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攻补兼施疗结石

攻补兼施疗结石

时间:2022-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月初,门诊来了一个老大爷,姓李,75岁高龄了。诊断为胆结石,胆囊多发息肉。患者前前后后服用40剂汤药。高年患者在治疗时不应概以总攻排石,峻下过度则会损伤正气,使患者身体更加虚弱。复诊时更应注意患者的正气恢复情况,根据现有的病情,或健脾以运湿,或补中而益气,或苦温燥湿以复脾阳,因证而宜,随证实用。

5月初,门诊来了一个老大爷,姓李,75岁高龄了。身材肥胖,说自己右上腹胀痛,尤其是肋骨这边难受了十好几年了。平时性子比较急,还喜欢喝一杯。每次跟孩子们发火难受就会更厉害,有时肩膀也痛,平常就是觉得肚子胀得特别难受,还老打嗝,心窝这里总觉得烧得厉害,喝点儿温水就好了。晚上睡觉也不好,小便特别多,一晚上得起夜三四次。大便也不好,总觉得排便特别费劲,还黏马桶,特别难冲干净。最后,他实在忍受不了,就来到门诊就诊。当时给他查体后发现墨菲征特别的明显,就让他去做腹部B超检查。结果显示:胆囊大小正常,胆囊壁粗糙,不光滑,壁厚约3cm,附壁可见多个中等回声突起,较大的为0.7cm×0.5cm,不活动,后不伴声影,肝外胆管未见扩张。诊断为胆结石,胆囊多发息肉。患者结石不是很大,否则就得外科手术治疗。经过仔细的观察,发现患者体形特别胖,而且还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望舌时发现舌体胖大,颜色特别红,舌苔又黄又腻,两边还有齿痕,脉弦滑(是指脉搏跳动绷的像琴弦一样,如同有走珠划过),口臭比较明显。很明显,这是中医上很典型的肝胆湿热证。而且,这个湿热成因与他的性格、生活饮食方式密切相关。治疗原则应以清热利湿、理气止痛为主。方选龙胆泻肝汤合芍药甘草汤。

处方:龙胆草30g,金钱草30g,海金沙30g,鸡内金18g,炒白芍45g,炙甘草45g,延胡索24g,郁金18g,炒麦芽30g,炒谷芽30g,太子参20g,首乌藤10g。

这个药方选取龙胆草为君,清泻肝胆湿热;金钱草、海金沙为臣,利湿通淋,并加强清热利湿功效;炒白芍、炙甘草、延胡索、郁金和中缓急、理气止痛;炒谷芽、炒麦芽健脾消食,太子参益气养阴,首乌藤养血安神,共为佐。本方看起来可能偏于泻实,但应明白,这个老人患胆石症,是因为饮食失调造成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再加上情绪不佳,久而久之,患者对胆腑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所以就会出现一些典型的症状。一定要轻泻,不能猛泻,正所谓“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先缓解患者的症状才是。

开了药,我再三嘱咐他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还嘱咐他的孩子一定要规范老人的三餐食谱

第一次老李服用汤药14剂后,觉得胁肋胀痛较之前有了明显的好转,但有时还是会觉得口干、畏寒、乏力、夜尿增多。此时可以考虑固护正气为主,在原方的基础上加用丹参10g,玫瑰花15g,九香虫15g。

1个月后,他又服药14剂,觉得胁肋部已无明显不适,偶有口干,夜尿次数减少,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薄黄,边有齿痕,脉弦滑。故在原方基础上去掉鸡内金,加用厚朴30g,陈皮15g,炒白术20g。

第三次进服12剂后,胁肋部已无明显不适。嘱患者继服此方,平素应注意生活作息、饮食起居及基本养生方式。

患者前前后后服用40剂汤药。笔者嘱其先好好休息一段时间,有空多出去活动活动,放松放松心情。后来,他复查腹部B超,示胆囊内附壁回声团较之前有所减少。从影像学来看,至少老李的症状和表现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好转,后期希望老李能在生活中注意自己的情绪和饮食方式,真正做到心平气和,恬淡虚无。饮食上尽量远离酒肉。消化系统的疾病不能总是依靠药物。好好吃饭,好好与他人相处才是王道。

这位患者年事已高,脾胃功能薄弱,平时又偏嗜辛辣肥甘,致食滞中脘、痞闷腹胀、浊气上腻、胁肋疼痛、大便黏腻不爽等病证相继而至,逐渐形成了中焦(中医将人体脏腑的分布分为上、中、下三焦)痞塞、土壅木郁的证候。即胆的通降功能受到了抑制,肝的疏泄功能失常,以致胆汁的分泌、排泄受到了影响,从而导致胆石症的发生。高年患者在治疗时不应概以总攻排石,峻下过度则会损伤正气,使患者身体更加虚弱。治疗大法则应在攻泻的同时,应辅之以健脾和胃,使脾胃的运化功能率先恢复,气血运行通畅,肝的疏泄功能好转,从而使胆石疼痛随之缓解。复诊时更应注意患者的正气恢复情况,根据现有的病情,或健脾以运湿,或补中而益气,或苦温燥湿以复脾阳,因证而宜,随证实用。同时,应对患者予以必要的健康教育,让其学会如何进行正确而有效的生活调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