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毒与移毒疗法

毒与移毒疗法

时间:2022-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多数医学都承认毒的存在,对其产生条件、致病机理及临床特征做了广泛的讨论,并对病理化所生之毒有新阐发,解毒法日臻完善。所以说,历代有“解毒”“败毒”“泻毒”之说,没有提到“移毒法”。本书涉及的移毒疗法是借助工具、药物,利用人体的经络穴位、特定信息口,把体内的病理性产物转移到体外。所以都列入移毒疗法范畴。外公用此法治疗外科疮疡疔毒,疗效突出,众人称奇,求医者络绎不绝。

一、中医学对“毒”的认识

要了解移毒疗法,不妨先看看陕西中医学院张学文教授对“毒”的研究与认识。

中医学对“毒”的论述,最早见于《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中就有“热毒”“燥毒”“湿毒”“寒毒”的记载。虽然《内经》主要以异常气候变化解释瘟疫病的发生,但它已经提到了“毒”的类别,注意到六淫以外的致病因素,提出了“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的见解。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虽未提出解毒治法的概念,但书中所载的栀子豉汤、麻石杏甘汤、白虎汤、承气汤、大黄黄连泻心汤、白头翁汤、茵陈蒿升麻鳖甲汤诸方,都为合泄宣透、通利、清热、化浊、化瘀等解毒法奠定了基础。

葛洪《肘后备急方》奠定了《内经》毒气致病的观点,明确指出:“某年岁中,有厉气兼加鬼毒相法,名为温病。”在治疗上已经提出了“透毒”“吐毒”“解毒”等概念。书中黄连解毒汤、黑青汤诸方已经形成了解毒法的雏形。

至隋代,《诸病源候论》认为外感热病的发生是六淫夹毒所致。书中还对自然界中“毒”的产生、致病机理及临床表现做了简略论述,并认识到,六淫侵袭人体后可以化毒。如“风热温气,搏于皮肤,使血气涩不行,蕴积毒气”。“寒气客于皮肤,搏于气血,腠理闭塞,气不得宣泄,蕴积毒气”。

唐代《备急千金药方》《外台密要》博采诸家之长,收载了许多解毒名方,如犀角汤、犀角地黄汤、苦参汤、石膏汤等,为解毒法的运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河间,通过长期观察研究和临床总结,认为治疗外感病要重视清热泻火解毒,主张药用寒凉,以解热毒。为解毒法的应用开辟了蹊径。

明代吴又可在《瘟疫论》中提出:“瘟疫之为病,邪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什么是异气呢?即异于六淫之气,吴氏又称之为“疫气”“戾气”。他说:“异气者,乃天地之毒气”。可见,疫气属于毒气之类,是引起瘟疫发生的重要物质。并强调在治疗上的宣泄而去其邪,勿补而裹其毒的观点。

清代,随着温病学理论的日趋成熟,毒与解毒法的理论已得到了更大发展。大多数医学都承认毒的存在,对其产生条件、致病机理及临床特征做了广泛的讨论,并对病理化所生之毒有新阐发,解毒法日臻完善。如喻嘉言《尚论篇》首先提出:“未病前先服芳香正气药,则邪不能入,此为上也。邪即入,则以逐秽为第一要义,上焦为雾,升而逐之,兼以解毒;中焦如沤,疏而逐之,兼以解毒;下焦如渎,决而逐之,兼以解毒”。这种三焦分治,逐秽解毒的法则,是治疗温病的基本大法,以及雷丰、刘万峰、王清任、刘复民等为解毒法的发展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是对邪毒致病说有了进一步阐发,使之成为温病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64年,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温病学讲义》认为:“温病的致病主因是感受温热病毒”,分为“风热病毒”“暑热病毒”“温热病毒”“燥热病毒”四类。

1981年,刘星垣研究员提出了“病寓于邪”“毒随邪入”“燥由毒生”“变由毒起”的论点(《中医杂志》1981(7):5)。著名中医学家任继学等老前辈、著名中医学家王永实院士等曾多次论述到中风病因“毒”的问题,很有独特见解,很有现实意义。(摘录于“第八期全国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讲义”,作者张学文。)

这是陕西中医学院张学文教授对“毒”的认识,尤为深刻,对于“毒瘀交夹”“水瘀漫夹”“痰瘀交夹”“颅脑水瘀”等病机理论的认识有颇多创新,自成体系。

我们研究“毒”之致病仅40多年时间,已经有这么多名医前辈都在研究这一课题,看来吾道不孤啊!历代名医大家都提出:“解毒”“拔毒”“败毒”“透毒”等,但未提到“移毒”。我们所讲的“移毒”是利用工具、药物,借助经络、穴位、特定信息口,将体内的“热毒”“瘀毒(负能量)”移出来,以减轻体内局部的压力,是一种治疗方法和手段。例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造成的局部水肿,压迫神经引起下肢疼痛。本书中采用的“局部减压技术”就是释放其负能量,将水肿引起的瘀血(毒)吸附出来,通过局部减压之后,下肢疼痛问题就可以减轻。在后面章节中详细说明。

二、毒在病因学中的地位

毒是一个病因概念,是一类致病物质的总称。

“毒”的含义比较广,《辞海》记载:“物之能害人者皆四毒”。在温病学中的“毒”是一个病因概念,是一类致病物质的总称。

毒的产生,有外毒和内毒之分。

毒的特性:有火热、秽浊等特点,毒可生热,毒易伤阴耗气,毒易损伤脏腑器官。例如:热毒壅盛引起的阑尾炎,热毒积聚的食道癌等,均可损伤组织器官。除了清热解毒之外,再配合移毒的法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立起沉疴之功效。(摘录于“第八期全国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讲义”,作者张学文。)

