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傣族医药古籍文献的类别与构成

傣族医药古籍文献的类别与构成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籍文献是以一定的物质形式存在的,傣族医药古籍文献由于记录符号、载体材料、载录方式和文件名称的不同,从而形成了种类丰富的古籍文献材料。现存傣族医药古籍文献虽然种类繁多,但按其记录形式可大致划分为傣族文字医药古籍文献、傣族汉文医药古籍文献、傣族图像等符号医药古籍文献、傣族口碑医药古籍文献四种类型。傣族以本民族文字产生形成的医药古籍文献,形式多为抄本、写本、稿本和刻本,具有较强的原生性和权威性。

一、傣族医药古籍文献的内涵与外延

(一)少数民族医药学

中国的传统医学包括中医学、民族医学和民间医学三个部分。中医学是以汉文化为背景的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医学,至今具有无可争议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是中国传统医药的代表。民族医学是指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是指我国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和沿用的传统医药的总称,是各少数民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的防病治病的丰富医药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为本民族的繁衍及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一直对中华民族的团结与进步发挥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民间医学是指既无医学理论体系,又无特殊民族文化背景的民间医疗经验、养生习俗、单方验方和简易医术。它们并不一定受中医学的理论指导,也很难归属于某个民族医学。少数民族医学简称为民族医学,它是与中医学并称的中国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2]少数民族药学是指有民族医药文献记载、有传统用药习惯和用药特色,有家传口授的流传方式的少数民族用于防病治病的药物知识。

(二)傣族医药古籍

古,故也。籍,书也。古籍即古书。宏观论认为,少数民族古籍,确切地说是指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古籍,是指我国少数民族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代书册、典籍和文献资料,主要内容有文学、历史、地理、政治、军事、哲学、法律、宗教、语言、艺术、生产技术、医药、民俗及乡规民约和口碑古籍。由于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进程不同,民族发展的程度不同,各民族的文化发展也不平衡。有的民族历史悠久,有的民族文字、文化典籍丰富,而有的民族直到1949年以前还停留在结绳记事时期,没有自己的文字,当然也没有文字记载的书籍。但是,以语言为基础靠口耳相传的神话、史诗、民谣等都是民族文化。由于各民族历史文化不同,古籍存世情况有很大的差异,有些民族的古籍以1911年为下限,有些民族的古籍可以定在1949年前。关于少数民族古籍的年代界定和古籍版本问题,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印发的《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中明确规定“1949年以前成书并已流传使用的民族古籍和1949年以后按原文抄录和复制的古籍,原件已遗失者,新抄本或复印本”都是《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的收录范围。少数民族古籍分为有文字类和无文字类。有文字类的少数民族古籍包括各种用少数民族文字记载的古籍和用汉文记载的有关民族资料的古籍;无文字类古籍主要指口碑古籍。口碑古籍即口头资料,是指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以口耳相传留下来的具有文学和历史价值的各种史料,反映了本民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民族性格、宗教信仰等,内容涉及民族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文学、哲学、历史、自然科学等,主要有神话、史诗、传说、故事、歌谣、谚语、谜语等。按其载体形态可分为原生载体古籍(如刻木、刻版、衣饰、乐舞符号等)、金石载体古籍(包括陶器符号、摩崖瓦当砖雕)、口碑载体古籍和书面载体古籍四种。[3]而微观的少数民族古籍主要指书面古籍。综上所述,少数民族古籍的内涵、外延可界定为:新中国成立前各个历史时期的少数民族在社会活动中以本民族文字、汉文、语言或其他符号形成的反映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军事、历史、科技、文化、宗教和民俗等社会历史情况的刻本、写本、稿本、抄本、拓本和口碑文献等。

文献是由物质载体、相应符号和知识信息构成的。对于文献来说,物质载体是文献的躯壳,相应符号是文献的骨骼,知识信息是文献的灵魂,三者互为依托,相辅相成。研究少数民族古籍文献,同样离不开以上三个基本要素。

学术界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这一概念的认识和独立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随着研究的展开不断完善与深化。对于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认识,有学者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进行了界定。[4]认为狭义的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是指:“用各种民族文字著述并刊刻誊写在一定材料上,可供后人查考历史文化的古代资料。它包括用民族文字书写的纸质古籍,以及金石铭刻、简牍书契和各种古代文告、信函、契约等档案文书,并对各民族历史文化具有查考价值的一切文字资料。”而广义的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文献,除了上述狭义的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所涵盖的内容范围之外,还包括另外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用汉字和外国文字记录我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内容,可供我们查考各民族古代社会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文献资料;另一方面,各民族口耳相传、代代承循而经久不衰的文史资料,即历史传说、神话故事、英雄史诗等,是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以上学术界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认识,在本书中对“傣族医药古籍文献”的界定可以表述为:它是指傣族地方政权、土官贵族、知识分子(如佛爷、巫师、傣族医生等)和历代中央政府在抗疾治病的社会实践发展过程中用傣族语言、文字或其他民族文字直接形成的,反映傣族医学药理内容,具有保存参考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口碑等不同形式的原始记录。傣族医药古籍文献遗产承载了数千年来各民族积累的医药文化,如实地反映了傣族在生息繁衍、治病疗疾的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真实面貌,蕴含着傣族的医学成果和药物知识,对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以及人类医疗保健都具有很高的查考利用价值。

二、傣族医药古籍文献的种类与构成

傣族古籍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有文字类;二是无文字类。有文字类的傣族古籍包括:①傣族文字及傣族古文字记载的历史文书和文献典籍;②用汉文记载的傣族内容的古代文献典籍;③用傣族文字和汉文记载的有关傣族内容的碑刻铭文。无文字类的傣族古籍主要是指傣族在历史上口头传承下来的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各种资料。古籍文献是以一定的物质形式存在的,傣族医药古籍文献由于记录符号、载体材料、载录方式和文件名称的不同,从而形成了种类丰富的古籍文献材料。现存傣族医药古籍文献虽然种类繁多,但按其记录形式可大致划分为傣族文字医药古籍文献、傣族汉文医药古籍文献、傣族图像等符号医药古籍文献、傣族口碑医药古籍文献四种类型。

(一)傣文医药古籍文献

傣族以本民族文字产生形成的医药古籍文献,形式多为抄本、写本、稿本和刻本,具有较强的原生性和权威性。按其存在方式可分为:

1.傣族医案

我国医案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档案中就已经出现了“疾首”“疾止”“疾舌”“疾上”“前疾”“疾身”等文字记录;在《周礼》一书中也有病案史方面的记载。汉代出现了完整的医案,当时的医学家淳于意在《史记·扁鹊仓公引传》上记录了他的25例医案,称为“诊籍”,其中10例死亡病例,真实地记录了有关情况,是后世医案的鼻祖,也是中国医学工作者有意识地明确记录医案的最早文献记载。医案即现在所称的“病历档案”,我国传统医学将其称为“诊籍”“脉案”或“病案”,是医生治病的原始记录档案,是医学文献中极其重要的一种文献材料。医案不仅客观地、完整地、连续地保留了患者疾病状况及其治疗的原始记录,是临床进行诊断治疗的基础材料,具有重要的凭证作用,而且成为医家经验积累与总结的第一手资料,为医家的医疗和学术研究创造了条件,为各民族医药学著作的汇编和撰写提供了基础。医案的内容一般包括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职业、地址、病名、发病时间、疾病症状、医生辨证施治、处方用药的情况,以及病人服药后的一系列变化、医生的学术思想等。[5]

一般说来,傣族医药学的发展依赖于医药古籍文献的形成与发展,这种形成与发展首先表现在出现了有明确记载的医案。因此可以估计,傣族的医案应该是数量较多、内容较丰富的医药古籍文献遗产。这些医案一些是通过口述的形式记忆和流传的,一些是通过本民族文字或其他民族文字记录保存的,其记录格式受中医医案记录格式的影响,基本模式相似,内容多详细记录了患者的形、色、声状况,发病时间及症状、家族史、既往史、诊疗方法、用药情况等。值得一提的是,傣族医案的内容充分展示了本民族的医学理论、传统诊疗技术及其用药特点,具有很强的民族医药史料参考价值。

2.傣文医药书籍

傣文医学古籍一般称为《档哈雅》,目前发掘的有近百个手抄本,各手抄本的基本理论和用药方剂大同小异。其中较著名的代表文献有:

《戈沙腊》 该书是傣医较早的经典著作,成书于佛历前31年(公元前575年)。该经书详细讲述道:人生来就有“塔都档细”(四塔),即“瓦约塔”“爹卓塔”“阿波塔”“巴他维塔”,这“四塔”是用于解释医理变化的。而人体的生理现象、病理变化不外乎三类:沙列、比、拢勒。三类病理变化互相影响、互相滋生,形成了各种疾病。但各类疾病都存在于人体的“三细双过坦”,即“三十二体属”。这三十二体属在人体内相互依存、不断滋生保持人体的动态平衡。这三十二体属的动态平衡起源于“九十六类告细货占波”(类似于基因、细胞)。

《罗格牙坦》 该书为巴利语音译,傣语称《坦乃罗》,也叫《润杂别》,作者和成书年代不清。该书记述内容包括语音学、文学艺林以及医学、药物学、气功等,较集中地阐述了人与自然、季节、气候的相互关系等。书中记述了千百万年前原始傣族先民通过吃草根、树皮和野生植物的叶、花、果、子充饥,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认识到各种植物的不同、果实味道的差异、食用后给人体带来的不同作用,从而获得了药物学知识,为后世医家深入探索傣医学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史学价值。

《阿皮塔麻基干比》 属于佛教经典“论藏”部分,共7册,原版本起源时间无法考证,现在流传民间的许多手稿本皆源于这部史籍中。书中零散地记述了人体病理、生理、自然与人、人与疾病的关系等。

《嘎牙山哈雅》 该书是傣医最早关于人体解说的著作。目前保存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嘎牙”指人体。“山哈雅”意为解说、论述、讲解。它是傣医学的理论基础,成书于米腊撒哈时期。据说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徒弟阿仑达听于924年前后,根据古经书记载的医药知识编著而成。全书共分为5集,1~2集阐述了八个方面内容:①人体生理解剖;②人体受精与胚胎的形成生长和发育;③人和自然的生存关系;④人体五个方面的内容,即“五蕴”(色、受、行、想、识)和人体的四因素“塔、都、挡、细”(风、火、水、土)的平衡与盛衰;⑤论述了人与气候、居住环境与疾病发生的关系,并将一年划分为三季,热季、冷季、雨季,指出各季的发病特点及预防措施、常用方药;⑥讲解了一生三个不同年龄阶段生理变化,好发疾病及预防发病、抗衰防老之药;⑦提出肤色与血味及选择用药的关系;⑧论述了人体内“暖”(似细胞、微生物、寄生虫类)的特点。该书还阐述了人体内32类体属及其细胞、脏腑等1500种物质成分及其组织结构;解释了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等。

《帷苏提玛嘎》 为贝叶经刻写的医药著作。该书是一本讲解傣医人体生理解剖学比较全面的古文献,公元前2世纪由觉音编著为巴利语梵文经典,后被叶均译为《清净道论》。本书从病理生理变化的角度较系统地论述了人体内“土、水、火、风”的动态平衡关系,认为它是促进和构成人体不可缺少的四种物质因素,即“四塔”。该书还专题记述了人类生命的起源和人体的基本结构即形体蕴、心蕴、受觉蕴、知觉蕴、组织蕴等“五蕴”。傣医五蕴与佛经中记述的五蕴(色、识、受、行、想)大同小异,各自都从理论上说明了构成人体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傣医“五蕴”明确指出了人类生命体的形成是由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男根、女根、命根(维持生命存续的各种物质元素),心所依处(精神意识),身表(在高级神经中枢的支配下所表现的“动能”现象),语表(语言),色柔软性(软体器官),色积集(形成胚胎的一切物质元素),色相续(再生、发育成长延续)、色老性(衰老、退化),色无常性(生理机能的异常变化),以及肝、胆、脾、肺、肾等89种物质要素构成的。认为人体约有500万根头发、900万根毫毛、20枚指甲、28~32颗牙、900块肌肉、900根筋(腱)、300块骨头。阐述了心、肝、肺、脾、肾等重要生命脏器的生理机能活动和病理变化,人体内10大类、80个支系的1500种虫卵和细胞等。

《阿批坦麻桑几尼》 该书成书于佛历450年(公元前94年)。书中用“四塔”的平衡、失调、衰败来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主要论述了傣医“四塔”的医学理论。

《麻哈奔摩雅占波兰章》 是傣医最早的药物学著作,成书于佛历526年(公元前18年)。该书记载了42000多种动、植、矿物药的临床用法、配方等等。还配有很多傣药图谱。

《摩雅鲁帕雅借帕甘》 成书于佛历526年(公元前18年),论述了傣医的7种诊断方法:①摩乎拉都帕牙(天文诊断法),是指傣医应用天文数理学的知识来诊断辨别疾病的方法。一是问男女的疾病,要从患者的载达(生辰)、阿入(岁数)、底入底今(居住环境)、麻今(饮食习惯)等方面入手。男女患病,从年龄上划分,可分为“四大病源”:甘麻(即先天疾病、遗传疾病)、几答(即精神、情志疾病)、悟杜(即季节疾病)、阿哈腊(即饮食所伤疾病)。二是辨别“四塔”是否衰败,根据每个人的年龄,分析计算“四塔”失调的情况。②腊哈拿都帕牙(病变部位诊断法)。③底沙都帕牙(居住环境诊断法)。④腊萨拿都帕牙(气味诊断法)。⑤嘎亚都帕牙(人体内外诊断法)。⑥南麻扎龙都帕雅(从出生到死亡出现的疾病的诊断法)。

《桑比打嘎》 又称《三轮经学》,目前保存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这部著作由释迦牟尼的四个弟子根据原始宗教时期口头相传下来的医药学知识集中记录、整理、编纂成册,第一、二册论述人类的生命起源、机体的成长、发育过程和人体的基本组织结构。

《嘎比迪沙迪巴尼》 成书具体时间无法考证。该书进一步论述了傣医理论、人体不同年龄的好发疾病、用药规则、采药时间和部位与药物功效的关系、傣医传统经方及傣医单验方等,其内容较为丰富,广泛涉及内、妇、儿、外伤科疾病和一些疑难杂症。如书中讲到临床上看到神疲、多寐、易怒之症时,属土(巴塔维塔)偏盛所致疾病,其病位多在肝胆、脾胃,如兼见肤色黑则提示血为苦性,含糖少,用药时宜用酸味或甜味药。书中提到问诊要注意患者的居住环境条件,如居住“高寒山区、湖海易生风、生湿,若肤色黑红则属血辣、酸少”,治疗时宜选用平性药、良性药等等。

