯蚓解毒碱具有解热作用;次黄嘌呤具有平喘、降压作用;琥珀酸有平喘和利尿作用;蚯蚓素有溶血作用;蚯蚓毒素为有毒成分;蚓激酶、地龙溶栓酶、纤溶酶具有溶解血栓作用。

【真实性鉴定】

1.性状鉴别 药材:(2012年)①广地龙呈长条状薄片,弯曲,边缘略卷,长15~20cm;全体具环节,背部棕褐色至紫灰色,腹部浅黄棕色;第14~16环节为生殖带,习称“白颈”,较光亮;体前端稍尖,尾端钝圆,刚毛圈粗糙而硬,色稍浅;雄生殖孔在第18环节腹侧刚毛圈一小孔突上,雄交配腔不翻出;受精囊孔2对。体轻,略呈革质,不易折断;气腥,味微咸。②沪地龙长8~15cm;全体具环节,背部棕褐色至黄褐色,腹部浅黄棕色;第14~16环节为生殖带,较光亮;第18环节有一对雄生殖孔。通俗环毛蚓的雄交配腔能全部翻出,呈花菜状或阴茎状;威廉环毛蚓的雄交配腔孔呈纵向裂缝状;栉盲环毛蚓的雄生殖孔内侧有1个或多个小乳突。受精囊孔3对。

2.显微鉴别 粉末:①斜纹肌纤维无色或淡棕色,肌纤维散在或相互绞结成片状,多稍弯曲,边缘不平整。②表皮细胞呈棕黄色,细胞界限不明显,布有暗棕色的色素颗粒。③刚毛少见,常碎断散在,淡棕色或黄棕色,先端多钝圆,有的表面可见纵裂纹。

3.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法鉴别:①以赖氨酸、亮氨酸、缬氨酸为对照。②以地龙对照药材为对照。

【安全性检测】 重金属(2008,2011年):本品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三十。

【质量评价】

1.经验鉴别 药材以条大、肉厚者为佳。

2.浸出物 水溶性浸出物(热浸法)。

水  蛭

【来源】 为环节动物门水蛭科动物蚂蟥、水蛭或柳叶蚂蟥的干燥体。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捕捉,洗净,用沸水烫死或用石灰、草木灰闷死,晒干或低温干燥。

【化学成分】 ①水蛭素:活水蛭唾液腺中含有水蛭素,在70℃以下可保持活性,干燥药材中水蛭素多已被破坏。②肝素、抗凝血酶(即抗血栓素)等:水蛭素、肝素、抗凝血酶均有抗凝血作用。水蛭素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强的凝血酶特效抑制剂。

【真实性鉴定】

1.性状鉴别

(1)药材(2009,2012年):蚂蟥为扁平纺锤形,有多数环节,体长4~10cm,宽0.5~2cm;背部黑褐色或黑棕色,稍隆起,用水浸后可见黑色斑点排成5条纵线;腹面平坦,棕黄色,两侧棕黄色;前端稍尖,后端钝圆;两端各具1吸盘,前吸盘不显著,后吸盘较大;质脆,易折断,断面胶质样;气微腥。

水蛭呈扁长圆柱形,体多弯曲扭转,体长2~5cm,宽0.2~0.3cm。

柳叶蚂蟥狭长而扁,长5~12cm,宽0.1~0.5cm,背腹两面均呈黑棕色。

(2)饮片:烫水蛭呈不规则扁块状或扁圆柱形,略鼓起,表面棕黄色至黑褐色,附有少量白色滑石粉;断面松泡,灰白色至焦黄色;气微腥。

2.显微鉴别 粉末:①表皮细胞略呈五边形,排列紧密,色泽黄,不甚透明。②纤维长短不一,成束或单个存在,透明。③纵肌纤维断面成群或单个存在,中空,外层增厚,可见增厚纹理。

3.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法鉴别:以水蛭对照药材为对照。

【质量评价】

1.经验鉴别 药材以体小、条整齐、黑褐色、无杂质者为佳。

2.纯度检查 酸碱度:药材和饮片应为4.5~6.5。

3.浸出物 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用稀乙醇作溶剂)。

4.含量测定 每克含抗凝血酶活性水蛭应不低于16.0U;蟥、柳叶蟥应不低于3.0U。

石决明

【来源】 为软体动物门鲍科(2010年)动物杂色鲍(九孔鲍)、皱纹盘鲍、羊鲍、澳洲鲍、耳鲍或白鲍的贝壳。

【化学成分】 ①碳酸钙(2012年)。②贝壳内层珍珠层含角蛋白水解得多种氨基酸。

【真实性鉴定】

1.性状鉴别

(1)药材

杂色鲍:呈长卵圆形,内面观略呈耳形;表面暗红色,有多数不规则的螺肋和细密生长线;螺旋部小,体螺部大;从螺旋部顶处开始向右排列有20余个疣状突起,末端6~9个开孔,(2011年)孔口与壳面平;内面光滑,具珍珠样彩色光泽;壳较厚,质坚硬,不易破碎;气微,味微咸。

皱纹盘鲍:呈长椭圆形;表面灰棕色,有多数粗糙而不规则皱纹,生产线明显,常有苔藓类或石灰虫等附着物;末端4~5开孔,孔口突出壳面;壳较薄。

羊鲍:近圆形,壳顶位于近中部而高于壳面;螺旋部与体螺部各占1/2,在螺旋部边缘有2行整齐的突起,尤以上部较为明显;末端4~5个开孔,呈管状。

澳洲鲍:呈扁平卵圆形;表面砖红色,螺旋部约为壳面的1/2,螺肋和生长线呈波状隆起,疣状突起30余个;末端7~9个开孔,孔口突出壳面。

耳鲍:狭长,略扭曲,呈耳状;表面光滑,具翠绿色、紫色及褐色等多种颜色形成的斑纹;螺旋部小,体螺部大;疣状突起的末端5~7个开孔,孔口与壳面平,多为椭圆形;壳薄,质较脆。

