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恶性肿瘤治疗的发展趋势

恶性肿瘤治疗的发展趋势

时间:2023-04-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合治疗方案的设计,必须考虑到恶性肿瘤治疗失败的原因。随着对癌细胞生物学本质认识的深化,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可能会成为一种主要的癌症治疗手段。这可能与同类恶性肿瘤的异质性有关。把肿瘤的异质性概念引入到恶性肿瘤的分期与治疗上,根据肿瘤的异质性与病人身体、心理状况制订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应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一个发展方向。

1.综合治疗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恶性肿瘤采用单一手段进行治疗已被证明存在极大的局限性。因此,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及罹患之癌肿的病理类型、病期、分级和发展趋向,结合细胞分子生物学的改变,以恰当的费效比,适当、合理、有计划地综合应用各种治疗手段以提高治愈率、改善生存质量,已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事实也已证明,很多常见的恶性肿瘤如儿童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睾丸肿瘤、绒毛膜上皮癌、乳腺癌、骨肉瘤等,综合治疗的应用明显提高了长期生存率。

综合治疗方案的设计,必须考虑到恶性肿瘤治疗失败的原因。从大量的临床资料分析,恶性肿瘤治疗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即局部治疗不彻底及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因此,在实施综合治疗时,各种手段的使用顺序应符合肿瘤细胞生物学的规律。如果重点在于减少局部复发与局部淋巴结转移,则引流区及瘤床的放射治疗必不可少。如果肿瘤为容易扩散转移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差或是侵犯血管,属于有远处转移倾向的,则手术前后辅助治疗手段的使用必须针对减少转移这一目的。另外,如何重视调动和保护机体的抗病能力,则是综合治疗方案自始至终需贯彻的基本原则。

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①盲目性较大,合理应用综合治疗中的各种手段尚有相当大的困难;②作为综合治疗的组成部分,某些方法特别是药物和免疫疗法,尚需作更深入的探索。如果能克服这些问题,综合治疗就能发挥更大的效应。

2.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 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是近年来随着细胞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完全不同于细胞毒化疗的治疗手段,其核心是针对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某一靶点而进行的抗癌药物治疗。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新任主席Eschenbach在复习癌症治疗手段时指出,20世纪癌症治疗的策略是“寻找和破坏(seek and destroy)”,21世纪将是“靶向和控制(target and control)”。预防和阻止癌细胞增殖、浸润、血管形成和转移这些事件的发生,是癌症靶向治疗的策略。从针对CD-20治疗低毒恶性淋巴瘤的利妥昔单抗和针对HER-2/neu治疗乳腺癌的单抗曲妥珠单抗(herceptin),到抑制酪氨酸激酶571信号转导抑制剂的伊马替尼(glivec)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拮抗药吉非替尼(iressa),分子靶向治疗正显示越来越强的生命力。随着对癌细胞生物学本质认识的深化,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可能会成为一种主要的癌症治疗手段。

3.恶性肿瘤的个体化治疗 在恶性肿瘤的治疗研究中,有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同一分期、同一病理类型、采用同一治疗方案的肿瘤病人,其远期效果即生存期却有明显不同。这可能与同类恶性肿瘤的异质性有关。把肿瘤的异质性概念引入到恶性肿瘤的分期与治疗上,根据肿瘤的异质性与病人身体、心理状况制订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应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一个发展方向。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现,微阵列技术的应用,基于癌细胞中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变化或新找到的基因段以及蛋白质水平可能的变化,有可能逐步建立癌症治疗手段的分子预测指标体系,从而为临床预测化疗或放疗的有效性提供直接的证据,使癌症基因水平的个体化治疗成为可能,也为癌症多学科综合治疗手段的合理应用提供了基础。

4.生存率与生存质量并重的治疗观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改善、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已成为恶性肿瘤治疗方案设计中日益受到重视的问题。这方面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尽量减少破坏性治疗手段所致的毁容致残程度,如乳腺癌手术的趋向保守及乳房再造、骨肉瘤的保留肢体术式等;二是重视姑息和支持治疗,尽可能地减少晚期癌症病人的痛苦,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最有意义的例子就是世界卫生组织所倡导的癌症三阶梯止痛方法。可以说,癌症治疗从过去单纯追求生存率到今天的生存率与生活质量并重,是恶性肿瘤治疗观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转变,势必在今后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肿瘤学家对恶性肿瘤的治疗观念。

5.循证肿瘤学的广泛应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临床医学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即病人的处理、治疗指南和医疗政策的制定,在重视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基础上,更应利用现有最好的临床研究的证据,这就是循证医学。循证肿瘤学即是循证医学在肿瘤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循证医学和传统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循证医学是一种理性的医学,而传统临床医学则是一种经验医学。循证医学认为,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即RCT和所有相关随机研究的系统评估(systematic reviews,SR)所得出的结果,是证明某种疗法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最可靠证据,即所谓的金标准,也即是可供临床应用的最好证据。在没有金标准的情况下,其他非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及其系统评估也可作为参考依据,但可靠性降低。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遵循证据的肿瘤临床实践必将成为主流,癌症患者也将从理性的循证医学中深深获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