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牵引术及护理

牵引术及护理

时间:2022-05-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种牵引对肢体损伤小,多用于四肢牵引。②每日检查患者体位及牵引装置,体位保持下肢外展中立位,肢体纵轴与牵引力线平行,病人足不可抵触床栏;牵引重量须悬吊,不可随意增减或移去,一般为患者体重的1/10~1/7;皮牵引病人应注意胶布及绷带有无过紧、松散或脱落,随时给予调整。正确处理皮牵引病人因胶布过敏而引起的水疱或溃疡,严重时须除去胶布暂停皮牵引或改用其他治疗方法。

牵引术(traction)是利用持续平衡的牵引力与反牵引力作用,以达到整复和维持复位的治疗方法。

(一)牵引的作用

1.牵拉骨骼和关节,使错位的骨骼和脱位的关节复位,并维持复位后位置。

2.牵拉固定关节,减轻关节面承受的压力,减轻疼痛。

3.肢体抬高制动,改善静脉回流,消除肢体肿胀,为后续手法或手术治疗创造条件。

4.矫正畸形使挛缩的肢体、关节得到治疗。

(二)牵引的种类

1.皮肤牵引 又称间接牵引法。利用紧贴皮肤的胶布或海绵带对肢体施加牵引力。牵引重量一般不超过5kg。此种牵引对肢体损伤小,多用于四肢牵引。常用皮牵引有双下肢悬吊牵引,小儿股骨干骨折常用此法(图38-2)。

图38-2 垂直悬吊皮肤牵引

2.兜带牵引 利用布带或海绵兜带兜住身体突出部位并施加牵引力。临床常用颌枕吊带牵引、骨盆带牵引、骨盆兜悬吊牵引、脊柱兜带悬吊牵引、Cotrel牵引。

3.骨牵引 又称直接牵引,是利用克氏针、斯氏针、特制巾钳或颅骨牵引弓穿入骨内,直接牵拉骨骼进行牵引。临床常用的有颅骨牵引、尺骨鹰嘴牵引、跟骨牵引等(图38-3)。

图38-3 骨牵引

A.颅骨牵引;B.尺骨鹰嘴牵引;C.股骨髁上牵引;D.胫骨结节牵引;E.跟骨牵引

(三)用物准备

1.牵引床 常用特制硬板牵引床。

2.牵引架 种类较多,如托马斯架(Thomas)、布朗架(Braun)等。

3.牵引器具 包括滑车、牵引弓、牵引绳、牵引锤、牵引针、手摇钻或电钻及锤子等进针器具。

(四)常见并发症

1.皮肤破损 主要表现为皮肤水疱、溃疡、压疮。皮肤水疱、溃疡多因胶布粘贴过敏引起;压疮多因长期卧床,骶尾部及内外踝等骨突部皮肤受压,血循环受阻,营养不良导致。

2.牵引针孔感染 针孔处血痂被清除,或牵引针松动来回滑动引起。

3.牵引针滑脱 颅骨牵引钻孔过浅,螺母未拧紧等致颅骨牵引弓脱落。

4.关节僵硬 因患肢关节长时间固定,未能及时有效进行功能锻炼所致。

5.足下垂 下肢水平牵引时,踝关节呈自然足下垂位,跟腱与关节不活动发生挛缩,产生足下垂畸形;腓总神经受压后可导致足背伸无力,而发生垂足畸形。

6.长期卧床并发症 如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便秘、下肢深静脉血栓等。

(五)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解释牵引治疗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解除病人及家属的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并维持有效牵引。

2.保持有效的牵引 ①保持对抗牵引力:将床头或床尾抬高15~30cm,利用体重形成与牵引力方向相反的对抗牵引力。②每日检查患者体位及牵引装置,体位保持下肢外展中立位,肢体纵轴与牵引力线平行,病人足不可抵触床栏;牵引重量须悬吊,不可随意增减或移去,一般为患者体重的1/10~1/7;皮牵引病人应注意胶布及绷带有无过紧、松散或脱落,随时给予调整。③定期测量患肢长度,并与健侧对比,以免重量过大牵引过度而影响骨折愈合。④颅骨牵引者将颅骨牵引弓的螺母定期拧紧,防止脱落。

3.严密观察 包括患肢肢端皮肤色泽、温度、桡动脉或足背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情况、指(趾)活动情况、有无被动伸指(趾)痛和麻木等,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4.预防感染 在骨牵引针两端套上木塞或胶盖小瓶,针眼处每日滴75%乙醇2次,无菌敷料覆盖,局部血痂不可随意清除;避免钢针左右移动。

5.皮肤护理 做好受压处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正确处理皮牵引病人因胶布过敏而引起的水疱或溃疡,严重时须除去胶布暂停皮牵引或改用其他治疗方法。

6.预防骨折并发症 牵引期间,循序渐进进行肢体功能锻炼。足部保持功能位,必要时应用足底托板保持踝关节功能位,并被动足背伸运动,冬季放支架盖棉被,以防足部受压,防止足下垂发生。

7.预防长期卧床并发症 鼓励病人有效咳嗽、排痰、协助翻身、叩背,防止坠积性肺炎;多饮水,增加尿量,预防泌尿系感染和结石;指导患者进食高纤维素饮食,每日做腹部按摩,肛提肌收缩锻炼,防止便秘。鼓励早期功能锻炼,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