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跨文化交往的行为能力与技巧

跨文化交往的行为能力与技巧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处理文化差异在个体生活、个体心理方面产生的影响,如何处理因来自两种文化背景带来的障碍,调适交往中产生的矛盾冲突,确实需要一定的心理能力与行动技巧。其中得体又有效的交往能力和技巧则是理想之所在。尊重是指对交谈者的人身尊重和对谈话的尊重。跨文化交往中这个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此时,小王还未意识到对方对她的行为已感到非常不适了。
文化交往的行为能力与技巧_论人际沟通

当两个来自不同文化的主体进行交流沟通时,其本质上是实践着两种文化间的对话。如何处理文化差异在个体生活、个体心理方面产生的影响,如何处理因来自两种文化背景带来的障碍,调适交往中产生的矛盾冲突,确实需要一定的心理能力与行动技巧。本研究认为较为关键的几种能力有以下几点:

一、自我表白的能力

无论是言语表达还是非言语表达,其目的就是让对方清楚明了表达的内容。同一种语言内交流存在较少的语言形式问题,也就是说,同文化背景的人使用同样的语言,较熟悉语言使用的背景知识,不太会出现用词不当等问题。跨文化交流存在表达的能力问题,下面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表达能力带来的问题。

[案例一]小王在一家英国公司上班,工作认真,与上司的关系也不错,但发现上司对他的发言或汇报常常流露出不耐烦的表情,这让小王不知所以。每次汇报工作时,他都力求详细全面地解释原因,可当他说出处理方案或结果时,上司为什么总不满意呢?后来才知道,上司认为他思路不清,阐述问题时因果颠倒。为什么上司会这样想呢?

西方人有时认为中国人“摸不透”,不是因为弄不清某个句子的意思,主要是由于不习惯我们的交际风格。阐述因果关系时,中国人擅长用归纳法,将具体细节一一阐明,然后才予以归纳。西方人喜欢用演绎法,结论在前,细节在后。表现在语言层面上,汉语的习惯是“因为……所以……”由于受到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国人说英语时,尽管原因很长,仍然把because放在前面,把so放在后面,以引出结论,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种表达不符合英语习惯。英美人认为劈头就应该把主要观点或结论扼要地予以阐明,然后再陈述原因,罗列细节。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来陈述,英美人听起来就感到思路不清,观点不明,在兜圈子、捉迷藏。

这只是说明两种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带来的表达问题,其实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也存在表达能力问题。中国人的感情表达较为含蓄,不喜欢太直接,尤其是涉及一些较为个人,甚至是没有达到隐私程度的问题。欧美人则对个人隐私等规定得较为清楚:不可以问。除此之外,许多问题都是开门见山的。日本和韩国的语言中则含有大量的敬语和谦语,在何种场合下用何语气表达自己的想法都特别重要。故而,自我表白的能力特别重要。

交流既是我们身份的反映,同时又是身份的组成部分。通常我们每个人都有三个层次的身份,其表现程度因语境的不同有隐有显。这三种身份分别是个人身份、关系身份和群体身份。个人身份指的是我们把自己看作与他人不同的具有个性特征的个体;关系身份则基于我们和他人之间的特殊关系上;群体身份往往更宽泛而且更富于变化,一般和大的社会群体有关。

因此,表达还要注意身份问题。自我表达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说话是否得体,得体的另一种说法就是所说的话是否符合自己的身份地位,是否较好地扮演了自己的社会角色。

二、随机应变的能力

跨文化交流总会产生文化适应问题。无论是谁第一次处于一种异域文化时,总要面对“文化休克”,这就对人的随机应变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当然,与来自异域文化的主体交往也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或出现一些尴尬的场面,甚至有矛盾及冲突产生。如何化解临时出现的问题,就需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跨文化交往的心理能力也可以表达为一种交际能力,即指“何时何地对何人就何事可以有得体与有效行为的能力”。这里的行为包括言语行为与非言语行为,因为一个人在交际过程中,不仅要懂得说得体的话,而且还要懂得做得体的事。我们以有效性与得体性为两个维度将其放人一个坐标来分析:

如果以此为标准,可以将跨文化交际的心理能力分为四种,即得体而有效的、有效不得体的、得体无效的、不得体无效的。其中得体又有效的交往能力和技巧则是理想之所在。

其实得体有效常常表现在交往的双方能够在出现问题时,对自己的思维定式进行调整。“在跨文化交流中,很多人倾向于认为对方也用与自己同样的方式进行思维。正是这种错误的认识,常使跨文化交流难以顺利进行。由一种思维方式组织起来的一套语言信息发出后,接收者以另一种思维方式去破译或者重新组织,就可能会发生歧义或误解”。其实,不仅主体认识在变化,就是人们生于其中的先在的文化也是在变化的。因此,两种变化中的文化体现在交往着的两个主体时,做出相应的调整是必要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这需要一种应变的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不同文化的定势有所了解,知道何者涉及根本原则问题,何者在形式上是可以灵活变通的。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属于某种文化的人们,对自己的文化怀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文化的群体认同感包括人们倾向于对自己文化的行为准则持认可态度,并可能视其他文化的行为习惯为‘越轨’乃至‘荒唐无礼’,于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容易‘以己之心度人意’”。

