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误汗下及吐后诸变脉证十三条

误汗下及吐后诸变脉证十三条

时间:2022-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条旨在说明汗下两法,应随其证而各有所用,不可超出其治疗范围。今虽已汗下,而其脉仍浮,知其邪犹在外,故须桂枝汤,解散外邪则愈。攻下则伤及里气,发汗则伤及表气。以上三条均是误用汗下之法后出现的变证,若见小便不利,表明阴液被伤;见振栗恶寒脉微细,则表明阴阳俱伤;若见病人白天烦躁不得眠,入夜后安静,则说明阳气被伤但未及阴分,由此可以看出各种病变的不同之处。

伤寒论原文】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此为逆也;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伤寒贯珠集】

此泛言汗下之法,各有所宜,当随病而施治,不可或失其度也。如头痛发热恶寒者,本当发汗而反下之,是病在表而治其里也,故曰逆;腹满便闭恶热者,本当下之而反汗之,是病在里而治其表也,故亦为逆。若审其当汗而汗之,或当下而下之,则亦何逆之有?《外台》云:表病里和,汗之则愈,下之则死,里病表和,下之则愈,汗之则死。不可不慎也。

【白话解】

本条旨在说明汗下两法,应随其证而各有所用,不可超出其治疗范围。比如有头痛、发热、恶寒的病人,本当发汗却反攻下,为病在表却治其里,故称为“逆”;有腹满、便闭、恶热的病人,本当攻下却反发汗,为病在里而治其表,故也为“逆”。如若审视病证应当汗解的则用汗法,应当攻下的则用下法,怎会有误治的道理?《外台秘要》云:“表病而里和,用汗解的方法治疗则病愈,攻下则会加重病情,里病而表和,用攻下的方法治疗则病愈,发汗就会加重病情。医者不能不谨慎。”

【伤寒论原文】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伤寒贯珠集】

既汗复下,邪气不从表散,而又不从里出者,以其脉浮而邪在外,故虽复下之,而病不愈也。夫病在外者,仍须从外引而去之。今虽已汗下,而其脉仍浮,知其邪犹在外,故须桂枝汤,解散外邪则愈。少阳篇云: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与此同意,所当互参。

【白话解】

发汗后又攻下,使得邪气既不得从表散,又不能由里出,脉见浮象表明邪气在表,故虽又攻下除邪,但病仍不愈。病在表,则仍须引邪从外散。现在虽已用汗下两法,但其脉仍浮,可知病邪仍在表,故须用桂枝汤解表散邪而使病愈。《伤寒论》少阳篇有云:“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本条与此意同,可相互参照。

【伤寒论原文】

太阳病,先下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得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伤寒贯珠集】

下之则伤其里,汗之则伤其表。既下复汗,表里俱虚,而邪仍不解,其人则因而为冒。冒,昏冒也。以邪气蔽其外,阳气被郁,欲出不能,则时自昏冒,如有物蒙蔽之也。若得汗出,则邪散阳出,而冒自愈。《金匮》云: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也。然亦正气得复,而后汗自出耳,岂可以药强发之哉!若汗出冒解,而里未和者,然后复下之,以和其里,所谓“里病表和,下之而愈”是也。

【白话解】

攻下则伤及里气,发汗则伤及表气。既用下法又用汗法,导致表里正气俱虚,而邪仍不除,病人因此而出现“冒”的症状。冒,是头昏目眩的意思。因为邪气在外蔽阻肌表,阳气被郁遏不得出,故出现时时头晕目眩,如眼前有物覆盖的症状。若得汗出,则邪气外散,郁遏之阳气能够外出,则眩晕昏冒的症状就会自愈。即《金匮要略》云:“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也。”然亦须正气得复后,病人自汗出而解,怎能使用辛温药物强行发汗呢!若汗后眩晕昏冒的症状解除,但在里气尚未调和的情况下,再用攻下之法来和里气,此即所谓“里病表和,下之而愈”。

