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导引的发展

导引的发展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导引在远古就已盛行,用于呵护百姓健康。“导引”是功法最早的雏形,在二千年前的秦汉时期,随着医学的进步,发展成导引术。汉代医家对导引疗病的认识不断加深,用导引疗法治病的范围也不断扩大。马王堆《导引图》和竹简《养生方》更直接反映汉初医学气功的研究成果。《诸病源候论》的问世,标志着导引疗法在医学上的应用进入成熟阶段。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导引在远古就已盛行,用于呵护百姓健康。“导引”是功法最早的雏形,在二千年前的秦汉时期,随着医学的进步,发展成导引术。《素问•移精变气论》中记载:“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这里的“动作”就是导引。《素问•异法方宜论》中记载:“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故导引按者,亦从中央处也。”《内经》中总的导引疗法的适应证有“痿、厥、寒、热”和“息积”,临床用“按乔”(按摩)治疗,佐以烫药,二者结合治疗筋病,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汉代医家对导引疗病的认识不断加深,用导引疗法治病的范围也不断扩大。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揭示了它曾经辉煌的历史。我们认识到远古时期医学气功的伟大成就。马王堆出土的医学文献中除《五十二病方》《脉法》《阴阳脉死候》等医书外,尚有关于经络文献三种:《阴阳十一脉灸经》两种(甲乙本)和《足臂十一脉灸经》一种,说明经络研究与医疗气功的发生发展有着深刻的关系。马王堆《导引图》和竹简《养生方》更直接反映汉初医学气功的研究成果。《导引图》所载的是各种医疗气功的“功法大全”,其中阐述了辨证施功的理念。从导引功能上,既可用于治病,也可用于健身;从肢体运动方面,既有立式导引,也有步式和坐式导引;既有徒手的导引,也有使用器物的导引;既有配合呼吸运动的导引,也有纯属肢体运动的导引,还有大量模仿动物姿态的导引。可以说这是迄今所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古代体操图样。《却谷食气篇》是医疗气功的有效手段之一,包含两方面:“辟谷”和“食气”,即通过一段时间内不吃粮食达到治疗某种疾病。还介绍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人们的食气应注意事项及原理。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强调以“导引、吐纳、针灸、膏摩”治疗四肢“重滞”症。华佗创建了五禽戏,在保留了华佗的一些佚文《中藏经》中也指出:“导引可逐客邪于关节”,“宜导引而不导引,则使人邪侵关节,固结难通”。陶弘景著《养性延命录》,上卷为教诫、食诫、杂诫、祈禳,下卷为服气疗病、导引按摩、御女损益,概述益寿延年的方法,在医学气功的研究方面很有成就。诸多名医都兼修气功,医学气功进入主流医学应归功于隋太医令巢元方,巢元方发表《诸病源候论》一书,书中论述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及症候变症,是中华医学史上最早也是最完整的一部中医病理学专著。“辨证施功”是本书的最大特色,全书共分五卷,六十七门,二千零三十九论,全书共载“养生方”或“导引法”289条,213种具体方法。巢元方是集前数千年医学气功成就之大成者,也是“医学气功学”最早的创始人。《诸病源候论》的问世,标志着导引疗法在医学上的应用进入成熟阶段。隋以后的唐、宋、元、明几乎所有名医都将医学气功视为必修且颇有心得。在20世纪80年代,导引即气功在社会上一度风行,群众性气功锻炼活动空前活跃,2000年7月,卫生部颁布了《医疗气功管理暂行规定》将“气功医疗”改为“医疗气功”,并做了进一步界定:“运用气功方法治疗疾病构成医疗行为的属医疗气功”。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气功历经数千年发展到今天,不仅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成为全民健身的一种重要锻炼方法,将以自我锻炼为主要形式,以强身健体、养生康复为目的的气功划为健身气功,将由医者向患者实施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气功划为医疗气功,更有利于气功学科领域的建设,更有利于气功事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