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辨古今同名而异义之脉

辨古今同名而异义之脉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兹以现行中医学院试用教材《中医学基础》对上述五脉的脉象,与古籍对上述五脉的脉象做一对比,以昭示其同名异义。34和144两条之“促脉”应遵景岳之解为宜。黄为脾之色,三段经文所指有病变之脏一致,其脉亦应相同。濡、弱、促、代、缓五脉,其名则古今相同,其义则古今相异。我们应该遵从今义,以求统一;明确古义,免滋惑乱。使古今之学皆能为我所用。

医学上应用脉诊,最早见于《内经》《难经》《。史记·仓公传》载淳于意(仓公)医案25则,有21案病脉证治并论,为辨证论治之滥觞。但在两汉时,脉的名称、数目、各脉的体状和主病等,都未完全统一,给学习和应用脉诊带来一些困难。

东汉末年张仲景对汉以前的脉学进行了加工整理,在《伤寒论》一书中载了浮、沉、迟、数、虚、实、滑、涩、大、小、短、缓、疾、弦、紧、动、芤、洪、细、微、促、结、代等25脉,《金匮要略》除载有上述之脉外,还有其脉如蛇、转索无常、如索不来、曲如蛇行、坚、伏弦、转丸、脉卑等名称,但多为形容脉的形象之词,非脉的正式名称。王叔和的《脉经》去《伤寒》中之大、小、长、短、疾五脉,加伏、革、软、散四脉共为24脉,足见王叔和《脉经》主要是在仲景脉学成就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内经》中的钩、毛、石、坚、瘦等脉,《难经》中的复、溢、关、格等脉,仓公“诊笈”中的并阴、气阴、番阴、番阳等脉都不见于仲景、叔和之书了。

《内经》《难经》只论述了部分脉的体状、主病,仲景除结、代脉外,则很少论及脉的体状。王叔和对脉学的最大贡献是在前人脉学成就的基础上进行了精心整理,把脉归纳为24种,并说明其体状和主病,为脉的概念的统一打下了良好基础。其后,通过各代医家的努力,至明清时代脉的名称、数目(28脉)才基本固定下来,各脉的体状和主病才基本达到统一。脉学每一阶段的成就,都使中医的诊断、治疗学得到相应的提高。

我们读古代医籍,特别是晋以前的医籍,对有些脉的概念决不能用今天的脉学知识去进行理解。否则,在治学上会发生许多疑问,在实践上会带来不少弊端。其中最易引起混淆的有濡、弱、促、代、缓五脉。兹以现行中医学院试用教材《中医学基础》(以下简称《中基》)对上述五脉的脉象,与古籍对上述五脉的脉象做一对比,以昭示其同名异义。《中基》所述的脉象,是根据仲景以后大多数医家的脉学著作整理而来,故取之以为现代脉学的代表作。

1.濡脉

《中基》:浮而细软,轻按可以触知,重按反不明显。

《脉经》:有“软脉”无“濡脉”,谓“软脉”为“极软而浮细”。后世改“软”为“濡”,其脉象多采叔和之说。

但在《脉经》之前的《难经》于十三、十五两难中便有脉“沉濡而滑”之说,晚于《脉经》一千四百余年的《医学心悟》尚有“濡,沉而细也”之说,与多数医家之说相反。

2.弱脉

《中基》:极软而沉细,即沉细而应指无力。

《脉经》:“极软而沉细,按之欲绝指下。”后世多采之。

但在《脉经》之前的《伤寒论》42和116两条,《金匮要略》在《中风历节》《血痹虚劳》诸篇均有脉“浮弱”之名,直言浮有“弱脉”《;医学心悟》有“弱,微细之甚也”之说,未涉及脉的浮沉。

