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脏切面解剖

心脏切面解剖

时间:2022-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脏的切面解剖是心脏的三维结构在二维空间的显示,为心脏超声显像的解剖基础。其他的二维切面是以上3个标准切面的演绎和补充。右心房的右缘向下与有心室的右缘连接处为心脏的右房室沟,沟中有右冠状血管的横切面。左心房位于心脏的左上方,左心房的切面相当于左心房的中部,其结构如下。

心脏的切面解剖是心脏的三维结构在二维空间的显示,为心脏超声显像的解剖基础。反映心脏三维结构的切面是心脏的3个正交切面:即心脏长轴水平切面、心脏长轴前后位切面即心脏短轴切面。其他的二维切面是以上3个标准切面的演绎和补充。

心脏的方位:在人体胸腔内心脏的上方为心底部;心脏的下方为心尖部;心脏的左右即与心脏膈面平行的短轴线为心脏的左右方位而与心脏膈面垂直的短轴线为心脏的前后方位。

心脏的轴心:心脏是一个圆锥体其有两个轴心——心脏的长轴与心脏的短轴。心脏长轴为心尖部与心底部中央之间的连线。在胸腔中心脏长轴的心底部方向朝向胸腔的右后上方;心脏长轴的心尖部方向朝向胸腔的左前下方。故心脏长轴与胸腔长轴有45°的夹角。与心脏长轴成直角相交的心脏短轴与胸腔长轴亦呈45°相交。

心脏基本切面:心脏长轴(左右位)切面:在此切面中,切面的纵轴与心脏的长轴相平行;切面的横轴与心脏的膈面相平行,而切面的短轴则与心脏的膈面垂直。心脏前后位切面:在此切面中,切面的纵轴与心脏的长轴相平行;切面的横轴与心脏膈面垂直,而切面的短轴则与膈面平行。心脏的短轴切面:在此切面中切面的纵轴与心脏长轴垂直;切面的横轴与心脏长轴垂直,而切面的短轴则与心脏垂直平行。

(一)心脏水平长轴切面

心脏水平长轴切面除四腔切面外还包括五腔切面(四心腔加主动脉根部)与冠状窦切面。

1.心脏四心腔切面 此切面体表定位:以心尖部切面的起始点使切面的纵轴与心脏的长轴相平行;使切面的横轴与心脏的左右方向平行。沿心脏左右缘的前上方1~2cm处,向心底部方向,从右心房的中部与左心房的肺静脉入口附近做超声束入射心脏。

切面的体表投影:切面的纵轴投影与体表的心尖区至右腋窝中部的连线上。切面的横轴投影于左肩胛下角与右胸肋角的连线上。

切面解剖特征:本切面为标准的左、右心室与左、右心房四腔心切面。切面上右心房位于右上方,右心室位于右下方,左心房位于左上方,左心室位于左下方,室间隔、房间隔位于左、右心室及左、右心房之间。

切面中各心腔关系如下。

(1)右心房:位于心脏左后上方,由前壁、后壁、上壁、下壁与左右侧壁组成,四腔心中的右心房为右心房中部切面。其二维特征如下。

①上缘:切面中右心房的上缘为上、下腔静脉后壁的中部,即右心房的窦部,内壁光滑。其右缘右一肌组织为界嵴的横切面,界嵴为上、下腔静脉右侧的一条纵行肌柱。

②右缘:切面的右缘为右心房的右侧壁,内膜面粗糙不平。右心房的右缘向下与有心室的右缘连接处为心脏的右房室沟,沟中有右冠状血管的横切面。

③左缘:即房室隔。右心房的左缘为房室隔的右侧面,前面通过卵圆窝的中部,卵圆窝位于房间隔的中下部,为一陷窝,前缘为一马蹄形隆起的边缘即Vieussens代环,环的上缘为上缘支,其肌纤维通过上腔静脉前肌束与界嵴相延续。此环的下缘为下缘支,向后下方行走于下腔静脉瓣相延续。房间隔下缘的左侧面与右纤维三角以及二尖瓣前叶相连,右侧面与室间隔的房室部以及三尖瓣的隔瓣相连。故切面上显示的三尖瓣隔叶的附着点较二尖瓣前叶的附着点位置为低。此为鉴别左、右房室瓣的标记。

