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由蛔厥谈到胆道蛔虫病

由蛔厥谈到胆道蛔虫病

时间:2022-04-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蛔厥是不是现代医学所谓之胆道蛔虫病呢?根据吐蛔而厥的症状,与胆道蛔虫病十分吻合,不过条文中没叙述出剧烈的阵发性上腹部疼痛的症状,似觉欠缺。因经文言简意赅,所谓蛔厥,上述一系列的休克症状,已寓其中,勿复赘言。可见心痛发作有时,是蛔厥的主要症状之一,并进一步描绘了疼痛的性质是时起时伏“发作有时”。设有蛔虫窜入了胆道,即形成了胆道蛔虫病。此说法与张仲景所述蛔厥的发病机制,试细思而考之,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338条云:“伤寒,脉微细而厥,至七八日腹冷,其人燥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金匮要略》的条文与《伤寒论》相同,不过将“此为脏厥,非蛔厥也”一段删去,后段“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另立一条。

按蛔厥是由蛔而导致厥。何谓厥?《伤寒论》第337条明白指出:“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金匮玉函要略方论》无“者”字)是也。”蛔厥是不是现代医学所谓之胆道蛔虫病呢?根据吐蛔而厥的症状,与胆道蛔虫病十分吻合,不过条文中没叙述出剧烈的阵发性上腹部疼痛的症状,似觉欠缺。但是,我们要知道,因蛔而致厥追溯其致厥原因,恐怕是由于上腹部的剧烈阵发性疼痛而引起四肢厥逆,脉搏微细,冷汗淋漓,颜面苍白等一系列的休克状态。因经文言简意赅,所谓蛔厥,上述一系列的休克症状,已寓其中,勿复赘言。再证之《金匮要略》“甘草粉蜜汤”条云:“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所谓心痛,实即上腹部疼痛;发作有时,更表达了疼痛的阵发性。可见心痛发作有时,是蛔厥的主要症状之一,并进一步描绘了疼痛的性质是时起时伏“发作有时”。又按本条所述,主要导致蛔厥的原因是因为“脏寒”。此处所说的“脏”,实指胃肠而言;所说“脏寒”,实包括胃肠功能紊乱的原因,即常因饥饿受寒、发热、手术后、妊娠、胃酸减少或用驱蛔药不当等而发生。由于胃肠功能紊乱,不适于蛔虫的生活环境,而上入其膈(指胃而言),出现吐蛔。设有蛔虫窜入了胆道,即形成了胆道蛔虫病。

黄家驷主编的《外科学》各论说:蛔虫窜入胆道的机制有三条,兹录之,以供参考:蛔虫有钻孔的癖性;胆道有病变时,俄狄括约肌丧失收缩力,便于蛔虫窜入;当肠道动能紊乱时,蛔虫受到周围环境改变的影响而盲动,易于上窜入胆道。此说法与张仲景所述蛔厥的发病机制,试细思而考之,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