3.促脉

《中基》:脉来多数,而有不规则的间歇。

《脉经》:“来去数,时一止复来。”后世多采之。

《伤寒论》中的促脉凡四见,即:22条太阳病,下之后,胸满而见促脉;34条太阳病桂枝证,误下遂利不止,喘而汗出而见促脉;144条太阳病,下之而见促脉,不结胸,是欲解之象;349条伤寒,手足厥冷,脉促者,可灸。根据各条的其他症状综合考虑,34条、144条是可以见到“数脉”的,但不可能见到“数中时止”之脉。因如见下利不止,喘而汗出,且见数中时止之脉,是气津均已大伤,而用葛根之升散、芩连之苦降,又无扶正之参、麦佐之,是不恰当的;如为下后欲自解之证,是不可能出现数中时止之脉的。张景岳在《类经·脉色类十六》注《素问·平人气象论》之促脉为“脉来急促”,并未提及时有停止。34和144两条之“促脉”应遵景岳之解为宜。22和349两条无论从《脉经》或《类经》之解均可,但从脉学的发展史看,仲景当时所说的“促脉”应是较一般数脉为快的“数脉”而已。《内经》《伤寒论》中的疾脉亦应作如此理解。惟“急脉”系指脉见“紧”象,非指脉见快速。因急在一定的情况下,是可以释为“紧”的,如《三国志·吕布传》记吕布兵败投降曹操,云:“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此处的“急”“缓”,便应作“紧”“松”解。《伤寒论》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的“脉数急”,柯韵伯解释为“阴阳俱紧之互文”,颇有见地。《素问·平人气象论》有“肝死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之文,前句言急脉发展到顶峰之形象,后句言急脉之主病,皆可证柯氏之说是正确的。《难经》在十三难的同一篇里把数脉、急脉分别进行论述,亦为“急”“数”有别之一证。

4.代脉

《中基》:脉来缓弱而有规则的歇止,间歇时间较长。

《伤寒论》:“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未言其歇止有规则。

《脉经》:“来数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亦未言其歇止有规则,所言至数与《中基》相反。

《内经》中屡见代脉之名,但在不同章句中的代脉,应有不同的含义。《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之“黄者其脉代”和《素问·宣明五气论》之“脾脉代”的“代脉”决非“数而中止”之脉。我意其体状应是《难经》十三难之“色黄,其脉中缓而大”。蒋礼鸿《字义通释》谓“代、大同音通用”,便是一证。黄为脾之色,三段经文所指有病变之脏一致,其脉亦应相同。《灵枢·根结》篇所说的“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其义又有不同。张景岳说:“代者,更代之义。谓于平脉之中而忽见软弱,或乍数乍疏,或断而复起,盖其脏有所损,则气有所亏,故变若此,均名为代。”(见《类经·脉色类四》注文)张氏所说的代脉脉象,临床上经常可以遇到,且三种现象常于一次脉诊中同时出现,而止有定数之脉,临床上却很少见到。故张氏之说信而有征。代脉本有乍数乍疏,可于数时停,亦可于疏时停,故《脉经》与《中基》(其实是大多数医家)在至数上之分歧,都是各以其时所见而产生的。

5.缓脉

《中基》:一息四至,但脉势的来去却有缓慢之感。

《脉经》:“去来亦迟,小快于迟。”

王冰《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注:“缓谓纵缓之状,非动之迟缓也。”林之翰《四诊抉微》说:“李士材曰:‘缓脉以宽舒和缓为义,与紧脉正相反也。’然缓脉、迟脉又绝不相类,缓以脉形宽纵得名,迟以至数为义,《脉经》云:‘小快于迟’,以至数论缓,亦一失也。”与王冰之说完全相同。据此,《伤寒论》第2条中风证的“脉缓”,即不应从至数上去理解,而应从脉势上去理解了。观《伤寒论》桂枝证的脉象有25条的洪大、57条的浮数更可佐证。且从临床事实验之,表证而自汗,脉多见数,汗愈多而数愈显,只是汗出营虚,脉则数而宽纵柔和,不见“紧”象就是了。

6.结语

(1)张仲景以前脉的名称,数目,各脉的体状、主病等均未完全统一,对学习和应用脉诊都带来困难。

(2)张仲景、王叔和把东汉以前的脉学著作进行了一番精心整理,使脉的名称、数目和各种概念,逐趋统一,中医的诊断、治疗学也相应得到提高。

(3)濡、弱、促、代、缓五脉,其名则古今相同,其义则古今相异。我们应该遵从今义,以求统一;明确古义,免滋惑乱。使古今之学皆能为我所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