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疫情传播方式

疫情传播方式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HIV-1抗体阳性标准为ELISA法连续2次阳性,经免疫印迹法证实。病原学早期诊断为特异性抗体IgM阳性。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其出现表示对乙型肝炎病毒有免疫力,见于乙肝恢复期,过去感染和乙肝疫苗接种后。血清检出特异性IgM抗体即可确诊。

本节热门考点

1.粪-口途径传播见于甲型和戊型肝炎,体液传播是HBV、HDV、HCV的主要传播途径。急性肝炎可分为3期:黄疸前期、黄疸期和恢复期。慢性肝炎仅见于乙、丙、丁3型肝炎。HBV DNA是直接反映HBV复制能力的指标,是HBV感染最直接、最特异和灵敏的指标。

2.流行性出血热典型病例有5期经过,包括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治疗原则是“三早一就”。

3.HIV主要感染CD4+T淋巴细胞。传播途径主要是性接触传播。下列六项临床表现应考虑艾滋病的可能:体重下降10%以上;慢性咳嗽或腹泻1个月以上;发热1个月以上;全身淋巴结肿大;反复出现带状疱疹或慢性播散性疱疹;口腔念珠菌感染。HIV-1抗体阳性标准为ELISA法连续2次阳性,经免疫印迹法证实。

4.猪是乙型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染源,三带喙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典型的临床经过为初期、极期和恢复期。病原学早期诊断为特异性抗体IgM阳性。治疗要把好“三关”即高热、惊厥、呼吸衰竭。

5.痢疾杆菌包括: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主要传播途径是经消化道。基本病变特点是在结肠。治疗原则:抗感染(喹诺酮类药物),补液,抗休克,对症,加强支持。

6.霍乱的发病主要是霍乱毒素的作用,严重腹泻造成严重脱水。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分为3期:吐血期,吐泻期,恢复期。治疗原则:按肠道传染病隔离,补液并纠正电解质紊乱,对症支持治疗。

7.钩体病的病原体主要为钩端螺旋体,传染源主要为猪和野鼠,通过皮肤黏膜接触传染。临床分为流感伤寒型、黄疸出血型、肺出血型、肾衰竭型和脑膜脑炎型。治疗首选青霉素;首剂青霉素后,部分病人出现赫氏反应,主张首剂青霉素以小剂量为宜。

8.感染人疟原虫有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型疟原虫四种。典型间日疟的临床表现:突发寒战、高热、大汗,伴有全身酸痛、乏力,持续2~6小时后进入间歇期。氯喹、甲氟喹、青篙素衍生物等能控制临床症状发作;伯氨喹用于控制复发并可防止传播的药物;乙胺嘧啶用于预防性用药。

一、病毒性肝炎

(一)病原学

1.甲型肝炎病毒

(1)甲型肝炎病毒基因组为线状单链RNA。

(2)只有一个抗原抗体系统,感染早期出现IgM抗体,是近期感染的标志,一般持续8~12周,少数可延续6个月;IgG抗体是过去感染的标志,可保持多年。

2.乙型肝炎病毒

(1)乙型肝炎病毒属嗜肝DNA病毒。

(2)抗原抗体系统。

①表面抗原:成年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最早在血中出现。无症状携带者和慢性患者血中乙型肝炎病毒可持续多年,甚至终生。

②表面抗体:恢复期开始出现,可持续多年。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其出现表示对乙型肝炎病毒有免疫力,见于乙肝恢复期,过去感染和乙肝疫苗接种后。

③e抗原:仅见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血清。稍后(或同时)与乙肝表面抗原在血中出现,在病变极期后消失。是HBV活动性复制和传染性强的标志。

④e抗体:e抗原消失,e抗体产生。e抗体阳转后,病毒复制多处于静止状态,传染性降低。

⑤核心抗原:核心抗原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内,外周血中游离的极少,故一般不检测。

⑥核心抗体:在乙肝表面抗原阳转后3~5周出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几乎均可检测出核心抗体,为感染过HBV的标志。