白鲍:呈卵圆形;表面砖红色,光滑,壳顶高于壳面;生长线颇为明显,螺旋部约为壳面的1/3,疣状突起30余个;末端9个开孔,孔口与壳面平。

(2)饮片:石决明呈不规则的碎块,灰白色,有珍珠样彩色光泽;质坚硬;气微,味微咸。

煅石决明呈不规则的碎块或粗粉;灰白色或青灰色,无光泽;质酥脆,断面呈层状。

2.显微鉴别 皱纹盘鲍:①外层为角质层,极薄,呈黑褐色,粗糙并呈角质状。②中层为棱柱层,厚,白色,长条的棱柱垂直排列于内、外层间。③内层为珍珠层,较厚,银白色,并具紫、粉红、绿等五彩光泽。

【质量评价】

1.经验鉴别 药材以壳厚、内面彩光鲜艳、无杂质者为佳。

2.含量测定 用滴定法测定药材和饮片中碳酸钙。

珍  珠

【来源】 为软体动物门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等双壳类动物受刺激而形成的珍珠。

【产地】 马氏珍珠贝所产的珍珠称“海珠”,主产于广东、广西、海南及台湾;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所产的珍珠称“淡水珍珠”,主产于浙江、江苏等省。

【化学成分】 主含碳酸钙(2012年)、壳角蛋白等。

【真实性鉴定】

1.性状鉴别 ①药材:呈类球形、卵圆形、长圆形或棒形;表面类白色、浅粉红色、浅黄绿色或浅蓝色,半透明,平滑或微有凹凸,具特有的彩色光泽;质地坚硬,破碎面显层纹;气微,味淡。②饮片:珍珠粉呈细粉状,类白色;细粉中无光点,手搓无砂粒感;气微,无味。

2.显微鉴别

(1)磨片:①可见粗细相间排列的同心性环状层纹,(2012年)称为“珍珠结构环”。②多数磨片在暗视野中可见同心环状的如虹彩般的光环——“珍珠虹光环”。“珍珠结构环”和“珍珠虹光环”为珍珠独具特征,可与任何伪品相区别。

(2)粉末:①呈不规则碎块,半透明,具彩虹样光泽。②表面显颗粒性,由数至十数薄层重叠,片层结构排列紧密,可见致密的成层线条或及细密的微波状纹理。

3.理化鉴别

(1)荧光法鉴别:本品置紫外光灯下显浅蓝紫色(天然珍珠)或亮黄绿色(养殖珍珠)荧光,通常环周部分较明亮。

(2)化学定性鉴别:粉末加稀盐酸,即发生大量气泡,滤液显钙盐的鉴别反应。

(3)弹性试验:将珍珠放在60cm高处,使之自由下落到平放的玻璃板上,海产天然珍珠弹跳的高度为15~25cm,淡水珍珠弹跳5~10cm高,珍珠层越厚弹跳越高。

【质量评价】 经验鉴别:药材以纯净、质坚硬、彩光明显者为佳。

【附注】 伪品:曾发现用珍珠母或矿石打碎后磨圆加工制成的伪品珍珠。外形呈类球形、长圆形、扁圆片状或不规则多面体;珠光层为有毒的铅类化合物,用丙酮可洗脱珠光层的光泽(正品不能洗脱);破碎面白色,无光泽;磨片显微观察无同心性层纹和珍珠虹光环;荧光黄绿色。

牡  蛎

【来源】 为软体动物门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大连湾牡蛎或近江牡蛎的贝壳。

【真实性鉴定】

(1)长牡蛎:呈长片状,背腹缘几平行;右壳较小,鳞片坚厚,层状或层纹状排列;壳外面平坦或具数个凹陷,淡紫色、灰白色或黄褐色,内面瓷白色,壳顶二侧无小齿;左壳凹陷深,鳞片较右壳粗大,壳顶附着面小;质硬,断面层状,洁白;气微,味微咸。

(2)大连湾牡蛎:呈类三角形,背腹缘呈八字形;右壳外面淡黄色,具疏松的同心鳞片,鳞片起伏成波浪状,内面白色;左壳同心鳞片坚厚,自壳顶部放射肋数个,明显;内面凹下呈盒状,铰合面小。

(3)近江牡蛎:呈圆形、卵圆形或三角形等;右壳较小,外面稍不平,有灰、紫、棕、黄等色,环生同心鳞片,幼体者鳞片薄而脆,多年生长后鳞片层层相叠,内面白色,边缘有的淡紫色。

【质量评价】

1.经验鉴别 药材以个大、整齐、质坚、内面光洁、色白者为佳。

2.含量测定 用滴定法测定药材和饮片中碳酸钙。

海螵蛸

【来源】 为软体动物门乌贼科(2010年)动物无针乌贼或金乌贼的干燥内壳。

【真实性鉴定】 药材:①无针乌贼:呈扁长椭圆形,边缘薄,中间厚;背面有瓷白色脊状隆起,两侧略显微红色,有不甚明显的细小疣点状突起;腹面白色,自尾端到中部有细密波状横层纹;角质缘半透明,尾部较宽平,无骨针;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粉质,显疏松层纹;气微腥,味微咸。②金乌贼:内壳较大,最厚部分位于前半部;背面疣点明显,略作层状排列;腹面的细密波状横层纹占全体大部分,中间有纵向浅槽;尾部角质缘渐宽,向腹面翘起,末端有1骨针,多已断落。

【质量评价】 经验鉴别:药材以色白、洁净者为佳。

全 蝎

【来源】 为节肢动物门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

【产地】 主产于河南、山东等地。

【采收加工】 春末至秋初捕捉,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置通风处,阴干。

【化学成分】 ①含蝎毒素,为一种毒性蛋白。②有机酸类、蝎子油等。蝎毒素对神经系统有广泛生物活性,蝎毒素-Ⅲ、蝎毒素Ⅳ为镇痛活性多肽。

【真实性鉴定】

1.性状鉴别 药材: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皱缩弯曲;头胸部成绿褐色,前面有1对短小的螯肢及1对较长大的钳状脚须,形似蟹螯,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对,均为7节,末端各具2爪钩;前腹部由7节组成,第7节色深,背甲上有5条隆脊线;背面绿褐色,后腹部棕黄色,6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毒刺(2010年),毒刺下方无距;气微腥,味咸。

