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药治疗的优势

中药治疗的优势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践证明部分中药复方较单味药的抗菌性能更强,因为中药复方成分复杂,作用机制不一,作用环节众多,既有直接的抗菌作用,又能提高机体固有抗菌潜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既往中医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主要是参照现代医学研究方法,明确单味药的体外抗病原体活性,以及中成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肺炎在临床上虽然使用了适宜的、规范的抗生素及其他相关治疗措施,但患者病情仍反复而难以控制,每易导致多脏器衰竭,病死率较高。因此,如何发挥中医药特长参与治疗,是值得研究的问题。通过对中药药理的系统研究,发现了清热解毒中药及其复方对不同微生物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如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连翘、柴胡紫草、鱼腥草等中药分别对流感、麻疹、腮腺炎、疱疹等病原微生物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实践证明部分中药复方较单味药的抗菌性能更强,因为中药复方成分复杂,作用机制不一,作用环节众多,既有直接的抗菌作用,又能提高机体固有抗菌潜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既往中医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主要是参照现代医学研究方法,明确单味药的体外抗病原体活性,以及中成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充分利用迅速发展的现代免疫学技术,结合传统中医理论,进一步阐明中医药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特别是在当今病原体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相关严重并发症的病死率高,治疗费用高昂等形势下怎样发挥中药的优势就显得尤为重要。感染性疾病的处理,最关键不外防止病原体的侵入和在侵入后维持机体的正常免疫反应以尽快清除病原体两个环节。

1.防止病原体的侵入 中医学十分重视疾病的预防,所谓“上工治未病”,强调防患于未然。对于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增强人体体表和呼吸道黏膜的防御能力十分重要。如玉屏风散是中医治疗表卫不固的基础方,临床上多用来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研究显示,其能显著减少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大鼠支气管黏膜上铜绿假单胞菌的数量。除了对 SIgA的作用外,是否存在增强黏膜上皮细胞防御素基因的表达或阻断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表面黏附素受体与病原体黏附素结合,从而防止病原体的定植和侵入这样的机制,这一方面的探讨将是一个很好的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切入点。

2.炎症反应控制 在感染发生后,使机体的炎症反应控制在适度的范围是治疗成败的关键。国外学者通过临床和动物实验观察到,作为主要致炎因子的TNF-α和主要抑炎因子的IL-10,任何一方相对过多均增加观察对象的病死率,由此可推断炎症因子和抗炎因子的总体平衡与否是决定病情进展的基本因素。大多临床试验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无法通过简易的检测方法判断机体处于何种免疫状态,以及无法通过单因子治疗而达到调节复杂细胞因子网络紊乱的目的。

而中医药强调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辨证施治个体化治疗和中药多环节多靶点整体调节的特点或许可以弥补以上的不足。中医学很早就对感染性疾病(热病、温病)有深刻的认识,从《内经·热论篇》、张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至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中医在热病理论上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诊疗体系,其精髓就在于将疾病看作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需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来辨证论治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代医学直至近10年才初步形成了从病理因素刺激→炎性反应综合征→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概念体系。张曾譻教授认为,以上的现代疾病概念和卫气营血辨证各阶段的表现存在大致的对应关系:疾病初期为局部炎症(卫分证),进一步发展成全身炎症阶段(气分证),再出现器官功能障碍(各脏腑气分证、营分证)、器官功能衰竭和DIC(血分证、内闭外脱证)。

根据以上思路,张曾譻教授认为今后研究重点可以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疾病早、中期中医证型与机体炎症状态的关系和清热解表、清热解毒中药对于保持致炎/抑炎因子平衡的作用。

(2)理气通腑中药对于保护消化道黏膜正常功能,预防肠道菌群移位,避免机体遭受二次打击的作用(如大黄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3)疾病中晚期出现器官微循环障碍、功能衰竭、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清营凉血、活血化瘀、开闭救脱类药物对保护重要组织器官功能,改善微循环,稳定凝血/抗凝血系统的作用。虽然已有很多关于中医药治疗各种急重症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如中药对于TNF-α、血小板活化因子、内毒素、血栓素A2、自由基、黏附分子等多种有害因子的拮抗作用,对于器官功能的保护作用等,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研究体系,需要把这些分散的、零星的成果用中医药理论有机地组织起来,以便更好地指导科研和临床实践。总之,在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危重病的研究中,应该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医学理论有机联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为找到最佳的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途径而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