【伤寒论原文】

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伤寒贯珠集】

既下复汗,重亡津液,大邪虽解,而小便不利,是未可以药利之。俟津液渐回,则小便自行而愈,若强利之,是重竭其阴也,况未必即利耶。

【白话解】

既用下法又用汗法,重伤津液,大部分病邪虽得以解除,却出现了小便不利的症状,此时不可用渗泄利水的药物来通利小便。须待津液逐渐恢复,小便自行通利后而病愈,若强行渗利小便,就会加重阴液的耗竭,况且那样做未必能使小便即刻通利。

【伤寒论原文】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伤寒贯珠集】

振寒,振栗而寒也,脉微为阳气虚,细为阴气少。既下复汗,身振寒而脉微细者,阴阳并伤,而内外俱虚也。是必以甘温之剂,和之、养之为当矣。

【白话解】

振寒,是指身体颤动而恶寒,脉微说明阳气虚弱,脉细说明阴血不足。既用下法又用汗法后,出现身体振栗、恶寒、脉微细的症状,表明病人已阴阳皆伤,内外俱虚。因此,必以甘温之剂,调和表里、养阴温阳为恰当的治法。

【伤寒论原文】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不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伤寒贯珠集】

大法昼静夜剧,病在肾阴;夜静昼剧,病在胃阳。汗下之后,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者,邪未尽而阳已虚。昼日阳虚欲复,而与邪争,则烦躁不得眠;夜而阴旺阳虚,不能与邪争,则反安静也。不呕不渴,里无热也。身无大热,表无热也,而又无头痛恶寒之表证,其脉又不浮而沉,不洪而微,其为阳气衰少无疑。故当与干姜、附子,以助阳虚而逐残阴也。以上三条,并是汗下后,小便不利者,伤其阴也;振寒脉微细者,阴阳并伤也;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者,伤阳而不及阴也,于此见病变之不同。

【白话解】

大体来说病人白天相对安静,夜间烦躁加剧的,病因为肾阴不足;病人夜间相对安静,白天烦躁加剧的,病因在于胃中阳热之邪偏亢。汗下之后,出现白天烦躁不得安眠,而夜间相对安静的情况,表明邪气尚未尽除而阳气已虚。白天阳气得复,与邪相争,则见烦躁不得眠;夜间阴气旺而阳气虚,不能与邪气相争,则病人的表现相对安静。不呕、不渴,表明里无热邪。身无大热,是指肌表无热,且又无头痛、恶寒等表证,脉象不浮而沉,不洪而微,说明本病为阳气虚衰所致无疑。故当用干姜、附子温扶阳气而驱逐残余的阴寒之邪。以上三条均是误用汗下之法后出现的变证,若见小便不利,表明阴液被伤;见振栗恶寒脉微细,则表明阴阳俱伤;若见病人白天烦躁不得眠,入夜后安静,则说明阳气被伤但未及阴分,由此可以看出各种病变的不同之处。

【伤寒论原文】

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伤寒论原文】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伤寒贯珠集】

发汗若下,不能尽其邪,而反伤其正,于是正气欲复而不得复,邪气虽微而不即去,正邪交争,乃生烦躁。是不可更以麻、桂之属逐其邪,及以栀、豉之类止其烦矣。是方干姜、生附之辛,所以散邪,茯苓、人参甘草之甘,所以养正,乃强主弱客之法也。

【白话解】

发汗后若再用下法,非但不能尽除邪气,反而损伤正气,于是正气欲复却不得恢复,邪气虽然轻微却不能被尽除,正邪交争,则出现烦躁的症状。此时不可再予麻黄、桂枝等辛温的药物来发散表邪,也不能以栀子、豆豉药物等清宣郁热以除烦。本方用干姜、生附子之辛味以散邪,用茯苓、人参、甘草之甘味以扶正,本方为强壮正气以削弱邪气的治法。

【伤寒论原文】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六两 人参一两 干姜一两半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伤寒贯珠集】

按:汗下后烦躁一证,悉是正虚邪扰之故,而有邪多虚少,或虚多邪少之分。邪多者,宜逐邪以安正;虚多者,宜助正以逐邪。仲景既著栀豉汤之例,复列茯苓四逆之法,其于汗下后烦躁一证,虚实互举,补泻不遗如此,学者所当究心也。

