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礼仪原则尊重与适度的理解

礼仪原则尊重与适度的理解

时间:2022-05-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能因为交往对象的身份、地位、年龄、性别、种族、财富以及与自己关系亲疏程度的差异,而厚此薄彼、区别对待。真诚是决定一个人的人际吸引力高低的首要因素,是人与人相处的基本态度,是一个人外在行为与内在道德的统一。应用礼仪时要注意把握分寸,礼仪是一种程序规定,而程序规定本身就是一种“度”。礼仪的适度要求有感情适度、谈吐适度、举止适度三个方面。这就是一个人具有高度礼仪修养的体现。

(一)遵守的原则

在人际交往活动中,每个人都要自觉自愿地用礼仪规范自己的言行,每个人都有自觉遵守和运用礼仪的义务,无论普通老百姓还是领导干部,也不管是百万富翁还是乞丐,都应严格地遵守人际交往中的各种礼仪,否则就会被公众指责,甚至导致事业的失败。只有掌握、坚持这条原则,才能保证礼仪的逐步推广和规范使用。

(二)自律的原则

自律是礼仪的出发点和基础,礼仪规范由“对他人做法的要求”和“对自己做法的要求”两部分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对自我的要求,即在社会生活中首先要做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检点、自我反思。正如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指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否则礼仪就无从谈起。

(三)敬人的原则

在社会交往中,要常怀敬人之心。礼仪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尊重他人的具体体现,尊重是礼仪的实质。心理学把人们对尊重的需要分为两大类,即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自尊包括对获得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的愿望;尊重他人就是尊重他人的人格、劳动和价值,以平等的身份同他人交往,还包括尊重他人的选择,不强求他人按自己的爱好习惯去生活、行事。受人尊重则是来自他人对自身的承认、接受、赏识等。

(四)宽容的原则

宽容即允许别人自由行动或判断,耐心而毫无偏见地容忍与自己的观点或公认的观点不一致的意见。人与人在现实生活中难免会发生冲突和误解,做人要怀有一颗宽容的心,得理也饶人,而不要咄咄逼人、斤斤计较、过分苛求,这样才能减少交往矛盾,化解人际冲突。

(五)平等的原则

平等是礼仪的核心,对待交往对象要以礼相待、一视同仁,给予同等礼遇。不能因为交往对象的身份、地位、年龄、性别、种族、财富以及与自己关系亲疏程度的差异,而厚此薄彼、区别对待。

(六)从俗的原则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因为国情、民族习惯、文化背景的不同,各地的礼仪要求也存在差异。对于这种情况,要坚持入乡随俗,与绝大多数人的习惯做法保持一致,千万不要妄自尊大、自以为是,否则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

(七)真诚的原则

真诚是决定一个人的人际吸引力高低的首要因素,是人与人相处的基本态度,是一个人外在行为与内在道德的统一。“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说明,一个君王没有诚信会亡国;“狼来了”的故事说明,一个普通老百姓没有诚信会丢掉性命。失约、不守时及言而无信等都是令人反感而失礼的行为。在人际交往中,务必要做到以诚待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八)适度的原则

应用礼仪时要注意把握分寸,礼仪是一种程序规定,而程序规定本身就是一种“度”。礼仪的适度要求有感情适度、谈吐适度、举止适度三个方面。彬彬有礼,却不低三下四;热情大方,却不轻浮谄谀;自尊却不自负;谦虚却不拘谨;老练却不世故。这就是一个人具有高度礼仪修养的体现。

链接 社交中的黄金原则

1.对朋友的态度要永远谦恭,要常常微笑着同别人交谈、交往。

2.对周围的人要时时保持友好相处的关系,寻找机会多为别人做些什么。例如,你的邻居病了,你能想到为他做一碗可口的汤,别人对你就会经久难忘。

3.当别人给你介绍朋友时,你应集中精力去记住人家的名字。在以后的交往中,你一见面就能叫出他的名字,人家就会觉得这个人很热情,很有心。

4.要学会容忍,克服任性,要尽力理解别人,遇事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做到这一点就能让朋友感到亲切、可信、安全。

(杨云山)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礼仪的含义和礼仪的相关概念?

2.礼仪的特点有哪些?

3.礼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4.在生活中,哪些方面是礼仪的表现?作为一名学生,应加强哪些礼仪训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