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感热病医案

外感热病医案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弥补学术流派研究轻临床的不足,拓展学派研究的内涵与外延,收集学术流派相关医家的涵盖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经验的医案已成为当务之急。温病学派是研究温病的病因病机、传变规律及防治方法的一个学术流派。《诸病源候论》论述了温热病的病因病机、症状特点,列举热病候28论、温病候34论、时气病候43论。

温病学派概论

中医学术流派研究是研究中医学术发展沿革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便于理清中医学术发展的思想脉络,深入研究历代名医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分清哪些是对前人的继承,哪些是继承中的发展,哪些是个人的创新见解与经验,为中医学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学术流派或体系是后人依据著名医家们的师承关系、学术主张或学术倾向、学术影响而划分的。由于中医学术流派形成发展过程中的融合、交叉、分化,学派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故划分学派的标准不一,有按学科分类,有按著名医家分类,有按学术研究方向分类,有按著作分类,有按地域分类,因而划分出外感学派、内伤学派、热病学派、杂病学派、刘河间学派、李东垣学派、张景岳学派、薛立斋(薛己)学派、赵献可学派、李士材学派、医经学派、经方学派、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温病学派、汇通学派、攻邪学派、丹溪学派、温补学派、正宗学派、全生学派、金鉴学派、心得学派、寒凉学派、蔺氏学派、经穴学派、穴法学派、重灸学派、重针学派、骨伤推拿学派、指压推拿学派、一指禅推拿学派、经穴推拿学派、腹诊推拿学派、儿科推拿学派、五轮学派、八廓学派、内外障学派、少林学派、武当学派、新安学派等,这对中医学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学派研究目前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在于学术流派形成年代、学派划分标准、学派研究学术价值等方面。争论的焦点是基础医学及临床领域中的医经学派、经方学派、汇通学派是否存在,攻邪学派、丹溪学派、温补学派能否另立门户,学派之间的渗透与交叉重复如何界定等;另外,每一学派的代表医家虽然在师承或学术上一脉相承,但其学术理论、临证辨病思路、处方用药方面或相差甚远,这些医学大家大多数是全才,如以学派分类,难免以偏概全;加之以往学术流派研究偏重理论,忽略临床,因此,以派为纲研究著名医家也有其不利的一面。为弥补学术流派研究轻临床的不足,拓展学派研究的内涵与外延,收集学术流派相关医家的涵盖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经验的医案已成为当务之急。因为这些医案不仅是著名医家学术思想的直接鉴证,也是研究学术流派源流的最重要的参考依据。

温病学派是研究温病的病因病机、传变规律及防治方法的一个学术流派。汉唐时期对外感温热病的探讨为温病学派的形成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金元时期刘完素阐发火热理论成为温病学派的先导;明清之际温疫猖獗,南方地区热病盛行,为研究温病提供了有利条件,吴有性、戴天章、余霖、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等为温病学派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使温病的证治从《伤寒论》体系中脱离出来,促进了中医的学术发展。

《黄帝内经》对温病的病因、发病类型、症状、传变、治则、善后禁忌及疫病特点等曾有论述。如《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涩;热病之脉,阴阳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涩。”《伤寒论》对风温、暍病也有论述,如“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主要是感受疠气所致,“其年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曰温病”。该书还收录了防治温病、温疫、温毒的方药,如太乙流金方、辟温病散等。《诸病源候论》论述了温热病的病因病机、症状特点,列举热病候28论、温病候34论、时气病候43论。书中认为温病、时气、疫疠等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且具有强烈的传染性,“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对风温、春温、温病、温毒与温疟进行了阐发,并收载不少防治温病的方剂。其后的《伤寒总病论》《类证活人书》对温病的证治亦多有论述。

刘完素根据宋金时期外感热病的发病特点与传变规律,提出“六气皆能化火”理论,总结治疗方法,创制防风通圣散、双解散、三一承气汤等,标志着外感温热病在理法方药方面开始自成体系,为温病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汪机在《石山医案》中提出了新感温病的概念,“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病温者,此特春温之气,可名曰春温,如冬之伤寒、秋之伤湿、夏之中暑相同,此新感之温病也”。《先醒斋医学广笔记》阐发温疫是邪气从口鼻而入,补充了外邪侵犯人体从皮毛而入的不足。《伤暑全书》强调暑邪“从中鼻而入,直中心包络经,先烦闷,后身热”。

明末清初,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温疫猖獗,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众多医家皆深入研究其病因病机与发病规律,探讨治法方药。

吴有性,字又可,明代人,著《温疫论》。《温疫论》详细阐发了温疫的致病因素、感邪途径、侵犯部位、传变方式、临床表现。吴有性认为,温疫的病因是感受异气,邪从口鼻而入,伏于膜原,表里分传,感之深者,中而即发,感之浅者,未能顿发,或由诱因,正气受伤,邪气始张。他还创制达原饮与三消饮疏利膜原,表里分消,大获奇效。自此温疫学说开始建立,并得到迅速发展。

