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用四方之神的名字命名的药方

用四方之神的名字命名的药方

时间:2023-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到小青龙汤,我们不得不说一下医圣药方中的几个用四方之神的字命名的药方。可见白虎之神具有制止炎热的能力。玄武为北方之神,北方属于水,北方之神当然有治水的能力。其实对四神汤的命名,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对它们的命名依据君药的颜色或者药材最突出的颜色。理饮汤的主要药物为干姜。四逆汤是中医“起死回生”的救命方,具有回阳救逆的功效,医圣用它治疗心、肾阳虚的亡阳证,相当于西医所说的休克等急危重症。

提到小青龙汤,我们不得不说一下医圣药方中的几个用四方之神的字命名的药方。四方之神是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北方真武,南方朱雀。医圣药方中有青龙汤、白虎汤、真武汤,青龙汤还有大青龙汤和小青龙汤。四方与四种颜色相应,东方青色,西方白色,北方黑色,南方红色。所以真武汤又称为“玄武汤”,玄是黑色的意思。朱是红色的意思。但是现存版本的《伤寒杂病论》没有朱雀汤。这是因为现存版本的《伤寒论》以及《金匮要略》都不是张仲景完整的著作。张仲景那个时候的书都是手写在木简或竹简上,然后按内容用绳索编为一卷一卷,每誊抄一部书都要费时费力,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所以传世不多。加之那个时候战乱很多,人们往往离乡背井,不容易保存,弄不好书就散了,就把一些书简弄丢了。因此张仲景最初的著作在问世之后不久就很难见到了,也根本就找不到完整的了。到了晋代,太医令,也就是太医院的院长王叔和认识到张仲景著作的价值,从各家各地寻找、搜集张仲景著作的书简,进行整理,才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伤寒论》。所以《伤寒论》不是张仲景的原书。张仲景的著作既然有青龙、白虎、玄武诸汤,那么就应该有朱雀汤。现在的《伤寒杂病论》版本里面没有,极有可能是人们弄丢掉了,王叔和没有搜采到。

那么朱雀汤还找不找得到呢?在唐代大医家孙思邈的著作中有一个朱雀汤,看药方的内容,它其实就是《伤寒论》的十枣汤。不过也有医家认为朱雀汤是黄连阿胶汤。

将几个药方用四方之神的名字来命名,依据是什么呢?对此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依据药方的主要功效解释,一种是依据方药的主要颜色解释。首先说青龙,龙为水族,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龙可兴云致雨,把握江河,调控水流。小青龙汤具有发汗和消水饮两方面的功效,大青龙汤具有强大的发汗力量,人体的汗就好像是自然界的雨水,所以古人将两个药方命名“大、小青龙汤”。此外,青龙还让我们联想到,当天气炎热、久旱不雨的时候,人们设坛祭祀,祈求苍天让青龙降雨,雨后炎热消去,万物咸宁。人体出汗如同天地云雨,所以青龙法体现的就是发汗的治法。

那么对白虎汤如何解释呢?白虎是西方之神,西方在四季上对应秋气。夏季天气炎热,酷暑难耐,秋气一到,炎热退却。可见白虎之神具有制止炎热的能力。一个用大量石膏和知母清解大热的药方,正好比能让炎热退去的西方白虎之神,所以古人将这个药方命名为“白虎汤”。

玄武汤当作如何解释呢?玄武为北方之神,北方属于水,北方之神当然有治水的能力。一个用附子、白术、茯苓、生姜和白芍治水的药方,正好比具有治水能力的玄武之神,所以古人将这个药方命名为玄武。

读者可能会意识到,上面的解释似乎有一些牵强附会,不那么令人满意。其实对四神汤的命名,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对它们的命名依据君药的颜色或者药材最突出的颜色。大、小青龙汤的君药都是麻黄,麻黄的颜色为青色。白虎汤的君药是石膏,白虎汤药材的突出颜色是白色。真武汤的君药是炮附子,炮附子的颜色是黑色的,它有一个名字叫作“黑顺片”。