④下缘:为右心房的下壁。右心房下壁位于房间隔的下缘与三尖瓣隔叶根部之间呈三角形斜坡,其前尖端为室间隔膜部,后基部为冠状静脉窦口。

(2)右心室:位于心脏右下方。四腔切面中的右心室为右心室的后1/3处其二维结构如下。

①上缘,为右房室环,在房室环的周围有三尖瓣附着。在心脏收缩时以三尖瓣与右心房分隔,在心脏舒张时为右心的房室通道。

②右缘:为右心室右侧壁,位于右心室锐缘之前约1cm。该处可作为右心室厚度的测量区。右心室壁肌层厚度仅为左心室肌层厚度的1/2。其内膜面因为心肌小梁而粗糙不平。

③左缘:即房室隔。房室隔呈三角形,其基部为心脏的瓣膜区,三角形的尖端相当于心脏的心尖部。室间隔可分为膜性和肌性两个部分。室间隔膜部位于主动脉右冠状动脉瓣与无冠状动脉瓣之间的下方。其右侧面位于心室漏斗褶后上方。三尖瓣隔叶根部的前1/4自后下至前上斜跨室间隔膜部,其划分为三尖瓣根部以上的左心室和右心房之间的房室区,以及三尖瓣根部以下的左、右心室之间的室间区。室间隔膜部为室间隔缺损的高发部位。室间隔基部又分为3个区域即光滑区(室间隔窦部)为右心室血液流入道,其上界为三尖瓣瓣环,下界为三尖瓣隔叶的游离缘。在四腔心切面上(相当于室间隔后1/3处)为粗糙区。中间间隔与三尖瓣隔叶区,其根部与房间隔之间为中间间隔,由于三尖瓣瓣叶之根部并不直接附着于房间隔与室间隔的连接处,所以三尖瓣隔叶在室间隔上的附着点低于二尖瓣的附着点。

④下缘:即右心室心尖部,右心室壁内膜面与室间隔内膜均有丰富小梁,且相互交织使右心室心尖部的心腔呈窦隙状。

⑤三尖瓣结构:三尖瓣结构包括三尖瓣瓣环、瓣叶、腱索及乳头肌:三尖瓣瓣环略呈三角形,三尖瓣瓣环低于二尖瓣瓣环,在三尖瓣的隔侧联合处,三尖瓣隔叶与中心纤维体及二尖瓣叶相互连接。三尖瓣瓣叶为三个瓣叶组成即前叶、隔叶、后叶。三尖瓣前叶在三个瓣叶中最大,附着于瓣环的前缘,后叶最小,附着于瓣环的后缘,而隔叶附着于室间隔的右心室面,其前1/4横跨室间隔膜部。前-隔叶交接处于室间隔膜部相邻与主动脉的右-后瓣叶的交界处,是先天畸形的好发部位。前-后叶交界处位于右心室的右侧缘。后-隔叶交界处位于右心室后壁与室间隔相连处。在右心室压力增高时常在此处先发生反流。腱索与乳头肌:三尖瓣结构中包括三组乳头肌和三组腱索。前乳头肌附着于右心室前壁的前下部,其腱索主要附着于前叶部分与后叶相连。后乳头肌较小常为单个或双个,其发出的腱索主要与后叶相连。圆锥乳头肌位于室上嵴下缘为右心室流出道下缘的标识。圆锥乳头肌常随年龄曾长缩小。在心脏四腔切面上为三尖瓣结构的纵切面,切面的右侧为三尖瓣前叶,左侧为三尖瓣隔叶。

(3)左心房:其位于左心室上方,分心房、心耳两部分。心房由前、后、上、右及左5个侧壁组成。左心房位于心脏的左上方,左心房的切面相当于左心房的中部,其结构如下。

①上缘:左心房的上缘为左心房的上壁。左心房的上后壁有左、右肺静脉的入口,即为左心房的前厅。左心房前厅后上方紧贴食管,右肺静脉上支在左心房的右上角其开口紧靠房间隔的左心房面。左肺静脉的开口于左心房的左上角,左心耳的后上方,左、右两侧肺静脉的下支则在左心房的下方。左心房后壁有一自左上至后下的斜韧带为斜静脉退化而形成,如退化不全则成左上腔静脉,此时可在左心房上缘看到这一扩张的左上腔静脉的横切面。

