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内耳的感音功能

内耳的感音功能

时间:2022-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内耳由耳蜗和前庭器官组成,感音装置位于耳蜗内。毛细胞是听觉的感受细胞,毛细胞的底部有丰富的神经末梢,与耳蜗神经相连,毛细胞表面有纤毛,称为听毛。声波不论是从前庭窗还是从蜗窗传入内耳,都可通过外、内淋巴的振动引起基底膜振动。声波频率不同时,行波传播的远近和最大振幅出现的部位也有所不同。由于基底膜不同部位的毛细胞受到刺激,经相应的听神经纤维传入大脑皮质听觉中枢的不同部位,就产生不同的音调感觉。

内耳由耳蜗和前庭器官组成,感音装置位于耳蜗内。耳蜗是一个形似蜗牛壳的骨管,其内被斜行的前庭膜和横行的基底膜分隔为3个腔,分别称为前庭阶、蜗管和鼓阶,3个管腔中充满淋巴液。前庭阶与鼓阶内的淋巴液为外淋巴,在耳蜗顶部有蜗孔相通;蜗管内的淋巴液为内淋巴,前庭阶底部端有前庭窗,鼓阶底端有蜗窗,各有膜与中耳鼓室相连。声音感受器(亦称螺旋器或柯蒂器)位于基底膜上,内有毛细胞与支持细胞。毛细胞是听觉的感受细胞,毛细胞的底部有丰富的神经末梢,与耳蜗神经相连,毛细胞表面有纤毛,称为听毛。听毛上方为盖膜,盖膜悬浮于内淋巴中(图8-8)。

图8-8 耳蜗模式

(一)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

声波不论是从前庭窗还是从蜗窗传入内耳,都可通过外、内淋巴的振动引起基底膜振动。基底膜振动时,排列在它上面的螺旋器也发生相应的振动,使毛细胞和盖膜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位移,于是毛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把声波振动的机械能转变为耳蜗微音器电位。即将机械能转换为生物电能,其电位变化达到阈电位时,便触发与其相连的蜗神经产生动作电位,传入大脑皮质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二)耳蜗对声音的初步分析

耳蜗是怎样对声音进行初步分析的呢?目前通常用行波学说解释。该学说认为,声波传入内耳引起基底膜振动,以行波的方式由蜗底端向蜗顶传播,就像抖动一端固定的稠带,形成行波向远端传播一样。声波频率不同时,行波传播的远近和最大振幅出现的部位也有所不同。由于基底膜不同部位的毛细胞受到刺激,经相应的听神经纤维传入大脑皮质听觉中枢的不同部位,就产生不同的音调感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