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厥阴进退之机九条

厥阴进退之机九条

时间:2022-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外感病出现四肢厥冷的症状五天,而发热也持续了五天,为阴寒内盛而阳气来复的表现。到第六天,阴寒邪气若复胜则表现为四肢厥冷,若不出现手足厥冷,则为阴寒邪气退而将解的表现,所以疾病自愈。四肢厥冷与发热,为阴阳消长的征兆。厥冷未停止,而发热持续的时间多于厥冷的时间,那么邪气就会又趋向于表,所以疾病应当痊愈,发热也就会解除。厥冷停止之后发热的,是由于阳气来复而阴邪消退。

伤寒论原文】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伤寒贯珠集】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正阴阳邪正交争互胜之时。或阴受病而厥者,势必转而为热,阴胜而阳争之也;或阳受病而热者,甚则亦变而为厥,阳胜而阴被格也。夫阳胜而阴格者,其厥非真寒也,阳陷于中,而阴见于外也。是以热深者厥亦深,热微者厥亦微,随热之浅深,而为厥之微甚也。夫病在阳者宜汗,病在里者宜下。厥者热深在里,法当下之,而反发汗,则必口伤烂赤。盖以蕴隆之热,而被升浮之气,不从下出而从上逆故耳。

【白话解】

外感病一二天到四五天的时候,正是阴阳正邪相争而互有胜负的时候。如果是阴寒内盛而导致四肢厥冷,继而必然出现发热的症状,这是由于阴寒内盛而阳气与之相争的缘故;如果是阳热内盛且热象明显者,严重时也会出现四肢厥冷的症状,这是由于阳盛于内而格阴于外的缘故。阳盛格阴时,所出现的四肢厥冷并非阳虚真寒所致,乃是阳热内陷而阴气浮越于外所致。所以热邪深伏地越重则厥冷的表现越重,热邪轻微则厥冷也轻微,随着热邪的深浅而表现为厥冷的轻重。病在表宜用汗法治疗;病在里宜用下法治疗。若四肢厥冷乃因热邪内结在里,则当用下法治疗,如果反用汗法,就可能导致口舌生疮溃烂的症状。这是因为内蕴之邪热,被发汗药的升浮作用推动向上,邪热不能从下窍出而反逆行向上的缘故。

【伤寒论原文】

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伤寒贯珠集】

伤寒厥五日,热亦五日者,阴胜而阳复之也。至六日,阴当复胜而厥,设不厥,则阴退而邪解矣,故自愈。夫厥与热,阴阳消长之兆也。兹初病至终,其厥不过五日,而厥已而热,亦得五日。是其复之之数,当其胜之之数,所谓有阳则复,无太过亦无不及,故知其病自愈也。

【白话解】

外感病出现四肢厥冷的症状五天,而发热也持续了五天,为阴寒内盛而阳气来复的表现。到第六天,阴寒邪气若复胜则表现为四肢厥冷,若不出现手足厥冷,则为阴寒邪气退而将解的表现,所以疾病自愈。四肢厥冷与发热,为阴阳消长的征兆。从发病到结束,四肢厥冷不超过五天,且厥冷之后继而出现的发热也持续五天。这是阳气来复持续的时间与阴寒邪胜的时间相当,即所谓的有阳气来复,阳复不至太过也非不及,所以可以推知疾病将自愈。

【伤寒论原文】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其后必便脓血。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厥复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伤寒贯珠集】

热已而厥者,邪气自表而之里也。乃厥未已,而热之日,又多于厥之日,则邪复转而之表矣,故病当愈,其热则除。乃四日至七日而不除者,其热必侵及营中而便脓血,所谓热气有馀,必发痈脓也。厥已而热者,阳气复而阴邪退也。乃热未已而复厥,而厥又多于热之日,则其病为进。所以然者,寒多热少,阳气不振,则阴邪复胜也。要之,热已而厥者,传经之证,虑其阳邪递深也;厥已而热者,直中之证,虑其阳气不振也。故传经之厥热,以邪气之出入言;直中之厥热,以阴阳之胜复言。病证则同,而其故有不同如此。学者能辨乎此,则庶几矣。