至于朱雀汤,按照孙思邈的记载,它是十枣汤,十枚大枣的颜色红彤彤的,甘遂、芫花和大戟三种药物的粉末仅有钱匕,所以十枣汤的君药虽然不是大枣,但是药材的最突出颜色是红色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朱雀汤不可能是黄连阿胶汤。在东汉时期,始发于呼吸道感染,而后演变为胸腔积水、肺水肿的病症比较多发,十枣汤、大陷胸汤或大陷胸丸是治疗这一类疾病的有效方剂,因此十枣汤等药方也是临床比较常用的方剂。

名医趣案

张锡纯是民国时期我国的一位著名中医。他认识沧州一位名叫张寿田的人,两人关系很好。有一天,张锡纯应邀去张寿田的家里给张寿田看病,发现张寿田的家里有一些做药的工具,就问你家里怎么会有做药的工具啊?张寿田解释说,我妹妹的身体不好,痰特别多,食欲差,所以我就在家里给她做“礞石滚痰丸”。之所以在家里做药,不去药店买成药,就是担心药店售卖药物的质量不好。我妹妹已经吃了较长一段时间的礞石滚痰丸了,效果很不错的,吃了之后,她就能吃得下饭,也不胀肚子。要是不吃,她就会感到肚子胀,也吃不下饭。张锡纯劝张寿田说,这礞石滚痰丸啊,它是一个清热化痰的药,比较寒凉,你不要让你妹妹长期吃了。张寿田表面上好像听进去了张锡纯的建议,实际上却没有采纳,仍然让自己的妹妹继续服礞石滚痰丸。

几个月后的一天,张寿田突然来找张锡纯,说他妹妹的身体现在不行了,请张锡纯过去给她看看。他告诉张锡纯,以前他妹妹吃了礞石滚痰丸以后,还能吃得下去饭,可是现在吃了礞石滚痰丸以后,却吃不下去饭了,每天只能喝一小碗粥,身体越来越弱。张锡纯去到他家,一看他妹妹果然身体很虚弱。她诉说自己总感到头面一阵阵发热,还有耳鸣。张锡纯给她切脉,发现她的脉象也特别弱。张锡纯知道她这是服了太多的寒凉药导致的。她素体阳气不足,胸中和心下有寒痰水饮,需要温补阳气。于是给她开了“理饮汤”和苓桂术甘汤。理饮汤的主要药物为干姜。张寿田看了张锡纯开的处方后,坚决不同意给他妹妹吃,他认为他妹妹不能吃热药。他对张锡纯说,我妹妹以前只要一吃附子、肉桂就会上火,出现耳鸣等症状,现在你的这个处方用了这么大量的干姜,我妹妹吃了怎么受得了?张锡纯给他解释说,以前你妹妹吃的附子、肉桂是温下焦的药。可是她的病不在下焦啊。她的病在中焦和上焦,应该用干姜;干姜是治中焦、上焦的药物。要不这样吧,你先让你的妹妹吃一两天干姜试试,看看她的反应如何?张寿田只得答应了。他按照张锡纯的嘱咐,煮了几钱干姜,让他妹妹服下。没想到他妹妹服了干姜汤之后,胃口马上就好了,能够吃得下去饭了,头面一阵阵发热的症状也消失了。张寿田对张锡纯佩服得真是五体投地!于是按照张锡纯的嘱咐,让妹妹接着服了20多剂理饮汤,病就完全好了。