2.显微鉴别 粉末:①体壁外表皮表面观呈多角形网格样纹理,表面密布细小颗粒,可见毛窝、细小圆孔和淡棕色或近无色的瘤状突起。②内表皮无色,有横向条纹,内、外表皮纵贯较多长短不一的微细孔道。③横纹肌纤维多碎断,明带较暗带宽,明带中有一暗线,暗带有致密的短纵纹理。④刚毛红棕色,多碎断,先端锐尖或钝圆,具纵直纹理,髓腔细窄。⑤有脂肪油滴。

【质量评价】

1.经验鉴别 药材以完整、色绿褐、身干、腹中杂质少者为佳。

2.浸出物 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用稀乙醇作溶剂)。

蜈  蚣

【来源】 为节肢动物门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

【化学成分】 ①含溶血蛋白及组织胺样物质,此两种有毒成分类似蜂毒。②氨基酸、蚁酸等。

【真实性鉴定】

1.性状鉴别 药材(2008年):呈扁平长条形,由头部和躯干部组成,全体共22个环节;头部暗红色或红褐色,略有光泽,有近圆形的头板覆盖;躯干部第一背板与头板同色,其余20个背板为棕绿色或墨绿色,有光泽;腹部淡黄色或棕黄色,皱缩;每体节两侧有步足1对,步足黄色或红褐色,呈弯钩形,最末一对步足尾状,故又称尾足;质脆,断面有裂隙;气微腥,并有特殊刺鼻的臭气,味辛、微咸。

2.理化鉴别 本品水浸液在紫外灯下呈亮绿色荧光。

【质量评价】

1.经验鉴别 药材以条大、完整、头红、足红褐、腹干瘪者为佳。

2.浸出物 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用稀乙醇作溶剂)。

土鳖虫

【来源】 为节肢动物门鳖蠊科昆虫地鳖或冀地鳖的雌虫干燥体。

【化学成分】 ①十八烷基甘油醚(鲨肝醇)。②尿囊素。③挥发油、二十八烷醇等。鲨肝醇具解毒作用;尿囊素具镇静作用,且外用能促进皮肤溃疡面和伤口愈合,具生肌作用。

【真实性鉴定】

1.性状鉴别 药材:①地鳖(2010,2012年),呈扁平卵形;前端较狭,后端较宽,背部紫褐色,有光泽,无翅;前胸背板较发达;腹背板呈覆瓦状排列,腹面红棕色;头部较小,胸部有足3对,具细毛和刺;腹部有横环节;质松脆,易碎;气腥臭,味微咸。②冀地鳖,呈长椭圆形;背部黑棕色,通常在边缘带有淡黄褐色斑块及黑色小点。

2.理化鉴别 以土鳖虫对照药材为对照。

【质量评价】

1.经验鉴别 药材以完整、色紫褐、腹中内容物少者为佳。

2.浸出物 水溶性浸出物(热浸法)。

桑螵蛸

【来源】 为节肢动物门螳螂科(2010,2012年)昆虫大刀螂、小刀螂或巨斧螳螂的干燥卵鞘。以上三种分别习称为“团螵蛸”、“长螵蛸”及“黑螵蛸”。

【真实性鉴定】 药材:①团螵蛸(又称软螵蛸),略呈圆柱形或半球形,由多数膜状薄片叠成;表面浅黄褐色,上面带状隆起不明显,底面平坦或有凹沟;体轻,质松而韧;横断面可见外层为海绵状物,内层为许多放射状排列的小室,室内各有一细小椭圆形的卵,深棕色,有光泽;气微腥,味淡或微咸。②长螵蛸(又称硬螵蛸),略呈长条形,一端较细。表面灰黄色,上面有一条明显的带状隆起,带的两侧各有一条暗棕色浅沟及斜向纹理;质硬而脆。③黑螵蛸,略呈平行四边形;表面灰褐色,上面有一条明显的带状隆起,两侧有斜向纹理,近尾端微向上翘;质硬而韧。

【质量评价】 经验鉴别:药材以个完整、色黄、体轻而带韧性、卵未孵出、无树枝草梗等杂质者为佳。

斑  蝥

【来源】 为节肢动物门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体。

【采收加工】 夏秋季清晨露水未干时捕捉,闷死或烫死,晒干。

【化学成分】 ①两种斑蝥均含斑蝥素(斑蝥酸酐)。②南方大斑蝥尚含羟基斑蝥素。斑蝥素具强臭及发泡性,治疗原发性肝癌、病毒性肝炎、鼻炎等均有显著效果,但毒性大,其半合成品羟基斑蝥胺疗效类似而毒性只有斑蝥素的1/500。

【真实性鉴定】

1.性状鉴别

(1)药材:①南方大斑蝥呈长圆形,长1.5~2.5cm;头及口器向下垂,有较大的复眼及触角各1对;背部具革质鞘翅1对,黑色,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横纹;鞘翅下面有棕褐色薄膜状透明的内翅2片;胸腹部乌黑色,胸部有足3对;气特异而臭。②黄黑小斑蝥较小,长1~1.5cm。

(2)饮片:生斑蝥为除去头、足、翅的干燥躯体,略呈长圆形;腹部乌黑色,背部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横纹;有特异臭气。

2.显微鉴别 南方大斑蝥粉末:①体表刚毛极多,黑褐色,分两类,一类细而长,较直,有时可见淡黄色毛腔;另一类呈短刺状,多存在于体表,排列较密。②体壁碎片棕色,表面平或具小瘤突,有的可见短小的刺和刚毛脱落后的小凹窝。③肌纤维板块状、条状或数条成束,可见顺直条纹,有时具横向环纹。④气管壁碎片平直或弯曲成弧状或管状,具整齐条状增厚。⑤翅碎块可见黄白色及黑褐色相间的斑纹,在黑褐色部分具纽扣状圆环,表面具刚毛。⑥内翅碎块淡黄色,透明,靠近脉纹处可见较密的乳头状短刺。

3.理化鉴别

(1)微量升华:粉末微量升华得白色升华物,在显微镜下观察为柱形、棱形结晶(2012年)(斑蝥素)。

(2)化学定性鉴别:升华物石油醚液加硫酸及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硫酸试液,显樱红色或紫红色(检查斑蝥素)。另加间苯二酚粉末,加热后溶液变红色,紫外光灯下显绿色荧光。

(3)薄层色谱法鉴别:以斑蝥素为对照。

【质量评价】

1.经验鉴别 药材以个大、完整、颜色鲜明、无败油气味者为佳。

2.含量测定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和饮片中斑蝥素(2010年)。

僵  蚕

【来源】 为节肢动物门蚕蛾科昆虫家蚕的4~5龄幼虫因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体。

