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床医生在医学临床实践过程中所处的能动地位、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可以看出,对临床医生的要求是高的,无论是智力上、体能上还是精神上。下面具体探讨一下临床医生的素质要求。
首先,必须具备聪明的头脑、敏感的心灵,富于学习力、理解力、观察力、洞察力和判断力;要有足够的理智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后一方面对一位医生能否顺利从事医学临床实践很重要。除智力上的要求外,情绪上的成熟性也应是成功的临床医生必备的品质之一。这意味着,既要处处表现出对病人的关爱,又要对此表现出相当的冷静和克制;要避免与病人或其家属结下宿愿和争吵;不要让病人的行为扰乱了自己的情绪,有时这些行为的确而且实际上已对医生造成困扰,要做到这一点就更难了。这种情绪上的成熟性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自我力量的表现。自我力量是高度自尊和自信的结合,它也包含镇静的内容,保证人们平静和客观地处理问题;更主要的是,自我力量可以使临床医生超越失败和失意,它使医生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因失败而产生负罪感和惩罚自己,同时也使他们在体验成功的乐趣时,不会因沾沾自喜而丧失正确判断事物重要性的能力。
第二,必须具备饱满、丰富的情感,极富有同情心。医生每一天都面对着患者的痛苦和死亡,他们应当能够意会到相类似的感受,愿意与患者一道共同渡过艰难时刻;这也是现代医学对我们新的要求,必须培养能够关心病人并富有同情心的医生,而绝不是培养单纯的技术人员。必须记住,同情患者是帮助患者的开始。我在临床实践中遇到一病人,是一位老者,经历人生的风风雨雨,老伴刚去世,临床交谈中,他总表现得豁达乐观,随遇而安;后来,我从他同病房的病友处获知他的无奈与失落,以及子女不和睦带给他的痛苦。身体的多病以及心理的重压,对于像我们这些身心强健的中青年来讲也是难以长期承受的,而我作为他的管床医生竟然不能全知他的境况,只单纯地关注他的疾病。事后,我愧疚不已,真有“该死”的感受,好在后来我有机会进行了补救。这样的事例临床真是太多了,临床医生没有高度的同情心怎么行呢?
第三,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责任心,也即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临床责任心是怎么强调也不过分的,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当医生精疲力竭的时候,只有强烈的责任心,才能驱使医生认真、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项诊断和治疗。有多少血的教训,都出于责任心的不足啊!责任感是人格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是一个人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美满的一种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一个人的责任感,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敢于自己独立地判断、选择并接受其相应的后果;做事善始善终,注重效果和效率;不推卸自己对社会、团体、家庭及他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等等。具有责任感、责任心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
第四,要有自我献身精神、奉献精神。在医学的道路上,到处充满艰辛和坎坷,常常要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牺牲与家人团聚的欢乐、自己的喜和爱等,而从病人那里却不总能得到对等的回报。医学是一门需要从事者在更广泛方面奉献的领域。没有奉献是很难作出应有的成绩的。
第五,应具备充沛的体能。要想在医学这条充满艰辛的道路上走到底,取得成就,就必须具备充沛的体能,这样才能在与疾病作韧的战斗中获胜。体能的获得一是先天的,另一是后天的营养和锻炼,但还有一重要的源泉是被立志投身医学事业的精神力量所激励和激发的。后一点甚至比前两点更重要。
第六,应具备协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这又是比任何一个领域都更需要的,因为在与疾病和死亡作斗争的过程中,每分每秒都是十分重要的,而每个医生的能力、精力、时间都是有限的,只有团结协作、相互交流,才能在与疾病斗智斗勇中取得优势、创造奇迹。
第七,应尽可能地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技能。在所学专业方面要求精通,并对所有医学领域有的了解,具有专业的鉴赏能力,同时对人类所认识并涉猎到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应尽可能地有所了解和掌握,尤其是心理学、社会学、美学和伦理学要应尽可能地精通它们,这是由服务的对象是人所决定的。更主要的是通过博学,扩大我们头脑的自由程度,更深刻地了解人,以及懂得人是如何度过其一生的。
第八,要具有很强的临床动手能力。医学临床实践活动中动手操作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诊断过程中的各项检查、治疗的实施都必须动手操作,而这些动手操作均是在病人身上进行的,必然对动手操作具有很高的要求,不容许有“次品”出现,否则会给患者带来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一位临床医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也是贯穿其成长过程始终的。我们偶尔在临床上看到那些临床大师的操作,会觉得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其实,他们的动手能力已演变成一种“艺术”,一种由勇气、责任心、智慧、决断、技巧所交织成的“艺术”。他们都是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经过长期的磨炼才达到这种境界的。
要做好一名医生,要具备的素养还有很多。这里再列举一些,如:(1)要为病人保守秘密;(2)医生应注重自己的言语和仪表,以获得病人的尊重,减少不必要的隔阂,减少分心,集中精力共同与疾病作斗争;(3)每位医生最好都有一段“作为一个病人”的经历,无论是自己患病,或被充作病人角色训练所体验的,这对他今后作为医生是有许多好处的;(4)医生要时刻切记的是:病人的主诉就是医生行动的指南!(5)要有善于做各种各样病人思想工作的经验;(6)要善于在各种不利的情况下保持自己诊疗水平的正常发挥,如情绪不佳、疲劳、体能下降、自身患病、工作环境恶劣等;(7)要学会在日常临床工作中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8)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既磨炼了自己的意志,又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等等。以上诸多条件的保有,都在于医生自身长期不懈的磨炼和坚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