其次,随机应变是以对双方的尊重为前提的,不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而忽视对方的感受。

尊重是指对交谈者的人身尊重和对谈话的尊重。人们喜欢对方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成就、自己的信仰、自己要说的话。如果在交流过程中,能够通过手势、目光、微笑和鼓励的言语向对方表示尊重,那么对方也会对你做出积极的反应。尊重是相互的。

再次,随机应变表现为一种临场发挥的灵感。

三、留意的能力

许多人在与人交往时,不太注意他人的行为反应。跨文化交往中这个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这个案例就说到此问题。

[案例二]在日常工作中,小王和英国同事Cindy友好相处,彼此讲话时身体距离很近,小王有时还用手去摸摸对方的头发、拍拍对方的肩膀以示亲密,而每当此时,Cindy总是不停地后退。此时,小王还未意识到对方对她的行为已感到非常不适了。

由于人口密度的差别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中国人彼此间的身体距离要比英语国家的人近,在公共场合更是如此。西方人在握手时双方身体仍保持相当的距离。与英语国家的人在一起时,离得过近被看成是一种侵扰,他们也绝不会去随便触摸对方的身体,即使是邻家的小孩,也绝不可抚摸亲抱。因为从小父母就会教导他们自己的身体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首先,留意他人的“口头语”。

人们在说话时经常自觉不自觉地带出一些“口头语”,有些习惯性的“口头语”隐含着说话人某些方面的个性特征。如习惯说“这个”“那个”“嗯”反映出小心谨慎的特征;习惯说“不瞒你说”“老实说”“真的”反映出有主见、办事注意实效的特征;常说“没关系”“不要紧”说明通情达理、开朗大方;常说“我告诉你”“你听着”说明傲慢无理,好为人师。其他如“基本上”反映出小心谨慎、注意分寸的特征;“不见得”反映出自以为是的特点;“其实”反映出倔强自负的特点。

其次,留意他人的“笑式”。

笑的方式有多种多样,美国心理学家戈恩宁认为笑的方式可以反映个人的特征。例如:开怀大笑的人坦率、热情,遇事决断迅速,但情感脆弱;笑声干涩的人冷漠、现实,能洞察别人肺腑;笑中带泪的人富有同情心,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笑声尖锐的人富有冒险精神,精力充沛,感情丰富,乐观而忠诚;笑声低沉的人多愁善感,易受别人左右和影响、易与人相处;笑声柔和平淡的人性格厚重,深明事理,事事为人着想,善于处理人事纠纷;“吃吃”而笑的人严于律己,富有创造性,有幽默感;笑声多变不定的人适应环境能力强。

再次,留意他们人的体态姿势。

体态姿势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具有明显含义的习惯性动作,又称为身体语言,它是我们窥视其内心的窗户。洛温博士曾推论:头的姿势是性格和品质的客观表达。如脖子伸得长的人可能有傲气;脖子缩着的人也许有点呆滞;有偏着头听人讲话习惯的人往往是乐意关心他人而且富于同情心的人;有走路不断低头习惯的人可能是安全感不足的人。手和双臂代表的含义更为明显,如摆手表示制止或否定;手外推表示拒绝;双手外摊表示无可奈何;双臂外展表示阻拦;搔头皮或搔脖梗表示困惑;搓手或拽衣领表示紧张;拍脑袋表示自责;耸肩表示无可奈何。

可以通过以上几个方面来留意他人的性格、偏好以及通过对同一行为的不同反应方式来揣摩对方的文化性格,以期与自己的行为进行对比,有利于不断调适自己的交往行为。

四、积极有效的行为技巧

柴可夫斯基说过这样一段话:“意见和感情相同,比之接触更能把两个人结合在一起,这样子,尽管两个人隔得很远却也很接近。”任何同类事物之间,都必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相似之处。可见,有着共同的认识与情感更易于克服跨文化存在的障碍。

关注他人。

对人的关注表现在行为上,具体体现在信息收集,对他人所从事的工作、工作领域、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背景知识的了解。在交谈中对其思维方式、表达风格的思考以及积极的眼神交流等都是关注他人的表现。

寻找共域。

只有在共同感兴趣的话语系统中,彼此才可以更好地交流。如果没有共同的话语领域,那么总会有一个人是讲述者,一个人是接受者。故尽量找到相同的话题与共同感兴趣的领域是一个重要的技巧。这应以关注他人为基础,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了解对方之所长、对方之所愿和对方所要达到的目标,从而寻找相同之处,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同理心。