3.丙型肝炎病毒

(1)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是单股正链RNA。

(2)丙肝抗体不是保护性抗体,是HCV感染的标志。

4.丁型肝炎病毒

(1)丁型肝炎病毒基因组为单股环状RNA。

(2)HDV只有一个抗体抗原系统,HDVAg最早出现,抗-HDV不是保护性抗体。

5.戊型肝炎病毒

(1)戊型肝炎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

(2)抗-HEVIgM在发病初期产生,是近期感染的标志。

(二)流行病

1.甲型肝炎

(1)传染源:甲型肝炎无病原携带者,传染源为急性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2)传播途径:以粪-口传播为主。

(3)人群易感性:抗-HAV阴性者。

2.乙型肝炎

(1)传染源: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2)传播途径:①母婴传播;②血液、体液传播;③其他方式。

(3)人群易感性:抗-HBs阴性者。

3.丙型肝炎

(1)传染源: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2)传播途径:①输血和血制品;②母婴传播;③性传播;④注射、器官移植、血液透析。

(3)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

(三)临床分型及表现

1.急性肝炎

(1)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经过的阶段性较明显,分为3期(表22-1)。

表22-1 急性黄疸型肝炎分期及特点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症状和黄疸型肝炎相似,但无黄疸。

2.慢性肝炎 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乙肝、丙肝、丁肝或有HBSAg携带史而因同一种病原再次出现肝炎症状、体征、肝功异常者可诊断为慢性肝炎。

(1)轻度:症状、体征轻微或无症状,肝功能仅1、2项轻度异常。

(2)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3)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伴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并排除其他原因,无门脉高压症者。ALT和AS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或A/G比值异常。除上述条件,白蛋白≤32g/L、胆红素大于5倍正常值上限、凝血酶原活动度40%~60%、胆碱酯酶<2500U/L,四项有一项即可诊断重度肝炎。

3.重型肝炎

(1)症状:极度疲乏,严重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症状,明显出血现象。

(2)体征:黄疸迅速加深,肝浊音界迅速缩小,可见扑翼样震颤。

(3)实验室检查:胆-酶分离,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降低(<40%)。

4.淤胆型肝炎 急性起病,梗阻性黄疸持续3周以上并排除其他原有引起的肝内外梗阻性黄疸者,可诊断。

(四)诊断

1.流行病学 出现水型和食物暴发流行有助于甲型和戊型肝炎的诊断。有与乙型、丙型肝炎患者接触史,或有输血病史,母亲感染HBV的婴儿,有助于乙型、丙型肝炎的诊断。

2.临床表现

(1)急性肝炎:有急性感染症状,并出现腹胀、肝区痛等肝炎症状。部分患者黄疸、肝大。ALT显著升高。

(2)慢性肝炎:肝炎病程持续半年以上,有乏力、腹胀、肝区不适症状。可有慢性肝病病容、蜘蛛痣、肝掌及质地较硬的肝大。ALT反复或持续升高。

(3)重型肝炎:急性肝炎病情迅速恶化,2周内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者为急性重型肝炎。急性肝炎患者15~24周出现极度乏力、腹胀等消化道症状,黄疸迅速加深,出血倾向明显,腹水及肝性脑病,肝功能严重损害,为亚急性肝炎。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基础上出现重型肝炎为慢性重型肝炎。

3.病原学检查

(五)慢性肝炎和重型肝炎的治疗

1.慢性肝炎 改善和恢复肝功能,针对肝炎病毒的治疗。

2.重型肝炎 早期诊断,绝对卧床休息,及时采取护肝治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

(六)预防

1.控制传染源 急性患者应隔离治疗至病毒消失。慢性患者和携带者可根据病毒复制指标评估传染性大小。符合抗病毒治疗条件的尽可能给予抗病毒治疗。现正感染者不能从事食品加工,饮食服务,托幼保育等工作。对献血员进行严格筛选。