【白话解】

按:发汗攻下后导致的烦躁一证,皆因正气虚弱被邪气侵扰所致,而又有邪气偏盛为主伴正虚,或者正虚为主伴邪气较少的情况之分。邪气偏盛,治疗应祛邪为主以扶正;正虚为主,治疗应扶正为主以祛邪。仲景治疗本证,已有栀子豉汤证为例,又列举了茯苓四逆汤之法,对于汗下后导致的烦躁一证,虚实病机互举,补益为主或攻邪为主的治疗方法都进行了记录,学者应当用心体会其中的意味。

【伤寒论原文】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伤寒贯珠集】

此上中下三焦俱病,而其端实在胃中。邪气,即寒淫之气。胃中者,冲气所居,以为上下升降之用者也。胃受邪而失其和,则升降之机息,而上下之道塞矣。成氏所谓阴不得升而独治其下,为下寒腹中痛,阳不得降而独治于上,为胸中热,欲呕吐者是也。故以黄连之苦寒,以治上热,桂枝之甘温,以去下寒,上下既平,升降乃复。然而中焦不治,则有升之而不得升,降之而不得降者矣,故必以人参、半夏、干姜、甘草、大枣,以助胃气而除邪气也。此盖痞证之属,多从寒药伤中后得之,本文虽不言及,而其为误治后证可知。故其药亦与泻心相似,而多桂枝耳。

【白话解】

本条论述的是上、中、下三焦均受病,但真正的病因在胃中。邪气,是指阴寒邪气。胃中,是指冲气停留之处,发挥着使气机能够升降的作用。胃受邪扰失于和降,则使中焦气机升降失常而壅滞。成无己所云“阴不得升而独治其下,为下寒腹中痛,阳不得降而独治于上,为胸中热,欲呕吐”即是此意。故用黄连之苦寒清在上热邪,桂枝之甘温通阳气祛在下寒邪,上下之气既已调和,气机的升降才能恢复。若中焦失常,会出现气机当升却不能升,当降却不能降的情况,故用人参、半夏、干姜、甘草、大枣扶助胃气而除去邪气。本病属痞证的范畴,多由寒凉药物损伤中阳之后而得,本条虽未论及,但可知其为误治后产生的变证。故其药物组成与泻心汤类相似,只多桂枝一味以通阳气。

【伤寒论原文】

黄连汤方

黄连 桂枝,去皮 干姜 甘草,炙各三两 人参二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二服。

【伤寒论原文】

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故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

【伤寒贯珠集】

病在表而医吐之,邪气虽去,胃气则伤,故自汗出,无寒热,而脉细数也。一二日,胃气本和,吐之则胃空思食,故腹中饥,而胃气因吐而上逆,则又口不能食也。三四日,胃气生热,吐之则其热上动,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而胃气自虚,不能消谷,则又朝食而暮吐也。此非病邪应尔,以医吐之所致。曰小逆者,谓邪已去而胃未和,但和其胃,则病必自愈。

【白话解】

病邪在表医者却以吐法治之,表邪虽解,胃气却受伤,故见自汗出、无恶寒发热,脉象细数的症状。病至一二日,胃气本自调和,误用吐法使胃中空虚而思饮食,故腹中有饥饿感,但胃气因误吐而上逆,则又有欲食却不能食的症状。病至三四日,胃中有热,误吐后则使热邪上攻,故不喜食稀粥,反欲吃冷食,且此时胃气虚弱,不能消化水谷,故又见朝食暮吐的症状。本病非因邪气所伤,而是因医者误用吐法所致。之所以称为小逆,是因为邪气已被除尽,但胃气尚未调和,只需调和胃气,则病将自愈。

【伤寒论原文】

伤寒吐下后,复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伤寒贯珠集】

吐下复汗,津液叠伤,邪气陷入,则为虚烦。虚烦者,正不足而邪扰之为烦,心不宁也。至八九日,正气复邪气退则愈。乃反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者,邪气搏饮,内聚而上逆也。内聚者,不能四布,上逆者,无以逮下。夫经脉者,资血液以为用者也,汗吐下后,血液之所存几何?而复搏结为饮,不能布散诸经,譬如鱼之失水,能不为之时时动惕耶!且经脉者,所以纲维一身者也,今既失浸润于前,又不能长养于后,必将筋膜干急而挛,或枢折胫纵而不任地,如《内经》所云脉痿筋痿之证也。故曰久而成痿。