【化学成分】 僵蚕中的蛋白质有刺激肾上腺皮质的作用。

【真实性鉴定】

1.性状鉴别 药材:略呈圆柱形,多弯曲皱缩;表面灰黄色,被有白色粉霜状的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2012年)头部较圆,足8对,体节明显;尾部略呈二分枝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外层白色,中间有亮棕色或亮黑色的丝腺环4个;气微腥,味微咸。

2.显微鉴别 粉末:①菌丝体近无色,细长卷曲缠结在体壁内。②气管壁碎片。③表皮组织表面具网格样皱缩纹理以及纹理突起形成的小尖突。④刚毛黄色或黄棕色,表面光滑,壁稍厚。⑤未消化的桑叶组织中大多含草酸钙簇晶或方晶。

【安全性检测】 黄曲霉毒素(2011年)。

【质量评价】

1.经验鉴别 药材以条粗、质硬、色白、断面光亮者为佳。表面无白色粉霜、中空者不可入药。

2.纯度检查 杂质不得超过3%。

3.浸出物 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用稀乙醇作溶剂)。

蜂  蜜

【来源】 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或意大利蜂所酿的蜜。

【化学成分】(2008年)①糖类:葡萄糖及果糖约70%,两者含量相近,“油性大”、质量好的蜂蜜果糖含量较高。②酶类。③挥发油等。

【真实性鉴定】

1.性状鉴别 药材:为半透明、带光泽、浓稠的液体;白色至淡黄色(白蜜),或橘黄色至黄褐色(黄蜜),放久或遇冷渐有白色颗粒状结晶(葡萄糖)析出;气芳香,味极甜。

因产地、气候、潮湿度及蜜源植物不同,蜂蜜的黏稠度(油性)、色泽和气味也随之有差异;一般以春蜜中的洋槐花蜜、紫云英蜜、枣花蜜、油菜花蜜等色浅,黏度大,气芳香、味甜,质量较佳;秋蜜如荞麦花蜜、棉花蜜等色深,气微臭,味稍酸,质量较次。

2.理化鉴别 相对密度:用韦氏比重称法测定,本品的相对密度应在1.349以上。

【质量评价】

1.经验鉴别 药材以稠如凝脂、气芳香、味甜而纯正、无异臭杂质者为佳。

2.纯度检查 ①酸度。②淀粉和糊精。③5-羟甲基糠醛

3.含量测定 用滴定法测定还原糖。

【附注】

(1)淀粉酶值:蜂蜜的淀粉酶值(指1g蜂蜜所含淀粉在40℃下、1h内转化1%淀粉溶液的毫升数)规定为8以上。

(2)有毒蜂蜜:大多有苦、麻、涩的异味。检查蜂蜜中花粉粒形态,如发现乌头、雷公藤、羊踯躅或烟草等有毒植物的花粉存在,应做蜂蜜毒性试验。

海  马

【来源】 为脊索动物门海龙科动物线纹海马、刺海马、大海马、三斑海马或小海马(海蛆)的干燥体。

【真实性鉴定】 药材(2010年):①线纹海马:呈扁长形而弯曲,体长约30cm;表面黄白色,头略似马头,有冠状突起,具管状长吻,口小,无牙,两眼深陷;躯干部七棱形;尾部四棱形,渐细卷曲,体上有瓦楞形节纹并具短棘;习称“马头、蛇尾、瓦楞身”。体轻,骨质,坚硬;气微腥,味微咸。②刺海马:体长15~20cm。头部及体上环节间的棘细而尖。③大海马:体长30~30cm。黑褐色。④三斑海马:体侧背部第1、4、7节的短棘基部各有1黑斑。⑤小海马(海蛆):体型小,长7~10cm。黑褐色,节纹和短棘均较细小。

【质量评价】 经验鉴别:药材以个大、色白、坚实、头尾齐全、洁净者为佳。

蟾  酥

【来源】 脊索动物门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耳后腺及皮肤腺的干燥分泌物。

【产地】 主产于辽宁、山东、江苏等省。

【采收加工】 夏秋两季捕捉,采收加工过程中忌用铁器,以免变黑。加工成“团蟾酥”或“片蟾酥”两种规格。

【化学成分】 ①强心甾类:蟾毒配基类结构与强心苷元类似,有毒性,大多为干燥加工过程中的分解产物,如脂蟾毒配基、华蟾酥毒基、蟾毒灵等;蟾毒类多存在于加工前新鲜的蟾蜍分泌物中。②吲哚类生物碱。③甾醇类等。脂蟾毒配基、蟾毒灵等具有显著的兴奋呼吸和升压作用,蟾毒灵具有较强的局部麻醉作用。

【真实性鉴定】

1.性状鉴别 药材呈扁圆形团块状或片状,棕褐色或红棕色;团块状者质坚,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角质状,微有光泽;片状者质脆,易碎,断面红棕色,半透明;气微腥,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2011年)。

2.理化鉴别

(1)化学定性鉴别:①粉末甲醇液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固体及硫酸,显蓝紫色(检查吲哚类化合物)。②粉末氯仿浸液L-B反应阳性,初显蓝紫色,渐变蓝绿色(检查甾类化合物)。

(2)薄层色谱法鉴别:以蟾酥对照药材、脂蟾毒配基、华蟾酥毒基为对照。

【质量评价】

1.经验鉴别 药材以色红棕、断面角质状、半透明、微有光泽者为佳。

2.含量测定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2010年)。

龟  甲

【来源】 为龟科动物乌龟的干燥背甲及腹甲。

【真实性鉴定】

(1)药材:背甲及腹甲由甲桥相连,背甲稍长于腹甲,与腹甲常分离;背甲呈长椭圆形拱状;外表面棕褐色和黑褐色,脊棱3条;腹甲呈板片状,近长方椭圆形;外表面淡黄棕色至棕黑色,盾片12块,每块常具紫褐色放射状纹理;内表面黄白色至灰白色,有的略带血迹或残肉,称“血板”,不脱皮;“烫板”色稍深,有脱皮的痕迹,除净后可见骨板9块,呈锯齿状嵌接;质坚硬;气微腥,味微咸。

