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临床常见病症的心理护理

临床常见病症的心理护理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外,急重症本身急剧改变了患者的心理、生理功能,使其出现社会功能障碍,不能适应患者角色。消除患者角色习惯化问题:营造舒适安静的医疗环境,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因此,了解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有助于取得最佳的手术效果。

(一)急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1.急重症患者的心理反应

(1)恐惧:急重症患者大多是遭受突然的意外伤害或病情急剧恶化紧急入院治疗的。患者缺乏心理准备,一时难以适应,表现出惊慌失措,恐惧不安,不时发出呻吟和呼救。陌生的环境、医护人员严肃的面孔、紧张抢救过程以及监护仪器发出的声音,常会使患者产生十分明显的恐惧感。

(2)焦虑:急重症发病急,症状明显。只要患者神志清醒,出于对疾病的担心,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另外,急重症本身急剧改变了患者的心理、生理功能,使其出现社会功能障碍,不能适应患者角色。

(3)抑郁:抑郁表面上看反应微弱,而实质上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损失感的反应。表现为情绪失落、悲观消极、孤僻寡言、自我评价减低,严重时可出现自杀倾向。

2.对急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1)提供心理支持:护理人员应对急重症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以用适当的眼神、言语或动作给患者以安慰,使之缓解心理冲突,减轻精神痛苦,尽快适应新的角色和新的环境。

(2)满足患者安全需要: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以熟练的操作、和谐的氛围和适当的鼓励,有条不紊地为患者实施各种救护措施,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3)做好解释工作: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向患者耐心解释治疗、护理、检查的相关注意事项,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和心理压力。对于濒临死亡的患者要注意事先与患者家属沟通,使家属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做好善后处理。

(二)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1.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反应

(1)主观感觉异常:慢性病患者由于长期处于患病状态,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会过度关注,造成感觉异常敏锐,不仅自身的感受性增强,而且对声、光、温度等外界刺激也很敏感,出现护理困难、空间知觉异常等情况。

(2)沮丧:慢性病常使患者饱受病痛折磨,丧失工作能力,面临经济压力,表现为悲观、冷漠、自责、情绪低落等。

(3)患者角色强化:长期处于患者角色易形成对“患者角色”的强化,慢性病患者适应了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和亲友的关心照料,这种习惯化心理对疾病的康复是不利的。

2.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1)帮助患者树立治愈的信心: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解释疾病复发的原因,及时将病情好转的信息反馈给患者,打消患者的疑虑,振奋患者的精神,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消除患者角色习惯化问题:营造舒适安静的医疗环境,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鼓励患者适当活动,强调活动对愈后承担社会角色的重要性,促进患者产生康复的动机。

(三)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1.手术患者的心理反应

(1)手术前患者的心理特点:由于患者对手术缺乏了解,害怕术中疼痛,担心术中出现意外,术前会产生一系列心理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为紧张、焦虑和恐惧。另外,患者希望医术高明的医师为自己做手术,期待护理人员尽心照料自己,对医护人员往往产生依赖心理。

(2)手术后患者的心理特点:手术后多数患者因手术效果满意,紧张焦虑的程度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会出现一段积极的心理反应期。由于手术可能引起部分生理功能丧失、体表改变,在病情稳定后,患者也可能进入术后抑郁阶段,主要表现为悲观、失眠、自责、兴趣丧失等。

2.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1)手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反应和手术动机,并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手术信息。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术前教育,指导患者学习自我调控方法,以减轻手术前的焦虑情绪。引导患者家属和亲友以积极、乐观的情绪去影响和鼓励患者,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手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患者麻醉苏醒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手术的有利信息,并给予鼓励和支持,以减轻其心理压力。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排解术后抑郁情绪,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对于可能致残的患者要格外尊重、同情、支持,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现实,积极对待人生。

重点提示

手术是外科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无论何种手术,对躯体都是一种创伤性治疗,对患者都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刺激。特别是乳房切除、截肢及整容等手术。因此,了解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有助于取得最佳的手术效果。

(四)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1.传染病患者的心理反应

(1)自卑和孤独:患者知道自己得了传染病之后,立即会在心理上和行为上与周围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感到自己成了别人不愿靠近、不敢靠近的人,成了不受欢迎的人,自我价值感突然丧失,不愿与他人接触,出现自卑心理和孤独感。

(2)回避:传染病患者不仅自身要忍受疾病的痛苦,更难忍受的是自己成了威胁他人的传染源。许多传染病患者害怕别人歧视,不愿承认或不敢理直气壮地说出自己所患的真实疾病。

2.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1)科学解释传染病: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清疾病的病程规律、隔离时间、解除隔离的标准以及隔离治疗的意义,指导患者正确认识传染病,稳定患者情绪。

(2)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宣泄心中的郁闷和恐惧,同情理解患者,主动关心患者,决不可流露出丝毫害怕传染的厌恶之感。

(3)保证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积极为患者创造探视条件,通过电话或视频等方式保持患者与外界的交流,满足患者与亲友会见的需要,使患者能感受到亲友和社会的关心支持。

(五)疼痛患者的心理护理

1.心理社会因素对疼痛的影响

(1)早期体验:父母在儿童受轻伤时泰然处之或大惊小怪,对子女成年后对疼痛的态度有很大影响。如果儿童时期有过疼痛的经历,受到疼痛警告过多,成年后容易对疼痛过度敏感。

(2)情绪状态:积极而客观的认知评价可以产生积极的情绪状态,使痛阈提高,减轻或缓解疼痛。消极而夸大的认知评价可以产生消极的情绪状态,使痛阈降低,疼痛更加剧烈。

(3)人格特征:由于个体的感受性和敏感性不同,对疼痛的反应也有很大的差异。外倾人格的人常常表现出较高的疼痛耐受性,内倾人格的人则对疼痛的刺激有较高的敏感性。

(4)心理暗示:是指以含蓄、间接的方式发出一定的信息,通过语言、动作或药物等手段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发生改变的过程。心理暗示对疼痛的影响很大。例如,接受催眠术的人依靠适当的暗示对于创伤或烧伤几乎感觉不到疼痛。

2.疼痛患者的心理护理

(1)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耐心倾听患者对疼痛的陈述,允许患者释放因疼痛引起的负性情绪,以同情、安慰和鼓励的态度理解患者疼痛时的行为反应。适当地向患者解释疼痛的机制,从而缓解疼痛患者的恐惧、抑郁情绪,增强对疼痛的耐受性。

(2)转移注意力:可以使疼痛处于抑制状态,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护理人员可以有针对性的教给患者一些转移注意力的方法,组织患者参加读书听音乐等感兴趣的活动,以调节患者情绪,缓解患者疼痛。

(3)采用心理疗法:催眠方法、积极暗示和松弛疗法都可以减轻疼痛。处于催眠状态的患者对催眠师的语言暗示比较敏感,在催眠师的积极暗示下,患者想象自己身处一种意境或状态,心身得到放松,疼痛的感受性得到降低。另外,使用安慰剂和利用护理经验的权威性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

重点提示

疼痛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生理状态,一般认为是机体损伤或特殊强烈的刺激所引起的一种主观体验,总是伴随着消极的情绪。因此,加强疼痛的心理护理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