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常见心血管慢病问诊与查体

常见心血管慢病问诊与查体

时间:2022-04-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④心室肥大如高血压心脏病、各种原因所致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等引起的左心室肥大,心脏收缩力增强。此外维生素B1缺乏性心脏病等也会出现心悸。发生于体腔内称积液如胸腔积液、腹水、心包积液。

作为一名全科医师,如何从患者杂乱无章的描述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问诊与查体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没有先进设备的情况下,成为基层医师及时、有效地诊断疾病的必备条件即基本功。因此,在任何一个症状出现时,一定要按照心源性与非心源性去确定是否为心血管疾病。

(一)胸痛

1.胸痛病因 根据解剖结构由外向内的顺序考虑。

(1)心源性胸痛。①心脏缺血性疾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肥厚型心肌病;②心包疾病:心包炎;③大血管疾病:胸主动脉瘤、肺栓塞、主动脉夹层等。

(2)非心源性胸痛:①胸壁疾病:肋软骨炎、带状疱疹、流行性肌炎、颈胸椎疾病、外伤、肋间神经痛和肋骨转移瘤;②呼吸系统疾病:胸膜炎、肺炎、支气管肺癌和气胸;③纵隔疾病:急性纵隔炎、纵隔肿瘤、纵隔气肿;④膈肌疾病:膈疝、膈下脓肿;⑤消化系统疾病:食管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胰腺炎等;⑥精神因素:恐惧、严重抑郁焦虑等;⑦其他:骨髓瘤、白血病胸骨浸润等。

2.胸痛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根据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发病的急缓、伴随的症状、缓解的方式等步骤,确定心源性胸痛的可能。

(1)心源性胸痛的特点

①心绞痛:患者常有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病史,常在劳累、体力活动、精神紧张时发生,疼痛多在心前区与胸骨后或剑突下、颊部,呈绞窄性并有重压窒息感,一般持续时间在5~30min,经休息或含硝酸甘油缓解。

②心肌梗死:为持续性剧烈疼痛,持续时间常大于30min。常有濒死感,伴面色苍白、大汗、血压下降或休克表现,含硝酸甘油不缓解。与呼吸无关。

③主动脉夹层(夹层动脉瘤):常为中年以上患者,有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史,疼痛位于胸背部,难忍撕裂样剧痛,向下放射至下腹、腰部及两侧腹股沟和下肢,疼痛发作时有休克征象,但血压仍较高,心电图检查无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征性改变。查体:部分患者在主动脉瓣区闻及舒张期杂音。

④心包炎,早期查体可闻心包摩擦音。

(2)非心源性胸痛

①胸壁疾病特点:疼痛部位局限,局部有压痛、炎症性疾病常伴有局部红肿热痛表现。带状疱疹为持续性烧灼样疼痛,一般在疼痛发生1~2周时出现成簇水疱,沿一侧肋间神经分布伴剧痛。非化脓性肋骨软骨炎特点为局部有压痛,咳嗽,深呼吸或上肢大幅度活动时疼痛加重。

②食管及纵隔病变:胸痛多位于胸骨后,进食或吞咽时加重。反流性食管炎为胸骨后灼痛,饱餐后出现,仰卧或俯卧位加重,服用抗酸药和促动力药后可减轻或消失。

③胸膜与呼吸道疾病:自发性气胸、胸膜炎和肺炎的胸痛特点为吸气时加重。

④食管炎:为烧灼痛,进食时疼痛明显。

⑤肺梗死:对长期卧床,单侧下肢肿胀患者,突然出现剧烈刺痛或绞痛,伴呼吸困难及发绀,而肺部无干湿啰音,症状与体征不符者,要高度怀疑此病。

(二)心悸

心悸是一种患者自觉心慌、心跳的常见症状,心悸时可有心率增快、减慢,也可有心律失常、心搏增强、部分患者心率和心律亦可正常,因是主观的描述,病史及查体尤为重要。

病因及临床表现

(1)心源性心悸

①心动过速:各种原因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等均可发生心悸。

②心动过缓:高度房室阻滞,二、三度房室阻滞,窦性心动过缓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由于心率缓慢舒张期延长,心室充盈度增加心搏强而有力,引起心悸。