《档哈雅龙》 成书于米腊撒哈时期,1323年由帕雅龙真夯(懂医药的土司)从《嘎比迪沙迪巴尼》一书中摘录编写而成,是傣医药史料中最著名的一部综合性巨著,是傣医临床学和药物学的专著之一,也被傣医誉为傣医药典。原始版本现流失国外。该书记录内容丰富,叙述了人体的肤色与血色、多种疾病变化的治疗原则、病因及处方、人和自然与致病的关系、“四塔”相生相克与处方、药性与肤色、年龄与药力药味、处方及其他等方面的内容。另外还系统地阐述了近100种“风证”(病),介绍了原始宗教时期最早的复方“滚嘎先思”(价值万银方)、“雅叫哈顿”(五宝药散)、“雅叫帕中补”(亚洲宝丸)等数百个方子。这些宝贵的医药知识编写内容大都选自于《阿皮塔麻基干比》这套经书中。“档哈雅龙”意为“大医药书”,流传于民间的傣医药书籍种类较多,这种书籍一般都被称作《档哈雅》或《档哈雅囡》,意为“药典”“小医药书”,大都摘抄于原始的“贝叶经”。《档哈雅龙》原本在“文革”中流失到国外,所以目前西双版纳傣药使用的仅是简单摘抄本和从另一个主要药典《档哈雅囡》的摘抄本。据傣药研究的前辈和作者核实,《档哈雅》有“贝叶”本、“皮纸”本及少量“竹木”本,“贝叶”本成书最早,但目前西双版纳傣医使用的多为“皮纸”本。

《巴腊麻他坦》 属藏外实用经部分,成书于米腊撒哈时期,佛教称之为第一禅定修行法,或最高修行法。全书共17册,4~5册详细叙述了体内“塔拎”(机体的20种组织器官)、“塔喃”(水的12种成分)、“塔菲”(4把火的生理机能)、“塔拢”(6股风的作用),土、水、火、风相互之间此消彼长、此盛彼消、此生彼灭的共生关系等。[6]

《档拉雅》 傣文医药学专著,可译作《药典》。内容叙述了有关治病的原理、处方的方法、调煎及烤焙的制药方法等。全书有处方数百则,部分处方在书旁有小标题,如“头晕”“腰疼”“结核”等。本书最后部分讲驱病避凶的各种咒语及图符,在傣族传统观念中,这些巫术与医药同属一类。本书为手抄本,现存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7]

《档哈雅》 傣文医药学手稿。内容记录有病名、处方及用法。其中所用药物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以植物药用得最多,六百多种。本书是西双版纳勐罕曼列寨傣族医生波迪应保存的珍本,抄写于傣历1305年(1943年)。

傣文医药古籍文献众多,除了上述罗列的古籍文献外,还有诸如《旦兰约雅当当》(各种医药药典)、《档哈雅囡》(经验方)、《解达帕捌答》(心病解剖)、《桑松细典》(医学总论)、《档哈雅勐泐》(勐泐宫廷医书)、《蛾西达敢双》(医学教材)、《罗嘎嘿妮聋》(世间杂病论)、《沙满达嘎拉扎达》(数理诊断医术)、《干比摩录帕雅》(傣医诊断术)等等。下面根据已整理译注出版的古籍文献资料,着重介绍几本傣医经书,以此了解傣族医药古籍的内容及特点。

《嘎比迪沙迪巴尼》 意为“医药经典”。该书具有千百年的悠久历史,在傣族民间广泛传抄应用。其内容丰富,包括:①“四塔”“五蕴”功能失调的主要临床表现及预后;②三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好发疾病;③疾病发生与居住环境的关系;④季节变化与疾病的关系;⑤望肤色辨血味的诊病方法;⑥傣医传统经方及傣医单方、验方、秘方。该书广泛涉及内、妇、儿、外伤科疾病和一些疑难杂病,尤其在治疗妇女怀孕早、中、晚期患病时,用药方法独特,充分体现了傣医别具一格的诊病、治病、用药特色,是一本难得的医药结合的经书。

关于疾病发生与居住环境的关系,该书是这样论述的:在有大森林、大湖泊、大江大河的地方称为“糯巴嘎”,居住于此地的人易患流涎、痰多及风病;在干燥、无森林、平原的地方称为“桑哈腊爹萨”,居住于此地的人易患“帕雅拢”;平坝之地称为“撒答腊故”,居住于此地的人易患多种疾病。诸位医生应注意观察“四塔”(风、火、水、土)的平衡关系,在用药方面注意调补“四塔”。

在三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好发疾病认识方面,该书是这样说的:人的年龄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巴塔玛歪”(1~20岁的幼儿、青少年);第二阶段为“麻习玛歪”(21~40岁的青壮年);第三阶段为“巴西玛歪”(40岁以上的中老年)。用药时应注意年龄的大小,若小儿、青少年患“沙列”(咳嗽、喘、流涎等),应用甜味药治疗;若青壮年患病,应用酸味药治疗;若中老年患病,应用咸味药治疗。

在用药原则问题的论述上,该书把各种疾病用“四塔”功能加以解释,说明疾病的发生是因为“四塔”功能的失调、偏盛偏衰而致。同时阐明了“四塔”偏衰偏盛而发生的各种临床主要表现、治疗原则和常用药物。书中写到:肤色白的人患病应用苦味、辣味药治之;肤色白黄的人血淡,患病时应用咸味药治之;肤色黑者血苦,患病时应用酸、甜味药治之;肤色黑红色者血咸、辣,患病时应用淡味药治之。一种情况要观察“塔都档细”(“四塔”,即“瓦约塔拢”——风,相当于中医中气的功能;“爹卓塔菲”——火,相当于中医中先后田之火的功能;“阿波塔喃”——水,相当于中医津液;“巴他维塔铃”——土,相当于中医的脾胃之功能)平衡或过盛致病;若水过盛则全身内外浮肿,溃烂流脓水,发热欲洗冷水,扇凉风;若风过盛可致全身抽搐、震颤、神志不清、昏厥,用药应用制风药治之。

对于傣药的采收,千百年来傣族人民总结出了许多经验,他们认为药物在不同时间和方位环境有不同的药力,采药时应遵循这一基本规律。该书认为:①采药时节。5、6月份采花、枝、叶、种子(果)。②采药方位和时间。星期日、星期一采长于东方的药;星期二、星期三采长于南方的药;星期四采长于北方的药;星期五、星期六采长于西方的药。③时刻与药效。清早采果(种子);正午采花;下午采树心;傍晚采树干、根茎;黄昏至凌晨,药效在嫩尖;正午至下午,药力在树心;正午至黄昏,药力在树皮;下午至黄昏,药力在根部。

《嘎比迪沙迪巴尼》还记载了大量翔实的傣医传统经方及傣医单方、验方、秘方300首,大都是傣医医病的主要方药。现举要如下:

(1)雅西里门腊嘎罕(清心安神丸)。

方药组成:内管底(三叶蔓荆子)3两,哈沙梗(毛叶巴豆根)3两,内乃麻巴(?藤子仁)3两,匹囡(胡椒)5钱,分因(阿魏)5钱。混合舂细,加喃皇旧(旱莲草汁)泡2天2夜,制成小丸药备用。

口功:扎糯哇麻爹,大萨公帕扎里尼,几腊拿些喃,目腊办嘎扎里尼,沙腊咪苏,哈赶帕皮腊玛大,腊雅苏答尼。念108次后将药贮藏备用。(注:口功是傣医治病、用药、制药、采药的一种特殊的辅助方法。医者根据不同的要求,口念不同的咒语,请求医祖、药神、佛祖给予力量和神效,然后再诊治疾病。口功在傣医诊断、治疗疾病中,相传历史悠久,相当于中医的气功疗法。)

临床加减应用:①“拢沙力坝”(由于机体感受热风之邪后而致的病症)不能言语,用温开水送服本品。

②“拢沙力坝”高热、呕吐,取喃贵的罕(粉芭蕉汁)送服本品。

③“拢沙力坝”患神昏谵语,用哈几告(藏药木根)、嘎沙罗(姊妹树)、锅冷嘎(千张纸树)煎煮,加本品3丸内服。

④“拢沙力坝”循衣摸被、神志不清者,用摆毫乎(高粱叶)1片、辛(姜)3片舂细加水,本品7丸内服,外擦手足可治之。

⑤“拢沙力坝”高热者,用红糖水或米汤送服。

⑥“拢沙力坝”腹痛者,用文母(苦藤)舂烂取汁,加本品3丸内服。

⑦“拢沙力坝”呕吐不止者,取哈芽拉勐囡(草决明根)煎汤,加本品3丸内服。

⑧“拢沙力坝”病重不能行动,气微欲绝,称“沙力坝朵勒”,取楠埋端亮(刺桐树皮)、楠麻点(滇刺树皮)、毫命(姜黄)、补累(野姜)、贺哈(高良姜)、宋些(白粉藤)舂细煎煮,加本品7丸内服、外擦。[8]

……

(2)雅叫帕中补(亚洲宝药散)。

方药组成:毫命(姜黄)、补累(野姜)、罕好喃(水菖蒲)、内帕嘎(苦菜籽)、波波罕(山乌龟)各等量,碾粉备用。(注:该方是傣医传统经方之一,相传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傣族民间及东南亚各国流传应用而得名。)

临床加减应用:①“拢沙棍”胁肋刺痛,取北怀(螺蛳壳)7个焙黄舂细粉,用喃蓬(蜂蜜)或喃麻脑(柠檬汁)调匀加本品内服可治之。

②风邪上行致恶心欲呕、胸闷者,温开水或酒送服。

③小腹痉挛、冷痛,取匹囡(胡椒)、辛蒋(小姜)、盐煎汤送服本品。

④风邪致双胁肋刺痛,上行肩背酸痛甚者,取喃辛(姜汁),或用贺波亮(小红蒜)、补累(野姜)煎汤,匹囡(胡椒)、辛蒋(小姜)、哥(盐)为引送服本品。

⑤胸腹胀满恶心欲呕、口苦、身倦嗜睡者,用罕好喃(水菖蒲汁)送服本品,或用酒、酸汤送服本品。[9]

(3)雅玛哈沙尼坝(清神丸)。

方药组成:摆匹囡(胡椒叶)、摆沙梗(毛叶巴豆叶)、摆麻汉(巴豆叶)各等量混合舂细,喃皇旧(旱莲草汁)调匀泡3天后搓成小丸药备用。

口功:念“萨嘎答哇”7次后备用。

临床加减应用:①久病不愈,身倦神怠,用温开水送服本品。

②形寒肢冷,厚衣厚被不温者,用沙干(青藤)、匹囡(胡椒)7粒、辛(姜)3片煎汤送服本品。

③身倦不适,用答歪朗(黑甘蔗芽)、歪朗(黑甘蔗)剖成7节,哈芽拉勐囡(草决明根)煎汤,匹囡(胡椒)辛蒋(小姜)、哥(盐)为引送服本品。

④身痛、胁肋胀痛不适,取更拢良(腊肠树树心)煎汤,匹囡(胡椒)3粒、辛(姜)3片、哥(盐)少量为引送服本品。

⑤高热盖被,神昏谵语,取本品3丸温开水送服。

⑥高热,胸闷痛,双目上翻如鬼附身,取歪朗(黑甘蔗)、哈帕弯(甜菜根)、楠过(槟榔青树皮)磨于米汤送服本品3丸可治之。

⑦“沙力坝”高热四肢抽搐,神昏谵语,用喃麻溜(大柠檬汁)调本品外擦口唇周围可治之。

⑧“沙力坝”搓手足不止者,用米汤送服本品。[10]

(4)孕妇患病。

①妇女怀孕1月患病,取杆埋丁别(灯台树枝),煎汤内服。

②妇女怀孕2月患病,取哈埋丁别(灯台树根),煎汤内服。

③妇女怀孕3月患病,取罗、哈埋丁别(灯台树花、根),煎汤内服。

④妇女怀孕4月患病,取罗、摆埋丁别(灯台树花、叶),煎汤内服。

⑤妇女怀孕5月患病,取哈埋丁别(灯台树根),加哈莫哈蒿(鸭嘴花根),煎汤内服。

⑥妇女怀孕6月患病,取哈埋丁别(灯台树根),加帕板,煎汤内服。

⑦妇女怀孕7月患病,取哈埋丁别(灯台树根),加锅罗章板,煎汤内服。

⑧妇女怀孕8月患病,取哈埋丁别(灯台树根),加哈埋牛(木棉根),煎汤内服。

⑨妇女怀孕9月患病,取哈埋丁别(灯台树根),加嘿晒占(大叶羊蹄甲藤),煎汤内服。

⑩妇女怀孕10月患病,取哈埋丁别(灯台树根),加哈娜罕(羊耳菊根),煎汤内服。[11]

(5)雅解鲁囡(解毒小丸药)。

罗冷(嘉兰)3两,匹囡2.5两,皇滇2.5两,沙梗(毛叶巴豆)1钱,里逼(荜茇)1钱,捣细粉,加喃皇旧(旱莲草汁)调匀搓成小丸药备用。

临床加减应用:

①“拢沙力坝”热风病症,加喃蓬(蜂蜜),内服本品。

②肢体酸痛者,用温开水送服本品。

③答些(蜈蚣)、毒蛇毒虫咬伤,用喃麻脑(柠檬汁)调本品外搽。

④大便干结,用喃抱冬电(薇籽汁)送服本品。

⑤周身发黄,用黄牛尿调服本品。

⑥周身发热,恶心呕吐,用黄牛尿调服本品。

⑦腹部肿胀膨隆,用喃歪亮(红糖水)送服本品。

⑧患“拢沙龙”二便不调,用满乎拉调匀本品外搽。

⑨妇女阴道流血,用喃皇旧(旱莲汁)调服本品。

⑩发热,周身不适,用尖亮(降香黄檀),磨水送服本品。

咳嗽,用喃莫哈蒿(鸭嘴花汁)调服本品。

“拢沙龙勒”便血,取皇滇、喃喵(红毛丹树皮)捣细,与本品同服。

各种出血症,流血不止,用喃莫哈蒿(鸭嘴花汁)调本品外搽。

头痛,用辛(姜汁)调本品外搽可治之。[12]

《档哈雅》 意为“医药书”,1980年发现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罕曼列,是老傣医波迪应的家传手抄秘本。该书内容丰富,实践价值强,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傣族名医的行医经验手稿,其临床实用价值为傣族古典医药文献的代表。鉴于此,景洪市傣族医药研究所温元凯等同志组织了《档哈雅》翻译整理小组,会同当地名老傣医及有关同志对原书进行了合理分类,即阿麻巴类,包括方剂113则;西里凹类,包括方剂56则;咪响灰类,包括方剂35则;拢少聋类,包括方剂95则;其他类,包括方剂66则。在此基础上,整理小组还对每种傣医病名的临床症状进行了补写,考订了600多种傣药,确定了用药剂量等,极大地推进了傣族医药学的继承与发展。按傣医理论,凡风、土、水、火四塔平衡则健康,失调就会生病。傣药根据不同致病因素,分为四个“雅塔”(固定方剂):因风致病,用“瓦约塔”方剂;因土致病,用“巴塔维塔”方剂;因水致病,用“阿播塔”方剂;因火致病,用“爹卓塔”方剂。该书记载的方剂全面体现了傣医理论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现将书中的有关内容举要如下:

