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制备方法看中药注射剂

从制备方法看中药注射剂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针对中药注射剂的药物组成和药物鉴别已发表了文章,现进一步讨论其制法的相关问题。在此情况下,为给质量要求很高的中药注射剂设计制法,使其依然保持中药利用综合性有效成分治病的特点,确实极其困难。所以,欲以天然药注射剂制法的水平要求中药注射剂的制法,很不现实。目前采用本制法的中药注射剂还很少见,由于提取有效成分制备的中药注射剂,纯度高、杂质少、质量便于控制,值得提倡。

常用中药剂型的制法,当属注射剂的技术要求最高、研制难度最大、存在问题最多。笔者针对中药注射剂的药物组成和药物鉴别已发表了文章,现进一步讨论其制法的相关问题。

(一)中药注射剂制法概况

笔者仅从1985年我国《药品管理法》颁布执行以来,经国家正式批准纳入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20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13册)、新药转正标准(1~44册)和《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收载的目前仍在生产使用的109种(共计118种,扣除同名同方9种,实际109种)中药注射剂为研究对象,统计其制法。

1.59种单方中药注射剂的制法

为了便于读者自行进一步分析,特将59种单方中药注射剂的8种制法资料提供如下。

(1)有效成分提取法:莲必治注射液等5种。

(2)有效部位提取法:共10种。其中①提取总苷,血塞通注射液等5种。②提取总碱,雪上一枝蒿注射液等2种。③提取多糖人参多糖注射液等3种。

(3)水提醇沉法(水醇法):板蓝根注射液等20种。

(4)醇提水沉法(醇水法):穿心莲注射液等9种。

(5)蒸馏法:柴胡注射液等4种。

(6)综合法:野菊花注射液1种。

(7)制法保密:刺五加注射液等7种。

(8)其他法:康莱特注射液等3种。

2.50种复方中药注射剂的制法

为了便于读者自行进一步分析,也将50种复方中药注射剂的6种制法资料提供如下。

(1)有效成分提取法:即先提取有效成分,然后配制,仅消痔灵注射液1种。

(2)有效部位提取法:共4种。其中①两味药组成,银黄注射液1种;②3味药组成,矾藤痔注射液1种;③4味药组成,茵栀黄注射液1种;④5味药组成,舒肝宁注射液1种。

(3)水醇法:共15种。其中①两味药组成,痛可宁注射液等4种。②3味药组成双黄连注射液等6种。③4味药组成,止喘灵注射液1种。④5味药组成,复方大青叶注射液1种。⑤6味药组成,复方风湿宁注射液等2种。⑥9味药组成,复方蛤青注射液1种。

(4)蒸馏法:共6种。其中①两味药组成,柴辛感冒注射液等3种。②4味药组成,醒脑静注射液1种。③6味药组成,复方麝香注射液1种。④7味药组成,伊痛舒注射液1种。

(5)综合法:共20种。

其中水醇法+醇水法有7种,即①两味药组成,丹参注射液等3种;②3味药组成,康艾注射液1种;③4味药组成,艾迪注射液等2种;④5味药组成,骨痨敌注射液1种。

蒸馏法+水醇法有10种,即①两味药组成,丹参注射液等3种;②3味药组成,复方蒲公英注射液等2种;③4味药组成,去感热注射液1种;④6味药组成,乳腺康注射液等2种;⑤8味药组成,退热解毒注射液等2种。

蒸馏法+水醇法+醇水法有2种,即①3味药组成,生脉注射液1种;②12味药组成,清热解毒注射液1种。

水醇法+醇水法+有效成分+水解醇沉法,8味药组成,清开灵注射液1种。

(6)制法保密:共4种。其中①两味药组成,参附注射液等2种。②4味药组成,脉络宁注射液1种。③5味药组成,苦黄注射液1种。

(二)有关中药注射剂制法问题的讨论

1.是否需要制成注射剂

首先必须确认制成注射剂型的必要性。注射剂的优越性无可置疑,制备难度之高、出现不良反应风险之大也众所周知。所以,选择注射剂型必须慎之又慎!从目前上市的中成药看,与中药注射剂同处方(仅指其组成药味相同)的不同剂型中成药多得很,有的多达10种(益母草类、清开灵类),11种(丹参类),12种(生脉类),14种(银黄类、板蓝根类),甚至高达20种(双黄连类)等,其中不乏用于治疗一般常见病慢性病,是否需要制成注射剂,很值得再评价。

2.中药注射剂制法设计的难点

设计中药注射剂制法的最大困难是有效成分不清楚。众所周知:中药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即使单味药也不例外;不仅化学成分非常复杂,对其有效成分也是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在此情况下,为给质量要求很高的中药注射剂设计制法,使其依然保持中药利用综合性有效成分治病的特点,确实极其困难。所以,欲以天然药注射剂制法的水平要求中药注射剂的制法,很不现实。但是,注射剂直接注入人体,其中如含有危害人体的杂质,用后势必造成较为严重的、甚至不可挽回的不良反应,要求中药注射剂的制法尽可能完善,虽然很难办到,却不能降低要求,务必加大研制力度,尽量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搞清有效物质,制定明确、可控的质量标准,严格达到安全、有效的要求。