③房性或室性的期前收缩、心房颤动、由于心脏搏动不规律或有一段间歇使患者感到心悸甚至有停搏感觉。

④心室肥大如高血压心脏病、各种原因所致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等引起的左心室肥大,心脏收缩力增强。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此外维生素B1缺乏性心脏病等也会出现心悸。

(2)非心源性心悸

①健康人在剧烈运动或精神过度紧张时出现,休息后好转。

②饮酒、浓茶或咖啡后,通过问诊即能明确诊断。

③应用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素、麻黄碱、咖啡因、阿托品甲状腺素片等。

④其他引起心脏搏出量增加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由于基础代谢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心率加快;贫血,在慢性失血开始时心悸不明显,当血红蛋白低于8g/L时,机体为保证氧的供应,通过增加心率,提高心排血量来代偿导致心悸症状;发热时基础代谢率增高,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也可引起心悸、低血糖、嗜铬细胞瘤引起的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心率加快也可发生心悸。

(三)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主要有吸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混合性呼吸困难。

1.呼吸困难的病因

(1)心源性呼吸困难

①左心病变:左心衰竭、二尖瓣病变、主动脉瓣病变、心肌病、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心脏病。

②右心病变:右心衰竭、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和肺栓塞、肺心病等。

③其他: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

(2)非心源性呼吸困难:①气道阻塞;②胸廓疾病;③胸膜疾病;④肺疾病;⑤神经肌肉疾病;⑥膈运动障碍;⑦血液和内分泌系统疾病;⑧神经精神因素;⑨中毒性呼吸困难。

2.呼吸困难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从呼吸困难的类型、诱发因素、缓解方式、伴随症状、呼吸节律与幅度将心源性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加以鉴别。

(1)慢性心源性呼吸困难:主要由左心衰竭和(或)右心衰竭引起。

①左心衰竭发生呼吸困难

病史:有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肌炎和心肌病等病史。

症状:活动时出现或加重呼吸困难,休息时减轻或缓解,仰卧加重,坐位减轻。重者端坐体位呼吸。患者常于熟睡中突感胸闷惊醒,被迫坐起惊恐不安伴有咳嗽,轻者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症状逐渐减轻缓解“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重者高度气喘,面色发绀,大汗、呼吸有哮鸣声、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

查体:两肺底部有较多湿性啰音,心率增快,可有奔马律。

②右心衰竭时呼吸困难的原因主要是体循环淤血所致。

病史:慢性肺心病,渗出性或缩窄性心包炎病史;

症状:心悸、气短、腹胀、纳差,下肢水肿;

查体:常在严重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淤血性肝大,腹水和胸腔积液时伴混合性呼吸困难。

③其他:大量心包渗液致心脏压塞或心包纤维性增厚钙化、缩窄,使心舒张受限,引起体循环静脉淤血。

(2)肺源性呼吸困难

①吸气性呼吸困难:喉部疾病,如急性喉炎、喉水肿、喉痉挛、喉癌、白喉、会厌炎等。

气管疾病如气管肿瘤、气管异物或气管受压、甲状腺肿大、淋巴结肿大或主动脉瘤压迫等。

②呼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弥漫性细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感染等。

③混合性呼吸困难:重症肺结核、大面积肺不张、大块肺栓塞、肺尘埃沉着症、肺泡炎、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肺泡蛋白沉着症、大量胸腔积液、气胸、膈肌麻痹和广泛显著胸膜增厚等。

(3)中毒性呼吸困难:在急、慢性肾衰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肾小管性酸中毒、某些药物和化学物质如吗啡类、巴比妥类、苯二氮类药物和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4)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重症颅脑疾患如颅脑外伤、脑出血、脑炎、脑膜炎、脑脓肿及脑肿瘤等,呼吸中枢因受增高的颅内压和供血减少的刺激,使呼吸变慢变深并常伴呼吸节律的异常如呼吸遏制,吸气突然终止,双吸气、抽泣样呼吸等。

癔症性呼吸困难特点:呼吸浅表而频率可达60~100次/min,由于过度换气导致呼吸性碱中毒,出现口周,肢体麻木和手足抽搐,严重时可有意识障碍。

(5)其他:血液病、重度贫血、大出血或休克等,因缺血与血压下降刺激呼吸中枢也可使呼吸加速。

(四)水肿

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称为水肿。当液体在体内组织间隙呈弥漫性分布时呈全身性水肿、常为压陷性。液体积聚在局部组织间隙时呈局部性水肿。发生于体腔内称积液如胸腔积液、腹水、心包积液。