②左缘:左缘为左心房的左侧壁(游离壁)。其位于左心房上壁左肺静脉开口之下与房室沟之间。

③右缘:左心房右缘为房间隔的左心房面属第Ⅰ房间隔组织。在卵圆窝的底部其厚度仅为1mm左右。在房间隔的前方有一半月形邹壁,这是第Ⅱ房间孔闭合的痕迹。

④下口:左心房下口即左侧房室环的左右位切面,环的两侧有二尖瓣附着。

(4)左心室:左心室位于心脏的左后下方,呈圆锥形。分为流入道与流出道。室壁分为前壁、左侧壁与后壁,右侧壁为室间隔组成。四腔心切面中左心室位于左下方。左心室的切面相当于左心室的中部偏后方。其结构如下。

①上口:上口为左心室口。左心室口的右1/3为室间隔的上缘。其余2/3为左侧房室沟。左心室口被二尖瓣前叶分割成两部分。右前部为左心室流出道,与主动脉口相连。左后部为左心室流入道,即二尖瓣瓣口。本切面位于左心室口的流入道部。切面的左缘为左心室口的左缘,在房室沟中有左侧冠状血管的横切面。环口有二尖瓣后叶附着。切面的右缘为室间隔、右纤维三角及二尖瓣前叶的纵切面。

②左缘:左缘为左心室的外侧壁。外侧壁位于冠状动脉的前降支与左心室的钝缘支之间,本切面相当于左心室钝缘的中部。上自左心室口下至心尖区,左心室外侧壁的厚度与左心室后壁的厚度相当,约10mm。在左缘的上2/3与下1/3交界处有乳头肌附着,后内组乳头肌在切面的后方。

③右缘:为室间隔的左心室面。室间隔的左心室面也分为光滑区(窦部或流入道)、小梁区与漏斗区。室间隔左心室面的小梁区内膜较为光滑。漏斗区位于主动脉的前下方,内膜光滑。左心室内的附加索带(假腱索)即从室间隔的内膜面发出连接于乳头肌或左心室游离壁的内膜面。

④下缘:为左心室的心尖部。内膜面有许多纤细的心肌小梁,正常时小梁紧贴于内膜面,当左心室肥大扩张时,小梁也发生肥大,变长,分支交错使心尖部心腔呈窦隙状。心尖部室壁较薄。

⑤心腔:左心室的心腔呈圆锥形,自左心室口至心腔的下1/3处。心腔为圆柱形,心室的下1/3为圆锥形。

⑥二尖瓣:结构包括二尖瓣瓣环、瓣叶、腱索及乳头肌。

A.二尖瓣瓣环:是位于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的一个纤维性环状结构,是左侧房室孔的边缘,呈圆形或长圆形。环的前缘固定于主动脉根部后壁与无冠状动脉瓣、左冠状动脉连续。环后缘固定于左侧房室沟处。左心室收缩时瓣环向前下方移动。舒张时移向后上方。收缩期瓣环可缩小20%~40%。

B.二尖瓣瓣叶:分前、后两个瓣叶,附着于瓣环前缘者为前叶,附着于瓣环后缘者为后叶。

二尖瓣前叶呈半月形或长方形,高22mm,共分5个区,如下。

a.粗糙区:位于瓣叶远端,高(14±1.1)mm,厚3~4mm。心房面光滑,心室面有腱索附着面,表面粗糙,边缘游离于心腔,称游离缘。

b.基底区:位于瓣叶根部,与瓣环相连,组织坚韧牢固,其心房面甚光滑。

c.透明区:位于基底区与粗糙区之间,面积最大,高14mm,厚仅1mm左右,因此薄而透明。透明区与粗糙区交界处为前后瓣叶在关闭时接触之处,称闭锁缘。

d.联合区:为前后两个瓣叶联合的部位,高8mm左右。联合区瓣叶的游离缘称交界处。

二尖瓣后叶位于二尖瓣瓣环的后缘,高度为前叶的1/2(12mm)左右。后叶也分粗糙、基底与透明区三个部分。后叶组织结构与前叶基本相同,后叶的基底区心室面也有腱索附着。腱索直接从左心室壁发出,或从体积极小的乳头肌发出,因而超声显像或M型超声图上,二尖瓣后叶与左心室后壁之间往往有多数线样回声。二尖瓣后叶被其游离缘上的裂凹分为三部分,即后中瓣叶、后内联合瓣叶与前外联合瓣叶。