2.切断传播途径 甲型和戊型肝炎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加强粪便、水源管理,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等工作。乙型、丙型、丁型肝炎加强托幼保育单位及其他服务行业的监督管理;理发、美容、洗浴等用具应按规定进行消毒处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用具,各种医疗器械及用具实行一用一消毒措施。对带血及体液污染物应严格消毒处理;加强血制品管理;采取主动和被动免疫阻断母婴传播。

3.保护易感人群

(1)甲型肝炎。国内使用的甲肝疫苗有甲肝纯化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种类型。接种对象为抗HAVIgG阴性者。对近期有与甲型肝炎患者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可用人丙种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预防注射。

(2)乙型肝炎

①乙型肝炎疫苗:是我国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最关键措施。易感者均可接种。采用0、1个月、6个月的接种程序,每次注射10~20μg(基因工程疫苗)。HBV慢性感染母亲的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注射HBIG 100~200U,3天后接种乙肝疫苗10μg,出生后1个月重复注射一次,6个月时再注射乙肝疫苗。

②HBIG:属于被动免疫,主要用于HlBV感染母亲的新生儿及暴露于HBV的易感者。

(3)丙型、丁型、戊型肝炎尚缺乏特异性免疫预防措施。

二、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一)病原学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属汉坦病毒,为RNA病毒,在我国流行的主要是Ⅰ型和Ⅱ型汉坦病毒。

(二)流行病学

1.宿主动物及传染源 病毒呈多宿主性,主要宿主动物是啮齿类,我国以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要宿主和传染源。人不是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 ①接触传播;②呼吸道传播;③消化道传播;④垂直传播;⑤虫媒传播。

3.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低。

(三)临床表现

1.发热期

(1)发热:起病急,畏寒发热,体温39~40℃。

(2)全身中毒症状:表现为乏力,全身酸痛。头痛、腰痛、眼眶痛(称为三痛)。

(3)毛细血管损害征:主要表现为充血、出血及外渗水肿。皮肤充血主要见于颜面、颈部、胸部(皮肤三红);黏膜充血见于眼结膜、软腭与咽部(黏膜三红);皮肤出血多在腋下和胸背部,如呈搔抓样,条痕样更具特征性。

2.低血压休克期 多数在发热末期或热退同时出现血压下降,也可在热退后出现。

3.少尿期 以少尿或无尿、尿毒症、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为特征,是本病的极期。

4.多尿期 一般认为尿量增至2000ml/天即进入多尿期。

5.恢复期 于少尿期后发生,尿量减少,为2000ml/天或以下,逐渐好转。

(四)诊断

1.流行病学 流行季节,有疫区野外作业及留宿者,或有与鼠类或其他宿主动物接触史。

2.临床表现 发热、全身中毒症状、三红征、三痛征,皮肤搔抓样或条痕样出血,肾脏损害。

3.实验室检查 血象血液浓缩,白细胞增加,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减少;尿常规显著蛋白尿。血清检出特异性IgM抗体即可确诊。

(五)各期治疗要点与主要预防措施

1.发热期 治疗原则为抗病毒治疗,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预防休克、DIC。

2.休克期 治疗原则为积极补充血容量,调整酸碱平衡,减轻肾功能损害,预防多脏器功能衰竭。

3.少尿期 治疗原则促进利尿、导泻、透析治疗。

三、流行性乙型脑炎

(一)病原学

乙脑病毒属虫媒病毒B组,为单股正链RNA。乙脑病毒为嗜神经病毒,较少变异。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人和动物均可成为传染源。幼猪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不是主要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3.易感人群 患者多为10岁以下儿童,以2~6岁发病率最高。

4.流行特征 严格的季节性,以7~9月多见。

(三)临床表现

典型临床经过如下。

1.初期 起病急,高热,伴有头痛、精神倦怠、恶心呕吐、嗜睡,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