(1)阿麻巴类。

“阿麻巴”属傣医一大类症候群的总称。其特点是患者全身关节疼痛,伴有或不伴有关节局部红、肿、变形、活动受限,全身或局部浮肿,胸腹满胀、疼痛、腹泻、呕吐、消瘦乏力、长年久病等。

①姐路多喝当。

临床表现:患者全身肌肉、关节呈游走性疼痛(也有部分病例呈固定性疼痛),活动时疼痛加剧,活动也受到限制。也有部分患者无红、肿现象。有的病人发热,有的不发热。

用法用量:煎汤。一部分口服,大部分用来洗擦全身。

处方二:姜   50克   绿包藤   20克

用法用量:水煎。三次分服。[13]

……

②汪下比黑。

临床表现:不论劳动、运动、进食、睡眠都容易出汗,而且有时还感到心慌、头昏、全身无力和精神差。

处方:弯管花根   10克   黑面神根   10克

用法用量:水煎,三次分服。[14]

……

(2)西里凹类。

“西里凹”属傣医一大类症候群,其主要表现是患者发高热,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其他精神症状。

①西里凹答棱。

临床表现:患者高热,神志恍惚,巩膜、皮肤发黄。属西医的“急性感染所致的黄疸”。

用法用量:晒干研细,用开水泡服或送服。日内分三次服完。

用法用量:晒干研细,用糖水送服。日内分三次服完。[15]

……

②西里凹拉塔。

临床表现:患者高热,头痛、嗜睡。严重时出现昏迷。

用法用量:捣烂混合,包敷头部百会穴。每日一次,连包几日。[16]

……

(3)咪响灰类。

“米响灰”属傣医一大类症候群。其临床表现为人身体任何部位皮肤出现斑疹、丘疹、皮疹,而且皮疹有灼烧疼痛或奇痒难受的感觉,抓后能引起感染出现渗出液。患者可有高热或无热。“米响灰”不包括麻疹、风疹、幼儿急疹、水痘等出疹性疾病。

①拢咪响灰。

临床表现:属内症。皮肤的任何部体,都能引起各种疹子,又痒又疼,一抓就引起感染,出现发烧和全身不适。感染部位皮肤有液体渗出。

用法用量:研细,开水送服。日内三次分服。[17]

②咪响灰卧巴。

临床表现:口腔和舌生小水泡丘疹,发痒,灼痛,流涎。进食水时更疼。

用法用量:研细,加适量米汤混合。日内分三次服完。[18]

……

(4)拢少聋类。

“拢少聋”属傣医一大类症候群。凡属化脓性炎症,咳、喘、鼻衄、咯血、呕血、便血、血尿以及结石等,都属该类范围。现介绍两则:

①否冻选。

临床表现:患者咽干,刺痛,口舌生疮。腹痛,大便呈羊屎状。

用法用量:水煎,三次分服。

用法用量:晒干研粉,日内分三次,用开水送服。[19]

②拢少聋尖咪响灰。

临床表现:患者颜面、口腔有溃疡病灶。口腔多呈溃疡,面部多呈湿疹感染,重者伴发热。

用法用量:晒干研细,用开水分三次送服。[20]

……

(5)其他类。

①雅剥提先照腊西。

这是傣族皇宫内的药方,称为“太医方”,它可以医治多种疾病,但制作要求很高。

这个药方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的处方是:

共6味药,药采来以后,要按规定时间舂成细粉后才能混合。这个舂药时间是这样规定的:

星期日舂姜,星期一舂香附子,星期二舂山小桔,星期三舂黄姜,星期四舂胡椒,星期五舂荜拨,星期六才将6味药混合。

第二部分的处方是:

以上5味药混合后用水煎,并将药液浓缩成膏。然后再和第一部分混合,晒干碾成细粉备用。“雅剥提先照腊西”可以医治眼痛、夜盲、沙眼、青光眼、胃疼、心慌心跳、呕泻、咳嗽、舌炎、蜈蚣咬伤、鱼刺卡喉、外伤出血、难产等病症。[21]

②雅法先领歪难宰该帕雅英咪些。

本方的意思是:震惊帕雅英(天神)的天药。

用法用量:将白花曼陀罗水煎熬成膏,再与其他药混合,制成小丸备用。

本方可治下列疾病:

眼睛又红又疼——用开水送服本方。

咽喉疼——用开水送服本方。

高热谵语——用蜂蜜水送服本方。

腹胀胸闷——用开水送服本方。

胃疼——用甑脚水送服本方。

外伤出血——用本方药丸研细,撒在伤口上。

咳嗽——用米汤送服本方。

不孕症——用开水送服本方。

说明:处方剂量为成人一日剂量,在制作时可按比例增加,做一次用多时。[22]

……

《傣医傣药之一》 本文献为傣医药方,收录了治疗眼、心、皮肤血液等方面的药方,用药范围涉及草本植物、木本植物、藤本植物、鸟类、鱼类、昆虫、矿石、动物粪便等类型,以此可了解傣医选药、用药的原则、方法及特色。今译者选择58个药方分列如下:

药方一:四肢无力

取“满呢”(一种树)的根加山芦苇的根和花、“埋卡”树根煮沸,用来沐浴。

药方二:血流不畅

取“埋甘巴”的树根、“埋豁”(一种竹)的主根、“埋芒盎”(一种野果树,果实豌豆般大小,可食用)的根煎服。

药方三:尿不畅、尿管结石

野苦瓜的嫩叶和尖,一份煎服;一份与冬瓜皮捣碎敷于腹部。

药方四:关节疼痛

取“杂括”(一种水生动物)3~4只,泡服。

药方五:肚子绞痛

以黄瓜蘸蜂蜜食用。

药方六:心脏不舒服

取“斐傍”和“麻粒”(一种果实)捣碎泡水服用。

药方七:红眼病、眼热病

取“阀挪啊”(傣族食用菜,凉拌用菜)和生姜捣碎泡水服用。

药方八:眼痒

取“哼愣”(一种黄色石头)加水磨成粉末涂抹眼皮、眼袋部位。

药方九:伤口发炎、皮肤红肿

以茶叶煮至极浓极苦,清洗红肿之处。

药方十:孩童皮肤过敏

以“埋薅”全株捣碎,涂抹患处。

药方十一:脚肿

以菩提树的皮和树干汁液、麻雀粪便捣碎涂抹患处。

药方十二:呕吐

以“拓赫”(一种豆类)根煎服。

药方十三:全身皮肤发黄

以“茫壳”(一种草本植物)、“埋汪诺”、乌鸦巢穴、斑鸠的巢穴、“麻卡诺”果菟丝子、番茄藤、“埋笼愣”的树皮、埋桑航(一种竹)的树叶煮水,沐浴。

药方十四:打摆子

取“麻滩”(如椰子大小的热果,缅甸多产)、“泽莽努爱”(一种菜蔬)煎服。

药方十五:(长期)头疼

野生生姜、野蜂空蜂巢捣碎,闻其味。

药方十六:拉肚子

食用芭蕉花、“麻迎”。

药方十七:癫痫

服用少量的火山灰。

药方十八:蛇、蜘蛛、蜂叮咬

取“湾”(与芋头相似的水边植物,可食用)、酸角,捣碎涂抹伤口。

药方十九:高血压

方法一:取酸角、“麻滩”(如椰子大小的热果,缅甸多产)共浸泡,早晚服用浸泡之水。

方法二:生食蒜果,一日半个。

药方二十:除蛔虫

酸蚁与水牛肉共煮,食用。另捣碎酸蚁以其汁液洗擦肛门。

药方二十一:烫伤

方法一:以辣椒全棵除去果实,煮沸冷却,清洗患处。

方法二:以新鲜牛粪敷患处。

方法三:以野生生姜片抹患处。

方法四:以冬瓜片涂抹患处。

方法五:以“埋拖坝”果敷伤口。

药方二十二:食物中毒

服食成熟的苦果。

药方二十三:蝎子叮咬

以榕树的乳白色浆汁涂抹伤口。

药方二十四:吃错药

方法一:食用白萝卜。

方法二:生食空心菜尖或煮汤食用。

药方二十五:百日咳

以大头鱼置入甜木瓜,烧熟食用。

药方二十六:流鼻血

冬瓜切成片,敷在后颈处。

药方二十七:偏瘫

以煤油、植物油、酒等量混合均匀,涂抹瘫痪处,搓揉按摩,早晚各一次。

药方二十八:牙疼

以落叶时的小龙竹的竹根煮沸,口含其汤汁,反复数次。

药方二十九:嗓子沙哑

方法一:同服茶叶和油炸猪皮。

方法二:生食柠檬。

药方三十:冲凉水澡致病

屏气采三枝“冻虎”(一种树)的枝尖和3~7片“埋迎”(如柚子状的酸甜果实)于手中,外露部分切除,一起捣碎煎服。

药方三十一:皮肤瘙痒

苦盐、火药、酸石、绿石泡水涂抹患处。

药方三十二:耳鸣

取“埋当嘛”尖,捣碎,将其汁液滴入耳朵。

药方三十三:皮肤发红瘙痒

以“阀勒”(一种草本植物)的浆、捣碎的石榴树皮搅拌后涂抹患处。

药方三十四:肝肿大

含羞草整株,连煎煮三通水,服用第三通煮沸余水。

药方三十五:清肺

以“麻多拿”(一种野果)晒干后捣碎,用蜂蜜浸泡。早晚服用。

药方三十六:被蛇咬

以红火子敷伤口消毒。

药方三十七:除蛀牙

蒜果捣碎,以细布裹,口含。

药方三十八:除刺

以耳屎敷伤口。

药方三十九:睾丸肿大

用芭蕉叶包住捣碎的鱼腥草和猪油,埋入灶中红灰中,烧熟后敷睾丸。

药方四十:止血

方法一:用烟草(鲜叶也可)捣碎敷于伤口,忌冷水沾染伤口,三天后可去除敷药。

方法二:刮指甲粉敷伤口。

药方四十一:活血

以“埋方”(苏木)的枝和“非波昂”(果实如扁豆的乔木)的果实同煎服用。

药方四十二:头晕(久蹲立起时头晕)

以蜂蜜兑水服用。

药方四十三:狗咬伤

生姜、盐、“阀诺阿”(傣族食用菜,凉拌用菜)各4钱捣碎敷伤口。

药方四十四:毒虫咬伤

以酸木瓜瓜子研成粉,敷伤口。

药方四十五:虎咬伤

红皮蒜和鸡粪便、皂角粉、木薯(红薯也可)同煎,以汤药清洗伤口。

药方四十六:疯狗咬伤

取槟榔研成粉,敷伤口。

药方四十七:嘴角生疮

以牛厌草的浆涂抹患处。

药方四十八:牙龈上火

方法一:取胡萝卜烧熟,捣碎口含。

方法二:以人之干粪便,烧成灰烬,取细布包好,若左边牙龈疼痛,则以右手拿布包抚摸左牙对应的脸部。

方法三:取橄榄煎汤,口含汤。

药方四十九:淋巴结肿大

方法一:以蛇脱之皮烘烤,研成粉,敷在患处,再取一半鲜柠檬,压住蛇皮粉末。

方法二:以芭蕉根和蟒蛇胆汁捣碎,涂抹伤口。

药方五十:青春痘

取狗骨烧成灰烬,以水拌成糊状,敷在患处。

药方五十一:口腔溃疡

取红木炭入冷水急冷却后,以木炭刮溃疡处。

药方五十二:乳头疼痛

方法一:以“巴良”(红色的鱼)之齿研成粉,加入淘米水搅匀,清洗患处。

方法二:取麻雀粪便、菜油拌均匀,涂抹患处。

药方五十三:脚掌起水泡

取“法永西”(一种野菜)蘸野桑树浆擦洗患处。

药方五十四:膝盖上出红斑

患病初期以辣椒汁液涂抹。

药方五十五:嗓子嘶哑

以“火哈”(生长在山崖上的一种植物,根似姜)和“喝晚拿”(一种藤本植物)、“麻卡良”(一种野生果实)、盐各4钱混合磨碎加入适量蜂蜜泡水服用。

药方五十六:流鼻涕

取“杆”2钱、“树查”10钱、红色石头6钱、绿色石头14钱全部研碎,闻其味。

药方五十七:四肢痉挛

熟柠檬、辣椒、“新刚”(一种姜)各1钱,研成粉末以温水冲服。

药方五十八:妇女产后月经不调

取竹篾编制的簸箕滤水服用。[23]

《抓药开方时段》 著作年代不详,抄写于傣历1350年(1988年)。该书记载了傣族医生在出门行医、开方、抓药诸事的时间上所要遵循的严格禁忌,若非紧急情况,傣族医生须待适宜的时段开方抓药,对研究傣医文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表2-1是傣历周各日时段的属性:

表2-1 傣历周各日时段的属性

傣医开方抓药宜在属性为“瘪”的时段,其次为“混”。严禁在属性为“代”的时段看病、抓药和行医。

在一个月的每一天也有相对应的规定,这便是“哒皮哒滚”(见表2-2):

表2-2 哒皮哒滚

该图标均分为上、下两部分,代表傣历月的上半月和下半月。一、三行为“哒皮”,表示鬼或邪恶力量达到的范围;二、四行为“哒滚”,表示人可达到的范围。其左部上、下各15列分别代表上半月和下半月的15天:首列上两格表示上半月初一,首列下两格表示下半月初一(该月的第16天),表中的“O”的数量表示该日对应的“哒皮”与“哒滚”的数量对比可取度(或时间的品质),通过该日“哒皮”“哒滚”的数量对比显示出来。表2-2中,“哒皮”与“哒滚”的数量对比有八类,分别为0/2、0/1、0/0、1/2、1/1、2/2、2/1、1/0,其可取度从左至右依次降低。其中尤以前三类为佳,后五类不可取。[24]

3.傣文医药经卷

少数民族医药的起源发展与宗教密不可分,傣族的医理药学知识也有很多记载于佛教经卷中。其中以傣族的贝叶经和棉纸经最为著名。寺院是傣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场所,傣族最早的传统医药知识就记载于佛经之中。比如用贝叶刻写的佛经分为“南传三藏经”“藏外经”和“科幻经”三种,内容都记载了人体生理、病理、药理等零星的医药常识。当时记录成册的经书种类有《阿皮踏麻基干比》,该书属于佛教经典“论藏”部分,共7册,原版本起源时间无法考证,但有学者认为它是2000多年以前的产物,现在流传民间的许多手稿皆源于这部史籍,书中零散地记述了人体病理、生理、自然与人、人与疾病的关系等。《巴腊麻他坦》属实用经部分,全书共17册,4~5册详细分解叙述了体内“塔拎”“塔喃”“塔菲”“塔拢”,土、水、火、风相互之间此消彼长、此盛彼消、此生彼灭的共栖关系等。此外,《嘎雅桑哈雅》(人体解说)、《萨打依玛拉》(人体分类)、《嘎雅维腊底》(人体解剖)、《帷苏提麻嘎》(清净道论)等,大多是从原始版本中抄译的西双版纳泐文(老傣文)音译注释本。其他经书如《腕纳巴维特》《刚比迪沙嫡巴妮》和《康塔档戏塔都档哈》等都比较集中地记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辨证施治等方面的内容。傣族的许多医药古籍,大多是还俗僧侣和民间信徒依据贝叶经和棉纸经的原始版本抄写的。