按水肿发生部位分为全身性与局部性水肿。按病因分为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激素性水肿等。

1.病因

(1)全身性水肿

①心源性水肿:一定有心脏病的病史,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等各种心脏病,心功能失代偿而导致右侧心功能失代偿时出现。

水肿特点:出现于身体下垂部,休息后减轻或消失。经常卧床者以腰骶部为明显,颜面部一般不肿;对称性压陷性水肿;伴颈静脉怒张、肝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严重时还出现胸腔积液、腹水。发生机制主要是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引起钠水潴留以及静脉淤血,毛细血管滤过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所致。

②肾源性水肿:见于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急慢性肾衰竭等,常有尿蛋白、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的表现。

③肝源性水肿:任何肝疾病引起血浆白蛋白明显下降时均可引起水肿。失代偿期肝硬化主要表现为腹水,也可首先出现踝关节部水肿,逐渐向上蔓延,而头面部及上肢常无水肿,临床上主要有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两方面表现。

④营养不良性水肿: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营养缺乏、神经性厌食、胃肠疾病、妊娠呕吐、消化吸收障碍、重度烧伤、排泄或丢失过多、蛋白质合成障碍等所致低蛋白血症或维B族生素缺乏均可产生水肿,特点是水肿发生前常有消瘦、体重减轻等表现,皮下脂肪减少所致组织松弛加重了液体的潴留、水肿常从踝关节部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

⑤其他原因的全身水肿:黏液性水肿为非压陷性水肿,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低下;特发性水肿为一种原因不明或原因尚未确定的综合征,多见于妇女,特点为月经前7~14d出现眼睑、踝关节部及手部轻度水肿、可伴乳房胀痛及盆腔沉重感、月经后水肿逐渐消退;药物性水肿,可见于糖皮质激素,雄激素、雌激素胰岛素、萝芙木制剂、甘草制剂等疗程中;内分泌性水肿,腺垂体功能减退症、黏液性水肿、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其他可见于妊娠中毒症、硬皮病、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2)局部性水肿

①局部炎症所致水肿:为最常见的局部水肿,见于丹毒、疖肿、蛇毒中毒等。

②淋巴回流障碍性水肿:多见于丝虫病、非特发性淋巴管炎、肿瘤等。

③静脉阻塞性水肿常见于静脉血栓形成、血栓性静脉炎、上腔或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肿瘤压迫或肿瘤转移等。

④变态反应性水肿:如荨麻疹、血清病以及食物、药物等引起的过敏反应等。

⑤血管神经性水肿:属变态反应或神经源性病变部分病例与遗传有关。

2.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1)水肿伴肝大,同时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或颈静脉怒张者为心源性可能大。

(2)水肿伴重度蛋白尿常为肾源性、而轻度蛋白尿也可见于心源性。

(3)水肿伴呼吸困难与发绀常提示由于心脏病、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等所致。

(4)水肿伴肝脏缩小、消瘦、蜘蛛痣、低蛋白血症等可见于肝源性。

(5)水肿与月经周期有明显关系,可见于特发性水肿。

(五)血压

血压可分为高血压≥140/90mmHg、正常血压为120~90/90~60mmHg,低血压<90/60mmHg。过高过低的血压均会影响组织灌注。

1.高血压 由于95%的高血压为原发性高血压,5%为继发性高血压。所以根据有无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患病时间,最高、最低及平时血压水平、高血压类型(持续性或阵发性)、有无夜尿增多及周期性麻痹史、有无多汗,心悸及面色苍白史、贫血及水肿史、对不同类型降血压药物的反应,初步筛选出继发性高血压可能者,再进行进一步病因的查询。

(1)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

①心源性:主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缩窄、动脉导管未闭、体循环动静脉瘘、维生素B1缺乏性心肌病、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均为收缩压增高为特点。产后心肌病、高山病、肥厚型心肌病。

②非心源性

肾实质性疾病: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糖尿病肾病、多囊肾、肾盂积水;

肾血管性疾病:肾动脉粥样硬化、多发性大动脉炎、纤维肌性发育不良;

