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厥阴清法五条

厥阴清法五条

时间:2022-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热还阳明,津液暴竭,求救于水,少少与之,胃气则和,其病乃愈。外感病下利而不渴的,为脾脏有寒邪,是太阴自受寒邪所致。白头翁汤能够祛除邪热、坚阴止利,其中有秦皮,色青而味苦,气凉而有涩性,能作用于厥阴经,有清热祛湿止利之功效。阴阳两伤,不能互相承顺交接,就会出现手足厥冷的症状。所以想救治阴津,可能伤及阳气;想补益虚损,又可能妨碍攻下实邪。

伤寒论原文】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伤寒贯珠集】

厥阴之病,本自消渴,虽得水未必即愈。此云渴欲饮水,少少与之愈者,必厥阴热邪还返阳明之候也。热还阳明,津液暴竭,求救于水,少少与之,胃气则和,其病乃愈。若系厥阴,则热足以消水,而水岂能消其热哉?

【白话解】

厥阴病,原本就有口渴的症状,虽然饮水却未必能缓解。这里说的口渴欲饮水,少少喝一点儿水就缓解,一定是厥阴之热返回阳明的证候表现。热邪还于阳明,津液突然被消耗,求救于水,少量饮水,胃气就会调和,疾病就会痊愈。如果病在厥阴,则热邪足以消耗水津,饮水又怎么能消除热邪呢?

【伤寒论原文】

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伤寒贯珠集】

伤寒自利不渴者,为脏有寒,太阴自受寒邪也。下利欲饮水者,以里有热,传经之邪,厥阴受之也。白头翁汤除热坚下,中有秦皮,色青味苦,气凉性涩,能入厥阴,清热去湿而止利也。

【白话解】

外感病下利而不渴的,为脾脏有寒邪,是太阴自受寒邪所致。下利且口渴欲饮水的,是因为热邪在里,由他经传来的邪热作用到厥阴所致。白头翁汤能够祛除邪热、坚阴止利,其中有秦皮,色青而味苦,气凉而有涩性,能作用于厥阴经,有清热祛湿止利之功效。

【伤寒论原文】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二两 黄连 黄柏 秦皮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伤寒论原文】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伤寒贯珠集】

伤寒热邪入里,因而作利者,谓热利;下重,即后重,热邪下注,虽利而不得出也。白头翁苦辛除邪气。黄连、黄柏、秦皮,苦以坚之,寒以清之,涩以收之也。

【白话解】

外感病热邪入于里,因此导致的下利,称为热利;下重,就是里急后重,热邪向下迫注,虽然下利但热不得出。白头翁味苦而辛能除热邪。黄连、黄柏、秦皮,以其味苦而坚实阴津,以其性寒而清邪热,以其性涩而收涩止利。

【伤寒论原文】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伤寒贯珠集】

下利后更烦者,热邪不从下减而复上动也。按之心下濡,则中无阻滞可知,故曰虚烦。香豉、栀子能彻热而除烦,得吐则热从上出而愈,因其高而越之之意也。

【白话解】

下利之后病人更加心烦,这是因为热邪不随下利消减而又向上扰动。心下胃脘部位按之柔软,就可以推知胃脘部无有形之物阻滞,所以叫虚烦。淡豆豉、栀子能清热除烦,吐后热邪从上而出则病愈,这是病位高时治疗需从上部向外发越的意思。

【伤寒论原文】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吐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伤寒贯珠集】

伤寒六七日,寒已变热而未实也,乃大下之,阴气遂虚,阳气乃陷。阳气陷,故寸脉沉而迟;阴气虚,故下部脉不至。阴阳并伤,不相顺接,则手足厥逆。而阳邪之内入者,方上淫而下溢,为咽喉不利,为吐脓血,为泄利不止。是阴阳上下并受其病,而虚实冷热,亦复混淆不清矣。是以欲治其阴,必伤其阳;欲补其虚,必碍其实。故曰此为难治。麻黄升麻汤合补泻寒热为剂,使相助而不相悖,庶几各行其事,而并呈其效。方用麻黄、升麻,所以引阳气发阳邪也,而得当归、知母、葳蕤、天冬之润,则肺气已滋,而不蒙其发越之害矣。桂枝、干姜,所以通脉止厥也,而得黄芩、石膏之寒,则中气已和,而不被其燥热之烈矣。其芍药、甘草茯苓、白术,则不特止其泄利,抑以安中益气,以为通上下、和阴阳之用耳。

【白话解】

外感病到了六七天左右,寒邪已经化热,但热而尚未结实,如果使用峻猛攻下的方法,阴津就会亏虚,阳气就会内陷。阳气内陷,所以寸脉沉而迟;阴液不足,所以尺脉摸不到。阴阳两伤,不能互相承顺交接,就会出现手足厥冷的症状。而阳热邪气入里,就会上下浸淫,导致咽喉不利,呕吐脓血,泄利不止。这是内外上下一同受病,且虚实冷热也混淆难辨的情况。所以想救治阴津,可能伤及阳气;想补益虚损,又可能妨碍攻下实邪。所以说这种情况很难治疗。麻黄升麻汤为补泻兼施、寒温并用的方剂,使各种药物的功效互相协助而不相悖逆,或许可以使其各行其事,一同发挥它们的效用。方中麻黄、升麻,用以升引阳气以发散郁热;而借助当归、知母、玉竹、天冬的滋润之性,肺气就会得到滋养,不会因为阳气发散太过而致阴血耗伤。桂枝、干姜,用来温通血脉而止厥逆;借助黄芩、石膏的寒凉之性,使中气调和,而不会被其燥热之性灼伤。其中的芍药、甘草、茯苓、白术,不仅能止泄利,还能补中益气,具有通达上下、调和阴阳的作用。

【伤寒论原文】

麻黄升麻汤方

麻黄二两半,去节 当归 升麻各一两一分 知母 黄芩葳蕤各十八铢 石膏绵裹,碎 白术 干姜 白芍 天冬,去心桂枝 茯苓 甘草,炙,各六铢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饭顷,令尽汗出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