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皮下注射硼替佐米应该注意什么

皮下注射硼替佐米应该注意什么

时间:2023-05-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硼替佐米为新型蛋白酶体抑制药类抗肿瘤药物,主要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化疗。硼替佐米的上市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带来了福音!但是硼替佐米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时也可发生一些不良反应,如周围神经病变、消化道反应、带状疱疹、白细胞减少和皮疹等,通过正确使用药物,加强不良反应观察,并根据轻重程度给予个体化的对症护理,可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使患者按疗程完成治疗。

答:(1)注意观察注射部位是否疼痛和刺激。

(2)注意观察注射部位是否有硬结、红肿的发生,发生硬结、红肿时及时处理。

(3)本品须用3.5ml生理盐水完全溶解后分2~3个部位进行皮下注射。

【操作要点】

(1)注射部位选择交替注射,每次更换部位,药液用2~3个注射器注射不同部位,以减少对局部皮肤的刺激。

(2)严格无菌技术,严防皮肤接触。

(3)剂量为单次注射1.3mg/m2,每周注射2次,连续注射2周(即在第1、4、8和11天注射)后停药10天(即从第12天至第21天)。3周为1个疗程,两次给药至少间隔72h。对于超过8个疗程的维持治疗,可以按每周1次、连续给药4周的维持方案(第1、8、15和22天),随后是13天的休息期(第23天至35天)。

(4)注射部位如果出现硬结,及时采取措施,给予补救,发生24h后用热毛巾外敷,然后涂抹七叶皂苷钠凝胶,或者贴土豆片,均可有效。

【知识点介绍】

硼替佐米为新型蛋白酶体抑制药类抗肿瘤药物,主要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化疗。据文献报道,目前多发性骨髓瘤仍为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中国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率约为1/10万。近年来,蛋白酶体抑制药、免疫抑制药等新药的出现使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已有许多临床研究证实,硼替佐米可以作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一线药物,其抗肿瘤作用主要通过抑制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抑制细胞核转录因子(NF)-KB活化,增加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从而阻断肿瘤细胞内多种调控细胞凋亡及信号转导蛋白质的降解,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硼替佐米的上市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带来了福音!但是硼替佐米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时也可发生一些不良反应,如周围神经病变、消化道反应、带状疱疹、白细胞减少和皮疹等,通过正确使用药物,加强不良反应观察,并根据轻重程度给予个体化的对症护理,可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使患者按疗程完成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