2.极期 主要表现为脑实质受损的症状。

(1)持续高热:高达39~40℃。

(2)意识障碍:为本病的主要表现。表现为嗜睡、定向力障碍、昏睡或昏迷。嗜睡具有早期诊断的意义。

(3)惊厥:发生率为40%~60%,是病情严重的表现。

(4)呼吸衰竭:多发生在重症病例,主要表现为中枢性呼吸衰竭。

(5)颅内高压征:表现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

(6)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浅反射减弱或消失,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脑膜刺激征。

3.恢复期 少数患者因严重并发症死亡,多数患者一般2周左右可完全恢复。

4.后遗症期 少数患者半年后仍有精神神经症状,称为后遗症期。

(四)诊断、确诊依据与鉴别诊断

1.诊断与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 有严格季节性,多见于儿童。

(2)临床特点 起病急,高热、头痛、意识障碍、惊厥、脑膜刺激征阳性。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脑脊液透明,压力高,白细胞增高;血清学特异性抗体IgM检查早期出现阳性。

2.鉴别诊断(表22-2)

表22-2 乙脑的鉴别诊断

(五)治疗原则与预防

1.治疗原则 原则是早期治疗及综合治疗,积极防治高热、抽搐、呼吸衰竭及继发感染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1)一般治疗。

(2)对症治疗。高热、惊厥和呼吸衰竭是危及生命的主要症状,因而控制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是抢救乙脑患者的关键。

①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

②惊厥:去除病因及镇静止痉。

③呼吸衰竭:根据病因进行相应治疗。

2.预防 乙脑的预防应采取以防蚊、灭蚊及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

四、钩端螺旋体病

(一)病原学

钩体抗原结构复杂,我国北方地区以波摩那群为主,南方地区以黄疸出血群较多且毒力强。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鼠类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鼠类以黑线姬鼠为主,为我国南方稻田型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猪带的主要是波摩那群,是我国北方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 ①接触疫水传播;②接触病畜排泄物传播;③消化道传播;④母婴传播。

3.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

4.流行特征

(1)地区分布:我国以南方和西南各省为严重。

(2)季节性:流行于夏秋季,6~10月最多,有“打谷黄,黄瘟病”之称。

(3)流行类型:流行形式为稻田型、洪水型、雨水型。南方以稻田型为主,北方呈洪水型暴发流行。

(三)临床表现

1.早期(钩体败血症期) 以早期中毒症状为特点,表现为三个症状:发热、肌肉酸痛(腓肠肌及腰背酸痛较明显)、身软;三体征:眼红(眼结膜充血)、腿痛(腓肠肌压痛)、淋巴结肿大。

2.中期(器官损伤期)

(1)感染中毒型:出现早期中毒性综合征,无明显器官损害。

(2)肺出血型:为无黄疸钩体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

①轻度肺出血型:咳嗽伴血痰,肺部少许啰音,X线胸片:肺纹理增多,点状及小片状阴影。

②肺弥漫性出血型:发热及中毒症状进行性加重,气促,不同程度咯血。双肺较多湿啰音,X线胸片见双肺广泛点片状阴影。

(3)黄疸出血型:出现黄疸、出血倾向和肾损害。

(4)脑膜脑炎型:以脑炎或脑膜炎症状和体征为特点。

(5)肾衰竭:发生肾损害十分普遍。

3.后期(恢复期或后发症期) 少数患者在发热退后可能出现下列后发症。

(1)后发热:于病情缓解1~5日后出现,38℃左右,持续1~2周自退。血内嗜酸粒细胞增多。

(2)眼后发症:见于热退1周至1个月,表现为巩膜表层发炎,球后神经炎或玻璃体浑浊,以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或葡萄膜炎多见。

(3)反应性脑膜炎:少数患者在后发热期同时出现。

(4)闭塞性脑动脉炎:表现为偏瘫、失语、反复短暂肢体瘫痪。

五、伤寒

(一)病原学

伤寒杆菌具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三种抗原均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用凝集反应检测血清标本中的O及H抗体,即肥达反应,有助于伤寒的临床诊断。