在四心腔切面上,为二尖瓣的纵切面,左心室口的左缘为二尖瓣后叶,右缘为二尖瓣前叶的后内联合区。两个瓣叶根部的连线代表二尖瓣瓣环的水平面。

C.腱索:为纤维状条索组织,从乳头肌发出,附着于前后瓣叶左心室面的粗糙区,后叶左心室面的基底区也有腱索附着。从乳头肌发出的腱索最后分为三支。其中一支附着于瓣叶的游离缘,一支附着于闭锁缘的左心室面,另一支附着于上两支中间。90%正常人在前叶左心室面的粗糙区有两支特别粗壮的腱索附着,称干索。此种腱索的断裂可造成严重的二尖瓣脱垂。后叶基底区的腱索较为纤细,可直接与左心室后壁相连。腱索为纤维性组织,无肌纤维成分,因此腱索没有主动的收缩功能,其对瓣叶的牵拉作用由两组乳头肌的收缩来完成。在四腔心切面中主要显示后内组乳头肌发出的腱索。

D.乳头肌:分为前外与后内两组,每组均有1~2个肌腹。有时后内组乳头肌的肌腹为2个以上。乳头肌可分为基部、肌腹与尖端3个部分。

乳头肌的正常变异可有以下3个不同类型。

a.指状游离型:为乳头肌肌腹的1/3以上完全游离于心壁之外深入心腔,其周围极少或无肉柱附着。

b.完全附着型:乳头肌肌腹完全黏附在心室壁上,仅有一小部分伸入心腔之中,周围有多数肉柱附着。

c.混合型:为前两型的混合形式,仅有少部分肌腹伸入心腔,周围有少数肉柱附着。

在四心腔的切面上主要显示后内组乳头肌的纵切面。

2.心脏的四心腔及主动脉切面 在四心腔切面基础上,将切面纵轴(Z)抬起10°~15°的仰角,即可从四心腔切面上移至主动脉乏氏窦区。乏氏窦是三个主动脉瓣相对应部位的主动脉管壁向外膨出所组成的窦状结构。窦口向上,窦下界为主动脉瓣环,上界与主动脉瓣的上缘齐平。窦高15mm左右,与左冠状动脉瓣相应者为左乏氏窦,与右冠状动脉瓣相应者为右乏氏窦,与无冠状动脉相应者为后乏氏窦。在切面上主要显示主动脉的后乏氏窦与无冠状动脉瓣的斜切面。后乏氏窦的右侧为主动脉右侧壁的斜切面。切面上主动脉右侧壁依次与室间隔的膜部、肌部相连。本切面位于室间隔膜部的中央。室间隔膜部缺损常发生于膜部的心室区。

3.冠状静脉窦切面 在四心腔切面的基础上,将切面的纵轴(Z)下倾10°~15°的俯角,即可显示冠状静脉窦的纵切面。冠状静脉窦位于左房室沟的后缘,汇集左侧的心大静脉、左心房后静脉与右侧心中静脉后,在房间隔的后下方进入右心房。切面上显示冠状静脉窦的纵切面,在肺静脉异位引流时,冠状静脉窦常扩张。

(二)心脏的前后位长轴切面

心脏长轴的前后位切面包括心脏长轴切面、左心长轴切面及右心长轴切面。

1.左心室流出道长轴切面 切面线在心脏表面自上腔静脉向下跨越升主动脉、肺动脉圆锥与前纵沟而直达心尖,使切面的纵轴(Z)指向心脏的正后方。切面的横轴(Y)投影于右肩至左季肋部的连线上。切面的纵轴(Z)投影于距胸骨左缘1~2cm,第3~4肋间与脊柱左侧缘的连线上,即相当心脏的正后方偏左约30°。左心室流出道于前后位的长轴切面,心底部中央为主动脉根部的纵切面。主动脉的前下方为右心室流出道。主动脉的后上方为左心房的前后位切面。右心室流出道长轴切面还有以下结构。