4.其他在占卜疾病中形成的傣文医药古籍

原始宗教几乎与人类的思维活动同样古老,它是人类文化史的源头,也推动了各民族主动地思考和探索医药。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切宗教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在历史的初期,首先是自然力量获得了这样的反映,而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在不同的民族那里又经历了极为不同和极为复杂的人格化。”[25]历史上,各民族先民每遇到灾祸疾病,常常要卜卦祷告,因此,除了以上有规范记录的医疗古籍文献外,还有一种在卜辞、祷告等宗教活动中形成而与疾病有关的古籍文献材料,它们大多刻于竹简、木条、布帛和兽骨等材质之上。比如现今所见到的民族地区的巫师在举行宗教祭祀活动和驱鬼治病仪式中使用的,用民族文字刻于木片上的祭祀木条和咒语牌。还有民族地区流行的使用兽禽骨头占卜疾病、治疗疾病的民族文卜骨,形式包括鸡骨卜、羊骨卜和胛骨卜等。这些在占卜活动中产生形成的医药古籍文献遗产,虽是迷信活动的产物,但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当地民族对疾病的认识,从侧面反映了该民族的医药卫生水平。

存在决定意识。在傣族所处的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傣族先民的意识被一种超自然观念(原始思维模式)所控制,认为天、地、山、川、日、月、田、树木、村寨等等和风、雨、雷、电等一切自然现象都是受神灵或鬼魂控制。这种原始的世界观和哲学观深深地渗透到了早期的医疗活动之中,故“万物有灵,灵灵相通”成为当时傣医学的思想。傣族认为在人身上共有32个大魂,92个小魂,它们分布在人体的各个部位,要是某一个魂离开身体,人就会生病。人一生病必须得为他(她)“除欢”“招魂”。“疾病”被当时的傣族先民看作是“鬼魂”作祟的结果,而“神”可以治疗疾病,维持健康。因此,“求神驱鬼”成为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其表现形式就是“医巫同疗”。直到今天,傣医在行医时仍然保留着原始信仰的习俗,如念咒语止血等。“巫医同源、神药两解”是傣医药早期的医学形态。傣族至今仍保留了一些原始的、带有宗教色彩的诊疗疾病的手段,在此基础上产生形成的医药古籍文献,原生性强,可以作为我们今天了解当时傣族地区人们的医药认识水平和治疗技术的参考。例如:

除虫调(一)

哦哦哦哦

肉体中的小小臭虫

你这无赖的小生灵

为何要睡在我的肉体中

像泥鳅躲在泥土里

你这该受雷轰的懒虫啊

你这该遭电击的毛虫啊

你这该受刀剐的臭虫啊

你只会在人的肉体中寄生

你只会在人的肉体内作恶

森林遭火灾的时候

就该把你烧死

洪水泛滥的时候

早就该把你淹死

你这害人的臭虫啊

现在你必须立即离开我

你这作恶多端的毛虫啊

现在你必须离开我的皮肉

给我远远地滚开滚开

滚开

除虫调(二)

小懒虫

小无赖

快快离去

快快滚开

我的身体

我的肉皮

快快痊愈

快快安康

小小臭虫

你仔细听着

如果你想死赖在我体中

如果你依然躲着不动

我要用辣姜塞你嘴

我要用苦药塞你肠

我要用水烫你的心

嘿嘿

你赶快走

赶快滚开

让我的痛痒立即停止

让我恢复红润丰满的身躯

演唱 波窝列

搜集 岩 恩

翻译 刀永平 罗俊新[26]

制止小儿夜哭歌

嗡!扑托

变成烧红的铁

嗡!坦莫

变成宝剑钢枪

嗡!桑火

变成尖木头撬草根

我要挖去鬼的眼睛

别来缠孩子的身

让孩子睡到天明

沙凹!铁胡米

演唱 波岩勒

搜集 刀新华

翻译 西 娜[27]

注:“扑托”“坦莫”“桑火”系傣族咒语中的三句占卜词。

止血词

啪!

伤口呀

请快止住往外流止血

疼痛呀

请快别对我折磨

山上有土山包

野猪搓身才出血

女人有阴道

每月来经才流血

我好好的皮肉

干吗要裂口淌血

我的血液哟

止住吧,止住

立即止住

别再白白淌掉

呸!

啪!

停。

演唱 波窝列

搜集 波窝娟

翻译 刀永平 罗俊新[28]

注:念咒语止血,是傣族民间巫术活动的一种。据说,傣族遇到刀伤,只要念止血咒语,便能止血,因而俗称止血咒语。

(二)汉文傣族医药古籍文献

中华民族多元一统的格局,源于自古以来持续不断的族群间的交往与互动。汉族史书中有大量对其他民族历史的记载,这些记载大多还具有重要的档案查考价值。本书认为,无论用汉文或是其他文字对少数民族医药内容的原始记载,都应当视为各少数民族特别是无文字民族的医药古籍文献遗产。

傣族汉文医药古籍文献遗存是指汉文化传入傣族地区后,傣族土官和群众使用汉文形成的医药古籍文献材料。其中包括以下几类:一是民间珍藏的汉文傣医药手抄本。二是记载了丰富的傣族医药内容的史志、博物志。有关学者经过多年对有关傣族地方的史志、博物志材料的查阅,诸如《云南志略》《马可·波罗行纪》《元江府》《百夷传》《滇海虞衡志》等等,收集到大量丰富的记述傣族药物、独特医学经验技法和傣族地区气候、水土、物产与发病的关系等珍贵的医药内容。三是记载有傣族医药内容的中医药古籍。中医药古籍文献汇集了各民族的医药经验,其中也包括部分傣医药的记载。这些文献史料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傣族古老的医药内容,在对傣医药研究中值得进行参证,因此可视为傣族医药古籍文献遗产。有关史料现举要如下:

李京《云南志略》:金齿百夷“风土下湿上热,多起竹楼,居濒江,一日十浴,父母昆弟渐耻不拘。有疾不服药惟以姜盐注鼻中。槟榔哈灰茯叶奉宾宾”。

李思聪《百夷传》:“百夷即麓川平缅也。……夷人无阴阳医卜僧道之流,事无大小,皆以鸡骨占凶吉。……人病则命师巫于路傍祭鬼而已。……春夏多雨,而秋冬多晴,夏湿热尤甚,冬月常如中国仲春,昼暖夜稍寒,素无霜雪,春秋烟瘴居多,人病单热者必至不起,若寒热交作成疟而可愈。”

《元江府》:“地多百夷,天气常热。……其地多瘴疠,山谷产槟榔,男女且暮,以蒌叶哈灰纳其中而食之,谓可以化食御瘴。”

《镇源府》曰:“郡中多百夷,有病不用药,惟信巫祀鬼以祈福而已。”

谢肇膌《滇略》:“湾甸州,每至六月,瘴疠盛行,水不可涉,地不可居。有黑泉水,涨时鸟过辄坠;夷以竿挂布,浸泡而暴之,拭盘孟,人食立死。”

《马可·波罗行纪·云南行纪·金齿州》:“尚应言者,此押赤、大理、永昌三州无一医师,如有人患病,则召看守偶像之巫师至,病者告以所苦,诸巫师立响其乐器而为歌舞,迨其中一人昏厥如死始止。此事表示鬼降其人之身,同伴巫师与之语,问病者所患何疾,其人答曰:‘某神罚其病卧,盖其侮此神,而神不欢也。’其他诸巫师遂祝神曰:‘请汝宥其过,而愈其疾,任汝取其血或他物以为报。’祝毕,静听卧地附身之神作答,如答语为‘此病者对于某神犯有某种恶行,神怒,不许宥之。’则犹言病者应死。”“然若病者应愈,则答诸人,命献羊两三头,作饮料十种或十二种,其价甚贵,味甚佳,而置香料亦甚众;并限此种羊应有黑首,或神所欲之其他颜色,如是诸物应献某神,并应有巫师若干,妇女若干与俱,献诸物时,应为赞词歌颂,大燃灯焚香。病者若应愈,神之答复如此。病者亲属闻言,立奉命而行,其倒地之巫师遂起。”“诸人立时献所索某色之羊,杀而洒其血于所指之处,然后在病人家熟其肉,延巫师妇女如指定之数,祭祀此神。诸人齐至,预备已毕,遂开始歌舞,作乐器而祝神,取食物、饮料、肉、沉香及香灯甚众,并散饮食及肉于各处,如是历若干时,复见巫师中之一人倒地,口喷涎沫,诸巫师询此人曰:‘神是否已宥病者?’有时答曰:‘宥。’有时答:‘否。’若答曰否,则尚应献神复欲之物,俾病者获宥。重献既毕,其人乃云:病者获宥,其病将愈。诸人得此答复,乃言神怒已息。如是欣然聚食。其晕蹶于地者亦起,与诸人同食。诸人饮食毕,各归其家,至是病者立起,其病若失。”

(三)图像等符号傣族医药古籍

傣族医药“贝叶经”中不乏一些以绘画的形式阐述傣医“四塔五蕴”理论以及自然界变化与人体和疾病发生的哲理性关系的图画。“四塔”指的是风、火、水、土。傣医学认为,“四塔”是构成世界万物的物质因素,也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四种物质生机。而人体中也存在着风、火、水、土“四塔”,并与自然界的“四塔”密切相关。人与自然的“四塔”互为因果,又相互制约,如果人体内外的“四塔”平衡协调,人就平安健康;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人就会产生疾病。这样的“四塔连心说”,基本上涵盖了傣族医学的理论基础。(如图2-1)

图2-1 “四塔”关系图

“五蕴”和“四塔”的关系,傣医认为是事物的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对这种关系的辨析,其实质上是对民族生命观的形象解释,所谓“生于种,观于种,种于种”。“五蕴”的聚合缘于雌雄结合,此为“生于种”;89种基因物质随着进入母体并互为缘生形体,此为“现于种”;经四大种(即风、火、水、土“四塔”)的作用,使肌体器官正常发育成长,这个过程就是“种于种”。而四大种,又称为色,即肌体一切物质现象。自身众体色就是人的五根(即眼、耳、鼻、舌、身)由根所取色即五尘(色、声、香、味、触)。“五根”与“五尘”皆以大种(自然界)“生、依、立、持、养”这五因的缘故而产生。也就是说,色“由大种为能造,根尘为所造”。所以,“四塔”是促成“五蕴”生成的主要“生”因;“大种”是生成的依据,是“依”因;“五蕴”随“四塔”变异,就是“立”,是转因;“五蕴”调和以维持肌体,使之生而不灭,就是“持”因;“五蕴”靠风的帮助、火的温熙、水的滋养、土的受纳运输而不断增长,这就是“养”因。“五蕴”与“四塔”的有机联系,使人体得以生长发育,使生命得以健康存续。两者中以“四塔”为主,若“四塔”失调,就会使万物有失却,累及“五蕴”,人就会产生疾病。(如图2-2)

图2-2 “四塔”“五蕴”连心图

该图说明的是自然界的变化与人体和疾病发生的哲理性关系:图的中心指人的肌体,内圈指四塔,外圈指“五蕴”,其中的头、手、脚、胖、瘦代表形体,胃、肠代表受纳、吸收,血代表营养物质,心代表精神意志活动,气代表生理机能,冷热代表季节。

老傣文手抄本中也有一些插图,如《驱病避凶书》记载有禁忌、咒语、占卜等,并附有吉利图3幅。

(四)傣族口述医药古籍文献

我国各少数民族在没有创造自己本民族的文字以前,只能依靠口耳相传的方式去记录发生的万事万物,并只有通过口头传承,使本民族的文化遗产得以世代承袭。这种用固定语言记录保存下来,并通过言传口授,代代相承的各少数民族史实,都属于少数民族口述古籍文献。而历史上产生形成的少数民族医药口述古籍文献,主要保存在当事者、知情者或群众的记忆中,用本民族语言或其他民族语言口头流传的,是反映本民族医药内容的原始记录。这其中应包括少数民族日常生活里通过歌谣、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有目的的口头传授等的医药史料。从载体层面说,除了口述形式外,少数民族医药知识在流传过程中出现的把口述医药经验集结成的文本式记录和保护民族医药知识过程中形成的录音、录像等形式也应包括在内。

医药古籍文献遗产口承性的特点是非常突出的,其医药内容除部分用本民族文字记录于古籍中外,大部分保存于民间,由传人掌握,通过祖辈相传、徒承师艺等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经过千百年“口口相授”和“代代丰富”的过程,形成了特殊形式的口述古籍文献遗产,它们是具有保存和参考利用价值的口碑历史记录,在我国民族医药体系中占了较大比例。为了社会考察利用的方便,其中也有部分内容被继承人总结记录下来整理成册,可视为各民族的口述医药古籍文献遗产。

傣族口述医药古籍文献是傣族古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融合的结晶。傣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医药学知识,这些医药学知识由于没有专门的医学机构,就只好借助故事、传说、谚语等形式传承,于是懂得药物的傣医就通过这些文学形式传播医药学知识。傣族族群流传着许多反映民族传统医药内容的民间传说和故事、歌谣、谚语、诗词、戏剧巫祝等口述文献,已经融入少数民族生活环节,成为傣族族群的记忆,内容涉及民间医生、药草、药性、采集、加工、配制、医理、疗法等内容,这些口述文献既是文学作品,又是珍贵的傣族“医书”,对考证民族医药的起源、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1.反映医药内容的歌谣、谚语、民间故事、传说等口述古籍文献

傣族族群中流传着许多反映傣族传统医学药理内容的故事、传说、歌谣、谚语,它们是傣族文化的族群记忆,更是傣族的文化特征。

(1)歌谣。

歌谣是民族口碑古籍的一种表现方式,它形式活泼精巧,曲调多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少数民族热爱生活、富有创造性的民族性格。歌谣不同于歌曲,它没有固定的曲调,伴随着人们生产生活的全过程。[29]反映医药内容的歌谣种类齐全,数量巨大,世代在民族地区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在傣族聚居地区,傣族传统医药以它独特的疗效受世人瞩目。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通过歌谣形式流传本民族深厚的医学药理,至今许多歌谣仍为广大民族所传唱。民族歌谣是各少数民族在特定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经过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创造的,它深深植根于世代民族人民的心灵深处,最集中地反映了各族人民特定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情感特征与价值观念。这些歌谣在很大程度上保存了各少数民族的医疗保健知识,具有较强的民族医药古籍文献查考价值。

