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太阴病概论

太阴病概论

时间:2022-04-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太阴证为脾阳损伤浊气不行,故腹胀喜按。而大便燥利,一为胃阳过盛,一为脾阳不及,故大便之燥利,对诊断太阴病有重要的意义。 太阴病为脾胃虚寒之证,宜治以温补散寒之法,《伤寒论》理中散寒之剂,一般公认为理中汤。考此证虽寒邪陷入太阴而仅腹满而痛,无太阴病吐利之主证,是虚寒未甚。而仲景将此方列入太阴是为了与前证作鉴别。

【性质】 太阴为脾土之脏,与胃形成表里,病邪侵入脾胃,实证则为阳明,虚证即属于太阴,所以太阴病表现为脾胃虚弱的症状,凡脾胃素虚的患者,外邪最易传入太阴。

【主要症状和脉象】 太阴病的主要症状,为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腹满为脾胃共有之症状,邪入阳明之腑,热邪积于肠中,而现腹部满痛拒按,大便结之实证。如邪入太阴则脾胃虚衰,食物不消,大便下利而成虚胀。由于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升降无权,故呕吐、不思食而下利,脾阳不足则胃肠发生拘急(痉挛),故腹痛。

以上这些症状,皆由于寒邪陷入太阴,故现腹满下利不思食之症状。这种症状从表面上看,腹满不思食似与阳明证相似,然阳明证腹满不思食是由热邪壅滞,胃阴耗伤故便燥而腹部拒按。太阴证为脾阳损伤浊气不行,故腹胀喜按。而大便燥利,一为胃阳过盛,一为脾阳不及,故大便之燥利,对诊断太阴病有重要的意义。

【治疗】 太阴病为脾胃虚寒之证,宜治以温补散寒之法,《伤寒论》理中散寒之剂,一般公认为理中汤。然理中汤,在太阴篇中并未采入,而于277条中举出“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这个“辈”字是泛指一切有关温中扶阳的方剂,都可以通用。如在温中扶阳剂中具体加以分析,四逆汤为治四逆之主方。四逆证多由于少阴之阳气衰微,故用附子甘草以复少阴之阳。太阴重在下利,下利为脾阳不振,宜用温中扶阳之法,理中汤着重在温补脾阳,故以人参、白术扶脾气,甘草益脾阴,干姜助脾阳,使中州健壮,自能消化吸收以灌溉四旁。

【兼证和变证】

1.兼证 太阳病初起,如脾胃素弱的最易并发下利。太阳病下利脉沉微者,谓之并入太阴。也就是太阴与太阳的并病,其具体症状是有下利、腹胀满之里证,又有发热、恶寒、身疼痛之表证。这种表里俱病的治疗程序,应先酌其轻重缓急,如里证急宜先温里,而后治表。表证急先解表,而后温里。温里宜理中汤,治表宜桂枝汤。

2.太阴坏病 如太阴病误下后,表邪未解而寒邪内陷,因而发现腹满时痛,是病邪由太阳已陷太阴,可用桂枝加芍药汤以治之。考此证虽寒邪陷入太阴而仅腹满而痛,无太阴病吐利之主证,是虚寒未甚。故不用理中汤之温补,而只用姜桂以散寒邪,芍药以止腹痛,另用桂枝汤以疏表邪。如表邪未解,因热邪内陷和宿食壅滞的,也可以造成腹部的胀痛,宜用桂枝加大黄汤,疏表邪而宣内滞。这两种证候从表证上看是相同,而里证则有虚实之分。故此方中一用芍药以和里,一用大黄以攻下。由此可知前者腹部满痛,必喜按而满不甚,后者腹满较甚,而痛必拒按。如根据虚则属于太阴,实则转入阳明之例,桂枝加芍药汤证是太阳病并入太阴,桂枝大黄汤证是太阳病并入阳明。而仲景将此方列入太阴是为了与前证作鉴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