(1)右心室流出道:右心室流出道为右上至左下的斜切面,其上下径不是右心室流出道的长轴,而其前径则是流出道的短轴。肺动脉瓣在切面的左上方。室上嵴与三尖瓣在切面的右下方。肺疾病、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时流出道扩张,前后径增大。在法洛四联症及右心室流出道发育不良时,前后径变小。

(2)升主动脉根部:为心包内的升主动脉段。其上与主动脉弓连续,下接乏氏窦。本切面中升主动脉根部呈前后位的长轴切面。主动脉弓在切面的高位方向。

(3)主动脉窦(乏氏窦):在心脏长轴前后位切面中显示右乏氏窦与后乏氏窦。右乏氏窦骑跨于圆锥间隔上端,故右窦壁的一部分为圆锥隔。本切面右窦在室间隔左心室内膜面的右侧。后乏氏窦在主动脉根部后壁的后方。后乏氏窦骑跨于房间隔的前缘,故后乏氏窦的右侧1/2与右心房前壁相邻左1/2与左心房前壁相邻。左心房前壁位于主动脉后乏氏窦的左1/2与左乏氏窦的右1/2后方。心脏长轴切面上后乏氏窦的左1/2处与左房前壁相邻。后乏氏窦向下通过主动脉瓣的瓣环、冠状动脉瓣、右纤维三角与二尖瓣前叶相连。

(4)主动脉瓣环:主动脉瓣叶基底部的附着缘为致密的纤维组织。此种索带纤维就是主动脉瓣环。主动脉瓣环不是在一个平面上的连续性纤维环,只是3个半圆形弧的顶端位于一个平面上,即为主动脉的下口。本切面主动脉右冠状动脉瓣与无冠状动脉瓣根部间的距离代表主动脉下口。在风湿性心瓣膜时,主动脉瓣环常因纤维化而缩小。在马方综合征中乏氏窦扩张,瓣环也被扩大而瓣叶相对变短,造成关闭不全。

(5)主动脉瓣瓣叶:主动脉瓣叶为纤维性薄片,其厚度不足1mm,呈半月形,分3叶。基底部分别附着于三个半椭圆形的瓣环上,与三个瓣叶的高度相等,约为13mm。瓣叶的上缘为游离缘。游离缘中部各有一纤维性结节称为游离缘结节(Morgagni结节)。3个结节在瓣叶关闭时相互接触,造成超声图像上的回声增强点。瓣叶游离缘的下方2mm处为瓣叶关闭接触处,称为关闭线。关闭线与游离缘之间为关闭区。在炎症时,此区常因纤维化而变窄,影响闭合的严密性。在心脏长轴切面上,主动脉瓣呈纵切面,位于前方者为右冠状动脉瓣,位于后方者为左冠状动脉瓣。左冠状动脉瓣在切面之外的左侧。

(6)二尖瓣的前后向纵切面:纵切面上二尖瓣呈前后向,二尖瓣瓣环呈前后位的短轴切面。二尖瓣前叶为主动脉后壁的延伸,其根部与主动脉瓣的无冠状动脉瓣之间通过右纤维三角相连。二尖瓣后叶附着于左房室沟处,其整个心室面均可有腱索附着,故在超声图像上,二尖瓣后叶与左心室后壁间分界不清。二尖瓣后叶向心尖部延伸,与二尖瓣前叶构成三角形的二尖瓣漏斗。二尖瓣漏斗是二尖瓣瓣环的连线与前后瓣叶关闭时形成的三角形区域。

(7)乳头肌的前后向纵切面:本切面上常有后内组乳头肌,指状游离型乳头肌大部分肌腹游离于左心室中。黏附型乳头肌无明显肌腹。本切面上,从乳头肌发出的腱索与二尖瓣瓣叶连成一体。乳头肌肥大或上移、腱索的粘连与缩短均能在这一切面上扫查。前外组乳头肌在这一切面之外的左侧。在这两组乳头肌中间通过的切面是二尖瓣中线的纵切面,是二尖瓣的功能活跃区。

