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儿童慢性牙周炎

儿童慢性牙周炎

时间:2022-04-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儿童慢性牙周炎常由牙龈的慢性炎症向深层牙周组织扩展演变而成。其中,如牙龈炎未得到及时治疗,可由牙龈炎发展而波及整个牙周组织成为牙周炎,故局部刺激因素和龈炎的发展是引起儿童慢性牙周炎的重要原因。由于附着丧失,牙周袋内壁常有上皮溃疡和结缔组织炎症,用探针探入袋内可引发出血,而且探诊深度超过3mm。采取机械方法清除牙石和菌斑仍是目前有效的牙周炎基础治疗手段。

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是指涉及整个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儿童慢性牙周炎常由牙龈的慢性炎症向深层牙周组织扩展演变而成。起病缓慢,病情进展平缓。

【病因】 儿童慢性牙周炎以局部因素为方,包括软垢、牙石、食物嵌塞及不良修复等局部因素。其中,如牙龈炎未得到及时治疗,可由牙龈炎发展而波及整个牙周组织成为牙周炎,故局部刺激因素和龈炎的发展是引起儿童慢性牙周炎的重要原因。

【病理】 儿童慢性牙周炎的主要病理变化是牙槽骨的吸收和牙周袋的形成。

1.早期,牙龈结缔组织充血、水肿、炎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同时,上皮增殖、上皮钉不整齐,龈沟上皮形成溃疡。

2.炎症继续发展,可使结合上皮沿着根面向根尖方向增殖,牙周纤维溶解破坏,上皮附着丧失,牙龈与根面间形成深度的间隙——牙周袋。

3.牙槽骨发生炎症性吸收,开始时骨髓腔增大,骨小梁变细,随后发生骨吸收,吸收部位可看到破骨细胞和骨吸收后所产生的窝状凹陷,渐渐牙槽骨高度降低或厚度变薄,骨吸收被炎性肉芽组织所代替。

4.在牙槽骨吸收和牙周袋形成过程中,牙骨质沉积受阻,而且感染的牙骨质还将影响成纤维细胞的附着而加剧牙周组织的破坏。

【临床特征】

1.牙龈慢性炎症 刷牙或进食时牙龈出血,检查见牙龈红肿,组织松软,点彩消失,探诊易出血,但一般无明显不适,不受重视。

2.牙周袋形成 可探及牙周袋。由于附着丧失,牙周袋内壁常有上皮溃疡和结缔组织炎症,用探针探入袋内可引发出血,而且探诊深度超过3mm。有的并有溢脓。

3.牙槽骨吸收 X线片显示牙槽嵴顶高度降低,有水平或垂直骨吸收。邻面的垂直吸收在X线片上难以确定是几个壁的骨下袋,只有在手术翻开牙龈后才能确定。X线片上也难以显示牙槽骨的凹坑状吸收。

4.牙齿松动 当牙槽骨吸收和牙周附着降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牙齿松动,以致咬合无力或咬合痛。

由于牙周炎,使牙周支持组织减少而造成继发性创伤,即牙本身的松动加之异常力方向,还可导致牙移位。

5.慢性牙周炎症的急性发作 当机体抵抗力降低,局部细菌毒力增强,牙周袋内脓液积聚,引流不畅时,牙周炎症可急性发作形成脓肿,出现剧痛,并可伴有颌下淋巴结大,体温升高。急性期后恢复到慢性过程,如此反复,加重牙槽骨吸收,加深牙周袋形成,使牙更为松动,甚至自行脱落。

但因儿童的牙周组织疏松,炎性渗出易于引流,其牙周炎不常出现牙周脓肿。

6.慢性牙周炎的临床分型 临床上,根据附着丧失和骨吸收的患牙数范围,可将慢性牙周炎分为局限型和广泛型。也可根据牙周袋深度、结缔组织附着丧失和骨吸收程度将牙周炎分为轻、中、重度。

(1)轻度:牙龈炎症、探诊出血,牙周袋≤4mm,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3。

(2)中度:牙龈炎症和探诊出血,牙轻度松动,牙周袋≤6mm,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1/3,但不超过根长的1/2。

(3)重度:牙龈炎症和探诊出血或有脓,牙中、重度松动,牙周袋>6mm,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的1/2甚至达根长的2/3。

因局部因素引起的儿童慢性牙周炎,多为轻度、中度局限型的。

【诊断要点】

1.牙龈炎症状况。

2.牙周袋形成。

3.牙齿松动。

4. 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等为慢性牙周炎诊断要点。

诊断时须注意:①X线片检查不可缺少。通常,牙槽骨的吸收程度与牙周袋的深浅基本一致,故一般根据牙周袋的深浅可以推断牙槽骨吸收情况。但是,牙周炎的早期,尚无明显牙周袋形成时即可有牙槽骨的吸收,故需通过X线片予以诊断。X线片显示有牙槽骨吸收者,通常总有牙周袋存在,而未能探及牙周袋者并非说明无牙槽骨吸收,因牙龈炎症,牙周袋内的炎性肉芽组织等可使探测受到阻碍,所以在牙周病诊断中,X线片检查是不可缺少的。②应与牙龈脓肿和牙槽脓肿(根尖周脓肿)鉴别(图7-9,表7-1)。

【治疗原则】

1.去除局部刺激因素 根据病情选择进行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或深部刮治术、调整咬合、消除创伤和食物嵌塞等局部刺激因素。

其中,龈下刮治术,除了刮除龈下牙石外,还须将暴露在牙周袋内的含有内毒素的病变组织刮除,使根面符合生物学要求,有利于牙周支持组织重新附着牙根面,故称为根面平整术(root planning)。其主要目的是尽量清除微生物和搅乱菌班生物膜,防止或延缓龈下菌斑的重新形成。

采取机械方法清除牙石和菌斑仍是目前有效的牙周炎基础治疗手段。任何其他治疗手段仅作为基础治疗的辅助治疗。

2.牙周袋局部药物治疗 采用3%过氧化氢液、0.05%~0.2%氯己定液等冲洗牙周袋。

牙周袋内局部放置复方碘液或放置缓释剂型的抗菌药物,使药物能长时间释放到牙周袋,消灭或减少袋内的致病菌

3.牙周手术 基础治疗后6~8周,若仍有5mm以上牙周袋,探诊仍有出血,可进行再次刮治术或牙周手术。手术包括在直视下彻底刮除根面与根分叉处的牙石、肉芽组织,并修整牙龈和牙槽骨外形、植骨或截去病变严重的患根等。

图7-9 牙周脓肿与牙槽脓肿

A.牙周脓肿;B.牙槽脓肿

表7-1 牙周脓肿、牙龈脓肿和牙槽脓肿的鉴别

若进行牙周组织引导性再生手术,则可使病变区牙根面形成新的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的正常附着。若利用组织工程学促进牙周组织再生,即可达到一个更高层次的治疗。

4.注意口腔卫生 定期复查和消除牙龈炎症对预防儿童牙周炎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