傣族的医药历史和文化,有一些是通过歌谣的形式代代相传,内容涉及医事保健、医药理论、治疗技法、方剂配伍及药物功效等,反映了傣族医药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傣医在诊治疾病过程中,注重患者身体“风、火、水、土”四塔偏盛偏衰的状况,并应用相应的方药来调和四塔,以改善“风、火、水、土”失衡的状况,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在“雅勒拢利”(调和法)治疗中,傣医歌谣明确提出:

四塔平衡共成身,

四塔相克身自灭。

药物能阻四塔克,

调和恰当病自离。

傣医合理选择方药调和四塔偏盛或不足,具体应用时根据“风、火、水、土”四塔的盛衰情况合理选方,如代表方“雅塔都档细”(四塔方药),由“管底”(蔓荆子)、“嘎渣啷”(白花曼陀罗果仁)、“批囡”(胡椒)、“喃宋庄”(酸桔汁)组成。就其方药的作用,歌谣唱道:

蔓荆果子味麻辣,

杀菌清火壮四塔。

陀萝果仁味苦麻,

压抑疾病生风火。

酸桔味酸生津液,

胡椒火辣扬四塔。

四塔相衡身心壮,

滋阴壮阳全凭药。

四塔主方是傣医临床上常用的基础方,即综合治疗作用强的通治性方剂,它是根据人体内四塔的不同病理变化组成的,所配伍的药物具有内外兼治、冷热兼治、攻补相兼、虚实并举的作用。创立四塔主方的目的是为了既能制其偏盛,又能补其不足,驱其风,燥其湿,降其火,散其痹。在分塔论治的治疗过程中,如果用单纯的风塔方、水塔方、火塔方、土塔方达不到治疗的目的,傣医还编有其他方剂与四塔主方配合加减应用:

蜂蜜花与黑种草,

高热止痉少不了。

茴香丁香和胡椒,

健胃止呕祛风寒。

豆蔻荜拨红前草,

腹胀头晕不能少。

苏门猴竭熊虎阴,

补阴壮阳益精神。

斑果大解极布烈,

共调四塔病自离。

“雅叫哈顿”傣医歌诀唱道:

蔓荆子配苦冬瓜,

防病健身依靠它,

薯配羊耳菊,

祛风除湿效更佳,

合用连鞍南母贝,

五宝奇效名天下。

在作用上,傣医歌诀也做了较系统的解析:

解毒薯药加苦瓜,

荆子连鞍消炎痛。

南母羊耳生血气,

加减方药治百疾。

头晕心悸体质虚,

伤风感冒妇科病,

身酸背痛出大汗,

服了宝药病能愈。

这个歌谣说明了“雅叫哈顿”(五宝药散)在辩证立法的基础上,选用了主治药(蔓荆子、马连鞍)、辅助药(苦冬瓜)、兼治药(薯、南母贝)、引和药(羊耳菊)等适当的药物组成方剂,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雅叫帕中补”(亚洲宝药丸),也称“通天宝药”。该方具有调气和胃、止痛安神之功,以姜黄、野姜、菖蒲为主治药,以苦菜、青牛胆、微籽为辅助药,以别别亮、山乌龟、小姜为兼治药进行医治。为了使组方经验广为流传,治愈更多病患,傣医临床上还编著有这样的歌诀:

姜黄野姜山乌龟,

苦麻杀菌能止痛。

苦菜微籽青牛胆,

味凉降压舒经络。

花丹小姜与菖蒲,

祛风散寒效神奇。

形体虚弱常发烧,

服了宝丸病能消。

该方治疗中根据主症、兼症病情的需要适当加一些药,傣医进一步编写了用药歌诀:

口干腹胀心胸闷,

需配胡椒加姜服。

痢疾腹痛配胡椒,

选服宝药病自消。

生疮出癣配蜂蜜,

跌打损伤加姜擦。

从以上歌谣我们可以看出,傣医组方不仅严谨,而且主次分明。这些医药歌谣记载了世代傣族的卫生保健知识和治病疗疾经验,对傣医药文化的传承、弘扬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歌传医作为傣族医药的传承方式之一,不仅闪烁着傣族医药文化和民间文学的特色光芒,而且在傣族医药的综合研究和开发中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这些傣族地区流传甚广的医药歌谣,是傣族医疗保健经验和药物药性、诊疗技法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好记、好唱、好传,保障傣医药得以长期流传,应该为人们所重视和应用。

(2)谚语。

谚语是精炼、准确、诗化了的语言,谚语是人们生产生活经验的缩写,富有深刻的哲理。医谚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可谓俯仰皆是,多种多样。作为数千年来各民族医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积累,具有很高的理论性和实用性。它们为今天人们掌握民族医药的运用特点、各地区民族医药的产业化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自古以来,傣族先民的医学文明在医学谚语之中有很丰富的表现,它们既是经验总结,又有哲理含义,为世代傣族群众沿用。现举例如下:

傣族医谚有:

△吃喝过量会反胃,用脑过度会白头。

△吃山里红胸闷憋得慌,吃青果心情真舒畅。

△热天转冷天,伤风感冒;冷天转热天,疟疾发烧。

△忧伤郁闷没好处,招致一身染病笃。

△冷天淋了雨,不是感冒就发疟疾。

△嚼食声响吧嗒吧嗒,身体依然瘦咔咔。

△咀嚼不停,瘦骨嶙峋。

△吃时要算计,睡时要考虑。

△抽烟又喝酒,人变瘦变丑。喝酒又抽烟,人越来越蔫。

△吃喝过量,酿成殃祸。

△吃得过量肚子撑胀,思量过多白发苍苍。

△吃鱼不挑刺,鱼刺卡喉咙。

△吃喝过量,呕吐一场。

△吃得太撑就溢出,喝得太足全呕吐。

△结巴要勤说,跛脚要勤走。

△世间人难以避开疾病,但总有办法找到克星。

△双目鼓凸者贪睡眠,生性暴烈者喜熬夜。

△病人气量狭小,无赖汉易发脾气。

△猛吃会噎,猛跑会跌。

△忧伤难入睡,悲愁未成眠。

△过于忧伤脸发皱纹,过于舒心面颊肥硕见丑陋。

△过于忧郁难入睡,过于愁苦难成寐。

△会经营则富,爱发怒伤身。

△会吃才会胖,不会吃脖子长。

△会吃要会吐,阎王不“光顾”。

△生疮不像病痛,吃饭问题最重。

△旬日一疾,廿日一病。

△突兀惊惧,魂不附体;突兀惊恐,毛骨悚然。

△无源之水,不宜洗涤沐浴。

△烤火伤胫骨,向阳伤脊部。

△疾病还未临头,及早防范运筹。

△松针不能包食盐,红木树不宜做板材。

△伤于心底,痛于喉里,响于耳际。

△谁会调节饮食谁的身体壮实,谁爱借贷谁就常负债。

△别人生病莫讥笑,头顶上的瘟疫会降到。

△别人有病莫耻笑,大脖子病会轮到。

△躲雨逃不出天底下,躲避瘟疫疾病逃不出傣家坝。

△别慌别急,袋中藏有“广三七”;别愁别忧,乞求神灵来保佑。

(3)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民族口碑古籍中非常广泛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具有很强的灵活性、随意性和文学性。它有人物、背景和情节。情节不是特定的、具体的,而是非常宽泛和广阔的。

傣族有许多生动美好的民间医药故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描写了傣族人民历史发展的过程,记载了大量的医药卫生知识,反映了傣族医药文化悠久的历史和与汉族、其他少数民族深厚的渊源关系。这些医药故事最早以口头形式流传于民间,有了文字以后,又被傣医和歌手记录在贝叶书上,以便保存。目前发掘整理出来的已有《档哈雅》《雅西巴利龙》《雅三西双则》《帕芽别帕干》《毫雅》等五部,其中有六十多篇已翻译成汉文。目前整理出来的傣族药物故事主要包括寻找药物、发现药物和为民治病三种类型。

寻找药物类的民间故事主要叙述了古代傣族为了解除疾病的痛苦而到森林里寻找药物的故事,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个傣医的形象。《波涛雅勐》《龚麻腊别》和《雅兰草的来历》就是这类故事的代表。《波涛雅勐》主要讲述了:波涛雅勐是个农夫,几代人都只知道盘田种地。到了他这一代,坝子里不知为什么,突然发生了一种怪病,无论男人和女人,脖子上都长了一个大瘿袋。波涛雅勐和他儿子的脖子上也长出一个葫芦一般大的瘿袋。得了这种病不仅走路困难,干活吃力,而且坐着也喘气困难。人们都绝望了,只得眼巴巴地等着死神的降临。波涛雅勐决心到森林里找良药,为乡亲们治好瘿袋病。他带领着儿子跋山涉水,走遍了茫茫森林,每找到一种药,父子俩就先尝一尝,认为只要把自己的瘿袋病治好了,就同样能治好众乡亲的瘿袋。可是,尝了几百种药都没有效,有一次反而使父子俩中毒而昏死过去。但波涛雅勐没有灰心,清醒之后又继续寻找药,他们找呀找呀,一直找了十五个年头。后来,他们在密林深处白云飘游的地方遇到一个老人,老人见他们心地善良,便告诉他俩,眼前那股从播盖坎山崖里淌下来的泉水,就是治瘿袋病的药。波涛雅勐父子俩遵照老人的吩咐,喝了几口山崖泉水,果然第二天脖子上的瘿袋便消失了。父子俩再三感谢了老人后,盛了五葫芦山泉水,立即返回家乡。患病的乡亲们吃了波涛雅勐带回的水后,脖子上的瘿袋果然没有了。从此,波涛雅勐的名字便传遍了整个坝子,成了傣族人民尊敬的医生。

《龚麻腊别》寻药的故事也很有趣,勾画了一个勤勤恳恳,为了替民治病而不辞千辛万苦的民间傣医形象。据说龚麻腊别生长在一个靠近森林的寨子,寨里的人经常到森林里捡菌子充饥,但又分不清毒菌和食用菌,因而每年都有很多人因食用毒菌而死。龚麻腊别见此情景,心里十分难过。最后,连他的父亲也中毒死了。他想难道天下就没有解毒药吗?龚麻腊别下定决心立志要为乡亲们找到解毒药。他离开了年迈的母亲,出外拜访有学问的智者。有一天,他在森林里询问一位老猎人:“老大爷,什么动物最爱吃野菜和菌子呀?”猎人告诉他:“野猪最爱吃。”龚麻腊别又问:“那野猪为什么不会中毒呢?”老猎人回答说:“是啊,我打了三四十年的猎,从未遇到中毒的野猪。不过,究竟是野猪会识别有毒的菌,还是野猪知道解毒的药,这我就不知道了,你得去问野猪呀!”猎人的话给了龚麻腊别很大的启发,他决定要到森林里去观察野猪的生活习性。可是,这太危险了,可能会丢掉性命,他母亲和亲戚朋友都不让他去。但他意志十分坚定,认为只要为大伙找到解毒药,就是死也值得。于是,他独自到了森林里,天天以野果野菜充饥,跟大象、马鹿、野猪等野兽一起生活。有一天,他看见一头野猪吃饱后在地上打滚,还不时发出咕咕的吼叫声。龚麻腊别心想,那野猪像是肚子疼,一定是吃了有毒的东西了,便更加仔细观察。果然,那野猪翻滚了一阵,便朝着一丛植物走去,先用嘴将姜一样的植物叶拱开,拱出姜块一样的东西,大口大口地嚼了起来,嚼吃了一阵,就安然地走开了。野猪走开后,龚麻腊别冲过去,挖出了一大筐姜块似的植物根,带回家里,先找毒菌给家猪吃,家猪中毒后,又用挖来的植物根为其解毒,这样反复试验了几次,证实了那姜块似的植物根是解毒药,名叫“文尚海”(据西双版纳药物研究所鉴定,“文尚海”即竹叶兰,确能解毒)。有了解毒药,每年因吃菌子中毒的乡亲就不会死了。从此,龚麻腊别便不断上山找药,终于成为一名有名的傣医。

发现药物类的民间故事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小事件,揭示傣族人民发现药物的过程。如《接骨药是怎么发现的》是这样说的:古时候,有一个老波涛(大爹),住在大山脚下的水沟旁边。他无儿无女,靠捉青蛙到街上卖过日子。一天晚上,老波涛刚捉了几只较大的青蛙,天就下起大雨来,老波涛只得拼命往家里跑。天漆黑,路又滑,老波涛摔了一跤,把鱼篓的盖子摔丢了,怎么也找不着。鱼篓没有盖子怎么行呢?老波涛急中生智,把手伸进鱼篓将青蛙的后腿都扭断了。这样做他还不放心,又顺手从路边一株小树上抓了一把树叶塞进鱼篓里,然后才摸着黑回家了。劳累了一天,老波涛感到全身酸痛,于是把鱼篓往土罐里一放,就呼呼大睡了。天一亮,老波涛照例准备去卖青蛙。走到凉台上,刚把塞鱼篓的树叶拿开,篓里的青蛙一只只蹦跳出来,逃走了。老波涛捉这只,这只蹦;按那只,那只跳。追了半天才抓回三只。仔细一看,他惊得目瞪口呆:“天啊,青蛙折断了的腿怎么都长好了?”由于弄不清是怎么回事,他把这三只青蛙放了。同时决定第二天再试一试。第二天晚上,老波涛照样把捉到的青蛙的后腿都扭断,同样拿昨天的那种树叶塞进鱼篓。天亮后一看,所有青蛙的断腿又都长好了。第三天、第四天都一样。老波涛心里想:这叶子恐怕是一种很好的接骨药吧,可以给人治伤。第二天,他采来几斤这种树叶,用木碓舂烂,拿去给那些折断了手脚、扭伤了腰杆的人敷上。结果,一个个的伤都好了,重新回到田里劳动去了。捉青蛙的老波涛会接骨头的消息越传越远,登门求医的人也越来越多。老波涛再没有时间去捉青蛙,他改行当了接骨摩雅(医生)。有一天,一个接好了骨头的病人问老波涛:“好心的接骨摩雅呀,您的药这么灵验,这么好,能不能告诉我它的名字呀?”接骨摩雅想了想说:“我是接骨摩雅,我用的药草就叫雅多路吧。”