【白话解】

发热后出现四肢厥冷,是由于邪气从表入里所致。厥冷未停止,而发热持续的时间多于厥冷的时间,那么邪气就会又趋向于表,所以疾病应当痊愈,发热也就会解除。如果第四天至第七天,发热仍持续不解,热邪必然会伤及营血而导致便脓血,这即是所谓的“热气有余,必发痈脓”。厥冷停止之后发热的,是由于阳气来复而阴邪消退。如果发热未止而再次出现四肢厥冷,并且厥冷的时间多于发热的时间,那么病证较之前更为严重。这是因为厥冷比发热持续的时间长,阳气不振而不能制约阴寒,则阴寒之邪又占优势。关键在于,发热停止之后再出现厥冷,是病邪由一经传向另一经,恐阳邪向内深入;厥冷停止之后再出现发热,是邪气直中阴经的病证,恐其阳气不足。所以传经所致的四肢厥冷与发热,是从邪气出入的角度而言;直中所致的四肢厥冷与发热,是从阴阳之气偏盛来复的角度而言。病证的表现相同,而其病因不同如上所述。学者如果能辨明这个道理,那么其中的道理就算学明白了。

【伤寒论原文】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伤寒贯珠集】

伤寒先厥者,阴先受邪也;后热者,邪从阴而出阳也。阴受邪而利,及邪出而之阳,故利必自止。设复厥,则邪还入而之阴,故必复利。盖邪气在阳则生热,在阴则为厥与利,自然之道也。

【白话解】

外感病先出现四肢厥冷,是里先受邪的表现;然后发热,是邪气从里出于表的表现。里受邪而导致下利,等到邪气从里出于表,下利必定会自行停止。假设又出现厥冷的症状,则是由于表邪又还入于里,所以必定会再出现下利。这是因为邪气在表则生热,邪气在里则导致厥冷与下利,这是自然的道理。

【伤寒论原文】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至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至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伤寒贯珠集】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又下利者,邪气从阳之阴,而盛于阴也。阴盛则当不能食,而反能食者,恐为除中。中者,胃中之阳气也。除者,去而尽之也。言胃气为邪气所迫,尽情发露,不留余蕴也。不发热,不字当作若,谓试以索饼食之,若果胃气无余,必不能蒸郁成热。今反热者,知胃气尚在,非除中之谓矣。而又恐暴热暂来而复去,仍是胃阳发露之凶征也。后三日脉之,而其热仍在,则其能食者,乃为胃阳复振无疑。故期至旦日夜半,其病当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热少厥多,其病当进。兹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适与厥日相应,故知其旦日夜半,其病当愈。旦日,犹明日也。然厥与热者,阴阳胜负之机,不可偏也。偏于厥则阴胜而碍阳矣;偏于热则阳胜而碍阴矣。后三日脉之,而脉反加数,热复不止,则阳气偏胜,必致伤及营血,而发为痈脓也。

【白话解】

外感病刚开始发热持续六天,四肢厥冷反而持续九天并伴随下利,这是邪气从表入里,而盛于里的缘故。阴寒内盛,病人应当不能进食,反而能进食的,恐怕是除中证。中,是指胃中的阳气。除,意思是完全去除而不存在。这里是说胃中阳气被邪气所逼迫,完全发露于外,而不留余力。不发热,“不”字应当改作“若”,说的是尝试给病人食用索饼(条索样的面食),如果真是胃中阳气不存,则必然不能蒸腾发热。现在反而发热,可以知胃气尚存,而不是除中之证。然而又怕出现突然且短暂的发热,这仍然是胃中阳气发露于外的凶险表现。后三日诊其脉,发热的情况仍然存在,并且病人能进食,则可以确定为胃阳恢复无疑。所以到第二天夜半时分,疾病当痊愈。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发热六天,厥冷反而持续九天,发热的时间少而厥冷的时间多,病情继续发展。此时又发热三天,加上之前的六天,也是九天,正好与厥冷持续的天数相当,所以可以推断出第二天半夜疾病应当痊愈。旦日,也就是第二天。然而厥冷和发热,是阴阳相争胜负的关键,不可以偏颇。偏于厥冷,则会出现阴寒盛而阻碍阳气的情况;偏于发热,则会出现阳热盛而损伤阴津的情况。如果后三日诊其脉,脉反而变数,发热不止,则是阳热偏盛的表现,必然会损伤营血,导致痈肿脓疡的发生。