3.四逆汤 前面说了在医圣的药方中,干姜被用来温脾、温肺。这里我们再说一说,在医生的药方中,干姜也被用来温肾。只是干姜温肾,一定会与附子同用。

体现干姜温肾功能的药方以四逆汤为代表。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四逆汤是中医“起死回生”的救命方,具有回阳救逆的功效,医圣用它治疗心、肾阳虚的亡阳证,相当于西医所说的休克等急危重症。什么是“亡阳证”?亡是消亡的意思;正气衰弱、消失殆尽,称为“亡”。比如出很多的汗,拉肚子拉得很厉害,排尿特别多,这些情况都导致人体水分的大量丢失,这就叫作“亡津液”。大量出血叫作“亡血”。心、肾阳气为人体最重要的阳气,当心、肾的阳气在短时间里快速消亡的时候,表现为大汗淋漓、四肢冰冷、面色苍白、神情淡漠、脉微弱绝等,此时如果不及时救治,患者的生命将会停止。四逆汤是挽救心肾阳气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药方,能够挽大厦之将倾,救生命之将止。它的药物组成只有附子、干姜和炙甘草三味药。它用的附子不是炮附子,而是生附子。炮附子的力量相对比较缓和,生附子的力量峻猛、强大。所以散寒湿、止疼痛、温阳气用炮附子,而救将要消亡的阳气必须用生附子。

四逆汤也讲到了要注意药物用量的问题:对于一般身体状况的患者,干姜用一两半,附子用普通大小的一枚就够了。普通大小的附子,一枚大约重8克左右。对于那些体形壮大的人,就应该增大药量,附子要用大个的,重14克左右;干姜用三两。

四逆汤药味少,加水量少,仅600毫升,煮取一升二合,才240毫升,分次2次温服,每次仅服120毫升。之所以每次服量少,是因为生附子为辛温大热之品,有一定毒性,所以服量不宜多。

这个药方被命名为“四逆汤”。“四逆”的意思是四肢逆冷,为亡阳证的一个主要症状。临床观察到,凡脾肾阳虚,阴寒内盛,均可以见到四肢发凉的表现。

干姜不仅能温肾,它还能温暖下焦的子宫。《金匮要略》温经汤虽然用的是生姜,但是也可以用干姜代替生姜,而且用干姜代替生姜效果更好。温经汤治疗妇女下焦虚寒,痛经、不孕有效,治疗下焦虚寒,月经量过多或月经过期也有效。

【食宜】

干姜可以作为药物,也可以作为食物调料。很多时候,人们家中的生姜放置的时间久了,尤其是在干燥的环境里放置的时间久了,就变成了干姜。古人说,无生姜者,以干姜代之。古代交通不方便,物流不发达,人们常常可能面临的情况是,有干姜而无生姜。这时如果需要用生姜,那就用干姜代替生姜。

前面我们谈到了干姜作为药物的一些功能,温暖中焦脾胃,温暖上焦胸肺,以及温暖下焦肾与子宫,当我们把干姜作为食物调料应用的时候,它的这些功能一样也可以表达出来。所以,干姜最适合内脏胸腹有寒气的人食用。

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赞赏姜的多种用途:“姜可蔬、可果、可药。生用发散,熟用和中。”

用干姜制成干姜粉,给9个月以上宝宝做鱼丸子、肉丸子、蔬菜豆腐丸子、包饺子、煎鱼、煎土豆饼、熬汤、煮粥等,不仅增香开胃,有利于小儿吞咽,还能促进小儿的食欲,帮助消化,防治感冒,散寒镇咳。

如果受寒腹痛,那么可以切几片干姜煮水喝,有暖中止痛的效果。如果感冒风寒,咳嗽,同样也可以喝干姜水,有温肺、化痰止咳的效果。对于那些长期胃寒的人,可以用干姜粉与白煻,压制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姜糖块。每次取一两块,用开水冲泡热饮,有温胃散寒的效果。还可以制作干姜饼与蜂蜜调服,治疗虚寒咳嗽。

如果是体质虚寒的女性,时常为痛经困扰,那么平时可以服用红糖姜枣茶。干姜、大枣、红糖各30克。将前两味洗净,干姜切片,大枣去核,加红糖煎好,喝汤,吃枣,可以起到温经散寒的效果。市面上有成品姜枣茶销售,其中的姜大多都是干姜,其皮厚肉坚,味道辛辣,具有暖宫驱寒的功效,方便服用,体质虚寒的女性可以每天喝上一杯,作为温阳散寒的日常保健调养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