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评估要素及合理选择

评估要素及合理选择

时间:2022-05-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化疗前根据医生制定的化疗方案和疗程,全面评估肿瘤患者的静脉状况,结合药物的性质制定适宜的静脉治疗计划。化疗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血管状况以及有无化疗史、既往的静脉使用情况,以选择最佳的静脉进行治疗。3.其他 输液工具器材的性能以及患者的年龄、病情、合作性、自理能力、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对静脉治疗的需求等。但有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患者例外。

化疗前根据医生制定的化疗方案和疗程,全面评估肿瘤患者的静脉状况,结合药物的性质制定适宜的静脉治疗计划。

(一)静脉评估要素

1.治疗方案 从患者确诊为肿瘤、医师制定治疗方案开始,护理人员就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治疗方案(如CHOP、NP方案等)综合评估药物的理化性质(包括p H、渗透压、刺激性、微粒含量等)、药物的使用方法(包括输入速度、维持时间、给药频率和途径等)、治疗持续时间和化疗周期等,遵循最大化保护患者静脉、最少穿刺的原则,为患者选择最安全的静脉输液途径、最优化的静脉治疗计划。

2.静脉状况 肿瘤患者进行化学治疗的最佳静脉条件为:有完整的皮肤屏障,血管柔软、粗直,富有弹性,易于触及,充盈良好且不易滑动。化疗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血管状况以及有无化疗史、既往的静脉使用情况,以选择最佳的静脉进行治疗。

3.其他 输液工具器材的性能以及患者的年龄、病情、合作性、自理能力、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对静脉治疗的需求等。

(二)合理选择

1.一般原则 静脉选择是基于对以上评估要素进行综合分析,以决定怎样选择以及选择哪种静脉通路。

(1)就肿瘤患者而言,需要有可靠的、安全的、较长期的血管通道,以保证良好的静脉给药条件。因此,持续静脉给药、对外周静脉刺激性大或发疱性的药物、一期临床试验表明对外周静脉有刺激性的新药,建议选择中心静脉,因中心静脉血流量较外周静脉大,药物进入后迅速得到稀释,降低了药物对静脉的损伤作用。如果患者拒绝使用中心静脉,应在护理记录中说明,并加强化疗过程的观察。

(2)选用外周静脉化疗时应由穿刺技术熟练的护士完成,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多次穿刺。经留置针注射完化疗药物后,原则上不做保留,一方面可避免同一静脉反复受损,另一方面若出现局部皮肤红肿,较难判断是留置针还是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

(3)尽量避免使用钢针进行静脉化疗,原因如下:钢针穿刺后须严格制动,给患者生活上造成不便;稍有活动,钢针很容易刺破静脉造成药物外渗,引起不良后果。

2.选择外周静脉输注的原则 若需选择外周静脉给予化疗药物时,为避免静脉炎、静脉栓塞或更严重的局部反应而影响患者的长期治疗,护士应具有远瞻性,有保护患者静脉的意识,建立系统的静脉使用计划。

(1)充分评估患者血管的充盈度、弹性、直径等,合理选择穿刺部位,宜从远端静脉到近端静脉有计划地使用,且与大静脉交替使用,使化疗药物造成的血管损伤有一定修复时间。

(2)因细小静脉壁薄耐受性差,易造成不可逆损害,应尽量选用粗直、血流量丰富、静脉瓣少的大静脉,以上肢前臂静脉为宜,但应尽量避开肌腱、神经、关节及前臂内侧面等部位,防止渗漏后引起肌腱挛缩或神经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

(3)避免选择在24h内穿刺过的血管下段进行穿刺。

(4)有动静脉瘘、行放射治疗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患者应避免在患侧肢体进行化疗。

(5)尽可能避免选择下肢静脉进行化疗,因下肢静脉血流速度较缓慢、静脉瓣多,易于发生栓塞。但有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患者例外。

(6)常规采血和一般药物注射时可选用小静脉,以尽可能保留良好的静脉留作化疗所用,此点对长期治疗的患者尤其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