戴天章,字麟郊,清代人,著《广瘟疫论》。其在《温疫论》基础上,重视温疫的早期诊断,通过辨气、辨色、辨舌、辨神、辨脉识别温疫,并总结治疗温疫的五种大法(汗、下、清、和、补)。强调温疫汗不厌迟,下不厌早,清法贯穿始终,补法用于善后,表里寒热虚实并见或余邪未尽则用和法。

余霖,字师愚,清代人,著《疫疹一得》。他就乾隆之际的温疫大流行阐发己见,认为温疫的病因病机为淫热入侵于胃,敷布于十二经脉,并创制清瘟败毒饮,重用石膏泻诸经表里之热,补充了吴有性《温疫论》之不足。《疫疹一得》内有医案11个,均为应用清瘟败毒饮大剂和中剂的医案。

叶桂,字天士,清代人,著《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叶氏医案存真》《未刻本叶氏医案》等。叶氏主张博采众长、融汇古今,重视学术创新。他详细阐发温热病的发病规律、辨治方法,创立卫气营血的辨证纲领辨治温病,使温病证治形成了更为独立完整的体系,彻底从《伤寒论》中摆脱出来。他还提出“肝风内动、久病入络”说,总结了治疗胃阴不足及虚损症的经验,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临证指南医案》(包括《幼科要略》)、《叶氏医案存真》、《未刻本叶氏医案》等记载了大量叶氏的临证医案,症状记述虽简,但病机分析中肯,尤其是其门人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所作的按语,更使该书锦上添花,成为临证必读之书。

薛雪,字生白,清代人,著《湿热条辨》《扫叶庄医案》《碎玉篇》,对湿热病的病因病机、发病特点、传变规律、临床证型、遣方用药等进行了论述。他认为,湿热病病因为湿热,宜在脾虚湿胜时感而发病,多由上受,直趋中道,或归于膜原,或波及三焦与肝脏,临床辨治应分清湿热偏胜、留滞部位及伤阴伤阳之不同;并指出“湿热之病,不独与伤寒不同,且与温病大异”,补充了《温热论》之不足。薛氏医案简略,用药没有剂量,复诊也少,但症状、病机、治则俱备,需要认真揣摩才能领会其辨病思路。

吴瑭,字鞠通,清代人,著《温病条辨》《吴鞠通医案》《医医病书》。吴氏在《温热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温病的发病规律,指出温病自口鼻而入,先病于肺,肺病逆传,即犯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脾与胃,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始于上焦,终于下焦,并以上中下三焦为纲,统论温热、湿热与温疫。他还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吴氏总结了清络、清营、清宫、育阴等治疗原则,创制桑菊饮、银翘散等方剂,使治疗温病的方药更加完备。

王士雄,字孟英,清代人,著述颇丰,如《温热经纬》《随息居饮食谱》等。王氏治学主张博采众长,重视临床,善治温病,还精于治疗内科与妇科疾病,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与沿袭旧说、空发议论者迥然有别。《温热经纬》集温病学之大成,并对暑邪、伏气温病、顺传逆传及霍乱病等均做了深入阐发。书中系统总结了辨治暑病的理法方药,认为暑为阳邪,易夹湿邪,伤气耗津,治疗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创制新的清暑益气汤清暑热、益元气。书中还探讨了伏气温病的传变方式、临床表现,主张治疗先治血分后治气分;初起宜投清解营阴之药,迨邪从气分而化,舌苔开始渐布,再清气分热邪;伏邪较重,亟宜大清阴分伏邪,待厚腻黄浊之苔渐生后,再解气分。另外,王氏还重视饮食疗法,并详论食物药效,采摭食疗验方。王氏临诊之余为后世留下大量的医案,见于《王氏医案》《王氏医案续编》《王氏医案三编》《归砚录》《随息居重订霍乱论》等书。医案涉及临床各科,案中症状详略有序,病机分析中肯,辨病用药思路独特,治疗过程完整,并附有预后及治疗效果,深受后人青睐。王氏医案中用药缺少剂量乃美中不足。

雷丰,字少逸,清代人,著《时病论》。《时病论》是重要的时病专著,为学习温病的入门读物,清末名医陈莲舫加注后用来课徒。书中对风热、伤暑、中暑、暑温、热病、湿热、湿温、秋燥、冬温、春温、风温、温毒、伏暑等十余种非疫性外感病及伏气温病的病因、病理、症候特点、理法方药详加论述,并按季节编排先论,法方继之,末附医案,形式新颖简洁,颇为实用。雷氏医案治疗经过完整,其辨病思路或设问答形式,或由门人评述,使人一目了然。

柳宝诒,字谷孙,清代人,著《温热逢源》,编纂《柳选四家医案》。柳氏针对“重新感,轻伏邪”的时弊,详论伏气温病,强调伏邪为病颇多,致病轻重,治疗宜以清泄里热为主,兼顾温肾育阴,疏解新邪。柳氏医案详于症状记录和病机分析,部分医案有多达十八诊者,也有不少病案均为一诊,治则明确,但用药没有剂量,也无疗效说明。

总之,温病学派对中医学术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促进了中医理论与临床的发展与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