3.有效成分提取法

有效成分提取法制备中药注射剂,其化学成分和纯度比较容易控制,质量也比较稳定,如果有效成分明确,不失为一种好的制法。从上述可以看出,目前用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制备中药注射剂的例子还很少,在公开制法的98个注射剂中只有6个,只占6.12%,且主要集中在单味注射剂中,复方注射剂中只有1个,仅占1.02%。这个用有效成分制备的“中药注射剂”——消痔灵注射液,只是因为它被列入中药成方制剂范畴,才被视为中药注射剂。消痔灵注射液由明矾、三氯叔丁醇、枸橼酸钠、甘油、鞣酸、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亚硫酸氢钠组成,功能收敛、止血,用于内痔出血、各期内痔、静脉曲张性混合痔,其研制、应用都同中医药理论无关,实际上更像化学药或天然药而不是中药。

目前采用本制法的中药注射剂还很少见,由于提取有效成分制备的中药注射剂,纯度高、杂质少、质量便于控制,值得提倡。诚然,要找到符合中医药理论要求的有效成分难度很大,倘若所提有效成分不够理想,可以通过再评价逐步改进。

4.有效部位提取法

若主要有效成分基本明确,或有效部位(或有效部位群)清楚,则可采用提取有效部位(或有效部位群)的制法。这种制法虽然不及有效成分提取法的质量稳定、可控,但在目前乃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可以在严格控制质量的前提下,在积累工业生产和临床应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

5.水醇法

本法由最常用的传统浸提法——水煎法和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精制法——醇沉法联合而成。其原理是中药原料中的大部分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既可溶于水中又可溶于醇中,先用水提出有效成分,然后用不同浓度乙醇除去杂质。水醇法是生产中药注射剂最常用的方法,在109种中药注射剂除去11种制法保密的98种中,就有35种用单独的水醇法制备(占35.71%),而用综合法制备的21种中药注射剂又都全部用了水醇法,即98种中药注射剂中共有56种用了水醇法,占57.14%之多。水醇法制备的优点是保留了较多的综合性有效成分,对生产设备要求不高;但存在多种杂质不易彻底除尽、不良反应较多、有效成分损失较多、生产周期较长、产品稳定性较差、质量不易控制、药液受热时间长、能耗较高等,较多缺点,当属权宜之计,应尽量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生产成分明确、质量稳定可控、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优质中药注射剂。

6.醇水法

其原理与水醇法相似。但先用乙醇提取相关成分,可显著降低蛋白质、黏液质、淀粉等在醇中溶解度小的杂质,有利于提取液的进一步纯化与精制。本法虽然具有工序简单、药液受热时间较短的优点;但也存在与水醇法类似的不易彻底除尽杂质、产品稳定性较差、质量不易控制等缺点,也不是制备中药注射剂的理想方法。

7.蒸馏法

为提取挥发性成分的一种简便而常用的方法,适用于含挥发油或其他挥发性成分的中药注射剂。在98种中药注射剂中,单独用蒸馏法制备10种,用综合法制备而涉及用蒸馏法12种,合计22种,占22.45%。如果直接以本法得到的蒸馏液制备注射剂,则可因原料成分含量不同等缘故导致药液含量不稳定;若将首次得到的蒸馏液重蒸馏,虽然可以提高成分的含量,或提取挥发油配药液,其含量虽能得到较好的控制,但加热时间较长,可能引起热敏性成分被破坏;挥发油是混合物,其组成不稳定,提取多了效果不一定好,提多少合适,需要研究;在蒸馏过程中也可能存在挥发性有效成分挥散或破坏的可能性。

8.是否含蛋白质

有的注射剂含有异种蛋白,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9.附加剂

制备中药注射剂遇到有效成分难溶,或调pH,或调渗透压,或抑制微生物,往往需要加入附加剂,其中有的会带来不良反应,必须慎重。例如,为了增加溶解度加聚山梨酯80助溶。聚山梨酯80有轻度溶血作用,用量应严格控制,供静脉注射的最好不加。

10.大多数中药注射剂制法的弊病

涉及水醇法、醇水法、蒸馏法等方法制得的大多数中药注射剂,所含成分为不够清楚的混合成分,尤其是复方中药注射剂,其有效成分和杂质的含量难于严格控制,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就难于充分保证。这些制法只能作为当前过渡阶段的权宜之计,应当在全面再评价的基础上,选择有临床治疗优势的品种,通过研究,逐步改用先进的新工艺。

11.加快中药注射剂制法的更新换代

目前纳入国家标准的中药注射剂大多报批时间较早,工艺水平显然滞后,近十几年来国内制药行业发展很快,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涌现。例如:超声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加压逆流提取法、超滤法、高速离心分离法、离子交换法、树脂交换法等方法,喷雾干燥、沸腾干燥、冷冻干燥等干燥技术,多种形式的多效蒸发设备、渗滤-薄膜蒸发连续提取器、逆流离心萃取器等设备,都可以用来改进中药注射剂的制备工艺。

(三)结语

中药注射剂是从传统中药剂型中演变而来的新剂型,问世60多年来,克服种种困难,在临床治疗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其是研制难度很高的剂型,更需精心培植、不断完善。目前纳入国家标准的中药注射剂大多报批时间较早,工艺水平显然滞后,为了加速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中药注射剂制备工艺的更新换代。

参考文献

[1]周超凡,徐植灵,林育华.从药物组成看中药注射剂.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1):950.

[2]周超凡,徐植灵,林育华.从药物鉴别看中药注射剂.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6):1387-138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5册.1998:179.

【原文见周超凡,徐植灵,林育华.从制备方法看中药注射剂[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7):1477-1478.此次发表略加修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