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病因和病理

病因和病理

时间:2022-04-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颈部的各种疾患对颈神经根、神经丛,尤其是臂丛神经及其分支构成卡压,而产生其所支配区域的上肢疼痛。手术后或颈部外伤产生的瘢痕组织卡压神经根或神经干也是颈源性上肢疼痛的病因之一。3.神经损伤一些在外伤后发生的颈源性上肢疼痛被高度怀疑与神经内结构受到损伤有关。这是急性损伤或慢性期急性发作产生疼痛的主要原因。

1.颈部神经卡压 基于颈部的解剖结构特殊性及生理功能的特点,颈椎骨、关节、韧带易受损、变性、发生退变。颈部的神经、血管淋巴、肌肉丰富、解剖关系复杂,相互交错,彼此影响。颈神经根自椎间孔出椎管后,分别组成颈神经丛和臂神经丛,尤其是后者对上肢痛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因颈部的各种疾患对颈神经根、神经丛,尤其是臂丛神经及其分支构成卡压,而产生其所支配区域的上肢疼痛。王福根等认为,以往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骨、关节正常,而出现神经受压症状的现象,产生颈、上肢痛、麻等症状,常常是颈神经在椎管外的行走中,穿行肌肉、肌腱间隙、纤维性骨管时,被周围的软组织卡压而造成。手术后或颈部外伤产生的瘢痕组织卡压神经根或神经干也是颈源性上肢疼痛的病因之一。

颈部的肌肉分颈浅肌、舌骨上、下肌和颈深肌三群。颈深肌群之内侧群在颈椎前方主要有颈长肌、头长肌,外侧肌群在颈部两侧,有前、中、后三对斜角肌,分别起自C3~6,C2~6和C5~7的横突后结节;而止于第1肋上面和第2肋骨外侧面,前、中斜角肌与第1肋围成三角形间隙,称斜角肌间隙。颈部臂神经丛及其分支(C3~7)主要是从前、中、斜角肌交叉的肌性纤维间隙穿过,这些肌群对神经丛既有稳定和保护作用,又是造成压迫的潜在因素。解剖学研究发现,常有一束肌肉起自C3~4横突后结节,经C5神经根下方融入前斜角肌中(发生率为25/60例),这一发现可能解释为非颈椎病引起C56神经卡压的重要原因。一向未被引起重视的小斜角肌(在尸检中发现的概率为89.5%)起自C7横突,止于第1肋内侧缘,位于前、中、斜角肌止点之间,其前缘为锐性、坚硬的腱样结构,而臂丛神经的下干正从此处跨过,有少数解剖中亦发现C8、T1神经根在跨过此腱性前缘后再组成下干。由于上述特殊之解剖结构,颈部的神经多处于深浅、纵横交错的、坚韧的肌肉、筋膜和纤维组织的包裹之中,尤其是中、前、小斜角肌以及头夹肌、提肩胛肌的腱性起始纤维,交叉于颈神经根之间,是产生颈部神经受卡压的解剖基础。

2.颈椎间盘突出的特殊类型 文献报道了一些患者有顽固性上肢疼痛,但采用局部治疗效果不佳,后经影像学检查确认为颈椎间盘突出症,有的经椎间盘手术治疗后疼痛缓解,有的经硬膜外腔注射后缓解。

3.神经损伤一些在外伤后发生的颈源性上肢疼痛被高度怀疑与神经内结构受到损伤有关。但目前对颈部神经损伤后为什么疼痛会局限于上肢,还缺乏理论依据。

颈源性上肢痛从颈部神经受压部位而分,可分为椎管内和椎管外疾病两大类,在临床所见到的椎管内疾病只有颈椎综合征(包括椎间盘突出症)而多数神经卡压症是发生在椎管以外的神经段。颈椎综合征是因颈神经根或颈髓、椎动脉、交感神经受到不同刺激或压迫而出现的一组症状,又习惯上称为颈椎病。颈椎病根据其累及周围器官、组织的不同而分型,其表现的症状是多种多样的。

由于颈椎需承受头部的重量且介于头颅与缺少活动的胸椎之间,其活动频繁,方向多变。因此极易发生劳损、创伤和退变,尤其是下部颈椎(C4~7),诸如椎间盘弹性减少,纤维环膨出。髓核脱水纤维性变;软骨板变性,椎体后缘形成代偿性骨质增生,椎管变窄(亦有发育性椎管狭窄),从前方及前外侧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及脊髓。钩椎关节的关节囊充血、增厚,边缘的骨质增生,使椎间孔变小,也压迫神经根。

4.前斜角肌痉挛 使臂丛神经受损伤,亦可造成肩臂手疼痛。

5.急性颈椎损伤 颈椎损伤后的血肿挤压臂丛神经根,或神经根撕裂,经核间神经纤维至前角细胞,再经前根至肌肉,使肌肉痉挛,引起疼痛。由于颈项部肌肉继发性痉挛,造成神经组织缺血缺氧。这是急性损伤或慢性期急性发作产生疼痛的主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