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脏腑经络遣方用药

脏腑经络遣方用药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弥补学术流派研究轻临床的不足,拓展学派研究的内涵与外延,收集学术流派相关医家的涵盖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经验的医案已成为当务之急。易水学派是研究脏腑病机和辨证治疗的学术流派,其形成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李杲制定益气升阳、甘温除热大法,创制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名方,成为易水学派的中坚,被后世称为补土学派的宗师。

易水学派概论

中医学术流派研究是研究中医学术发展沿革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便于理清中医学术发展的思想脉络,深入研究历代名医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分清哪些是对前人的继承,哪些是继承中的发展,哪些是个人的创新见解与经验,为中医学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学术流派或体系是后人依据著名医家们的师承关系、学术主张或学术倾向、学术影响而划分的。由于中医学术流派形成发展过程中的融合、交叉、分化,学派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故划分学派的标准不一,有按学科分类,有按著名医家分类,有按学术研究方向分类,有按著作分类,有按地域分类,因而划分出外感学派、内伤学派、热病学派、杂病学派、刘河间学派、李东垣学派、张景岳学派、薛立斋(薛己)学派、赵献可学派、李士材学派、医经学派、经方学派、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温病学派、汇通学派、攻邪学派、丹溪学派、温补学派、正宗学派、全生学派、金鉴学派、心得学派、寒凉学派、蔺氏学派、经穴学派、穴法学派、重灸学派、重针学派、骨伤推拿学派、指压推拿学派、一指禅推拿学派、经穴推拿学派、腹诊推拿学派、儿科推拿学派、五轮学派、八廓学派、内外障学派、少林学派、武当学派、新安学派等,这对中医学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学派研究目前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在于学术流派形成年代、学派划分标准、学派研究学术价值等方面。争论的焦点是基础医学及临床领域中的医经学派、经方学派、汇通学派是否存在,攻邪学派、丹溪学派、温补学派能否另立门户,学派之间的渗透与交叉重复如何界定等;另外,每一学派的代表医家虽然在师承或学术上一脉相承,但其学术理论、临证辨病思路、处方用药方面或相差甚远,这些医学大家大多数是全才,如以学派分类,难免以偏概全;加之以往学术流派研究偏重理论,忽略临床,因此,以派为纲研究著名医家也有其不利的一面。为弥补学术流派研究轻临床的不足,拓展学派研究的内涵与外延,收集学术流派相关医家的涵盖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经验的医案已成为当务之急。因为这些医案不仅是著名医家学术思想的直接鉴证,也是研究学术流派源流的最重要的参考依据。

易水学派是研究脏腑病机和辨证治疗的学术流派,其形成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宋金元时期,宋辽、宋金、金元、元宋之间,战火连年,百姓饱受饥饿、劳役、惊恐之苦,内伤病显著增多。魏晋至宋代,中医学一直处于经验积累阶段,研究重点偏于经验方的收集与应用,忽略了基础理论研究。虽然刘完素创立了火热理论,在病机学说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火热病治疗有了较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却不能指导脏腑病变的治疗。而《中藏经·论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之脏腑虚实、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的五脏辨证等理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实际需要。因此,深入系统地探讨脏腑病机理论,已成为当时中医学发展的客观急需。张元素整理总结前人的脏腑辨证用药,结合其临床实践,建立了以寒热虚实为纲的脏腑辨证体系,在学派发展过程中,逐步转向对特定脏腑进行专题研究。

易水学派发展至明代,有一些医家在继承李杲脾胃内伤学说的基础上,进而探讨肾和命门病机,从阴阳水火不足的角度探讨脏腑虚损的病机与辨证治疗,提出以先天阴阳水火为核心的肾命理论,治疗以温养补虚为特色,因而又被后世称之为温补学派。代表医家有薛己、孙一奎、张介宾、赵献可、李中梓等。

张元素,字洁古,金代人,著《医学启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珍珠囊》等。张氏主张学术创新,提出“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今病不相能也”之论。他认真研究《内经》《难经》《金匮要略》《中藏经》有关脏腑辨证的论述,吸取《备急千金要方》《小儿药证直诀》中脏腑辨证用药经验,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建立了以寒热虚实为纲的脏腑辨证体系,强调根据脏腑寒热虚实辨证用药,为中医辨证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因而成为易水学派的开山。后世师承其说者众多,其门人有李杲、王好古。

李杲,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金代人,著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东垣试效方》《食物本草》《药类法象》《医学发明》《珍珠囊补遗药性赋》等。他在脏腑辨证理论启示下,探讨脾胃内伤病机,紧密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脾胃为元气之本,“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理论,详辨内伤与外感之异同。李杲制定益气升阳、甘温除热大法,创制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名方,成为易水学派的中坚,被后世称为补土学派的宗师。李氏医案散见于《脾胃论》《兰室秘藏》《东垣试效方》《医学发明》之中,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医案。其医案或附于论后,或附于方后,记载详细,病机分析透彻,处方用药有章法可循,经方与时方并举。并自创新方,如益胃升阳汤、半夏白术天麻汤、木香顺气汤、清神补气汤、补气升阳和中汤、普济消毒饮等所治医案比比皆是。其门人有王好古、罗天益等。

王好古,字进之,元代人,著有《阴证略例》《医垒元戎》。王好古初师张元素,后从李杲之学,得张、李二家之传,阐发阴证病因病机和辨证,重视脏腑内伤、阳气虚损,明确提出“三阴可补”,除运用仲景通脉四逆汤、当归四逆汤、理中汤作为内伤三阴的主治方外,又收集后世温补脾肾诸方如返阴丹、正阳散、附子散、白术散等作为补充。王氏所治医案多为阴证。

