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

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区康复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精神残疾的程度,促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可以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掌握的情况,配合民政、残联、劳动等部门积极维护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合法权益,争取适当的社会支持和政府救助。

社区康复是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启用和开发社区的资源,将残疾人及其家庭和社区视为一个整体,对残疾的康复和预防所采取的一切措施。社区精神障碍康复是社区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要对本社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终身服务。因此,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要做到个性化、整体化、长期化。

1.为社区普通人群提供心理咨询,普及精神卫生知识 社区卫生机构可以通过两个途径为社区普通人群提供心理咨询,普及精神卫生知识。

(1)在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活动的评估,尤其是对于重点人群,如孕产期妇女的情绪状态,老年人的记忆、智力活动等,以便早期发现产后抑郁症、老年痴呆等。

(2)通过举办科普讲座、开展咨询活动、发放科普宣传读物、制作宣传展板等形式,向社区居民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促进其提高精神健康水平。

2.开展精神疾病的调查,建立疾病档案 对社区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线索调查,是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首要任务,也是动态掌握社区精神疾病变化的第一手资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年都应组织精神科医师对社区的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年度的检查。如果社区的精神障碍患者因病情复发或加重,住院治疗,出院后其住院治疗有关资料应被及时转入社区,以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进行社区康复治疗。同时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连续的疾病档案资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维护患者的隐私权,对社区精神障碍患者的疾病资料进行妥善保管。

3.定期随访,对重性精神障碍的患者进行管理 治疗精神障碍,尤其是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的重性精神障碍,由于疾病自身的特点,患者多不承认有病,不主动治疗,特别是在疾病的严重期。因此,需要对社区的精神障碍患者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看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护人员,每个月至少一次主动对建档立卡的社区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家庭随访,通过随访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密切联系,并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服药情况、病情稳定情况等,并指导家属开展家庭护理。由此提高社区精神障碍患者的服药率,动态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

4.开展社区康复治疗,促使早日回归社会 社区康复治疗的内容包括心理康复指导、家庭护理指导、劳动技能训练、工娱治疗和职业康复等。社区康复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精神残疾的程度,促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中国残联制定的“十一五”发展规范要求,加强精神病康复机构建设,统筹规划,每县(市、区)都将扶持建立一所示范性精神病康复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在残联的配合下开展“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疾病康复工作。

职业技能康复的目标包括有自我处置症状的能力,以减轻功能缺陷;能灵活自如地处置与群众接触所遇到的问题,能和健康人一样生活和工作;能参加工作中的竞争而获得自己的职业;经济上能独立等。

5.维护患者合法权益,争取社会支持 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的重性精神疾病多在青壮年发病,病程迁延,多呈慢性,致残率较高,主要危害劳动力人口,极易造成家庭贫困。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可以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掌握的情况,配合民政、残联、劳动等部门积极维护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合法权益,争取适当的社会支持和政府救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