有关《蛇胆治风湿的发现》故事,其内容是这样说的:古时候,曼龙宰地方有一个很会捉蛇的人,叫艾桑。艾桑从小跟着父亲捉蛇。父亲过世以后,艾桑又带着自己的儿子去捉蛇。可是,他们每次杀蛇,都把那苦得无法进口的蛇胆丢掉。为什么这里的人那么爱吃蛇呢?因为医祖龚麻腊别曾告诉他们,吃蛇肉可以防治风湿病,人们经过尝试,证明吃了蛇肉确实有治风湿病的作用。因此,这里的蛇肉价格越来越贵,以致很多穷人都买不起。有一天,一位患风湿病的老人来找艾桑要点蛇肉治病,可是艾桑因为老人没有钱,不把蛇肉给他,而是抓了几个将要丢弃的蛇胆塞给老人。老人回家以后,闭着眼睛吞了一个,其余的就用竹篾拴起来挂在火塘上面。也不知怎的,第二天,老人的关节不红肿了,疼痛也减轻了。他想:“莫非蛇胆也能治风湿病?”于是老人又从火塘上面拿下一个蛇胆来。因为放干了,他只得泡在酒里吃,结果效果更好。后来,老人连续吃了几天,病全好了。消息传出,艾桑的蛇胆被人捡光了,他们发现蛇胆比蛇肉还见效。人们想,既然蛇肉、蛇胆都能治病,那骨头一定也能治病吧!于是就捡蛇骨头来熬汤喝,一时吃不完的骨头就用酒泡起来。没想到,蛇骨泡酒治风湿病的效果更好。“蛇的全身都是药!”人们得出这个结论。摩雅就把这一认识写到《档哈雅》里去了。

为民治病类的民间故事则叙述了傣医是如何为百姓治病的,具有古代名医轶事的特色。如有关傣族名医龚麻腊别的故事《鸭掌树》是这么说的:有一天,龚麻腊别带着徒弟去传授医药知识,刚走到一个寨子,就下起瓢泼大雨。他们只得走进一幢竹楼里去避雨。主人听说他们是异乡人,便用蜂蜜、糯米饭热情招待他们,并留他们过夜。当天晚上,龚麻腊别听到住房里传出小孩的咳嗽声,这咳声连续不断,好像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不时还听到像鸡叫一样的声音。龚麻腊别赶紧向竹楼主人询问了小孩的病情,并给孩子切了脉,看了舌苔和脸色,然后为难地说:“有一种药能治这种病,但不知你们这里有没有。”他转过脸对徒弟说:“点起火把来,我们找去!”天黑下雨,泥泞路滑,松明火几乎被淋灭。但龚麻腊别拄着竹棍,坚定地走在火把前边。突然,龚麻腊别指着一棵又高又茂盛的树说:“可找到了,就是它!”于是众人七手八脚采来一大捆树叶。龚麻腊别亲自将树叶用火烘软,放在水里熬给孩子喝。孩子连着喝了几次,咳嗽就好了。可是龚麻腊别却因为淋雨感冒了,发了两天烧。龚麻腊别还告诉大家,这种药不仅能治咳嗽(百日咳),还能治哮喘以及肺部的疾病,建议他们多种几棵这样的树在寨子里,以后能给更多人治病。龚麻腊别走后,乡亲们问龚麻腊别住过的那家人:“这样好的药叫什么名字?”可主人当时忘记问龚麻腊别了。这时一位老波涛拿着树叶翻来覆去地看着说:“你们看这叶子多像鸭子的脚巴掌呀!就叫它鸭掌树吧!”从此,这种治咳嗽、哮喘的树就以“鸭掌”命名了。

《二十头牛换一捆草》讲述的是:在很早以前,在勐罕坝子里,住着一对以养牛为生的夫妻。有一年,澜沧江发了大水,把半个坝子都淹没了。丈夫下水救人受了伤,妻子为护理丈夫泡了一天一夜的水,从此得了一种严重的妇科病。为治好妻子的病,体贴的丈夫到处寻医找药,把家里能卖的东西都卖了,最后,连他最心爱的银腰刀也拿去换了药,妻子的病仍不见好转。眼下,只剩下20头黄牛了。有一天,远道而来一个摩雅,声称只要他肯出高价,一个月保证能把这种病治好。“要多少钱?摩雅!”丈夫恳切地问。“50两银子!”摩雅说。“波怀,咪怀(爹呀,妈呀)!20头牛卖了也得不到那么多钱,怎么办呀?”丈夫急得几乎要哭了。“算啦,我包治好你妻子的病,你就把20头黄牛给我吧!”摩雅似乎开了恩。“不行啊,不行!没有牛,我们今后怎么过日子?”贤惠的妻子听到了,挣扎着从竹楼上走下来,把牛厩的门紧紧拴了起来。晚上,当妻子睡熟以后,丈夫还是打开牛厩门栓,把20头牛交给了远道而来的摩雅。摩雅郑重地交给这个丈夫一捆草药。这种草药长一尺左右,秋天开红花,叶和嫩枝长满了黄色粗毛,结出来的果可以做算盘珠子。牛牵走了,再也要不回来了,妻子天天按时煎药吃,希望早日医好病,以便将来能像牛一样有力气干活,来报答丈夫的恩情。吃了这种草药,妻子的病果真一天天好起来,人也长胖了,脸色也变得红润了。坚持吃了半年,妻子变得越来越年轻。消息传开了,坝子里不少人来找他们看病。夫妻俩只得拿出仅剩下的一株较完整的药草照样子去寻找,他们离开了坝子,爬过99道山,涉过99条河,终于在遥远的山林里找到了这种药。他们小心翼翼地把药草带回来,送到病人的竹楼上。没多久,整个坝子得这种妇科病的妇女都恢复了健康。人们拿着南蜜(肉菜酱)、蜂蜜等好吃的东西来感谢他们,并问他们到底是什么仙药,能把那么多妇女的病治好。夫妻俩不保守,不自私,把这种药的外形、性味、功能、生长环境等都告诉了大家,并把怎么熬,忌吃什么,每次只能吃多少等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好心的人啊,菩萨派来的摩雅,这个仙药到底是叫什么名字啊?”乡亲们又问。这一下可难住了这位丈夫,因为他当时也忘了问药草的名字。聪明的妻子想了想说:“就叫扁少火吧!因为当时我丈夫买它时,人家要的价比20头黄牛还贵。”从此,扁少火就成了傣家最珍贵、最常用的妇科药了。

傣族民间医药故事还有《鹿茸的故事》《“找我,做药!”》《大风吹下来的树叶》《小媳妇与含羞草》《房顶掉下来的药》《受伤黄麂找的止血药》《三家苦——三丫苦》《虎骨治风湿是怎么发现的》《能治风湿的香芋头》《帕播良治痢疾的发现》《不要忘了橄榄果》《乞丐与狗咬药》等等,这些药物故事在描述病因、病情以及药物的自然形状和功能时,真实亲切,不仅是优美奇妙的文学作品,能使人得到美的艺术享受,同时还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生产经验,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4)民间传说。

民间传说是指在少数民族群众中广为流传的关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地方古迹、社会风俗等方面的口头故事。传说是神话变化发展的结果,二者都有确切的人物、事件、地点。神话主要反映人与自然的斗争,而传说主要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具有真实性和地域性特点。传说一般有历史传说、人物传说和风物传说三类。

在傣族生活的地区,除了通过书面文献记载和“口口相授”的方式流传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民间传说的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这些传说中有许多找药、治病和医药学的知识,讲述了族群遭遇的种种疾病是如何通过寻药找药进行抗病疗疾的,或通过活人追述亡人生前的叙述来阐述人类生命的发生、发育、成长以及人生病要积极寻药治疗,而不能信奉鬼神的思想,其中涉及丰富的药物种类、药性、采集、加工、配伍等内容。虽然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但却是研究傣族医药发展史的重要史料,对于医药学知识的传承和发展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傣族医药的民间传说很多,包括有《雅叫哈顿的传说》《鸭掌树》等,由此我们可以追溯有关傣医药文化的起源。例如《雅叫哈顿的传说》就讲述了有关傣族药物的起源:在古代,景真和勐遮经常发生战争,这给两勐人民带来了灾难,也带来了贫穷和疾病。在景真的流沙河边,住着一个刚满14岁叫依京的孤女。三年前的战争夺去了她父母的生命,她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她早起舂米、喂猪,中午又下田栽秧,晚上挑水做饭。过度的劳累和孤独的生活使她得了病,眼看身体一天比一天衰弱。一天,勐遮又向景真发动进攻,战火已经烧到寨边,竹箭已经飞过头顶。被战争吓怕了的乡亲父老纷纷逃走,所有的男人都应征抵抗。孤苦伶仃的依京,只得自己爬着逃向坝子边的森林。她发着高烧,忍受着饥饿,在森林里整整爬了一天。她爬过草地,草地上流下了她的鲜血,她的病严重得使她脸庞没有一点血色,身上没有一点力气。最后,她昏倒在一棵大树下的水池边。这时,有5个猎人刚好从这里经过,看到昏倒的姑娘,心中非常同情。这5个猎人是五兄弟,几年前的战争使他们失去了竹楼,失去了父母双亲。他们不得不逃进森林,以茅草为床、森林为房,以野果充饥。艰苦的生活使他们练就了一身本领,能打猎,能采集野菜、野果,还认识很多治疗各种疾病的草药。五兄弟把姑娘背回自己的茅屋里,给她喝了麂子肉汤,给她吃了大野鸭蛋。最后,五兄弟又分头去找药,决心把姑娘的病治好。大哥找来了芭闷烘(苦冬瓜),给姑娘退了烧;二哥找来了几拢乃(小天冬),使姑娘的脖子不红肿;三哥找来了麻景哈布(马连安),止住了姑娘日夜不停的咳嗽;四哥找来了咪火蛙(箭根薯),解除了姑娘的胸闷腹痛;五哥找来了纳罕(羊耳菊),治好了姑娘多年的妇科病。姑娘感激涕零,拜谢恩人:“我今生今世变牛马也要报答五位哥哥。”姑娘跟着猎人学会了很多本领,还认识了很多宝贵的草药。她把猎人原来给她治病的五棵草药混在一起,磨成粉,用米汤做成颗粒,并把这些丸药送到村村寨寨,解除了千万个乡亲父老的病痛,获得健康和欢乐。为了纪念这五位高尚品德的猎人,姑娘就把这个丸药方叫作“雅叫哈顿”(五棵宝药)。从此,“雅叫哈顿”流传于整个西双版纳,世世代代为傣家人的健康效劳。

有一个关于傣族长生不老药的传说,《召法弄磨罕》说道:据传,召法弄磨罕是勐泐王室的始祖,勐泐国第一代国王。他当政时期,受到百姓拥护,村村寨寨都安居乐业,他觉得人间十分美好、幸福,不想离开人间,想长生不老,永做君王。一天,宫里的女奴上山砍柴,七八天未归,到了第七天挑着柴回宫里,变得更加年轻美丽,犹如天上的仙女。召法弄磨罕感到十分惊奇,立即传令女奴进殿查问。起先,女奴不肯讲,但在刀剑威逼下,只好把上山砍柴时吃了“雅补罗”(长生不死药)的事说了出来。召法弄磨罕高兴极了,立即命女奴上山寻找。女奴按原路回到山上,在原来砍柴的地方寻找了一株“雅补罗”(长生不死药),带回来交给召法弄磨罕,并嘱咐说:“据天神告诉我,吃雅补罗只能在最安静的地方,不能听到吵闹声。服下药后,七天七夜内不许任何人看见。”召法弄磨罕遵照女奴之嘱,在宫殿外的丛林里盖了一间木屋,吩咐卫士们在四周严密守候。他还特地告诉他的七个妻子,在这七天之内,谁也不许去见他。一切准备就绪,召法弄磨罕便高高兴兴走进木房,服下雅补罗这一长生不老药。谁知,事与愿违,他的第七个妻子由于几天不见丈夫,冲破卫士的守卫,定要进屋与丈夫团聚。当她走进木屋见到丈夫时,召法弄磨罕刚脱了半身的皮,一见到女人,“雅补罗”便失灵了,于是他成了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蛇的模样,可怕极了。召法弄磨罕也很害羞,不愿再当国王,逃到森林的山洞里住下,几年后便死了。他死后,灵魂回到寨子,闹得人们不安宁,人们只得尊立他的灵魂为勐神,每年祭祀两次。

2.记录民族医药经验的单方、验方、秘方等口碑古籍文献

傣族先民为了抵御疾病的侵袭,广大民族医生不得不努力钻研本民族医学和本地域动植物、矿物药来为自己的民族服务,在理论上没有系统的学科总结,绝大部分内容以单方、验方、秘方和具体实践操作技法散存于民间,其中有许多特效方剂为民间医生保存至今,并在民间广泛流传运用。它们是各民族对我国医药科技的重要贡献,属于民族医药古籍文献遗产范畴。

傣医方剂起源于何时,具体时间已无法考证,但在傣族文献《阿尼松桑顺细点》《登达格》《萨克迪嫡巴尼》《茫格嫡巴尼》等史料中记述说:三千多年前傣族民间有8位名医,曾被称作“八大医派”,在历史上他们各自都创立了自己的“阿巴”(药物),亦称“巴雅”“平岛”(即方药,处方之意),后人称“八大要方”。现介绍如下:

(1)帕牙比沙奴研究创立了“雅麻哈比扎哈聋”,由“买沙板嘎”(夜花叶)、“买麻项”(巴豆叶)、“买沙恩”(毛叶巴豆叶)、“罢埋西烈”(黑心树叶)、“买聋亮”(腊肠树叶)、“买抱聋”(光叶巴豆叶)、“买抱囡”(散维籽叶)、“买抱板给”、“买那罕”(养耳菊叶)、“买那聋”(艾叶)、“买莫哈啷”(鸭嘴花叶)、“买管底”(蔓荆了叶)、“买别别蒿”(百花丹叶)、“买麻脑”(柠檬叶)、“档切公”“买办藤”“买哈囡”“买极着聋”“买帕娥浪”“含毫”(水菖蒲)、“买芽康柯”“嘿柯罗”(青牛胆)、“买沙杆”(青藤叶)、“竹扎领”(宽筋藤)、“买匹囡”(胡椒叶)、“买补拎”(芦子叶)、“买帕克”(杜茎山叶)、“买芒论”(薄荷叶)、“买沙仑龙聋”(白浆藤叶)、“飞龙”(松风草)、“粉英”(阿魏)、“麻囡烘”(苦瓜)、“辛将”(姜)、“景几”(伞形科植物)、“景郎”(黑种草)、“景丁洪”“景讲”“景娘”(蜜蜂花)、“戈”(盐巴)等41味植物药组成。主要用于治疗风湿麻木、关节疼痛、偏瘫、头痛等症。该方被誉为治大病很有效的方药。

(2)帕雅迪沙把莫哈阿章研究创立了“雅叫维细萨腊甘”,由“万荒”(山柰)、“喝磨娘”(小红蒜)、“凡怕干”(苦菜籽)、“含毫”(菖蒲)、“喝荒”(大蒜)、“管底”(蔓荆子)、“补累”(姜黄)组成。该方用于治疗胸腹满闷、腹泻、淋病、湿疹、头昏、四肢酸痛、水肿等疾患。