(2)饮片:龟甲为不规则的小碎块,表面淡黄色和黄白色,有紫褐色放射状纹理;内面黄白色,边缘呈锯齿状;质坚硬,可自骨板缝处断裂;气微腥,味微咸。

【质量评价】

1.经验鉴别 药材以略带血迹、身干、个大、无残肉、洁净者为佳。

2.浸出物 水溶性浸出物(热浸法)。

鳖  甲

【来源】 为鳖科动物鳖的背甲。

【真实性鉴定】 药材:呈椭圆形或卵圆形,背面隆起;外表面黑褐色或墨绿色,略有光泽,具细网状皱纹和灰黄色或灰白色斑点,中间有一条纵棱,两侧各有左右对称的横凹纹8条;外皮脱落后可见锯齿状嵌接缝;内表面类白色,中部有突起的脊椎骨,两侧有对称的肋骨各8条,伸出边缘;质坚硬;气微腥,味淡。

【质量评价】

1.经验鉴别 药材以块大、甲厚、无残肉、洁净、无腐臭者为佳。

2.浸出物 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用稀乙醇作溶剂)。

蛤  蚧

【来源】 为脊索动物门壁虎科(2012年)动物蛤蚧除去内脏的干燥体。

【产地】 主产于广西。

【采收加工】 取出内脏,拭净血液(不可水洗),以竹片撑开,使全体扁平顺直,低温干燥。

【化学成分】 ①生物碱类。②磷脂、肌肽、蛋白质、氨基酸等。

【真实性鉴定】

1.性状鉴别 药材:呈扁片状;头略呈扁三角形,两眼多凹陷成窟窿,无眼睑;口内角质细齿密生于颚的边缘,无异型大齿;吻部半圆形,吻鳞不切鼻孔;背部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或灰绿色斑点(进口蛤蚧多为砖红色斑点)散在或密集呈不显著的斑纹;四足均有5趾,除第一趾外,均具爪;趾间仅具蹼迹,足趾底面具吸盘;尾细而坚实,几与体长相等,有明显的6~7个银灰色环带,有的再生尾短,且银灰色环带不明显;全身密被圆形或多角形微有光泽的细鳞;气腥,味微咸。

2.显微鉴别 粉末:①横纹肌纤维侧面观有波峰状或稍平直的细密横纹,横断面常呈三角形、类圆形或类方形。②鳞片近无色,表面可见半圆形或类圆形隆起,略作覆瓦状排列,布有极细小的粒状物,有的可见圆形空洞。③皮肤碎片可见有棕色或棕黑色色素颗粒。④骨碎片呈不规则碎块,表面有细小裂缝状或针孔状孔隙,可见裂缝状骨陷窝。

3.理化鉴别

(1)化学定性鉴别:乙醇提取液或酸水提取液加生物碱试剂硅钨酸、碘化铋钾或碘化汞钾等,均有沉底反应。

(2)薄层色谱法鉴别:以蛤蚧对照药材为对照。

【质量评价】 经验鉴别:药材以体大、肥壮、尾粗而长、无虫蛀者为佳。

【附注】 伪品

(1)小蛤蚧:为壁虎科动物多疣壁虎或壁虎去内脏的干燥体,无眼睑,吻鳞切鼻孔,鳞片极细小,体背灰褐色,具多数不规则疣鳞,生活时尾易断。

(2)西藏蛤蚧:尾长超过体长,有眼睑,吻鳞不切鼻孔,口内有异型大齿,脊背有几行大鳞,四肢及尾背鳞片具棱,指(趾)狭长,圆柱形,均具爪,无蹼及吸盘。

(3)红点蛤蚧:尾长近体长的2倍,上唇具2个异型大齿,有眼睑,鳞片细小,无疣鳞。体背灰黑色,密布橘红色圆形斑点,体两侧有条形横向的橘红色斑纹,指(趾)狭长而细,均具锐利爪。

(4)红瘰疣螈:头近圆形,较大而扁,头顶部有倒“U”字形棱,无吻鳞,体表无鳞片,体侧有瘰疣,密生疣粒;足具4指5趾,无蹼,无爪,无吸盘;尾侧扁而弯曲。

金钱白花蛇

【来源】 为脊索动物门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的幼蛇除去内脏的干燥体。

【产地】 主产于广东、广西、海南。

【采收加工】 除去内脏,擦净血迹,用乙醇处理后,以头为中心,盘成圆盘状,用竹签固定,干燥。

【化学成分】 含鸟嘌呤核苷、蛋白质、脂肪等;头部毒腺主含多种酶和蛇毒。

【真实性鉴定】

1.性状鉴别 药材:呈圆盘状,盘径3~6cm;头盘在中间,尾细,常纳口中;无颊鳞;背部黑色或灰黑色,有白色环纹45~58个,黑白相间(2009年);白环纹在背部宽1~2行鳞片,黑环纹宽3~5行鳞片;背正中明显突起一条脊棱,脊鳞扩大呈六角形;尾下鳞单行;气微腥,味微咸。

2.显微鉴别 背鳞外表面:鳞片无色或呈黄白色,具细密纵直条纹,沿鳞片基部至先端方向径向排列。此为本品粉末鉴定的重要依据。

【质量评价】

1.经验鉴别 药材以身干、头尾齐全、色泽明亮、盘径小者为佳。

2.浸出物 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用稀乙醇作溶剂)。

【附注】

1.混淆品 白花锦蛇:主要特征是头背呈赭红色、似梨形;体背灰绿色,具30余个排成3行略呈六角形的红褐色斑块,尾部有黑红相间的环纹。

2.伪品

(1)游蛇科动物主要区别是:具颊鳞1个;背鳞不扩大;尾下鳞双行。伪品金环蛇特征是黄色环纹23~33个,有金黄色宽4~5个鳞片的横斑纹,黑黄纹近等宽,横纹环绕腹部。