三、什么是移毒疗法

一切病理性产物皆称之为“毒”。例如带状疱疹(缠腰火丹)属于火毒,荨麻疹多属于风毒;食道癌属于热毒壅聚于食道;阑尾炎属于热毒壅聚于肠道;精神分裂症(癫狂)是风痰壅盛引起痰迷心窍,应属于风毒;癫痫是痰蒙清窍,应属于热毒等。总之,这些风毒、火毒、热毒、湿毒等均不是现代医学所指的病毒之类。大部分是人体自身产生的。所以说,历代有“解毒”“败毒”“泻毒”之说,没有提到“移毒法”。本书涉及的移毒疗法是借助工具、药物,利用人体的经络穴位、特定信息口,把体内的病理性产物转移到体外。例如:涌吐法中的三圣散,吐出风痰治疗狂躁性精神分裂症,也列入移毒疗法中。又如逐水剂中的十枣汤是将胸水或腹水从二便排出,都是把体内病理性产物(毒)转移出来了,症状缓解了,达到治疗的目的。所以都列入移毒疗法范畴。

移毒法也叫移疮挪病法,是民间中医治疗疑难病的一种独特疗法,属道家医学的丹药流派,是言传口授的秘术,没有载入医典之中。治疗时根据经络循行规律,借助丹药在特定穴的作用,把人体内的疾病毒气从上转移到下,从内转移到外,从重要脏器转移到次要部位而排出的一种整体疗法。如对口疮离大脑较近,一旦发作溃破,不但难以愈合,而且对附近的重要脏器和心肺脑等有巨大损害作用,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把这些疾病毒气转移到远端,如下肢的经络特定穴上发作溃破,流尽脓液毒气,即可缓解原发病灶。此法民间形象地称为移疮挪病法。现在有少数名老中医知道此疗法,但一般秘而不传。

民国时期,一位流落到民间的道医,被我外公收留供养3年之后,看到我外公心地善良,才把此术传给他。外公用此法治疗外科疮疡疔毒,疗效突出,众人称奇,求医者络绎不绝。我幼年时在外公家住,经常亲眼看到外公把红肿高大的对口疮转移到“环跳穴”发作溃破,局部红肿一般在3天左右完全消失。当时年幼,特别好奇,感觉好像有一只看不见的“管子”把疾病吸到别处一样,却不知道那是经络、特定穴和丹药的作用。由于这种好奇心,我慢慢走上学习中医的道路,并经过外公的言传身教已经完全掌握移毒法技术,即丹药的移毒作用、经络循行规律、特定穴的选择是移毒法的关键。我在继承家传移毒法的基础上,又进行中医理论研究。《素问·五脏别论》说:“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这就是“脏病治腑,腑病治脏”的理论基础。在临床上即是“脏实者泻腑,腑虚者补脏”的方法。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在40多年临床中,我通过大胆探索实践,又有了新的发现和创新,扩大了此法的治疗范围,不仅治疗疮疡疔毒外科疾病,而且还可以治疗多种内科疑难疾病,如各脏腑癌症、心脏病胃病、癫痫、早期白内障乳腺癌、子宫瘤、卵巢囊肿、阳痿、痔疮等。由于疗效突出,又因我是家传自学成才,被当地病人称作“土博士”“土专家”。

在移毒法理论即“脏实者泻腑”思想指导下,我在临床治疗食道癌时把毒势毒气转移到足三里排出;把肺癌、肝癌的毒势毒气分别转移到曲池、阳陵泉穴上发作泄出。因为足太阴脾经“夹咽”,且足三里是脾脏相表里的足阳明胃腑经的合穴,把上逆于咽(即食道)部的癌症毒气通过丹药的特殊作用而排出。肺与大肠相表里,曲池是大肠经的合穴,肝与胆相表里,阳陵泉是胆经的合穴,通过阳经的合穴泻相表里的阴经五脏的顽疾,正是移毒法的奥妙和理论依据所在。

此疗法只要熟悉经络系统、特定穴、丹药作用,在治疗疾病时灵活运用,就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此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易学实用,是临床医疗机构设立专病专科的实用易学速效技术,也适合临床医师学习。当然要熟练掌握此项技术,还要掌握特定穴位的选择、丹药的秘方、炼丹的火候等内容。

四、移毒法的理论根据

1.利用人体经络循行规律,转移毒气、毒根、毒势及负能量。

2.利用药物的稳定性、持久性、缓释性达到引毒下行或引毒外泄。

3.利用特种工具对皮肤划痕产生的物理效应。

4.移疮挪病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有自己的优势。

五、移毒法独特的特点

属于非手术疗法替代疗法,痛苦小、成本低、无创伤、不损伤人体细胞,不用化疗、放疗、无后遗症、不破坏机体平衡等优点,推广应用此法有着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广阔的前景。

六、为什么移毒疗法首先谈到经络呢?

中医学以五脏六腑为中心,以经络这个无形的信息通道联络四肢百骸。经络一词仅见于汉语中,是其他文字语言中所没有的词汇,古代先贤们在没有仪器的条件下,怎么发现人体这个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存在的神秘的信息通道呢?从文献记载中可见其重要性,沟通内外,内联脏腑,外络枝节,贯穿上下,出入离合,运行气血,协调阴阳,抗御外邪,保卫机体……这些都是现代医学不能认可的。我们没有条件,也没有时间去研究经络的实质,但是中医尤其是针灸临床上,运用这些理论指导实践却有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