内分泌性:库欣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症、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减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女性长期口服避孕药;

血管病变、多发性大动脉炎;

妊娠高血压;

神经性疾病:脑肿瘤、脑干感染、脑外伤等导致颅内压增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其他:高原病、红细胞增多症、高血钙、应激状态、血容量过多;

药物:糖皮质激素,拟交感药,甘草等。

(2)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①肾实质性高血压(急慢肾性肾小球肾炎及间质性肾炎、肾功能不全引起高血压)

临床特点:有急慢性肾炎病史;水肿;高血压,对一般降压药反应差;贫血;血尿、蛋白尿、或管型;异常眼底。

②主动脉缩窄:查体是关键。

患者除头晕等高血压症状外,常有下肢容易疲劳,寒冷感与麻木感;

两侧上肢血压多数对称,但上肢血压明显高于下肢,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在心尖区、心底部及肩胛间区可闻及收缩期喷射型杂音。超声心电图及心脏磁共振(MRI)以明确诊断。

③原发性醛固酮症:血压中等度升高,病程较长,多伴心率增快;夜尿多;四肢无力或周期性麻痹病史;低血钾,高尿钾。降压药疗效差,

确认原发性醛固酮症的存在(三大特点)

低血钾,高尿钾:血钾<3.5mmol/L,尿钾>30mmol/L;血钾<3.0mmol/L,尿钾>25mmol/L;

醛固酮升高且不受抑制:立位和呋塞米激发试验、高钠抑制试验;补钾后测定醛固酮;

肾素降低且不受兴奋:立位和呋塞米激发试验、低钠刺激试验;

④肾血管性高血压:35岁以下发病,无高血压家族史,尤其女性;纤维肌性结构不良、大动脉炎可能性大。

50岁以上急进型或恶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肾动脉狭窄。

高血压病程短,进展快,降压药疗效不理想;四肢血压不对称或无脉症;腹部/颈部血管杂音;尿蛋白弱阳性或肌酐轻度升高;血钾轻度降低。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受体拮抗剂(ARB)格外敏感,服药后血压可陡降,甚至诱发急性肾衰竭,肾动脉B超或CT检查可明确诊断。

⑤嗜铬细胞瘤(PHEO):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伴头痛、大汗、心动过速、焦虑等;高血压波动明显或伴直立性低血压,物理方法可诱发高血压:如运动、体位变化、按摩腹部等;建议到三甲医院进行以下检查:血尿儿茶酚胺及儿茶酚胺代谢产物尿VMA(3-甲氧4-羟杏仁酸)增高,24h儿茶酚胺总排量(≥100~200μg),激发及抑制试验、肾上腺CT、MRI及肾上腺或全身MIBG-ECT(131I-间碘苄胍ECT)扫描。

(3)鉴别诊断要点:通过血钾、血浆肾素、血醛固酮水平对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进行初步的判断,不能确定者建议患者到上级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

确定血钾值

高血压,血钾正常,基本可除外原发性或继发性醛固酮症、皮质醇增多症、肾分泌瘤。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如血钾正常,多见于低肾素型原发性高血压。

①高血压,高肾素(PRA)、血钾正常:

肾实质性高血压,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伴蛋白尿;

肾血管性高血压对ACEI药物敏感;

高肾素型原发性高血压;

嗜铬细胞瘤伴VMA增高、高血糖、血儿茶酚胺升高、CT可确诊;

服避孕药物引起高血压;

②高血压+低肾素:

伴血钾正常、醛固酮正常→低肾素型原发性高血压;

伴血钾低、醛固酮高→原发性醛固酮症。

③高血压+肾素正常,无其他异常→正常肾素型原发性高血压。

2.低血压 低血压分急性低血压与慢性低血压两大类;急性低血压主要表现为晕厥与休克两大临床综合征。在后面章节讨论。

慢性低血压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如患者血压低于90/60mmHg可能为

(1)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可行直立倾斜试验与血管迷走性晕厥相鉴别。

(2)继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①心源性:高度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特发性肥厚型心肌病、多发性大动脉炎(病变侧血压明显低于对侧>20mmHg)。

②医源性:降压药、镇静药的应用。

③非心源性:脊髓疾病、内分泌功能紊乱、慢性营养不良状态等。

因此对于慢性低血压患者病史的询问及认真的查体非常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