(2)用正品银环蛇的成蛇体剖割加工成若干条小蛇身,再装上其他蛇的蛇头,盘成圆盘状。蛇身不完整,蛇头颈部与蛇身有拼接痕迹,蛇身白色环纹数多10个左右,无蛇尾。

(3)以其他蛇的幼体用褪色药水、油漆等将蛇身涂成白色环纹。白环纹宽窄、间距不规则;脊鳞不扩大,呈六角形。

蕲  蛇

【来源】 为脊索动物门蝰科动物五步蛇除去内脏的干燥体。

【产地】 主产于浙江。

【化学成分】 蛇体含鸟嘌呤核苷、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等。头部毒腺含抗凝血酶、酯酶(如精氨酸酯酶等)及凝血酶样物质,含多量出血性毒、少量神经性毒等。精氨酸酯酶具有去纤、降低血脂、降低血液黏度的作用。

【真实性鉴定】

1.性状鉴别 药材(2008年):卷呈圆盘状;头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习称“翘鼻头”;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习称“方胜纹”;腹部灰白色,鳞片较大,两侧有黑色类圆形的斑点,习称“连珠斑”;腹部内壁黄白色,脊椎骨棘突较高,呈刀片状上突,前后椎体下突基本同形,多为弯刀状,向后倾斜,尖端明显超过椎体后隆面;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质鳞片1枚,习称“佛指甲”;气腥,味微咸。

2.显微鉴别

(1)背鳞外表面观:鳞片呈深棕色或黄棕色,密布乳头状突起,乳突呈类三角形、类卵形或不规则形,内含颗粒状色素。

(2)背鳞横切面观:部分真皮和表皮向外乳头状突出,使外表面呈波浪形,突起部的真皮含较多色素;内表面较平直,无乳头状突起。

3.理化鉴别 以蕲蛇对照药材为对照,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法鉴别(2011年)。

【质量评价】

1.经验鉴别 药材以头尾齐全、条大、花纹明显、内壁洁净者为佳。

2.浸出物 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用稀乙醇作溶剂)。

【附注】

1.伪品 滑鼠蛇、烙铁头、山烙铁头、蝮蛇、颈棱蛇等。

2.劣质品 劣质蕲蛇系用死后变质的蕲蛇加工而成的干燥品。掺假蕲蛇系在鲜蕲蛇剖腹后在蛇身皮下掺入异物再盘圆定形。假冒蕲蛇系利用餐厅食用蕲蛇时去掉的头、皮、尾,贴在去头、皮、尾的杂蛇身上,定形干燥而成。

乌梢蛇

【来源】 为脊索动物门游蛇科动物乌梢蛇除去内脏的干燥体。

【产地】 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等省。

【化学成分】 含蛋白质、脂肪等。

【真实性鉴定】

1.性状鉴别 药材:呈圆盘状;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密被菱形鳞片;背鳞行数成双(2009年),背中央2~4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脊部高耸成屋脊状,俗称“剑脊”;尾部渐细而长,尾下鳞双行;气腥,味淡。

2.显微鉴别

(1)背鳞外表面观:呈黄棕色,具纵直条纹,沿鳞片基部至先端方向径向排列,内含色素斑。

(2)粉末:①角质鳞片近无色或淡黄色,表面具纵向条纹。②表皮表面观密布棕色或棕黑色色素颗粒,常连成网状、分枝状或聚集成团。③横纹肌纤维淡黄色或近无色,有明暗相间的细密横纹。④骨碎片近无色或淡灰色,呈不规则碎块,骨陷窝长梭形,大多同方向排列,骨小管密而较粗。

3.理化鉴别 以乌梢蛇对照药材为对照,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法鉴别(2011年)。

【质量评价】

1.经验鉴别 药材以身干、头尾齐全、皮黑、肉黄白色、质坚实者为佳。

2.浸出物 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用稀乙醇作溶剂)。

【附注】 伪品

与正品的主要区别点在于:①鳞片(尤其是头部的鳞片)的数目、形态、色泽等。②背鳞的行数:如伪品蛇都是奇数,而乌梢蛇背部鳞片为偶数列。

鸡内金

【来源】 为脊索动物门鸟纲雉科(2010年)动物家鸡的干燥沙囊内壁。

【真实性鉴定】

1.药材 呈不规则皱缩的囊状卷片;表面黄色、黄绿色或黄褐色,薄而半透明,具明显的条状波浪形皱纹;质脆,易碎,断面角质样,有光泽;气微腥,味微苦。

2.饮片 炒鸡内金:为不规则碎片;表面暗黄褐色至焦黄色;用放大镜观察,显颗粒状或微细泡状;轻折即断,断面有光泽。

【质量评价】

1.经验鉴别 药材以个大、色黄、完整、少破碎者为佳。

2.浸出物 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用稀乙醇作溶剂)。

麝  香

【来源】 为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产地】 西藏、四川等。

【采收加工】 野麝多在冬季至次春捕获后立即割取香囊阴干,习称“毛壳麝香”;除去囊壳,取囊中分泌物,习称“麝香仁”。家麝直接从香囊中取出麝香仁,阴干或用干燥器密闭干燥。

【化学成分】 ①大环酮类:主为麝香酮,另含少量降麝香酮等。②蛋白质、多肽、氨基酸。③生物碱、甾体等。麝香酮具特异强烈香气,具强心作用,为主要活性成分(2008年)。多肽是麝香抗炎的活性成分。

【真实性鉴定】

1.性状鉴别

(1)毛壳麝香:呈扁圆形或类椭圆形囊状体;开口面的皮革质,棕褐色,密生灰白色或灰棕色短毛、从两侧围绕中心排列,中央有1小囊孔;另一面为棕褐色略带紫色的皮膜,微皱缩,略有弹性;剖开后,可见中层皮膜呈棕褐色或灰褐色,半透明;内层皮膜呈棕色,内含颗粒状及粉末状的麝香仁和少量细毛及脱落的内层皮膜(习称“银皮”);有特异香气。

(2)麝香仁:①野生品。质软、油润、疏松;其中呈不规则圆球形或颗粒状者习称“当门子”,外表多呈紫黑色,油润光亮,微有麻纹,断面深棕色或黄棕色;粉末状者多呈棕褐色或黄棕色,并有少量脱落的内层皮膜和细毛;香气浓烈而特异,味微辣,味苦带咸。②饲养品。呈颗粒状、短条形或不规则团块,表面不平,紫黑色或深棕色,显油性,微有光泽。

2.显微鉴别 麝香仁粉末(2009年):①为无数无定形颗粒状物集成半透明或透明团块,淡黄色或淡棕色。②团块中包埋或散在有方形、柱形、八面体或不规则的晶体,并可见圆形油滴。③偶见毛及脱落的内层皮膜组织。