罗天益,字谦甫,元代人,著有《卫生宝鉴》,整理了李杲《东垣试效方》。罗天益深入探讨了脾胃的生理功能,揭示脾胃与其他四脏及营卫津液的关系;将李杲所论饱食所伤和劳倦所伤分为食伤和饱伤、虚中有寒和虚中有热,治疗突出甘补辛升,发挥了李杲的脾胃内伤学说;在补中益气汤基础上加川芎、蔓荆子、细辛、白芍而成顺气和中汤,用于治疗气虚头痛。其医案症状记录较为详尽,用药思路颇具特色,治疗过程具体,分析了方药配伍规律,深受后世称赞。

薛己,字新甫,明代人,著有《内科摘要》《保婴撮要》《保婴金镜录》《外科经验方》《外科心法》《外科发挥》《女科撮要》《疠疡机要》《口齿类要》《本草约言》《正体类要》等。薛己受李杲影响,强调“人以脾胃为本”,“胃为五脏本源,人身之根蒂”,“若脾胃一虚,则其他四脏俱无生气”,“人之胃气受伤,则虚证蜂起”,发展了“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理论,治疗多以补中益气汤为法,或出入于四君、六君之间。同时又受王冰、钱乙影响,主张若补脾不应,当求之于肾和命门之水火阴阳不足,肾阴不足用六味丸壮水之主以镇阳光,命门相火不足用八味丸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因其用药偏于温补,又被称为温补学派的先驱。薛氏著作多为医案,其对理论的论述多体现于医案之中,后世评价极高。

张介宾,字会卿,号景岳,明代人,著有《景岳全书》《质疑录》《类经》等。张介宾治学主张师古而不泥,辨疑而不苟,善于继承,勇于创新,不仅注重中医理论研讨,对临床实践也极为重视,对中医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张氏阐发命门水火理论,认为命门藏先天之水火,为元阴元阳所居之所,五脏功能必赖命门始能发挥正常,故云:“命门之水火为十二脏之化源,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认为若命门之元阴元阳亏损,则脏腑阴阳虚损,用左归、右归补命门先天水火。张介宾临证重视辨证,并根据实践经验,首先提出“二纲六变”辨证纲领,即以阴阳为辨证之“纲”,统领表里、寒热、虚实六变,以纲赅目。他将方剂分为补剂、和剂、寒剂、热剂、固剂、因剂、攻剂、散剂八阵,并收采古代名方1516首,编为古方八阵,所创新方186个列入新方八阵,另有妇产、小儿、痘疹、外科等古方922首,均收于《景岳全书》之中。其中左归、右归四方体现了其制方思想。《景岳全书》收录医案多达300余个,涉及临床各科,外感病与内伤病并举,论后附案,以案证论。也收录历代名医许多医案,体现了其兼蓄并收的思想。

赵献可,宇养葵,明代人,著有《医贯》《邯郸遗稿》。赵献可阐发命门学说,认为命门位居两肾之中,有位无形,为人身之君主之官,居于十二官之上,实为生命之主宰。赵氏治疗水亏火衰,用六味丸补水以配火,壮水之主以镇阳光,用八味丸于水中补火,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推广了六味八味的临床应用范围。其谓:“命门为十二经之主,肾无此则无以作强而伎巧不出矣,膀胱无此则三焦之气不化而水道不行矣,脾胃无此则不能蒸腐水谷而五味不出矣,肝胆无此则将军无决断而谋虑不出矣,大小肠无此则变化不行而二便闭矣,心无此则神明昏而万事不能应矣。”赵氏认为命门为君火,而先天水火的并居焉。其临床治疗亦特别重视先天水火的治疗。其云:“先天水火,原属同宫,火以水为主,水以火为原。故取之阴者,火中求水,其精不竭;取之阳者,水中寻火,其明不息。斯大寒大热之病得以平矣。”《医贯》记载的医案以内科疾病为主,喜用成方,包括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和逍遥散等,还摘录了李杲、戴思恭、薛己、吴茭山等名医的医案。

李中梓,字士材,明末清初人,著有《医宗必读》《内经知要》《删补颐生微论》《雷公炮炙药性解》《本草通玄》《病机沙篆》《诊家正眼》《伤寒括要》《里中医案》等,《本草通玄》《病机沙篆》《诊家正眼》三书合订为《士材三书》。李氏治学主张兼通众家之长,不偏不倚,重视学术交流,常与王肯堂、施笠泽、秦昌遇等切磋岐黄,善于著书立说。李氏重视中医教育,培养了大批人才,其门人有沈朗仲、马元仪、董廙、秦卿胤等35人之多,马元仪又将其学再传于尤在泾。还有侄子李果瑛、李延昰,侄孙李廷芳等也从其学。李氏私淑李杲、薛己,博采众长,重视脾肾,明确提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临证治疗主张重阳抑阴,偏重于补气补阳,认为“气血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 。其医案专著《里中医案》共收医案50多则,不分门类,不立标题,大多为内科杂病疑难治案,长于脉诊和辨证,处方灵活,按语明晰。还有部分医案见于《医宗必读》《删补颐生微论》。

高斗魁,字鼓峰,清代四明人,著有《四明医案》《四明心法》。高氏认为,人以元气为本,病以内因为主,重视脏腑功能失调,尤其着眼于真阴真阳的偏盛偏衰,治疗主张顾护元气、调整水火、扶正祛邪。因为“人之元气有限”,故补不嫌早,攻不嫌迟,用药偏于温补,擅长用八味丸补阳,用六味饮化裁治疗阴虚火旺,创制滋水清肝饮治疗阴虚之郁证。《四明医案》记载有28个医案,涉及临床各科,但以内科医案居多,辨病用药思路独特。清代医家杨乘六将《四明医案》收于《医宗己任编》,并于每案后加上精辟按语,与原案相得益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