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医药奄奄一息了吗

中医药奄奄一息了吗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知,中医药是中华民族防病、治病的法宝,也是中国文化的魄宝。目前中医药的发展确实面临一些现实困难和问题,但是,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前景非常看好。如此这般去行动,中医药就不只限于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将成为中华民族对全人类健康的功臣。

杨蔚然

【新闻背景】

10月1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全国新闻媒体培训班在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举办。会上,国家药监局政策法规司、药品安全监管司及新闻处相关负责人通报了我国药品GMP的实施情况,并宣讲相关法律、法规;同时,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周超凡教授就“中药的安全性”作重点讲授。

时逢网上“取消中医中药”争议话题高峰期,有人在网上“征集取消中医的签名”,要让中医“退出国家体制”,其理由是中医“不科学”“不安全”。事实如此吗?本报记者趁此机会,专访了有着几十年中医药实践、研究经验的周超凡教授。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记者:从神农氏尝百草始,至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等伟大医药学家,一直到现代中医为国人诊病疗疾,几千年的渊源,中医药与中华民族可以分割吗?

教授:反对中医,让中医药退出医药体系,要求废除中医的不乏其人,自古就有,争论了一百多年,不奇怪。甚至鲁迅先生就说过“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陈独秀也曾指出“中医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然而,中医至今存在。

有争议是好事,说明我们的中医药传统文化,目前亟需“追赶时尚”,该做到的还没做到,该做好的还没做好。但几千年的传承文明,不能让其一夜消失。过去的某些传染病,在国外无药可治,被传染者一死就是成千上万;中华民族却尝试着用煎煮中草药的方法,治愈了自己的病,还有力地控制了病情的恶性蔓延。

由此可知,中医药是中华民族防病、治病的法宝,也是中国文化的魄宝。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繁荣昌盛,中医药的贡献不可磨灭,是西医无法替代的。“子不嫌母丑”,中医若懂得扬长避短,则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中医西医,不可偏废”

记者:中医讲求“师承”,需要在师傅的指引下,长期实践来积累经验,这样才可辨证施治,而目前西医化的培养和管理方式会不会淹没中医?

教授:中医的确有宝贵的一面,也有保守的一面,甚至存有糟粕,如果全是欺骗,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何以维持?传统文化的精华越来越不被国人所知晓,甚至连学中医的学生,有多少精通阴阳、深识典籍呢?迫不及待过英语四六级关啊。这种不认爹娘的浮躁、急功近利之举,叫做数典忘祖!

西医“一物降一物”,头痛医头,脚痛治脚,确有其优势。在20世纪中叶以前,结核病、天花、霍乱等烈性传染病,西医发挥了作用。但到了20世纪中叶以后,慢性病取代传染病成为健康的主要威胁。与传染病相比,慢性病有“致病原因被认为主要是受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只能控制而不可治愈”的特性。对此,中医以其特有的对人体宏观机制以及人体与自然关系的把握,尽显优势,这就是当今世界上中医药越来越俏的原因。

网上说,目前在各级各类中医院中,学中医的专科、本科、研究生各层次学生,经过西医系统进修者占96%以上,他们对现代医学知识的掌握,大大超过对中医药理论知识的掌握,使中医知识几乎成为现代医学知识的补充。对中医药的偏废、轻视,导致传统文化“断后”,怎么不会给传统文化带来“灭顶之灾”呢?

“无药不偏,无药不毒”

记者:目前国内稍微上了年纪的百姓,对中医药怀有深厚的感情和依赖,当他们听说有人要“取消中医”时,深感气愤;同时,他们认为“中药没有不良反应”“纯天然药物没有毒性反应和副作用”,教授的客观评价是这样吗?

教授:最近网上争论时有这样个小故事:一个很漂亮的小女孩得了个鸡胸,西医说缺钙,要手术;中医说是肺气郁结,最终选择中医,1个月完全治好,花费不过几百元。若用西医手术,肯定不下几千元。中国老百姓确实认死理,看病就论“能不能治好病,花钱少,毒性反应和副作用小”。

而中医治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中药。什么是药呢。中药理论认为,就性质和作用而言,无药不偏,无药不毒,诚如《内经》记载:“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以气味之有偏也”;石寿棠在《医原·用药大象论》中也说:“药未有不偏者也,以偏救偏,故名曰药”;张景岳在《本草正》里也明示了“无药无毒”。这说明,传统中医药学对药物作用的两面性早已作清晰的表述。

不管中药西药,“是药三分毒”,把“毒”用好了,就是福。如何保证中医药的安全性?除了政府的监管、研究部门的责任外,百姓应理智对待中医药的不良反应,掌握好使用原则。如能口服就不肌内注射、能肌内注射就不输液;正确掌握剂量、疗程;注意过敏、避免合并用药;避免用于不适宜人群;注意检查外观性状、生产厂家、批号、有效期等。

“强化优势,提升创新

记者:(2006年)10月10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在谈到网上有人征集取消中医的签名活动时表示,卫生部坚决反对这样的言论和做法。且不论官方的表态,国医将如何冲破藩篱,实实在在惠及国人或最终走出国门?

教授: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至今在现实生活中,仍是解除病痛的一个重要选择。目前中医药的发展确实面临一些现实困难和问题,但是,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前景非常看好。

中医药要重整山河,首先必须做好国人的正面教育,“西药管用,中药无效”的质疑是绝对错误的;“急病找西医,治本找中医”,树立信心发展中医药;果断制止“洋中药”侵袭、倒灌中国市场;摒弃对中医的“洋化”改造,给中医留下一个按自己的特殊规律发展的有利空间,摆脱崇洋媚外的控制和干扰;绝不闭关自守,包容一切优秀文化,并提升创新。如此这般去行动,中医药就不只限于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将成为中华民族对全人类健康的功臣。

【原文见杨蔚然.中医药奄奄一息了吗?[N].长沙晚报,2006年10月24日B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