3.理化鉴别

(1)槽针法鉴别:取毛壳麝香,用特制槽针从囊孔插入,转动槽针,撮取麝香仁,立即检视,槽内的麝香仁应有逐渐膨胀高出槽面的现象,习称“冒槽”。

(2)手搓法鉴别:取麝香仁少量置手掌中,加水润湿,手搓之能成团,轻揉即散,不应沾手、染手、顶指或结块。

(3)火试法鉴别:取麝香仁少量撒于炽热坩埚中灼烧,初则迸裂,随即熔化膨胀起泡似珠,香气浓烈四溢,应无毛、肉焦臭,无火焰或火星出现,灰化后残渣呈白色或灰白色。

(4)气相色谱法鉴别:供试品色谱中应呈现出与麝香酮对照品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

【质量评价】

1.经验鉴别 毛壳麝香以饱满、皮薄、仁多、捏之有弹性、香气浓烈者为佳。麝香仁以当门子多,颗粒色紫黑,粉末色棕褐,质柔润,香气浓烈者为佳。

2.纯度检查 不得检出动植物组织、矿物和其他掺伪物;不得有霉变;干燥失重不得超过35.0%;总灰分不得超过6.5%。

3.含量测定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药材中麝香酮。

【附注】

1.掺伪品 ①动物的肌肉、肝脏、血块、蛋黄粉、奶渣等。②植物性的儿茶粉、淀粉、锁阳粉、桂皮粉、大豆粉、丁香粉、地黄粉、海金沙等。③矿物雄黄、赤石脂、铅粉、铁末、沙石等。

2.代用品

(1)灵猫香:为灵猫科动物大灵猫及小灵猫香囊中成熟腺细胞的分泌物。主含香猫酮等大分子环酮。

(2)麝鼠香:为田鼠科动物麝鼠雄性香囊中的分泌物。具有类似麝香的特殊香气。含有与天然麝香相同的麝香酮、降麝香酮等大环化合物。原产北美洲,其香也称“美国麝香”。现今我国麝鼠分布十分广泛,资源丰富。

(3)人工麝香:以人工合成麝香酮为主,按规定比例配制而成。

鹿  茸

【来源】 为脊索动物门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黄毛茸)”,后者习称“马鹿茸(青毛茸)。

【产地】 花鹿茸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品质优。马鹿茸在东北产者习称“东马鹿茸”,品质较优;在西北产者习称“西马鹿茸”,品质较次。梅花鹿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马鹿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现药用鹿茸主要从人工饲养中获取。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锯取鹿茸,立即进行加工后,阴干、烘干或真空冷冻干燥等。

【化学成分】 ①多胺类。②肽类。③氨基酸类。④胆甾醇类。⑤脂肪酸类。⑥其他类:如神经酰胺、溶血磷脂酰胆碱、次黄嘌呤、尿嘧啶、磷脂类等。多胺类化合物是促进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的有效成分,在鹿茸尖部含量较高;肽类物质有抗炎活性;溶血磷脂酰胆碱有降压作用;次黄嘌呤、尿嘧啶和磷脂类物质有较强的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的功能。

【真实性鉴定】

1.性状鉴别

(1)药材

①花鹿茸:呈圆柱状分枝,具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2009,2011年),主枝习称“大挺”,侧枝习称“门庄”;外皮红棕色或棕色,多光润,表面密生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毛,上端毛密,下端较疏;锯口面黄白色,外围无骨质,中部密布细孔;具二个分枝者习称“三岔”(2011年),主枝较二杠细,略呈弓形而微扁,枝端略尖,下部有纵棱筋极突起的小疙瘩;皮红黄色,茸毛较稀且粗;体轻;气微腥,味微咸。

②二茬茸(再生茸):和头茬茸近似,但主枝长而不圆或下粗上细,下部有纵棱筋,皮灰黄色,茸毛较粗糙,锯口外围多已骨化。体较重,无腥气。

③马鹿茸:较花鹿茸粗大,分枝较多。侧枝一个者习称“单门”,二个者习称“莲花”(2011年),三个者习称“三岔”,四个者习称“四岔”。其中以莲花、三岔为主。按产地不同分为东马鹿茸和西马鹿茸。a.东马鹿茸:“单门”外皮灰黑色,茸毛灰褐色或灰黄色,锯口面外皮较厚,灰黑色,中部密布细孔,质嫩;“莲花”下部有纵棱,锯口面蜂窝状小孔稍大;“三岔”皮色深,质较老;“四岔”茸毛粗而稀,大挺下部具棱筋及疙瘩,分枝顶端多无毛,习称“捻头”。b.西马鹿茸:表面有棱,多抽缩干瘪;分枝较长而弯曲,茸毛粗长,灰色或黑灰色;锯口色较深,常见骨质;气腥臭,味咸。

(2)饮片

①花鹿茸片:花鹿茸尖部切片习称“血片”、“蜡片”,为圆形薄片;表面浅棕色或浅黄白色,半透明,微显光泽;外皮无骨质,周边粗糙,红棕色或棕色;质坚韧;气微腥,味微咸;中上部切片习称“蛋黄片”,切面黄白色或粉白色,中间有极小的蜂窝状细孔;下部习称“老角片”,为圆形或类圆形厚片,表面粉白色或浅白色,中间有蜂窝状细孔,外皮无骨质或略具骨质,周边粗糙,红棕色或棕色,质坚脆。

②马鹿茸片:“血片”和“蜡片”为圆形薄片,表面灰黑色,中央米黄色,半透明,微显光泽,外皮较厚,无骨质,周边灰黑色,质坚韧,气微腥,味微咸;“老角片”、“粉片”为圆形或类圆形厚片,表面灰黑色,中央米黄色,有细蜂窝状小孔,外皮较厚,周边灰黑色,无骨质或略具骨质,周边灰黑色,质坚脆,气微腥,味微咸。

2.显微鉴别 花鹿茸粉末:①表皮角质层表面颗粒状;茸毛脱落后的毛窝成圆洞状。②毛茸多碎断,表面有扁平细胞(鳞片)成覆瓦状排列的毛小皮包围;髓质断续或无;毛根常与毛囊相连,基部膨大作撕裂状。③未骨化组织表面具多数不规则的块状突起物。④骨碎片表面有纵纹及点状孔隙;骨陷窝呈类圆形或类梭形,边缘骨小管呈放射状沟纹。⑤角化梭形细胞多散在。