(二)病理

伤寒的主要病理特征是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以回肠末段的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结的病变最为显著。

(三)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患者及带菌者是本病传染源。整个病程均有传染性,2~4周传染性最强。

2.传播途径 通过粪-口传播。

3.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

4.流行特征 流行多在夏、秋季。

(四)临床表现

1.典型伤寒

(1)初期:起病缓慢,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

(2)极期

①高热:持续不退,多呈稽留热型。

消化系统症状:腹胀,多有便秘。腹痛以右下腹明显。

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表情淡漠、反应迟钝,重者昏迷。

④循环系统症状:相对缓脉,偶见重脉。

⑤肝脾大:病程第一周末起,多数患者可在肋下触及肿大的脾脏和肝脏

⑥玫瑰疹:胸腹背及四肢的皮肤可出现淡红色斑丘疹,出汗较多的患者,可出现水晶形汗疹。

(3)缓解期:本期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

(4)恢复期:体温降至正常,症状体征消失。

2.再燃与复发

(1)再燃:指部分患者进入恢复期前,体温尚未降至正常时再次升高,持续5~7日后才回到正常。

(2)复发:患者进入恢复期,在体温正常1~3周后,发热等症状再现。

(五)诊断及确诊依据

1.临床诊断

(1)流行病学。

(2)临床表现。持续发热,伴有全身中毒症状,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大。伴有肠穿孔或肠出血对诊断更有帮助。

(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2.确诊标准

疑似病例,符合下列两项之一可确诊。

(1)标本中分离到伤寒杆菌,早期以血培养为主。

(2)O抗体凝集效价≥1∶80,H抗体凝集效价≥1∶160,恢复期效价增高4倍以上。

(六)病原治疗

病原治疗:目前治疗伤寒的首选药物为喹诺酮类,此类药物抗菌谱广,耐药性低,不良反应轻,对伤寒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

六、细菌性痢疾

(一)病原学

痢疾杆菌属志贺菌属,目前分为4群:A群痢疾杆菌,B群福氏志贺菌,C群鲍氏志贺菌,D群宋内志贺菌。A群痢疾杆菌还可产生外毒素,该毒素又称为志贺毒素,具有细胞毒性、肠毒性和神经毒性三种生物活性,故A群痢疾杆菌引起的临床症状最重。

发达国家流行以D群宋内志贺菌为主;发展中国家以B群福氏志贺菌为主,我国大多地区以B群福氏志贺菌占首位,其次为D群宋内志贺菌,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为急、慢性菌痢患者及带菌者。其中非典型患者、慢性患者及带菌者由于症状轻而被忽略。

2.传播途径 经粪-口传播。

3.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发病率高,其次青壮年。

4.流行特征 明显季节性,以夏、秋季为多。

(三)临床表现

1.急性菌痢

(1)普通型:起病急,高热、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大便每日10~20次或以上,初为稀便或水样便,1~2日后转为黏液或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感明显。查体可有左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

(2)轻型(非典型):可无发热或仅有低热。急性腹泻,大便每日不超过10次,为黏液稀便,常无脓血,无明显里急后重,轻微腹痛。

(3)中毒型:多见于2~7岁儿童,起病急,高热,临床主要表现为严重毒血症,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局部消化道症状轻。

2.慢性菌痢 指菌痢病程超过2个月未愈者,即为慢性菌痢。根据临床表现分为3型,其中慢性迁延性最为常见,急性发作型次之,慢性隐匿型少见。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1)流行病学:发病在夏、秋季,有不洁饮食或与患者接触史。

(2)临床症状

①急性菌痢表现为发热、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左下腹压痛。

②中毒型菌痢以儿童多见,临床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而胃肠道症状轻微。

2.鉴别诊断(表22-3)