【白话解】

吐下之后又用汗法,津液反复被伤,邪气乘虚内陷,则致虚烦。虚烦,是因为正气不足复被邪扰,发为烦躁,为心神不宁的表现。病至八九日,正气恢复,邪气消退则病愈。现反见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等症状,是由于邪气与水饮相搏,内聚而上逆所致。内聚,是指水液不能布达周身,上逆,是指水气上攻而不下降。经脉是靠血液濡养才能发挥作用,使用汗、吐、下法后,血液能存留多少呢?又逢邪气与水互结为饮邪,使得水液不能布散经脉,犹如失水的鱼,怎能不时时跳动不安呢!而且经脉有网络维系周身的作用,如今自身失于阴液的濡养在前,又不能布散阴液滋养人体于后,必会使筋膜失于濡润而拘急痉挛,关节如同折断一般缓纵无力,脚不敢踩在地上,一如《黄帝内经》所言的脉痿筋痿之证,故云“久而成痿”。

【伤寒论原文】

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

【伤寒贯珠集】

病在表而吐之,邪气虽去,胃气生热,则为内烦。内烦者,热从内动而生烦也。

【白话解】

病在表却使用吐法,虽然邪气去除,但胃气生热,则见内烦。内烦是邪热在里扰及心神而产生的烦。

【伤寒论原文】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证,以呕知极吐下也。

【伤寒贯珠集】

过经者,病过一经,不复在太阳矣,详见阳明篇中。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者,上气因吐而逆,不得下降也,与病人欲吐者不同。大便溏而不实者,下气因下而注,不得上行也,与大便本自溏者不同。设见腹满,郁郁微烦,知其热积在中者犹甚,则必以调胃承气,以尽其邪矣。邪尽则不特腹中之烦满释,即胸中之呕痛亦除矣,此因势利导之法也。若不因吐下而致者,则病人欲吐者,与大便自溏者,均有不可下之戒,岂可漫与调胃承气汤哉!但欲呕,腹下痛,有似柴胡证,而系在极吐下后,则病在中气,非柴胡所得而治者矣。所以知其为极吐大下者,以大便溏而仍复呕也。不然,病既在下,岂得复行于上哉!

【白话解】

过经,是指病邪已离本经,不复在太阳经之意,有关内容详见于阳明病篇。出现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的症状,是在上之气机因呕吐而上逆不得下降所致,与病人欲呕吐而不吐的病机不同。出现大便稀溏不实的症状,是在下之气机因误下而下注肠道,不能上行所致,与病人平素即便溏的病机不同。若见腹满、郁郁微烦的症状,可知热邪积聚在中焦尤甚,则必用调胃承气汤以除尽热邪。邪热尽除以后不只腹中之烦满可解,及胸中痛且欲呕的症状也可尽除,此为因势利导之治法。若不是因为误用吐下法引起的,则病人出现欲吐与大便自溏的症状时,均有不可用下法治疗的禁忌,怎能随便使用调胃承气汤呢!但欲呕,腹下痛,这些症状表现类似于柴胡证,但本病发于过度吐下之后,病因在于中气受损,不是柴胡汤能治的。之所以认为本病由过度吐下所致,是因为病人大便稀溏且仍有呕吐的症状。否则,(腹泻表明)病位本在下,怎能又向上逆行(发为呕吐)呢!

【伤寒论原文】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伤寒贯珠集】

若与或同,言或汗,或吐,或下,或温针,而病仍不解,即为坏病,不必诸法杂投也。坏病者,言为医药所坏,其病形脉证不复如初,不可以原法治也,故曰桂枝不中与也。须审其脉证,知犯何逆,而后随证依法治之。

【白话解】

若与或的字意相同,用或发汗,或涌吐,或攻下,或温针的方法治疗后,病邪依然没有解除,这就叫作坏病,不必再乱用各种治疗方法了。所谓坏病,是指由于医者的错误诊断和不当用药所导致的变证,其脉象证候都发生了变化,不能再用原来的方法治疗了,故言“桂枝不中与也”。必须仔细审查脉证变化,了解其出现了怎样的变证,然后依据现在的脉象和症状表现重新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