(3)帕纳来创立“雅阿他纳来”,由“沙杆”(青藤叶)、“文母”(苦藤)、“嘿柯罗”(青牛胆)、“莫么罕”(南蛇千金藤)、“比别娘”(红花丹)、“抱冬电”(散薇籽)、“麻巴闷烘”(苦冬瓜)、“辛将”(小姜)、“毫命”(黄姜)、“辛”(姜)等10味植物药组成。该方主要用于治疗哮喘、胸闷心慌、小儿高热、腹痛腹泻、头昏眼花、失眠等症。

(4)波迪先研究创立“雅勒罗松桑”,由“批囡”(胡椒)、“丽逼”(荜拨)、“沙英”(甘草)、“辛将”(小姜)5味药组成。该方主要功能为治疗贫血、心慌乏力、食欲不振、消瘦、尿痛、黄疸等,曾被誉为“天下宝药”,被称为治疗“天下所有疾病的方药”。

(5)腊西达额研究创立了“雅桑”,由“买约克”(金刚纂嫩叶)、“辛将”(小姜)、“补累”(野姜)、“景郎”(黑种草)、“皇旧”(鳢肠)5味植物药组成。该方用于治疗风湿麻木、萎软偏瘫、头痛耳聋、尿路感染、各种出血、黄疸、死胎不下等症。

(6)腊西达迭研究创立“雅叫尖达巴帕”,由“党盖”“辛将”(小姜)、“补累”(野姜)3味药物组成。该方用于治疗黄疸病、各种出血病、偏瘫疼痛、腹胀腹泻、心慌、头晕、风湿酸痛、小儿高热等症,被誉为“宝儿药”“宝康药”。

(7)腊西达叫研究创立了“雅叫帕中补”(亚洲宝丸),由“抱冬电”(薇籽)叶、“含毫”(菖蒲)全草、“嘿柯罗”(青牛胆)、“紫雪花”(比柄娘)根、“毫命”(黄姜)根、“补累”(野姜)根、“莫么罕”(南蛇千斤藤)根、“凡帕干”(苦菜籽)、“辛”(姜)等组成。该方用于治疗发热、心慌头晕、脘腹满闷、恶呕作痛、全身酸痛、烦躁不安、虚弱乏力等症,具有调气和胃、止痛安神之功。

(8)腊西达菲研究创立“洒随”(今称“雅哈”,即解毒药),由“文尚海”(竹叶兰)、“广篙厚”(青竹标)、“雅借龙”(大解药)、“沙腊比罕”(台乌)、“帕弯”(甜菜根)、“帕力”(大苦凉菜根)、“嘿骂借巴”(大百解)、“嘿嵩烘”(土木香)等8味植物药组成。该方是傣医最常用的一类解毒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各种饮食不洁、胸腹不适、头昏眼花、心烦欲吐、汗出乏力等症均有较确切的疗效。

除以上傣医著名的八大要方外,下面列举一些流传于傣族各地的民间单方、验方,也可见傣族方剂之一斑。

(1)感冒。

药方:滴水芋叶500克、熟鸡蛋3个、生姜50克、白酒50毫升。

用法:将滴水芋和生姜捣烂,调上烧酒,将煮熟后的3个鸡蛋敲碎,取蛋白揉碎,与药拌和,用一块白净布将上述药物包好,在患者全身及头面反复滚压。

说明:本方治疗外感高热。滴水芋,民间栽培的一种蔬菜,似芋,但根茎退化,只食叶、杆。

来源:由云南省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勐镇傣族俸忠兰献方。

(2)呕吐。

药方:干姜5克、胡椒5克、川椒4克。

用法:将上述药研细,炒热用布包好。热敷中脘、中枢穴位。

说明:应用本方治疗中寒呕吐。临床验证,疗效满意。

来源:由云南省保山市敢顶乡杨恒斌献方。

(3)水肿。

药方一:曼陀罗根15克、杏姜15克、白花矮陀罗15克、鱼腥草15克、西瓜藤15克。

用法:将上药加水煎煮后,取煎汁擦洗患部,一日两次。此法亦可内服,1日服3次,每次30毫升。

说明:本方具有清热利水之功,主治水肿。

来源:摘自《德宏傣药验方集(二)》。

药方二:小功劳50克、板蓝根50克、明豪50克、白糖50克。

用法:将上述药的鲜品洗净挤出汁,然后取汁擦洗患部,一日两次。此法亦可内服,1日服3次,每次30毫升。

说明:本方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作用。主治水肿。

来源:摘自《德宏傣药验方集(二)》。

药方三:莪术50克、红球姜50克、岩姜50克、毕鞘姜50克、天冬50克。

用法:将上药用水煎煮后,取其煎涂擦洗患处。一日2~3次,每次20~30分钟。此方可以外洗,还可以内服,一日服3次。每次30毫升。

说明:本方具有活血、利水、消肿作用。主治水肿。

来源:摘自《德宏傣药验方集(二)》。

药方四:番木瓜、熊胆、胡椒、野姜、荆芥、小姜、大蒜、大葱、水香蓼、姜黄、高良姜各适量。

用法:各药切碎晒干,混合研为细末,另取芝麻油适量,加酒调药外涂,内服,每日2~3次。

说明:本方主要用于治疗肾炎引起的水肿,临床反复验证,疗效满意。

来源:摘自《傣医中专班临床课程试用教材》。

药方五:蔓荆叶、鸭咀花、黑心树叶、灯台、含羞云实各等量。

用法:各药切碎拌匀加水适量煎煮,取药液外洗,每日2~3次,同时服少量煎液。

说明:本方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肾炎引起的面目、四肢悉肿。

来源:摘自《傣医中专班临床课程试用教材》。

(4)眩晕。

药方:凤凰木根15克、红花丹15克、胡椒5克、黑种草15克、平尝15克、番木瓜15克、腊肠树15克、红球姜15克、辣椒1个、刺天茄25克、盐5克。

用法:将以上各药晒干混匀研成粉末,用纸将药粉卷成卷烟样(每只卷药0.75克),用火点燃后,抽吸并闻其味,或取适量药粉用纱布包裹后,用鼻吸闻,一日数次。

说明:注意吸烟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引发咳嗽。

来源:摘自《德宏傣药验方集(二)》。

(5)头痛。

药方一:生姜159克、蔓荆子叶尖180克。

用法:将以上2味药,制成热敷剂,即将上述两味药研细加米酒30毫升,用芭蕉叶包好埋入火灰中烧热后取出,包前额部。一日一次。

说明:此方除对头疼有较好疗效外,对腰痛、胃痛、风湿痛、跌打损伤等均有一定止痛效果。

来源:摘自《德宏傣药验方集(二)》。

药方二:泼控树叶500克。

用法:新鲜泼控树叶用火烤热,包捂额头,每次30分钟至1个小时。

说明:泼控是傣语名词,为百花菜科高大乔木,傣族多在园中种植,用嫩叶制酸菜,当地汉族称鸡爪菜。本方主治头痛。

来源:由云南省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城关镇傣族俸忠兰献方。

药方三:刺桐皮、万麻秆、糯秕谷、文殊兰。

用法:将上述4味药各取适量混匀研细成末,包敷头部。每两日换药一次。

说明:主治头痛。

来源:摘自《德宏傣药验方集(二)》。

(6)中风、偏瘫。

药方一:猪牙皂角300克、青香叶100克、马蹄香150克、彬罗树皮100克、灯盏细辛150克、木姜子100克、高脚虫20克、猪或牛苦胆汁100毫升、米醋200毫升。

用法:将米醋、苦胆汁放入铜锅煮沸,其他药研成末纳入其内。边加热边搅动,约10分钟即成糊状药膏即可。用7~8层纱布1块,大小视患处范围而定,摊上药膏,药膏上撒麝香,趁热敷于患侧面部,并用胶布固定。一日一换。

说明:本方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通络作用,适用于脑血管意外引起的口眼歪斜,证属风寒外邪、阻治经络型。

来源:由云南省玉溪市中医院王家福献方。

药方二:菖蒲15克,埋麻嗄、旱莲草各等量。

用法:将上述药研成末,加酒适量拌匀,包敷头部。一日一次。

说明:本方用于风中经络者。

来源:摘自《傣医中专班临床课程试用教材》。

(7)结缔组织病及变态反应性疾病。

药方:麝香25克、薯豆树皮50克、嘉兰根50克、巴豆25克、石黄5克、柠檬水适量。

用法:除柠檬水外,将上述5味药研成粉再和柠檬水拌匀过滤,蘸过滤药水涂搽患处。用梅花针轻轻刺打皮肤,直到微出血为止。

来源:摘自《德宏傣药验方集(二)》。

(8)阴道炎。

药方:百部30克、鲜杜仲叶25克、田基黄15克、小黄散10克、青蒿15克。

用法:把上述药装入锅内加水1000毫升煮开,待温后冲洗阴道。每日3~4次,6~7天即可治愈。

说明:用药期间禁止同房。

来源:本方为云南省临沧地区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民族医药研究所验方。

(9)产后风湿痛。

药方:土瓜皮50克、芒蒙哩50克、五味子50克、朽顺50克、哩妥顺50克、埋贺哩50克。

用法:将以上6味药的鲜品加水适量制成熏蒸外洗剂,先熏后洗全身,每天1次,每次30~40分钟,一剂一次,15天为一疗程。

说明:熏蒸外洗剂,又称沐浴剂,即将配方之药物加水煮数分钟后去渣所得的水煎液。用此水煎液熏洗全身,傣族称之为洗药水澡,此方对一般风湿疼痛、全身或下肢水肿及小儿出疹、水痘等疗效较为显著。

来源:摘自《德宏傣药验方集(二)》。

(10)小儿鹅口疮。

药方:鹅不食草50克、蝉衣20克。

用法:将上药用菜籽油浸泡1~2周,过滤,外擦患处,使局部发热,每日用2~4次。

说明:应用本方治疗鹅口疮。临床验证,疗效满意。

来源:由云南省保山市潞江乡杨文献方。

(11)小儿疳积。

药方一:巴子10克、孔雀毛2根、豪猪毛2根、大蒜1个、阿魏5克、穿山甲壳2片、蜘蛛脱壳3个、山茶2个。

用法:先将巴子、孔雀毛、豪猪毛、穿山甲壳烤焦,再与其他4味药混匀研成粉末,并把药粉装入小布袋内,挂于患儿脖颈上,同时取适量药末加水少许调拌均匀擦洗患儿全身。

说明:上方经临床多次使用,疗效可靠。

来源:摘自《德宏傣药验方集(二)》。

药方二:阿魏10克、肉豆蔻20克、丁香30克、蚱蜢15克、龙胆草20克、蛇萝夫30克、并亚浪嘎30克、黄漆30克、鸽子屎适量、白鸡毛适量。

用法:先将鸽子屎和白鸡毛烧成灰,再将其余8种药物混匀研成粉末,口服药粉适量,同时取适量药粉用水调匀搽眼部。每日3次。

说明:上方经治数人,疗效明显。

来源:摘自《德宏傣药验方集(二)》。

(12)水痘。

药方:骂章柏(白石榴)叶茎适量。

用法:上药煮沸温洗,每日1~2次。

说明:此方为傣族民间习用之良方。

来源:由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芒市镇老傣医肖波卯献方。

(13)腮腺炎。

药方一:大蒜3瓣、蚯蚓5条、蝉螂3只、野姜5克、水缸底泥适量。

用法:将上述药共捣为泥状,外包患处,两日换药一次。

说明:蚯蚓以韭菜地里的最佳。此药可治疗腮腺炎。

来源:由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芒市镇卫生院老傣医李波卖献方。

药方二:酸竹笋15克、大蒜3瓣、小白鱼1条、蚯蚓3条、蝉螂3只。

用法:将河中抓来的小白鱼剖去内脏,将余药捣烂放在鱼肚内,一起外包患处,两日换一次。

说明:笋越酸、年代越长的越好。

来源:由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芒市镇老傣医肖波卯献方。

(14)小儿湿疹。

药方:紫草50克、菜油适量。

用法:将紫草用菜油泡3天后外搽。

说明:本方具有杀菌止痒、消炎止痛之功效。

来源:由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芒市镇卫生院杨德宽献方。

(15)黄水疮。

药方:尖尾芋或海芋。

用法:用小刀取鲜块茎上黄豆粒大一块,置病灶中心硬点,用胶布固定即可。一般1~4小时即可散。

说明:以本方治疗痈、疖、疔、疮初起,效果较佳。

来源:由云南省通海县药品检验所岳邦涛献方。

(16)脓肿。

药方一:鲜糯米草根适量、红糖适量。

用法:共捣为泥,外包患处,一日一次。

说明:本方治疗脓疮,有拔脓生肌、消肿止痛之功效。

来源:由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芒市镇卫生院老傣医李波卖献方。

药方二:扶桑花2朵、红糖5克。

用法:将上述2味捣烂,外包患处,一日一次。

说明:本方为傣族民间习用治脓疮方剂,具有拔脓生肌、消肿止痛之功效。

来源:由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芒市镇卫生院老傣医李波卖献方。

药方三:滑藤30克、大青叶20克、白醋适量。

用法:上药采鲜品捣细,加白醋适量调匀,外贴患处。一日一剂,若药物干燥,用白醋淋湿,一日1~3次。

说明:应用本方治脓肿,有清热解毒之效。

来源:由云南省保山市板桥镇郎义村蒲益富献方。

(17)疖疽。

药方:鲜尖尾芋或海芋少许,满山香粉适量。

用法:先将尖尾芋捣细,加满山香粉,过干可加适量温开水调匀,敷于患处,纱布包扎,一日1~2次。

说明:一般3~5天即可痊愈。

来源:由云南省通海县药品检验所岳邦涛献方。

(18)丹毒。

药方:蒲公英30克、仙人掌50克、土大黄30克、虎杖30克、鸡蛋1个。

用法:先将蒲公英与仙人掌捣烂,然后将后2味药研细粉,取蛋清调匀,外敷患处。

说明:应用本方治疗丹毒56例,效果明显。

来源:由云南省玉溪卫生学校门诊部储从凯献方。

(19)无名肿毒。

药方:抄豆虫1个。

用法:将抄豆虫晒干,捣碎,加淘米水适量拌匀,用棉花蘸药搽涂患处,一日三次。

说明:本方适用于无名肿毒。

来源:摘自《德宏傣药验方集(二)》。

(20)淋巴结炎。

药方:雄黄2克,明矾、桔矾各1.5克。

用法:将上述3种药研末,用凡士林适量调成膏,用时将油膏置于纱布上贴患,每日换药一次。

说明:本方雄黄破血祛疾,解毒散结。

来源:摘自《德宏州民族药志》医冯国清献方。[30]

这样的单方、验方在傣族的医药知识宝库中不计其数。目前发掘整理出的民族单方、验方众多,各级档案馆、文化馆、医药研究所、卫生部门、医院等均有收集整理,并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杂志等形式公布,其中一些还汇编成册,如《中国少数民族民间验方精选》《德宏傣族验方集(一)》《德宏傣族验方集(二)》《傣族传统医药方剂》《民族民间方剂》等等。

