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下肢动脉的治疗新方法

下肢动脉的治疗新方法

时间:2022-04-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双下肢发凉5年,伴间歇性跛行3年,静息痛半年。2次治疗后,患者双下肢疼痛减轻,发凉有所缓解,可独自行走约500步,但双足背动脉搏动仍不明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由于动脉内膜粥样改变,而导致管腔狭窄、闭塞,发生肢体血液循环障碍,甚至出现溃疡或坏疽,是全身性动脉硬化在肢体的局部表现,为常见的慢性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最终形成动脉狭窄,或阻塞动脉。

【验案】

罗某,男,73岁,2010年10月25日初诊。

双下肢发凉5年,伴间歇性跛行3年,静息痛半年。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行走后出现双下肢发凉,休息后能缓解,伴双下肢无力,未治疗。3年前出现间歇性跛行,曾口服中成药,休息后能改善,未引起重视,但症状逐步加重。半年前出现静息痛,以右侧为甚,疼痛难忍,行走困难,每次行走200米,即需要休息,并严重影响睡眠。曾于多家医院治疗,静脉及口服药物均无明显疗效。西医认为需要行介入手术治疗,但因为患者年高体弱,心肺功能差,不能手术,所以来我科求治。察其精神尚佳,双下肢皮肤颜色偏淡,双下肢皮温低,双足背动脉搏动不明显,舌质红苔厚腻,脉弦。双下肢动脉CTA提示:左侧股动脉中上段弥漫性斑块,伴有管腔闭塞;腹主动脉下段-双下肢动脉(至腘动脉)弥漫性斑块形成,管腔轻度-中度狭窄。

中医诊断:脱疽(痰瘀内阻)。西医诊断: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治则:温阳通络,补益脾肾,祛痰化瘀。

处方:粗针命门穴平刺,留针2小时;足三里,三阴交,解溪,太溪,太冲,各穴位均取双侧、直刺,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双侧足三里加温针灸

2次治疗后,患者双下肢疼痛减轻,发凉有所缓解,可独自行走约500步,但双足背动脉搏动仍不明显。前法再进,嘱其注意双下肢保暖。5次治疗后患者自诉双下肢疼痛明显缓解,下肢发凉的感觉明显好转,睡眠改善,行走距离较前明显增加,能独立行走约1000米,后继续巩固治疗。

【按语】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由于动脉内膜粥样改变,而导致管腔狭窄、闭塞,发生肢体血液循环障碍,甚至出现溃疡或坏疽,是全身性动脉硬化在肢体的局部表现,为常见的慢性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该病病变早期,动脉内膜受到血浆脂蛋白的渗透和血脂沉积,产生脂肪条纹。进而发生动脉内膜增生及粥样斑块形成。最终形成动脉狭窄,或阻塞动脉。病变初期进展缓慢,可无明显症状,随着发展,可发生急性或慢性肢体缺血表现。全身各主动脉均可受累,但多见于腹主动脉、髂动脉、股动脉。主要症状有肢体怕冷、沉重感、麻木、刺痛感、甚至灼热感,这些症状主要是缺血性神经炎所致;间歇性跛行、静息痛,为本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也是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

本病中医属“脉痹”“脱疽”范畴,认为本病与饮食不节,脏腑亏虚,气血凝滞,脉络瘀阻有密切的关系。因饮食失节,膏梁厚味,损伤脾胃,湿浊内生,痰凝经脉,或因气血亏虚,运行无力,脉络瘀阻,气虚血瘀,经脉痹阻,气血不达四末而发生“脉痹”,或因肝肾亏虚,气竭精伤,肾水消灼,筋练骨枯,而成“脱疽”之症。

该患者年过七旬,脾肾亏虚,运化失常,痰湿内生,阻塞脉道,脉络瘀阻,阳气、营血不能温煦滋养下肢,故下肢发冷、乏力、疼痛。治疗上采用温阳通络、祛痰化瘀、补益脾肾。针灸首选督脉命门穴,用特制粗针命门穴沿督脉平刺并长留针以温肾通阳、祛瘀化湿;足三里穴健脾祛湿,予温针灸以加强温经通络作用,配合足阳明经穴解溪穴加强健脾和胃、化痰通络。三阴交为足三阴交会穴,具有健脾胃、补肝肾、利湿浊的功效。太溪为肾经之输穴、原穴,配合肝之原穴太冲具有补益肝脾肾、温经通络、活血止痛之功。从而达到温阳通络、祛痰化瘀、补益脾肾之功,获得良好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