(8)左心室的前后向长轴切面:显示左心室的前壁、后壁与心尖及前后向切面的心底部结构。左心室心底部包括流入道与流出道两个开口。

(9)左心房的前后向切面:左心房呈卵圆形,横置于左心室之上。心脏长轴切面上的左心房为前后向的短轴切面。心脏前后向长轴切面上可显示左心房的前、上与后侧壁。左心房前壁位于主动脉根部及左、后两个乏氏窦之后。左心房前壁与主动脉根部之间为心包横窦。左心房前壁的后上方为左心房上壁,其上有肺动脉支气管的分支及左右肺静脉的入口。在心脏长轴切面上显示左心房右1/3处的前后向横切面,可观察右肺动脉的横切面与右肺静脉的纵切面。左心房后壁在左心房上壁的后下方,在房室沟的上方。房室沟中有冠状静脉窦的横切面。

2.左心室流入道长轴切面 在心脏长轴切面,以心尖部为支点,将切面的横轴(Y)做顺时针方向转动30°,切面的纵轴(Z)按前后方位切开左心则为左心室流入道长轴切面。

(1)左心房前后向切面:为左心房的中部切面,可观察左心房上壁、后壁与左心耳。左心耳位于左心房的左前方,呈指状,与左房间的开口处口径较小。心耳腔内富于肌小梁而成窦状隙。切面上左心耳呈长轴切面。

(2)左心室流入道前后位切面:为左心室的中部切面,可观察左心室的前壁、后壁与心尖部。在左心室上口是二尖瓣环的前后位切面,其前缘为二尖瓣前叶的长轴切面,后缘为二尖瓣后叶的长轴切面。二尖瓣环口至心尖部为左心室流入道。

3.右心室流入道长轴切面 在心脏长轴切面,以心尖部为支点,将切面的横轴(Y)做逆时针方向转动30°,切面的纵轴(Z)按前后方位切开心脏即为右心室流入道长轴切面。

(1)右心房前后位切面:右心房位于切面的上方。右心房的前上角为上腔静脉入口处,后下方为下腔静脉的入口处。下腔静脉瓣介于下腔静脉入口与三尖瓣之间。切面的上缘为上、下腔静脉的汇合处,即右心房的窦部,此处内膜面光滑。右心房的前下方是右心耳。右心耳呈三角形,基底宽广,表面不甚光滑。

(2)右心室流入道前后位切面:右心室位于图像的下方,为前后位长轴切面。切面显示右心室前壁、后壁与心尖部。右心室前壁相当于室间隔与心脏右缘间的中部。其下1/3处的内膜面有前乳头肌。前乳头肌为三尖瓣中最大的一个乳头肌,该乳头肌为调节束的延伸。前乳头肌发出的腱索主要附着于三尖瓣前叶,部分腱索附着于三尖瓣后叶。右心室后壁在图像的后下方。后壁位于膈肌上,平坦而无明显弧形。其内膜面粗糙不平。后乳头肌位于后壁的上部,体积较小,多为单个。后乳头肌上发出的腱索主要附着于三尖瓣后叶,右心室上口为右心房室环,至右心室心尖部为右心室流入道。右心室流出道与右心室流入道间存在夹角,60°左右,不能在长轴前后位切面上同时显示。

4.右心室流出道长轴切面 右心室流出道的长轴指向心脏的左后上方,在本切面中右心室流出道呈右上至左下的斜切面。

切面的心表定位:使切面的横轴(Y)与肺动脉总干及右心室流出道平行,即将平行于房室沟的横轴(Y)做逆时针方向转动20°。切面的纵轴(Z)指向心底部后上方的下腔静脉入口处。切面的横轴(Y)投影于胸骨左侧1~2cm的第2~3肋间,与胸骨中线呈25°,即相当于剑突至左颈根部的连线上。切面的纵轴(Z)投影于胸骨左缘与脊柱右侧的方位线上。