表22-3 细菌性痢疾鉴别诊断

(五)病原治疗

1.喹诺酮类药物 较为理想的药物。

2.复方新诺明 有较好效果。

七、霍乱

(一)病原学

霍乱弧菌能产生3种毒素。Ⅰ型毒素为内毒素,引起发热、休克;Ⅱ型毒素为外毒素,即霍乱肠毒素或霍乱原,霍乱的剧烈腹泻是由此种毒素引起的;Ⅲ型毒素,在发病意义上不大。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其中阴性感染者和轻型患者是更为重要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 经口感染的肠道传染病。

3.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但隐性感染者多,显性感染者少。

4.流行特征 以夏、秋季为流行季节,高峰在7~9月。

(三)病理生理

霍乱弧菌并不引起小肠上皮细胞的器质性损伤,主要表现为脱水导致的皮下组织、肌肉及组织器官的干瘪缩小,内脏浆膜失去光泽;肠腔内充满米泔水样物;胆囊内胆汁黏稠;肾小球及间质毛细血管扩张、肾小管有浊肿、变性与坏死等。

(四)临床表现

典型霍乱的分期如下。

1.泻吐期 表现为无痛性剧烈腹泻,不伴有里急后重。初为稀便,见黏液,后转为黄色水样便,严重排米泔水样便。每日可十余次,甚至无数次。多数患者伴腓肠肌痛性痉挛。

2.脱水期 由于持续而频繁的泻吐,患者可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严重的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

3.恢复期 脱水纠正后好转,症状逐渐消失。

(五)诊断与确诊依据

1.诊断标准 具有下列三项之一,可诊断。

(1)凡有腹泻、呕吐症状,粪便培养有霍乱弧菌生长。

(2)疫区内,有典型霍乱症状,但粪便培养无霍乱弧菌生长,但无其他原因可查。

(3)流行病调查中,首次粪便培养阳性前后各5日内,有腹泻症状及接触史。

2.疑似诊断 下列两项之一,可诊断。

(1)有典型症状,但病原学检查为确定者。

(2)流行期间有明显接触史,而且出现泻吐症状,但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

(六)补液治疗与病原治疗

1.严格隔离

2.补液疗法 由于霍乱的发病机制是分泌性腹泻,导致了不同程度的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及低血容量休克。原则:早期、快速、足量、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见尿补钾。

3.抗菌药物 为辅助治疗。

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一)病原学及其分型

我国的流行菌群以往以A群为主,B群仅占少数。但近年B群和C群有增多趋势。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带菌者和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 借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3.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高。

4.流行特征 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15岁以下的儿童。

(三)临床分型及表现

1.普通型 最常见,占90%。

(1)前驱期: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2)败血症期:突然出现寒战、高热、头痛、表情淡漠等毒血症状。皮肤或黏膜可见瘀点、瘀斑。

(3)脑膜脑炎期:除高热及中毒症状外,患者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烦躁不安,出现脑膜刺激征,重者可出现抽搐、意识障碍。

(4)恢复期:体温降至正常,皮肤瘀点、瘀斑停止发展,并逐渐吸收。

2.暴发型

(1)休克型:除普通败血症期表现外,短期内皮肤黏膜出现广泛的瘀点或瘀斑。循环衰竭是本病的特点。

(2)脑膜脑炎型:以脑实质严重损害为主要特征。

(3)混合型:兼有上述两型的临床表现,是本病最严重的类型。

3.轻型 多见于流行后期,部分患者仅出现皮肤黏膜的出血点而无其他症状。

4.败血症期 少见,成年人患者较多。

(四)诊断依据

1.有流行病学史。

2.符合化脓性脑膜炎表现,伴有皮肤黏膜瘀点、瘀斑。或无化脓性脑膜炎表现,但有感染中毒性休克表现同时伴有迅速增多的皮肤黏膜瘀点、瘀斑。

(五)病原治疗及暴发型流脑的治疗

1.普通型治疗

(1)青霉素对脑膜炎球菌高度敏感,不易透过正常血-脑屏障,需大剂量才能达到有效浓度。

(2)头孢菌素类:对脑膜炎球菌抗菌活性强,易透过血-脑屏障。

2.暴发型治疗

(1)休克型:尽早应用抗菌药,纠正休克。

(2)脑膜脑炎型治疗:重点是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和呼吸衰竭。

(六)预防

1.管理传染源 早期隔离剂彻底治疗病人。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天。密切观察接触者,应医学观察7天,并服药预防,磺胺甲唑。

