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神经莱姆病(蜱咬性神经病)

神经莱姆病(蜱咬性神经病)

时间:2022-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神经莱姆病是莱姆病在神经系统的病变。莱姆病是蜱咬性伯氏疏螺旋体多系统感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神经莱姆病螺旋体感染:治疗可选用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四环素族、大环内酯类等。神经莱姆病面神经麻痹:治疗宜选多西环素[保甲]、阿莫西林[保甲];可选头孢曲松[保甲]。蜱咬性神经病其他病原感染:如细菌、病毒、原虫等经实验室检查确诊后,应做相应的药敏试验,并及时用敏感的抗微生物药物进行根治性治疗。

神经莱姆病是莱姆病在神经系统的病变。莱姆病是蜱咬性伯氏疏螺旋体多系统感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临床观察与研究表明,蜱虫可传播病原包括病毒、细菌、螺旋体、原虫等引起近200种疾病。全球已发现的蜱虫有800多种,中国已记录的蜱虫约110种。蜱虫传播病毒性疾病有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凯撒奴尔森林病、兰加特脑炎、鄂尔斯克出血热、西尼罗热等;螺旋体病有莱姆病、蜱媒回归热(地方性回归热)等;立克次体病有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巴通体病、北亚蜱传立克病(西北利亚蜱传斑疹伤寒)、Q热、落基山斑点热、纽扣热等;细菌性疾病有鼠疫、布氏杆菌病、兔热病等;原虫病有巴贝西原虫病等。中国学者在2011年蜱咬病患者标本中发现的新病原有新型布尼亚病毒,并正式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且已制备了大量的实验室检测试剂分发到各省份。

1.预防

(1)浅色长袖可防蜱虫叮咬,注意个人防护。可穿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长袜长靴,戴防护帽,外露部位涂驱蚊(虫)药,注意防蜱叮咬。

(2)按传染病常规防治“蜱虫病”,加强患者的血液和血性分泌物管理,尽早确诊病原(体),安全有效应用相应的抗微生物药。

(3)对症处理,必要时可成分输血、补液、控制症状防恶化等。

(4)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速灭威(叶蝉散)对寄生于家畜体表蜱虫有杀灭作用。

2.用药参考

(1)神经莱姆病螺旋体感染:治疗可选用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四环素族、大环内酯类等。但临床经验治疗多选用多西环素(强力霉素)、头孢曲松、阿莫西林。

多西环素(强力霉素)[典,基,保甲] 用于神经莱姆病游走红斑。成人用多西环素100mg,口服,每日2次,疗程10~20d。儿童与孕妇哺乳妇禁用。儿童和孕妇、哺乳妇女可选用阿莫西林[保甲] 50mg/(kg·d);或头孢呋辛酯[保甲]125mg,每日2次。成人用头孢呋辛酯250~500mg,每日2次。而对上述药物过敏者亦可选用红霉素、克拉霉素或阿奇霉素,参阅说明书并遵医嘱。

(2)神经莱姆病面神经麻痹:治疗宜选多西环素[保甲]、阿莫西林[保甲];可选头孢曲松[保甲]。脑膜(脑)炎宜选头孢曲松[保甲];可选头孢噻肟[保甲]、青霉素[保甲]。一般在转院前给予青霉素,每次400万U,静脉滴注,每6小时1次。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每次1~2g,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有青霉素严重过敏者,或头孢类过敏史可用氯霉素替代,每次0.5~1g,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多西环素用量参考其治疗游走性红斑。

(3)蜱咬性神经病其他病原感染:如细菌、病毒、原虫等经实验室检查确诊后,应做相应的药敏试验,并及时用敏感的抗微生物药物进行根治性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