图像中切面上右心室流出道位于右前方,呈纵切面。主动脉位于图像中央。主动脉的左上方为肺动脉总干及左心房。右心室流入道在主动脉的右后方。

(1)右心室流出道:为肺动脉瓣下缘至室上嵴下缘之间的圆锥状肌性结构,故称肺动脉圆锥部或漏斗部。流出道的后壁即室间隔肌部的漏斗区,其左心室面为左心室流出道。

(2)室上嵴:为右心室流出道下口向表面突起的肌束,位于漏斗区室间隔表面的肌束称为隔束,隔束向下延伸游离于右心室腔内而成调节束。另一向右心室前侧壁延伸的肌束称为室上嵴的壁束,相当于心室漏斗褶(ventriculoinfundibular fold)。室间隔膜部即位于此褶的右后方。此处为室间隔缺损的高发部位。肺动脉瓣至室上嵴下缘的连线为右心室流出道的长轴。室间隔至流出道前壁之间的连线为右心室流出道的短轴。肺源性心脏病时,肺动脉圆锥肥大扩大。

(3)肺动脉瓣前后位纵切面:肺动脉瓣分为前叶、左叶与右叶3个半月瓣。肺动脉左、右瓣的交界处正与主动脉瓣右叶与左叶的交界处相接壤。肺动脉瓣前叶附着于右心室壁上。图像中肺动脉口呈前后位纵切面,肺动脉瓣前叶位于前壁,左叶与漏斗部相连。

(4)肺动脉总干前后位长轴切面:肺动脉总干起自肺动脉瓣,终止于左、右肺动脉分支,斜向左、后、上方,呈螺旋状。从主动脉的右前方绕至主动脉的左后方。全长约50mm,内径为20~30mm。图像上肺动脉总干呈前后位的长轴切面。

(三)心脏短轴切面

心脏的短轴切面在心室的瓣膜区,与长轴切面呈直角相交。临床常用的还有心室乳头肌水平的短轴切面与心尖部的短轴切面。

1.房室瓣区短轴切面 从左心室前壁房室沟下约1cm处,使切面的横轴(Y)与房室沟的走向平行。切面的纵轴(Z)对着心脏的正后方,可扫查到房室瓣区的短轴切面。瓣膜区短轴切面的横轴(Y)投影于左肩至右肋的连线。切面的纵轴(Z)投影于左胸壁第3~4肋间胸骨旁1~2cm处与左第11~12肋中部的连线上,即与胸壁前后径垂直线间呈40°下倾角的方位上。

心脏瓣膜区短轴切面上可扫查左、右心室的短轴形态与左、右房室瓣的短轴形态。

(1)左心室瓣膜区短轴切面:心脏瓣膜区短轴切面位于二尖瓣前后叶的中部。左心室腔呈圆形,室间隔呈弧形,其凸面向右。室间隔厚度约11mm,左心室游离壁厚10mm左右。二尖瓣为瓣叶中部的横切面,前后瓣叶的两个交界处分别位于后内与前外方向。二尖瓣口为左心室流入道。二尖瓣前叶与室间隔之间为左心室流出道。

(2)右心室流入道短轴切面:本切面位于圆锥乳头肌的下缘,右心室腔呈半月形环抱左心室,前角为右心室流出道的下口,后角为右心室流入道的左侧缘。三尖瓣瓣叶呈短轴切面,隔叶紧贴室间隔,前叶与后叶分别位于右心室前壁的后方及右心室后壁的前方。心室舒张三尖瓣开放,瓣口略呈三角形。心室收缩瓣叶关闭,显示“Y”形的关闭线。三尖瓣的隔叶与前叶间的关闭线正对着主动脉瓣右叶与后叶的关闭线。

2.乳头肌区短轴切面 本切面位于房室瓣区水平以下,约在左心室的中1/2处。切面与房室瓣区切面平行。左心室位于左侧,右心室位于右侧。

(1)左心室乳头肌短轴切面:乳头肌短轴切面为圆形,左心室乳头肌分前外与后内两组。前外组乳头肌位于图像时钟位的3点处,常为单个肌腹。后内组乳头肌位于8点处,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肌腹。若为完全黏附型乳头肌,在两组乳头肌相应附着处见室壁向心腔凸起。

(2)右心室乳头肌短轴切面:呈三角形,包绕左心室。右心室乳头分三组,前壁内膜下有右心室的前乳头肌附着,调节束位于图像的左侧近室间隔处。后壁内膜面有较细小的后外组乳头肌附着。右心室右侧壁与右心室后壁交界处为心脏的锐缘。冠状动脉前降支位于左、右心室前壁连接处。后降支位于左、右心室后壁连接处(后纵沟)下。

