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立用户需求模型的必要性

建立用户需求模型的必要性

时间:2022-05-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用户需求模型的建立,既是解决现有需求分析理论和方法不足的途径,同时也反映了RDAA对于用户需求的理念——对系统最终用户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在特定环境下为实现自身的目标,需要系统完成的任务所涉及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抽象描述。

需求驱动的自适应体系结构,强调了三方面的因素:首先是需求,用户需求是体系结构的重要因素;其次是驱动,RDAA不是由服务或者技术等其他因素驱动的,而是由用户需求驱动的;最后是自适应,通过有效的机制能够自适应变化。作为需求驱动的自适应体系结构的驱动因素,用户需求的分析结果将直接影响体系结构的效果和下面层次的运行。因此,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的理论模型——用户需求模型以及根据用户需求模型所建立的用户需求模式和用户需求案例是用户需求层研究的重点。

满足用户需求是系统建设的终极目标,用户需求是系统的驱动因素,因此,获取和分析用户需求就是系统建设成败的关键。但是,目前在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也就是说,分析得到的需求不能够全面地反映用户对系统的要求。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孤立地看待用户。仅从系统的使用者角度出发,很难全面地刻画其所有业务要求。因为用户本身就不是孤立的,它在特定的环境中与其他人打交道,作为业务领域在信息领域的反映,信息系统建设需要从社会行为者来定义用户,因此用户需求涉及社会、组织管理和技术等多种因素,这正是RDAA需求分析理论和方法与其他的不同之处,也是优势之一。一旦用户需求确定,就需要根据需求组织相应的服务、流程和功能,如果用户需求发生变化,那么相应的服务、流程和功能都要发生变化。从这个角度上说,用户需求是信息系统的目的、功能与行为的驱动因素。

变化是任何系统都需要面对的问题,特别是信息系统的建设,引起变化的因素众多,例如环境的变化、业务需求的变化等。在系统建设之时就要考虑这些变化的因素。目前的信息系统对变化解决得并不好,很多系统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进行维护甚至是二次开发,就是为了弥补对适应性变化的要求。RDAA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并且尝试解决这一问题,思路就是在分析用户需求时就考虑变化因素的影响,并且在变化发生的时候,利用运行机制来实现自适应变化。

综上,建立用户需求模型是用户需求层实现的基础。人们在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往往通过建立模型来反映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用户需求也不例外。用户需求模型的建立,既是解决现有需求分析理论和方法不足的途径,同时也反映了RDAA对于用户需求的理念——对系统最终用户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在特定环境下为实现自身的目标,需要系统完成的任务所涉及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抽象描述。用户需求模型是对需求分析理论的创新和扩展。利用用户需求模型进行需求分析,得到的结果通过规范化的组织,形成用户需求模式,用户需求模式是进行需求重用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