同理心,简单地说就是“感同身受”“将心比心”,也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体会其感受,了解对方内心的感受、想法,并且反映给对方。同理心有两个要素:—是对他人情绪的认知,亦即知觉技巧;另一个是对他人情绪的反应,亦即沟通技巧,这两种技巧都需要对他人所体验到的情绪有真正的了解。

同理心技术包括两个部分:简述语意与情感反映。简述语意就是将对方所说的话用自己的话简单扼要地说出来,主要是让对方知道你可以了解他的意思;情感反映则是将所知觉到的对方的情绪或感受到的情绪或感觉恰如其分地告诉对方。同理心的反应可以采用“因为……(事实内容简述)”和“你觉得……(情绪字眼)”的句型,然后再以平常自然的口吻说出你体会到的感受。

移情或共情。

布鲁诺认为,移情的字面意义是用自己的感觉去体验他人的感觉。文化移情涉及两个层面,一是感情基础,交际者要有积极主动的意愿;二是认知层面,包括译解和区分自我与他人的逻辑、意图、思维方式、批判思维以及修辞的可能性。文化移情(cultural empathy)是指交际主体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为了保证不同文化之间顺利沟通而进行的一种心理体验、感情位移和认知转换,即有意识地超越民族本土语言文化定势的心理束缚,站在另一种文化模式中进行思维的心理倾向。还有人指出,所谓文化移情,通俗地说,就是交际主体自觉地转换文化立场,在交际中有意识地超越本土文化的俗套和框架模式,摆脱自身文化的约束,置身于另一种文化模式中,如实地感觉、领悟和理解另一种文化。它是跨文化交际中连接主体与客体的语言、文化及情感的桥梁和纽带,是有效沟通的技巧、艺术和能力。

移情或共情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移情式的听。“所谓移情式的听,指的就是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听,因此也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从对方的角度去倾听、去理解”。这种倾听“能给说话者以极大的心理上的愉悦,使他觉得自己很重要,觉得自己受到了足够的重视。这种倾听因此就不是在故作姿态,而是一种尊重他人、欣赏他人的表现,它已经摆脱了自我中心主义的阴影,已经实现了人生态度的根本转变”。

移情除了听之外,还要在具体的情境中表现为行为。移情是设身处地地体味别人的苦乐与际遇,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每个人表现移情的能力是不同的,有的人有能力把对别人的同情表示出来,有能力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思想和感情,并及时做出反应;有的人在谈话中缺乏移情,甚至不会对他人的境遇表示出起码的理解。当然,由于每个人的阅历不同,不可能完全做到设身处地,但通过认真倾听和细心观察,人们是能做到某种程度上的移情的。

由此可见,移情能力可以通过“角色互换”练习得以发展。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团体培训。或者通过看国外的纪录片等来了解异域文化,通过观看跨文化交往的录像案例来进行模仿,就可以在相应的情境中达到共情,进而表现出合适的行为。

五、化解冲突的技巧

学者认为应对冲突有许多不同的方法,但最常见的五种取向是:回避、让步、竞争、妥协和协商。其实跨文化交往有时是为了达成一定的目标,而不只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的相遇,不是完全没有利益关系的交往。无论是留学生、学术交流还是商业往来,都可能要在与异文化交往中达成各自的目标,所以应对冲突往往采取的取向是协商。

协商是通过得体的言行,有效地达到目标。这是理想的交往标准。让步可能在交往形式上是得体的,但它时常是无效的;竞争要保证在良性的程度内,还是以协商为基础的;回避则应当是在特定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策略;妥协则多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故协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要“心胸豁达”。所谓“心胸豁达”是指能容忍迷乱的环境。在新的文化环境中,对那些无关宏旨的问题、不涉及原则的问题不要钻牛角尖。很多问题没有必要搞清楚哪方对哪方错,只是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看法。对那些含混不清、使人感到迷惑不解的枝节问题应能迅速地从心理上摆脱不舒适的状态。

其次,要有合适的协商策略。协商的目的在于“双赢”,没有人愿意做“零和游戏”中的输方。故在何种程度上实现双方的利益平衡需要一定的技巧。协商最重要的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理通,则可以使对方在理智和感情上都可以接受,即使是做出必要的让步也是心有所愿的。

总之,跨文化和谐需要交往主体对异文化的充分认识,对对方的真诚尊重以及面对矛盾冲突时有必要的心理准备,在交往中也要有相应的技巧。其实一切都源自于态度。美国作家Gandh曾很精辟地阐明了在跨文化交际中应持的正确态度:“我不希望我房子的四面都砌上高墙,窗户被堵死,我希望四面八方的文化能被自由的风吹进我的房间,但我决不让我的双腿被风有丝毫的吹动。”这句话恰当地表达了一个人如何在维持自我文化认同感的同时尽量保持对其他文化的开放与接纳的态度,以此结语,希望人们以开放的心态实现跨文化和谐。

【注释】

[1][英]理查德·D.刘易斯著:《文化的冲突与共融》,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3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