3.心尖区短轴切面 本切面位于乳头肌短轴切面以下,位于左心室的下1/3处与乳头肌短轴切面平行。切面中左心室心尖部呈圆形,内膜下有较多纤细的心肌小梁。紧靠心尖部时,因小梁较多使心腔呈窦隙状。右心室心尖部呈半月形,心腔呈窦隙状。

(四)肺动脉分支的长轴切面

肺动脉分支从肺动脉总干发出,分为左、右肺动脉,分别至左肺及右肺。肺动脉总干左、右位的长轴切面可扫查到左、右肺动脉的分支。

使切面的横轴(Y)与肺动脉总干及左、右肺动脉的左、右方位平行,切面的纵轴(Z)自肺动脉总干的根部指向左、右肺动脉的分支。

切面的横轴(Y)投影于胸骨左缘1~2cm处的第2~3肋间,与胸腔的左右方位平行。切面的纵轴(Z)投影于胸壁第2~3肋间至左肩胛骨上角处的连线上。

图像特征显示肺动脉总干为左、右方位的长轴切面,肺动脉瓣靠近胸前部,肺动脉的左、右分支在后上方。肺动脉瓣的右侧为升主动脉的横切面,左、右肺动脉分叉的后方为降主动脉的横切面。右肺动脉与总干间以>135°的夹角与右肺相连。左肺动脉与总干间以<135°的夹角与左肺相连。左肺动脉根部的上方为动脉导管的开口。

(五)主动脉弓的二维切面显像

1.主动脉弓的长轴切面 使切面的横轴(Y)与主动脉弓的长轴相平行,切面的纵轴(Z)指向左心房的上壁。

切面的横轴(Y)投影于胸骨上凹与左肩部的连线上,与胸腔中线呈约45°夹角。切面的纵轴(Z)投影于胸骨上凹与脊柱左缘的连线上。

图像显示升主动脉、主动脉弓与降主动脉近端均为长轴切面。头臂动脉发自主动脉弓的上缘,自右前至左后依次为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在主动脉弓的后下方为肺动脉总干的远端与左肺动脉的分支主动脉根部的后下方为左心室流出道,在主动脉瓣环处为主动脉左冠瓣与右冠瓣的纵切面。左、右乏氏窦的上口为左、右冠状动脉的开口。左心耳呈横断面,位于左心房室环的前上方。左心房、右心房与右心耳均在图像的右后方。

2.主动脉弓的短轴切面 使切面的横轴(Y)与主动脉弓的长轴做90°相交,切面的纵轴(Z)为无名动脉根部至肺动脉分支处。切面的横轴(Y)投影于胸骨上凹的右颈根部至左乳头连线上的方位上。切面的纵轴(Z)投影于胸骨上凹与左肩胛下角的连线上。

主动脉弓呈横断面,后下方为右肺动脉分支的长轴切面及左心房与左心室的联合切面。上腔静脉呈纵切面,位于主动脉横切面的右侧。

(六)冠状动脉的二维切面显像

冠状动脉左右两支分别开口于左、右乏氏窦的上口,在主动脉根部的横切面上可观察左、右冠状动脉总干的长轴切面。使切面的横轴(Y)与主动脉根部的横轴平行,切取左冠状动脉主干时,使横轴(Y)略向左下倾斜。切取右冠状动脉主干时,使横轴(Y)略向右下倾斜。切面的纵轴(Z)定位于右心室流出道中部与左、右心房后壁的方位线上。

切面的横轴(Y)投影于胸骨左缘1~2cm处的第2~3肋间,与胸骨中线呈向左偏转25°左右的夹角。切面的纵轴(Z)投影于胸骨左缘与脊柱右侧的连线上。

图像显示主动脉呈横切面,位于心底部中央。左冠状动脉自左乏氏窦上口发出,斜向左前下方,行走于肺动脉根部与左心房之间。右冠状动脉自右乏氏窦上口发出,斜向右前下方,行走于右房室沟中。切面上主动脉瓣关闭线呈“Y”形时,左冠状动脉位于时钟4:00时位置,而右冠状动脉位于时钟11:00时的位置上。两者均为冠状动脉主干的长轴切面,横径为4~5m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