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室大小正常左心室舒张功能减弱

心室大小正常左心室舒张功能减弱

时间:2022-04-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纠正乳头肌功能不全,减少二尖瓣反流 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重度二尖瓣反流,发生机制被通常认为左心室和二尖瓣环发生严重扩张,并造成二尖瓣的相对关闭不全及反流。心力衰竭时,短轴做功比例增加。入院后给予利尿、改善心功能等治疗,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各血管均未见狭窄,除外因冠心病引起心脏扩大。

1.调整AV间期,纠正心室舒张功能 心室舒张功能对心功能有重要影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舒张期功能的下降常表现为:①舒张期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严重<200ms。②等容舒张期相对延长,使得有效舒张期更短,甚至发生舒张期E峰被A峰切尾或E峰与A峰融合。双心室同步起搏器置入后,在超声的指导下,通过程控起搏器的不同AV间期进行测试,能够获得更加的AV间期值,使舒张期E/A持续时间明显延长,心室有效舒张期得到一定的恢复,心脏前负荷提高使得整个心功能明显改善。

2.调整VV间期,获得最佳的心室收缩功能 不同个体左、右心室收缩的起始并不相同,两室收缩起始时间的差值正常时<40ms,>80ms为双心室重度不同步,>130ms为绝对不同步。双心室起搏时三腔起搏器中,VV间期可以动态调整,并同时测定在左心室向主动脉射血的速度时间积分(VTI)VV间期的最优化值是指获得最大的VTI,相当于获得左心室最大每搏量及最佳的心室收缩功能。

3.纠正乳头肌功能不全,减少二尖瓣反流 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重度二尖瓣反流,发生机制被通常认为左心室和二尖瓣环发生严重扩张,并造成二尖瓣的相对关闭不全及反流。近年的研究表明,引起心力衰竭患者二尖瓣反流更为重要的机制是左心室后乳头肌功能不全,尤其是存在传导阻滞时,左心室后壁基底侧心肌电活动和机械活动病理性延迟,而在左心室后乳头肌就在这一部位,收缩严重滞后的后乳头肌功能障碍使得二尖瓣后叶脱垂而引起反流。CRT治疗是起搏电极要尽可能靠近左心室侧后壁的基底部,使得该部位电机械活动大大提前,从而纠正了后乳头肌功能不全,使二尖瓣反流明显减少,心功能得到改善。

4.减轻室内反流,逆转左心室重构 心室重构是心力衰竭发生后的严重结果,这又是心力衰竭加重的又一起因。引起心室重构的原因很多,而室内分流是一个很重要的机制。正常心脏的做功以长轴为主,以短轴为辅,所以正常心脏呈椭圆形。另外,心脏正常时,不同部位心肌的电机械活动时间的起始时间虽然不同,但是不同部位的心肌收缩速度达到顶峰的时间相同,并产生较高的心室内压,冲开主动脉瓣完成射血。心力衰竭时,短轴做功比例增加。尤其是左束支传导阻滞时,其左心室后侧壁的电机械活动病理性延迟,使该部位心肌收缩速率达到高峰的时间明显延迟,结果左心室内压达到峰值时并冲开主动脉瓣射血时,收缩还没有达到峰值的后侧壁的压力较低,使得左心室压力较高的血流向压力较低的左心室侧壁分流。逐渐引起心脏的球形变化。CRT治疗就是让左心室侧壁部位的心肌提前除极,重而引起左心室的同步改变,使室内分流消失,心力衰竭患者球形心脏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2006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参考ACC/AHA和ESC的指南,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了我国的CRT适应证。Ⅰ类适应证要求同时满足以下条件:①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肌病;②经过充分的药物治疗后,NYHA心功能分级仍在Ⅲ级或不用卧床的Ⅳ级患者;③窦性心律;④左心室射血分数<35%;⑤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5mm;⑥心电图左束支传导阻滞,QRS波时限>120ms,伴有心脏运动不同步。对于心房颤动节律患者,如果符合Ⅰ类适应证其他条件,也可行CRT治疗,同样隶属Ⅱa类适应证。应强调的是QRS波时限>150ms时绝大多数表现为心室不同步。QRS间期为120~150ms时,应进一步了解是否存在心室不同步,其他证据为肺动脉射血延迟>140ms;心室间延迟>40ms;左心室后外侧壁激动延迟。

【病例分析1】 患者,男,43岁。因发作性胸痛14年,活动后气短7年,加重3个月入院。入院诊断:冠状动脉心脏病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心脏扩大、心功能Ⅳ级、左心室附壁血栓、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入院心电图见图3-1。入院后心脏彩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71mm。左心房前后径:46mm,EF:29%入院后给予利尿、抗凝、改善心功能等治疗,轻微活动下气短症状即可发作,建议患者行心脏移植术,患者及家属要求行CRT-D置入术。术后心电图见图3-2。术后第二天患者突发抽搐,意识丧失,心电监护示心房扑动转为窦性心律。后经起搏器程控仪显示患者由心房颤动转为心房扑动,心率较快,起搏器默认为室性心动过速,行ATP治疗后未终止,之后给予29.3J放电转为窦性心律(图3-3)。窦性心律下自身心电图见图3-4。起搏心律下心电图见图3-5。术后8d心脏彩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71mm,左心房前后径:45mm,EF:34%。后继续口服胺碘酮、托拉塞米、螺内酯氯化钾缓释片、华法林至今,现一般日常活动尚可。

图3-1 患者入院心电图

图3-2 CRT-D置入术后心电图

【病例分析】 患者,男,55岁。因发作性气紧、胸憋10年,加重3个月入院。入院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心脏扩大、心功能Ⅱ级、心律失常、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入院心电图见图3-6。入院时心脏彩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71mm,左心房前后径:44mm,EF:20%。入院后给予利尿、改善心功能等治疗,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各血管均未见狭窄,除外因冠心病引起心脏扩大。征求家属同意行CRT-D置入术,术后无不适。术后心电图见图3-7。术后9d心脏彩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6mm,左心房前后径:41mm,EF:31%。本患者入院时血压较低,术后血压逐渐升高,现加用比索洛尔,每日10mg。

图3-3 给予29.3J放电转为窦性心律

图3-4 窦性心律下自身心电图

图3-5 起搏心律下心电图

图3-6 患者入院心电图

图3-7 术后心电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