【伤寒论原文】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伤寒贯珠集】

伤寒之邪见于阳者,不必见于阴;见于下者,不必见于上。厥已而热,下利自止者,阴邪转而之阳也。设得汗出,其邪必解。而咽中痛者,未尽之热,厥而上行也,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者,邪气郁而在阳也,虽下利,法当自止。而反不止者,以无汗出,热仍从里行也,故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邪在下者,则不复在上也。

【白话解】

外感病邪气在外,则不会出现在里的症状;邪气在下部,则不会出现在上部的症状。厥冷停止后发热,并且下利自行停止,是因为在里之邪气转出于表。如果有汗出,则邪气必被解除。而咽喉疼痛,是由于邪热未尽,逆而上行,所以出现咽喉痹阻疼痛的症状。发热无汗,是因为邪气闭郁在表,虽然下利,理应自行停止。下利反而不止,是因为没有汗出,热邪仍在里,所以必然导致下利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是因为邪气趋于下部,则不会再侵犯上部。

【伤寒论原文】

伤寒热少厥微,指头寒,默默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伤寒贯珠集】

热少厥微,指头寒,邪气自微也。默默不欲食,烦躁,邪欲传里也。里受邪而热,则其小便必不利,虽利其色必不白。至数日,小便利色白,知其热已除也。本默默不欲食,忽欲得食,知其胃已和也。热除胃和,其病则愈。而厥阴之脉,挟胃上膈布胁肋,若其邪不解,淫溢厥阴之位,则为厥而呕,为胸胁烦满也。凡病上行极者,必下行主血,而病为热。血为热迫,注泄于下,则其后必便血也。

【白话解】

发热轻而四肢厥冷亦轻,仅手指尖发凉,是热邪轻微的表现。默默不欲食,烦躁,是邪气欲向内传的表现。邪热入里,则必有小便不利的症状,即使小便通利,其颜色也一定黄赤不清。数日后,小便通利而色转清白,这是热邪已去的表现。病人本来默默不欲饮食,忽然想进饮食,这是胃气已和的表现。热邪除去胃气调和,疾病就会痊愈。而足厥阴经脉,挟胃上膈布于胁肋部,如果邪热不除,充斥于足厥阴经所辖之位,则会导致四肢厥冷而呕逆,以及胸胁苦满、心烦。凡病邪上行至尽头,必然会向下伤及阴血,病见热邪充盛之象。阴血被热邪所逼迫,下注于大肠,所以下利之后必然便脓血。

【伤寒论原文】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伤寒贯珠集】

按经脉足之三阴三阳,相接于足十指;手之三阴三阳,相接于手十指。故阴之与阳,常相顺接者也。若阳邪内入,阴不能与之相接,而反出于外,则厥;阴邪外盛,阳不能与之相接,而反伏于中,亦厥。是二者,虽有阴阳之分,其为手足逆冷一也。

【白话解】

经脉中的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相接于十个脚趾部位;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相接于十个手指部位。所以人体阴阳之气正常顺接。如果阳热之邪入内,则阴气不能与阳气相顺接,反而出于表,就会出现手足厥冷的表现;如果阴寒之邪盛于外,阳气不能与阴气相顺接,反而深伏于内,也会导致手足厥冷。这两种情况,虽然有阴证阳证之分,但都会出现手足逆冷的症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