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柴胡12g,白芍12g,枳实9g,半夏9g,黄芩9g,生姜9g,大枣4枚,大黄6g,炙甘草6g,生地黄15g,麦冬12g,玄参12g,生石膏60g。
【功用】 清里和解,益津增液。
【适应证】 恶寒发热,半表及里,全身酸楚,口苦,胸满闷,湿热内结,慢性前列腺炎。
【胡氏临证心得】 李某,男,46岁。初诊日期1965年5月31日。既往有慢性前列腺炎史,近1周来,出现头晕头痛,恶寒发热,无汗,身疲乏力,四肢酸软,曾服2剂桑菊饮加减,热不退,因有尿急、尿痛、尿浊,又给服八正散加减,诸症不减。今日仍恶寒发热,全身酸楚,有时汗出,尿急、尿痛、尿浊,下午体温38℃,大便如常,小便黄赤,尿常规检查:白细胞成堆,红细胞8~10。舌质淡而有紫斑,舌苔白腻,脉细滑数,寸浮。此证极似湿热下注之象,但已用八正散不效,可知有隐情,故又细问其症,得知有口苦,胸满闷,由《伤寒论》第263条“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脉浮数者,可下之”之句悟出,此证为湿热内结,辨方证为大柴胡汤合增液承气汤:柴胡12g,白芍12g,枳实9g,半夏9g,黄芩9g,生姜9g,大枣4枚,大黄6g,炙甘草6g,生地黄15g,麦冬12g,玄参12g,生石膏60g。
结果:上药服2剂,热退身凉和,因仍有尿痛、尿急,改服猪苓汤加大黄,连服6剂,诸症已。
【解读赏析】 胡先生治前列腺炎,认为其病是临床常见病,它又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前列腺炎,主要表现尿急、尿频、尿痛,会阴部坠胀疼痛,并向腰骶部、阴茎、腹股沟部放射,常可出现高热、恶寒、头痛、身痛等症,有如急性淋证。前列腺液化验,可见脓细胞。直肠指诊,可扪及肿大的前列腺,灼热,触痛。
如已化脓,可有波动感,脓肿破溃后可自后尿道、直肠或会阴部穿刺出稀薄带臭味的脓液,继而全身症状可迅速消退。慢性前列腺炎主要表现为:排尿不畅、尿频、尿急,排尿时感尿道灼热、或尿痛,或见血尿,或见排尿困难,或淋沥不爽,或排尿终末或大便时,尿道流出乳白色黏液,或会阴部坠胀痛,有时牵拉阴茎、睾丸痛,或出现小腹、腹股沟、大腿内侧等处痛。由于病情轻重不一,病程长短不同,临床症状也复杂多变。
常见的症状为:身疲乏力,头晕,五心烦热,耳鸣,失眠多梦,腰酸膝软,性功能障碍,如阳痿、遗精、早泄等。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患者,临床症状轻、不明显,因有遗精或早泄或阳痿而找中医看病,经检查方知有前列腺炎症。一般通过前列腺液检查可以确定诊断。
中医古代无前列腺炎这一病名,但根据临床表现,中医古代早有类似的记载,如急性前列腺炎似属中医的“悬痈”和“穿裆发”;慢性前列腺炎类属于中医的“白淫”“精尿”“精浊”“劳淋”“淋浊”“白浊”“遗精”“早泄”“阳痿”等病证范畴,由此也可知,前列腺炎可出现许多证,治疗该病也必须从证入手,辨证论治才能奏效。
斯方用增液承气,实为滋阴泄热,增水行舟之设。温病热结,津液亏耗,燥屎不行,下之又不通,此是无水舟停。所以用增液汤(玄参、生地黄、麦冬),来壮水滋阴。硝黄攻下,以便舟行。阴虚液枯,燥屎不行,下之徒伤其阴,润之又有恋邪之弊。增水行舟之法,以使燥屎顺流而下。硝黄配增液汤,下之而不伤其阴,增液汤伍硝黄,润之而无恋邪之弊。
增液承气汤是承气13方之一。13方指的是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麻子仁丸、桃核承气汤、厚朴七物汤、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汤、大黄硝石汤、大黄牡丹皮汤、三一承气汤、黄龙汤、增液承气汤13个方剂。这13个方剂,以大承气汤为代表。增液承气汤是吴瑭《温病条辨》的药方。它能治疗阳明温热之邪凝结胃肠,燥屎不下,阴液匮竭,正虚邪实,邪无出路的病证。
增液承气汤由玄参、麦冬、细生地黄、大黄、芒硝所组成。方中的玄参、麦冬、生地黄叫增液汤,能滋阴增液,润肠通便,又配合芒硝、大黄的软坚泻结、泄热通便,合成增液以扶正、承气以逐邪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