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医21世纪课程教材全套

中医21世纪课程教材全套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的立案文件附有各学年课程设置,已见前述。随着教学活动开展,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着手编定教材。其中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代表为陈任枚、卢朋著、胡真,另有广东光汉中医专门学校代表卢宗强参加。各省教材送到者,“经委员评判,亦以本校所编者为最完备”。1933年中央国医馆发出第1012号馆令,向各校征集教材,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选送者最多,为84册。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的立案文件附有各学年课程设置,已见前述。其课程即参照近现代医学的学科进行了分化,学校的招生及学制课程等后来有适度修改。如1931年招生简章规定,入学考试改为考党义、国文、医学、生理,即要求学生入学前应有一定医学常识。课程方面,除内科学分化出伤寒学、温病学和杂病学外,也增加了西医生理学、西法诊断、西药概要等。学生要在四年内基本学完上述各科,第四年开始安排在门诊见习,第五年则以临床实习为主,实习完毕,须经带教医师鉴定同意者方可毕业。实习期间仍有少量课程讲授。前四年每天上课6—8小时,每学期有两次考试,一为期中考,一为学期考,设有奖学金,凡学期各科总成绩第一名者免交一年学费;第二名则免交半年学费;五年总成绩1—4名者留在附属中医院当医生,以资劝勉。

清代以前的中医教育,大多以现成的著作作为教材。清代太医院的《医宗金鉴》,则是一次较早的组织编纂分科教材的尝试。但《医宗金鉴》形式上仍然以歌诀韵文为主,体现了传统以熟读背诵为主的学习方式。到民国时代,中国教育制度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基于近代学科体系的学校教育学制开始塑造着新一代的中国人,民国教育系统拒绝接纳中医的理由之一是中医不“科学”,当时所谓的不科学主要是指知识系统杂乱,缺乏学科分化。因此后来各地兴办中医学校,就注意参考西医学校的课程体系进行课程设计,从而也催生了近代意义上的中医教材。随着教学活动开展,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着手编定教材。卢乃潼时期有近10种已完成,嗣后其他各科也陆续告成,1929年已有“讲义数十科”,[55]基本完成了与整个教学进程配套的教材,后来还根据需要有所增添。其中就包括早期认为不必要的一些非中医教材如西法诊断、西药概要、国文、教护学等。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的教材的编写情况,据回忆,在办学之初是边编写边教学,学生每次课上拿到的是刚编好印出来的章节散页,课程结束才自行合订成书。教材定型后才整册印行。

民国时,全国各地的中医学校也在各自编写教材。各个学校不但教材不同,连课程安排也多不一致。这本来是由于政府教育部门歧视中医没有制定课程大纲的结果,然而却成为攻击中医者进一步声称中医“没有标准”、“不科学”的新口实。对此,中医界一直在自发努力加以改进。1929年,在抗争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饬令中医学校改称传习所的斗争中,为有效反击歧视,全国医药团体联合总会组织了编制学程委员会,拟定学程草案和中医学校教材编辑委员会规程,并于1929年7月7日至7月15日召集全国各学校召开教材编辑委员会会议, 《召集会议公函》说:

卢朋著像

我中医界处此存亡绝续之秋,自以整理学说、广植人材为当务之急,而中医学校实为整理学说、广植人材之府,顾常以未入学系扼于教部,此次并有一律改称传习所毋庸教部行政机关立案之布告,影响中医前途,殊为重大,本会选派代表赴京请愿,均以未入学校系统为借口,而中医学校程度参差,教材庞杂,亦为不能加入学系原因之一。良以教部虽欲准我立案,如无统一之学程教材,亦苦无标准以资准驳也。[56]会议地点定于上海黄家阙路上海中国医学院内举行,参加者有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等地院校代表。其中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代表为陈任枚、卢朋著、胡真,另有广东光汉中医专门学校代表卢宗强参加。会议上,陈任枚被推举为主席,卢朋著代表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向大会提供了“药物学”、“方剂学”教材样张作为参考。卢朋著同时还提交“中医课程须加法医学一科案”议案,指出:“诚能将法医学一科,编写课本,加入讲授,则岂惟取得医权,即外国领事裁判权,亦无难收回矣!”[57]

会议经过九天的讨论,达成了一系列决议案。首先,明确了编写全国中医统一教材的指导思想:

(1)教材须根据中国固有学理发挥之,不能取毛去髓,故求迎合。

(2)教材须经全国医林公认适当方可采用。

(3)须有科学化,不掺杂虚伪文字致失价值。

(4)须有真实效验,人人可学可用。[58]

其次,审定通过了五年全日制中医专门学校应开设的各门课程及教学时数。生理、解剖、病理、诊断、药物、国文各240小时,内科(含伤寒杂病温病)780小时,幼科240小时,医经、医学通论各140小时,外科、妇科各120小时,党义、军事、卫生、眼科、伤科、喉科、产科、花柳、理化、细菌、医学史各80小时,方剂、化学各100小时,外国文160小时,针灸、推拿、法医各40小时,合计以上各科教学时数为4 460小时,统一课程科目以符部颁医学专科之标准。

第三,审定了五年全日制中医学校各年度的教学安排。第一学年十科:生理、解剖、国文、外国文、药物、医学史、理化、医学通论、党义、军事。第二学年十科:党义、军事、国文、外国文、药物、内科、病理、诊断、细菌、医化学。第三学年六科:国文、外科、内科、病理、诊断、方剂。第四学年十科:临症实习、喉科、外科、幼科、卫生、内科、针灸、方剂、妇科、法医学。第五学年八科:产科、眼科、针灸、伤科、推拿科、花柳病学、医经、临症实习。五年授课时间统计占十分之七,临症实习占十分之三。

此次会议,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发挥了重要作用,卢朋著报告说:“此次我校赴会,备受欢迎,而讲义之丰富,尤为各校之冠,实至名归,厥有由来。”[59]会议所确定的课程大纲,“其决定学科,与本校原日课程,大致相同”,[60]这也体现了学校在会议中的主导作用。会议原拟由参加会议的各所学校认领撰写各科教材,但通盘考察后觉得时机未成熟,于是请各校将所用课本,择善送教材委员会,并通告全国医士,如有合乎上述学说标准或学科分量之作品,可寄送到会,以便采用或资参考。各省教材送到者,“经委员评判,亦以本校(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所编者为最完备”。[61]1931年成立的中央国医馆也曾致力于统一中医学校教材。1933年中央国医馆发出第1012号馆令,向各校征集教材,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选送者最多,为84册。焦易堂访问该校,亦称许说“收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讲义)者颇多”。[6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