3.反映诊疗技法的民族医药口碑古籍文献

虽然许多历史悠久、文字古老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留下了大量的书面古籍,但数量毕竟有限。千百年来,民族医药中绝大部分诊断治疗知识还是通过语言形式进行口耳相传。由于这些口碑古籍文献具有流动性、演绎性和变异性,因而我们在搜集整理归档过程中要注意甄别筛选、去伪存真,在尊重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活动习惯和习俗基础上,客观分析,认真取舍。傣族医药口碑古籍文献的数量也很多,其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都不可小觑。

普遍流传于傣族地区的传统治疗方法,虽然缺乏文字记载,主要通过口传身授,傣医大都知道具体的治疗方法和操作技术,而且描述内容大体相同,也被当地人普遍认同。这些历史久、传播广、实用性强的口碑文献,具有少数民族古籍的原始记录性、知识性和价值性,因此可视为少数民族口碑医药古籍文献遗产。例如:

(1)芬雅(傣语,研药或磨药之意)。

在碗内盛适量冷开水或米汤(可根据不同疾病而定),按配方将各种药物蘸冷开水或米汤、清石灰水、清灶灰水在小磨石上研磨成合剂药汁于碗内,内服或外擦。一般贵重药品及紧缺药物多用此法,主要治疗因风(佤约塔)失调引起之疾病、妇科疾病和一些危重病,亦用于药物及食物中毒。该法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健胃止呕、收敛治疮等功效,适用范围广。

(2)烘雅(傣语,熏药之意)。

熏蒸疗法具有发汗排毒、消脂减肥、除风止痛、疏通气血之道、改善全身供血、解除疲劳等功效。按病情所需,配备相应傣族药物切碎(多用鲜品),置于锅内(或金属大盆内)加水煎煮,使之产生药蒸汽,让患者坐于锅(或盆)之上方接受药汽熏蒸15~30分钟,借药物蒸汽熏蒸肌体已达治疗目的。本法主要用于因体内风(佤约塔)、水(阿波塔)失调而导致肌肉、关节风湿疼痛、肢体麻木、产后虚弱、不思饮食等症。按傣族的传统习俗,妇女产后每种熏蒸或药浴一次,一般疾病连用1~3个疗程,风湿病、中风偏瘫连用5~7个疗程,保健熏蒸每周一次。

(3)沙雅(傣语,刺药之意)。

将配好方的药物切碎,干燥,共研为末,拌入鹅油内浸泡备用。用时医者用洁净之铜针(状如直杆梅花针)浅刺患部皮肤,以发红发热不出血为度,再涂以配好之药油。本法亦用于体内风(佤约塔)、水(阿波塔)失调而导致的风湿关节疼痛、肢体疼痛、外伤瘀血或硬皮病,具有疏通气血、祛风止痛等功效。

(4)果雅(傣语,敷药之意)。

该法又称外敷法,是傣医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按配方将所需药物取鲜品切碎捣烂,制成糊状、膏状等剂型,视病情分别加入酒、芝麻油或淘米水等拌和均匀,用芭蕉叶包好,置于火中煨熟,趁热包敷于患处,以不烫伤皮肤为度。该法具有祛风除湿、温通经脉、活血消肿、清热止痛、接骨续筋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接骨、跌打扭伤、风湿麻木疼痛、头痛、腰腿疼痛、中风偏瘫、水火烫伤等症。

(5)暖雅(傣语,睡药之意)。

按配方将所需药物(多用鲜品)切碎,加少量水煎煮一定时间(或炒,或蒸,视病情而定),取出药渣拌入酒或炒热之酒糟,拌匀平摊于木板上,上铺席子(也可用布单),待温度适中时,患者趁热睡于药床上,再用热药均匀地撒于患者身上,盖上被子,时间保持30~60分钟,或按患者机体强弱而定,使药气熏蒸身体而达治疗目的。本法多用于风湿麻木、肢体疼痛各症。

(6)能雅(傣语,蒸药之意)。

此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配好方的药物切碎装入容器内,置于甑内蒸一定时间,取药物蒸馏液内服(芳香类药物多用此法)。二是将药物直接放入甑内蒸制一定时间,取出加酒趁热外敷患部。该法具有通气血,除风毒,杀虫止痒,提中气,回缩腔、宫等功效,多用于治疗脱肛、脱宫、腹痛、肢体痛等各种疼痛症。

(7)阿雅(傣语,洗药之意)。

按病情或身体所需,配备相应的傣药煎煮取水,待温度适宜,浸泡擦洗周身,具有疏通气血、除风止痛、杀虫止痒、洁肤润肤等功效,适用于中风偏瘫后遗症、老年性痴呆症、风湿麻木、肢体酸痛、肥胖病、皮疹、麻疹不透、酒后迅速排酒毒、妇女产后病或产后保健熏蒸、排毒养颜等。该方案病情配相应傣药(鲜品或干品)煎煮,取药水放于浴盆内,待温度适中,浸泡、擦洗周身30分钟左右。3~5天为一疗程,每天一次。风湿病连续使用2~3个疗程;皮肤病按病情所需而定;一般疾病1~3个疗程;保健熏洗每周1~2次。

(8)咱雅(傣语,擦药之意)。

选用药酒或药水涂擦全身或疼痛部位。如高热不退,取旱莲汁加酒涂擦周身或两侧部、腋、胯部、手足心、前额等处,可达退热之目的,具有疏通气血、除风止痛、解表退热等功效,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周身疼痛、风湿骨痛、肢体酸痛、中风偏瘫、跌打损伤等病症。最常见的药物多为膏剂,膏剂在傣医药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举足轻重的地位。该法按病情选用傣药(鲜品或干品)捣烂,加猪油或药汁,药酒拌匀用芭蕉叶包好,焐热,然后从头部顺躯体自上而下,前后左右,擦周身。

(9)打雅(傣语,擦药之意)。

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敛疮收口、去腐生肌、通气活血等功效,用于治疗皮肤疗疮、疥癣溃烂、水火烫伤、毒虫野兽咬伤、毒蜂蜇伤、淋巴结炎、腮腺炎、乳腺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骨折等病症。该法根据病症不同选用傣药酒、药水、药油、鲜药汁、鲜树浆或各种动物胆汁等反复涂擦于患处。

(10)乎雅(傣语,刮法之意)。

傣医称之为“第痧”。“痧”即刮试部位出现的红色、紫红色、暗红色或青黑色的斑点,或形如粟米大小状的细小疙瘩。这些斑点或疙瘩,傣医认为是含有代谢毒素的“离经之血”。“痧子”的排出可以达到清洁经络、净化身体内环境的作用。本法具有舒筋活血、消肿止痛、镇静安神、除风解毒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骨折、跌打损伤、风湿骨痛、毒虫、野兽咬伤、毒蜂蜇伤、中风偏瘫后遗症、各种痛症、失眠等病症。刮痧时,嘱病人取坐位或躺位,露出刮痧部位。根据病症不同,选用傣医特制的牛角刮片(钝刀片)蘸药酒、药油轻刮患处。或用右手持1枚经过消毒的光滑硬币或1个光滑汤匙,蘸取香油或清水,取一定角度从上往下,或由左向右顺向刮。刮痧时力量要均匀,每处刮10~20次,出现紫红色的刮痕时为止。如果患者有“痧”,刮后可见明显的紫红色的痕迹,病重者刮痧部位呈暗紫色。“刮痧疗法”是傣医传统疗法之一,民间自古沿用至今。“刮痧”主要治疗中暑、暑湿、暑温发烧等疾病。

(11)南温闭诺报(傣语,温热水按摩之意)。

具有温通气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骨折、风湿骨痛、中风偏瘫后遗症等病症。该法按损伤部位不同,用温热水反复揉捏按摩患处,再敷上傣药。

(12)报(傣语,吹药之意)。

根据病症选择不同的傣药碾细粉,用蓖麻叶杆(空心部分)或用细竹筒蘸药粉,用口吹于患处。该法具有清热解毒、敛疮止痛等功效,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鼻炎、鼻出血、中耳炎、眼睛红肿热痛、外伤出血、皮肤疗毒疮疡、溃烂久治不愈、水火烫伤等病症。

(13)过(傣语,拔罐之意)。

该法根据疼痛部位不同,用梅花针刺局部后,再用水罐或火罐拔于患处。该法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骨折、风湿骨痛、中风偏瘫、肢体关节麻木肿痛等病症。

(14)闭(傣语,推拿按摩之意)。

按病症使用不同的手法进行治疗。一般手法为推拿、揉、按、提、捏、掰、砍掌、摇摆、抖松等。该法具有疏通气血、消肿止痛等功效,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骨折、风湿骨痛、中风偏瘫后遗症、小儿疳积病、消化不良症、盆腔炎等病症,相当于中医推拿按摩疗法。

(15)秧郎拥(傣语,踩背之意)。

又称“央”。具有通气活血、止痛等功效。用于治疗老年性腰腿、肩背疼痛、风湿骨痛、中风偏瘫后遗症、肢体肩背麻木,也用于机体保健、疏通气血。该法让患者匍匐于床上,按体质强弱及耐受性踏踩背部。

(16)拔郎多(傣语,捶敲之意)。

用木槌或拳头轻重适宜地捶敲疼痛部位。

(17)放血拔罐疗法。

用针刺破皮肤后放血,或应用火罐或水罐拔于患处,可达除风排毒、通血止痛之目的,用于治疗肢体胀痛、外伤瘀血、高热、毒蛇、毒虫咬伤等。

傣族传统医药中不乏大量自成体系的成熟技法,现今流传下来的药物配伍技法和治病疗疾技法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和较明显的疗效,其中一些被纳入我国民族医药医技医术抢救性传承研究项目。

(五)汉文傣族医疗卫生档案古籍

清代和清代以前所形成的汉文傣族医疗卫生档案古籍为数不多,目前保存下来的这类文书档案主要产生于民国时期,这些档案不仅数量丰富,内容还涉及医政、医疗、卫生、防疫各个方面,综合性较强的如民国三十年(1941年)的《腾龙边区医疗卫生开发方案》就提出各县成立卫生院、择适中地点建立医院、组织巡回医疗队、改良环境卫生等措施。在“改良环境卫生”部分建议:

第一,设置公共厕所。本境人民皆不置厕所,此由于民间耕种不施肥料,故随地粪便。设立公厕及劝导人民置备私厕,不仅可清洁卫生,而且可增加农业肥料。

第二,清除垃圾畜粪。夷人牲畜皆散放村落田野间,遍地便溺,垃圾亦抛积于住宅前后,其俗以牛、马粪晒干后作为燃料,亦极不卫生,应设法清除之。

第三,改良住宅,自遮放以下各地摆夷住宅简单之竹楼,楼上住人,楼下养牲畜,粪气上熏,极不卫生,且易藏蝇蚊,此种住宅应设法使之改良。

第四,饮水卫生。夷人皆饮生水,实为患病之重要原因。而本境曾经敌人侵陷,克服之后须防敌人施毒于饮水中,以图伤害我同胞,故饮水卫生实应特别注意。

第五,排除污水。污水为孽生蚋之源泉。而本区经战争之后,秩序混乱,难免污水遍处,为善更甚,故污水之排除刻不容缓。[31]

除综合性的医疗卫生文书外,民国时期还形成了许多处理具体问题的专题性医疗卫生文书,如防治鼠疫方面的有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产生的《滇西临时鼠疫防疫委员会组织大纲》《第六区专员公署灾区抚赈医疗防疫及难民救护办法》等;卫生经费、设备方面有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盈江设治局要药报告》和《杨茂实对陈著明差欠药品一案的调查训令》。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潞西设治局报告芒市镇病死人数》,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李国靖函件中提及的边地鼠疫情况》《腾冲县要求协助鼠防队的函》《盈江县鼠疫疫情报告》,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第六区专员公署关于成立鼠防队组织的训令》《第六区专员公署关于派遣防疫队的训令》《干崖鼠疫防治助理员的委令》《第六区专员兼区司令杨茂实嘉奖防鼠队的通报》,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莲山设治局卫生工作计划》《陇川设治局卫生工作计划》《潞西设治局三年卫生建设计划》《瑞丽设治局卫生工作计划》《李竹溪报告莲山瘴毒情况》《莲山设治局卫生工作查询报告》《第十二行政区关于卫生设施的训令》《盈江筹设卫生院公函》《第六区专员李国靖关于梁河疫情的代电》《梁河设治局转报梁河鼠疫情况》,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云南省政府视察室视察潞西、陇川、盈江、梁河设治局卫生工作报告》《陇川卫生院成员简历表》《关于派遣鼠防队到盈江新城、旧城等地的函》《盈江关于救济鼠疫、痢疾等疾病的函》《杨茂实关于派出医疗队及分发救济款的训令》《杨茂实关于派遣鼠防队的训令》《盈江中平乡因鼠疫痢疾请求救济的函》《关于派员前往盈江扑灭鼠疫的训令》《梁河疫情及要求拨充药品代电》《蛮允镇1948年疫疾流行及施治情况》《防疫队杨德毅、唐建芳对救治盈江、莲山疫情的报告》《莲山设治局呈报疫情请发药防治》《盈江设治局请领药品的报告》《莲山实验计划节录》(卫生部分)、《潞西县卫生情况》《腾龙边区卫生会议第一次会议记录》等。

(六)傣族医药记忆文献遗产和实物遗产

除以上按记录符号划分的四种医药古籍文献遗产类型外,还有几种类型没有囊括,但这些是民族医药古籍文献遗产宝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现归纳如下:

一是傣族医药记忆文献遗产。后人为记录并反映有关傣族医药历史活动及其传承人基本情况的档案材料、文献记载以及各种形式的记录资料等。如后人利用文字、录音、录像和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口碑医药历史档案的保存和保护;对一些傣族传统医疗活动的过程及技术的录像;对一些民族传统药物的配伍工艺过程的记录,在这个记忆和记录工作过程中产生形成的录音、录像等傣族医药记忆古籍文献。

二是傣族医药实物遗产。这是指历史上傣族先民在进行行医制药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形成的,作为本民族医疗活动使用的各种医疗器械、辅助性工具、产品和成果等一系列实物。按照一些学者的观点:“一些历史的遗留物,如碑碣、墓志、考古发掘物、陶器、铁器、乐器、壁(岩)画、雕刻品、饰物、宗教用品及建筑,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某些‘文物’,只要具有记忆价值,就应认为它具有历史档案、历史文物和史料实体三位一体的性质,应归属民族档案之列。”[32]如傣医在诊疗过程中形成的特色医疗器械:灸针、牛角罐、竹筒、传统制剂工具、放血器械等。傣族人民流传下来的特色疗法种类很多,依此产生的各类医疗器具也多种多样,不胜枚举,它们构成了傣族人民可供医学研究参考的实物。需要指出的是,部分医疗实物可能还会同时具有文物的性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