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梗死的类型与形态

梗死的类型与形态

时间:2022-05-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梗死是指局部组织因缺血、缺氧引起的坏死,其形态与该器官的血管分布和组织结构有关。肠系膜血管呈扇形分支,故肠梗死呈节段形。梗死组织内有严重出血,呈暗红色,称出血性梗死。临床上,因梗死灶的肺膜发生纤维蛋白性胸膜炎,出现胸痛;因肺出血及支气管黏膜受刺激,可有咳嗽及咯血;由于组织坏死引起发热及白细胞总数升高等症状。此外,梗死灶继发感染或已有感染的组织进一步发生梗死均可引起败血性梗死。

梗死是指局部组织因缺血、缺氧引起的坏死,其形态与该器官的血管分布和组织结构有关。多数器官的血管呈树枝状从门部向器官深部伸入,每支血管所供应的区域常呈锥形,如肺、肾、脾等,一旦发生梗死,梗死灶常呈楔形,切面呈三角形,尖端指向被阻塞的动脉,底部靠近器官的表面。由于冠状动脉、脑动脉分支不规则,故心、脑梗死形状多呈不规则状。肠系膜血管呈扇形分支,故肠梗死呈节段形。梗死数小时后,梗死区组织自溶,引起形态改变。根据梗死区内含血量的多少和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可分为贫血性梗死、出血性梗死和败血性梗死。

(一)贫血性梗死

梗死组织因含血量少,颜色为灰白,称为贫血性梗死。主要是动脉阻塞的结果,常发生在组织结构比较致密和侧支循环不丰富的器官,如脾、肾、心、脑等脏器。当动脉分支阻塞时,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发生坏死,新鲜梗死灶由于梗死灶组织致密,出血量不多,原有少量血液被挤出或溶解,梗死灶呈灰白色。病灶边缘侧支血管内血液通过通透性增高的血管壁漏出于病灶周围,肉眼或显微镜下,其边缘常有一充血出血带和反应带围绕(图2-7)。晚期病灶表面下陷,质地变坚实,黄褐色,出血带消失,梗死灶发生机化形成瘢痕组织。镜下观,贫血性梗死灶多呈凝固性坏死改变,晚期病灶呈均质性结构,边缘有肉芽组织长入和瘢痕组织形成,最终被瘢痕组织代替。

图2-7 脾梗死

肾梗死早期可有血尿。脾梗死常累及脾包膜,其表面可有纤维蛋白渗出,与膈肌或腹膜摩擦而有刺痛感。脑梗死一般也为贫血性梗死,梗死灶的脑组织坏死、变软、液化,继而形成囊状(图2-8),或被增生的星形细胞和胶质纤维所代替,最后形成胶质瘢痕。

(二)出血性梗死

梗死组织内有严重出血,呈暗红色,称出血性梗死。常发生在组织结构疏松、有双重血供或血管吻合支丰富的肺、肠等脏器。肺有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的双重血供,肠系膜动脉之间有丰富的吻合支,因此,单纯的动脉阻塞一般不引起梗死。一般在严重淤血的前提下,组织器官局部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压升高阻碍侧支循环建立,当一支动脉血流阻断,其他动脉难以克服阻力将血液输送进组织,可导致组织器官坏死。如肺、肠严重淤血时,由于组织疏松,淤积在梗死区内的血液不易被挤出,同时,原来淤积于静脉和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从通透性增加的血管中流出,再进入坏死组织内,形成出血性梗死。

1.肺出血性梗死 多发生在已有严重肺淤血(如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基础上,再有肺动脉分支阻塞时。常位于肺下叶,尤好发于肋隔缘,常多发,病灶大小不等,梗死灶质实,因弥漫性出血呈暗红色,略向表面隆起,肺膜表面有纤维蛋白性渗出物。继而肉芽组织长入逐渐机化形成瘢痕,瘢痕组织收缩使病灶表面局部下陷(图2-9)。镜下见,梗死灶呈凝固性坏死,可见肺泡轮廓,肺泡腔、小支气管腔及肺间质充满红细胞。临床上,因梗死灶的肺膜发生纤维蛋白性胸膜炎,出现胸痛;因肺出血及支气管黏膜受刺激,可有咳嗽及咯血;由于组织坏死引起发热及白细胞总数升高等症状。

图2-8 脑梗死

图2-9 肺梗死

2.肠出血性梗死 多在肠套叠、肠扭转和嵌顿性肠疝等情况下引起出血性梗死(图2-10),偶见于肠系膜动脉主干血栓栓塞。肠梗死灶呈节段性、暗红色,肠壁因淤血、水肿和出血呈明显增厚,随之肠壁坏死,质脆易破裂,肠浆膜面可有纤维蛋白性脓性渗出物被覆。临床上,由于血管阻塞,肠壁肌肉缺氧,引起持续性痉挛至剧烈腹痛;随后肠蠕动功能丧失致麻痹性肠梗阻;肠壁全层坏死可致穿孔及腹膜炎,引起严重后果。

(三)败血性梗死

由含有细菌的栓子阻塞血管引起。常见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含细菌的栓子从心内膜脱落,顺血流运行引起相应组织器官动脉栓塞。此外,梗死灶继发感染或已有感染的组织进一步发生梗死(肺炎后并发肺梗死)均可引起败血性梗死。

图2-10 肠梗死

A.肠套叠;B.肠扭转;C.嵌顿性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