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可报告范围

可报告范围

时间:2022-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进行可报告范围实验的样品必须与真实标本尽可能相似,也即要与真实标本具有相同的基质状态,样品没有使实验无效的干扰。若存在显著携带污染时,应用空白样品将线性实验的样本隔开。若b很接近1,a接近于0,则可直接判断该测定方法可报告范围在实验已涉及浓度。此时,缩小的分析范围是真实的可报告范围。

线性范围是分析方法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线性范围越宽,说明该方法的性能越好,越适用临床。评价分析方法线性范围的方法很多,如平均斜率法、直线回归、EP6-A,其中以EP6-A最客观,但非常繁杂。本节主要对直线回归法进行简要介绍,在介绍EP6-A之前,先弄清几个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

1.分析测量范围 患者标本未经任何预处理(稀释、浓缩或其他预处理),由检验方法得到分析物可靠结果范围称分析测量范围(Analytical Measurement Range,AMR)。

2.临床可报告范围 患者标本可经任何预处理(稀释、浓缩或其他预处理),定量检测项目向临床能报告的检测范围,称临床可报告范围(Clinically Reportable Range,CRR)。

3.线性 检测样本时,在一定范围内提供的检测结果与样品中被测物浓度成比例关系的能力。

4.线性范围 指覆盖检测系统的检测的结果具有可接受线性的范围,即非线性误差小于设定标准。

(二)实验方案

1.一般要求 实验人员必须掌握有关的仪器操作、简单的设备或检测系统需要校准和维护程序、样品的准备方法。对较简单的设备需5天内完成操作培训,对较复杂的多通道设备则需要5天以上的培训时间。在完成对分析方法或程序的熟悉过程后,即可开始评价实验并收集实验数据。

2.样品要求

(1)进行可报告范围实验的样品必须与真实标本尽可能相似,也即要与真实标本具有相同的基质状态(血清、血浆、尿液),样品没有使实验无效的干扰。

(2)各实验样品内含分析物浓度应已知,样品的浓度范围遍布整个预期检测范围,最高浓度的样品应达到检测范围的上限,低值样品应低于线性低限,样品浓度包含各医学决定水平。

(3)样品的数量:验证线性范围的实验:使用5~7个浓度水平的样品,每个样品重复测定2次;确认线性范围的实验:7~9个样本,2~3次测定;建立线性范围的实验:使用7~11个浓度水平的样品,选用的高值(H)样品应高于线性上限的30%,低值(L)样品应低于线性低限,每个样品测定2~4次。

3.实验程序 全部线性评价实验和数据采集应在同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分析序列应为随机排列。若存在显著携带污染时,应用空白样品将线性实验的样本隔开。每个浓度样品重复测定2~4次。记录测定结果。

4.线性实验的统计处理

(1)计算和测定样品值:检测系统或测定方法经校准后,对分析测量范围实验的低、高限值样品做多次测定,以均值表示该2个样品测定结果。依照样品配制稀释关系,计算出各实验样品内含分析物的浓度,为这些样品的预期值。将这些样品再经检测系统或测测方法检测,得到各检测值。

(2)做图:在坐标纸上,以X表示各样品的预期值,以Y表示各样品的实测值,将所有实验结果点在图上。如果所有实验点在坐标纸上呈明显的直线趋势,用直线回归统计对数据进行处理。

(3)统计处理:经直线回归统计处理得直线回归方程^y=b X+a。理想状态下,预期值与实测值间呈通过原点、斜率为1的回归线,即斜率为1、截距为0。实际统计结果,b不会正好等于1,a不会为0。若b很接近1(例如b=1.00±0.03),a接近于0,则可直接判断该测定方法可报告范围在实验已涉及浓度。

若b不接近1,a较大,从经验上判断,若b<0.97,或b>1.03,已有可能b与1之间有统计上显著性差异。为做出正确判断,可对所有实验结果做统计分析:是高浓度处,还是低浓度处的实测值与预期值有较大偏倚。试着舍去某组数据,另做回归统计。若缩小分析范围后,回归式有明显改善,b接近于1,a趋近于0。此时,缩小的分析范围是真实的可报告范围。

在很多场合下我们讨论的线性范围和可报告范围是一回事,要求反应响应量与样品内分析物量呈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若反应响应量和分析物量用相同的计量单位表示时,斜率应极其近于1;评价时各连续样品的斜率无明显的变化倾向。但是如果样品中的分析物含量与分析仪报告的测定值间并不具有真正的恒定比例关系,各点斜率逐渐下降,是曲线表现;但是从临床应用来看将曲线做直线处理引入的误差不是很大,因此,仍然去寻找可用的检测范围,此时的线性范围和检测范围不能等同。但是,当线性评价结果从统计上认为是非线性,若依然采用线性方式处理患者标本结果,引入的误差不超过允许误差,可以接受做线性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