3.理化鉴别

(1)化学定性鉴别:①水提取液加茚三酮试液,加热显蓝紫色。②水提取液加氢氧化钠及硫酸铜溶液,显蓝紫色。

(2)薄层色谱法鉴别:以鹿茸对照药材、甘氨酸为对照。

【质量评价】 经验鉴别:药材以茸形粗壮、饱满、皮毛完整、质嫩、油润、无骨棱、无钉者为佳。

牛 黄

【来源】 为脊索动物门牛科动物牛干燥的胆结石。习称“天然牛黄”。在胆囊中产生的称“胆黄”或“蛋黄”,在胆管中产生的称“管黄”,在肝管中产生的称“肝黄”。

【化学成分】 ①胆色素:其中主要有游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与共价胆红素,还有少量胆绿素。②胆汁酸类:包括胆酸、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胆石酸(2011年)等。③胆固醇等。胆红素具解热、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胆酸、去氧胆酸具利胆、镇咳祛痰、抗炎等作用;牛磺酸具有镇静、抗惊厥、解热、降压等作用;酸性肽类成分为平滑肌收缩物质。

【真实性鉴定】

1.性状鉴别 药材:可分胆黄及管黄二种。

(1)胆黄:多呈卵形、类球形、四方形或三角形,大小不一;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有的表面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体轻,质酥脆,易分层剥落;断面金黄色,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气清香,味先苦而后微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2)管黄:呈管状或为破碎的小片;表面不平或有横曲纹,有裂纹及小突起;红棕色或棕黄色;质酥脆,断面有较少的层纹,有的中空,色较深。

2.显微鉴别 粉末用水合氯醛试液装片不加热,为不规则团块,由多数黄棕色或红棕色小颗粒集成,稍放置,色素迅速溶解,并显鲜明金黄色,久置后变绿色。

3.理化鉴别

(1)挂甲试验:取本品少量,加清水调和后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习称“挂甲”(2011,2012年)。

(2)化学定性鉴别:①粉末加冰醋酸研磨,滤液加新制的糠醛水溶液与硫酸溶液,水浴加热显蓝紫色(检查胆酸)。②取粉末少许分别放入白色比色盘中,加硫酸显污绿色;加浓硝酸则显血红色;加氨水呈黄褐色(检查胆红素)。

(3)薄层色谱法鉴别:①以胆酸、去氧胆酸为对照。②以胆红素为对照。

(4)红外光谱法鉴别:人工牛黄、伪品牛黄与天然牛黄有明显差别。

【质量评价】

1.经验鉴别 药材以完整、色黄红至棕黄、质酥脆、断面层纹清晰而细腻者为佳。

2.纯度检查 ①检查游离胆红素: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453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不得超过0.70。②水分:不得超过9.0%。③总灰分:不得超过10.0%。

3.含量测定 ①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胆酸。②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胆红素。

【附】

1.人工牛黄 由牛胆粉、胆酸、猪去氧胆酸、牛磺酸、胆红素、胆固醇、微量元素等制成。为黄色疏松粉末,味苦,微甘。

2.体外培育牛黄 以牛的新鲜胆汁作母液,加入去氧胆酸、胆酸、复合胆红素钙等制成。呈球形或类球形,表面光滑,呈黄红色至棕黄色。体轻,质松脆,断面有同心层纹。气香,味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能挂甲。

羚羊角

【来源】 为脊索动物门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的角。

【产地】 主产于俄罗斯。

【采收加工】 以8~10月捕捉锯角色泽最好,角色莹白;春季猎得者青色微黄,冬季猎得者因受霜雪侵袭,角质变粗糙,表面有裂纹,质较次。

【化学成分】 ①角蛋白。②磷脂类成分。③磷酸钙及不溶性无机盐等。

【真实性鉴定】

1.性状鉴别 药材:呈长圆锥形,略呈弓形弯曲;类白色或黄白色,基部稍呈青灰色;嫩枝全体光润如玉,无裂纹,对光透视有“血丝”或紫黑色斑纹;老枝有细纵裂纹;除顶端部分外,有10~16个隆起的环脊,间距约2cm,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角基部横截面类圆形,内有坚硬的角柱,习称“骨塞”,(2008年)占全角的1/3~1/2,表面有突起的纵棱与其外面角鞘内的凹沟紧密嵌合,横断面观,其结合部呈锯齿状;全角呈半透明状,对光透视,上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头,习称“通天眼”(2008年);质坚硬;气微,味淡。

2.显微鉴别

(1)横切面:①可见组织构造多少呈波浪状起伏,角顶部组织波浪起伏最为明显,在峰部有束存在,束多呈三角形;角中部稍呈波浪状,束多呈双凸透镜形;角基部波浪形不明显,束呈椭圆形至类圆形。②髓腔大小不一,以角基部的髓腔最大。③束的皮层细胞扁梭形。

(2)粉末:①横断面碎片,髓腔呈双凸透镜形、椭圆形、类圆形或类三角形,周围有3~5层窄梭形同心性排列的皮层细胞,外侧为基本角质细胞,呈菱形、长方形或多角形,均不含或仅含少量灰色色素颗粒,细胞中央常有1个发亮的圆粒或线形物。②纵断面碎片,髓呈长管形,基本角质细胞为长梭形。

【质量评价】 经验鉴别:药材以质嫩、色白、光润、内含红色斑纹、无裂纹者为佳。镑片以多折曲,白色半透明,纹丝直而微呈波状,质坚硬,不易拉断者为佳。

【附注】

1.伪品 ①同科动物鹅喉羚羊(长尾黄羊)、藏羚羊、黄羊等的角,它们均不呈类白色、半透明,均无“通天眼”。②用聚酯等材料用模具压制加工而成。类白色,半透明,无通天眼,火烧有塑料焦臭气。显微鉴别无组织构造及细胞形态。

2.掺伪品 进口的羚羊角曾发现角内灌有铅粒,以增加重量,可检查骨塞是否活动,或用X线仪检查。

3.劣质品 应注意进口品的霉变情况,发霉变质者不可药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