2.切断传播途径 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通风。

3.保护易感人群 儿童及其他易感人群均应注射脑膜炎球菌A群多糖菌苗。

九、疟疾

(一)病原学种类

感染人类的疟原虫共有4种: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恶性疟原虫。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疟疾患者和带疟原虫者。

2.传播途径 经雌性按蚊叮咬皮肤为主要的传播途径。中华按蚊是平原区的主要媒介。

3.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

4.流行特征 在热带和亚热带流行最重。我国以间日疟流行为主。

(三)典型间日疟的临床表现

1.典型发作

(1)间日疟

①寒战期:突然发冷,继以剧烈寒战、血压升高,伴恶心、头痛。

②高热期:寒战停止后继而高热、颜面潮红、皮肤干热、脉搏快而有力、头痛。

③大汗期:高热后期大汗淋漓,随之体温降至正常。

(2)三日疟:症状与间日疟相同,但为三日发作一次。

(3)卵形疟:与间日疟相似,但症状轻,发作持续时间短。

(4)恶性疟:常先出现间歇性低热,继以弛张热或持续高热,无明显间歇期。

2.再燃与复发

(1)再燃:经抗疟治疗后,体温正常,再次出现寒战、发热,是抗疟治疗不彻底,红细胞中仍残存疟原虫,因免疫力下降而导致病情再次反复。

(2)近期复发:疟疾发作数次后,体内产生一定的免疫力或经治疗后暂停发作,经1~3个月,出现与初发相似的临床症状发作。

(四)诊断及确诊依据

1.流行病学 接触过疫区的患者及输血后出现发热的患者。

2.临床表现 寒战、高热,大汗周期性发作。

3.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正常或减少,单核细胞增多。血涂片、骨髓片找到疟原虫。

(五)治疗与预防

1.抗疟原虫治疗

(1)杀灭红细胞内裂体增殖疟原虫的药物:氯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磷酸咯萘啶、哌喹、盐酸氨酚喹啉、盐酸甲氟喹,其他如奎宁等。

(2)杀灭红细胞内疟原虫配子体和迟发型子孢子的药物:磷酸伯氨喹、他非诺喹。

(3)对脑型疟疾的病原治疗,目前较常应用的杀灭红细胞内裂体增殖疟原虫的药物有:青蒿琥酯、氯喹、奎宁、磷酸咯萘啶。

2.对症及支持治疗 脑型疟常出现脑水肿与昏迷,应及时给予脱水治疗。监测血糖,以及时发现和纠正低血糖。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对改善微血管堵塞有一定帮助。对超高热病人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用抗疟药加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治疗可加快退热速度。加用血管扩张药己酮可可碱治疗,可提高脑型疟疾患者的疗效。

3.预防

(1)管理传染源:健全疫情报告,根治疟疾现症病人及带疟原虫者。

(2)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消灭按蚊,防止被按蚊叮咬。

(3)保护易感人群:疟疾疫苗接种有可能降低本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药物预防是目前较常应用的措施。

十、日本血吸虫病

(一)病原学

日本血吸虫成对寄生在人或其他哺乳动物的门静脉系统,主要在肠系膜下静脉内。人是终末宿主,钉螺是唯一必需的中间宿主。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主要是受感染的人和动物。患者和病牛是重要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 必备3个条件:①虫卵随粪便入水;②钉螺的存在;③人畜皮肤黏膜接触疫水。

3.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

4.流行特征 我国主要流行日本血吸虫病。

(三)临床表现

1.急性血吸虫病 以发热、全身反应为主。

(1)发热:均有发热,与感染程度成正比。

(2)过敏反应:以荨麻疹为常见。

(3)消化系统症状:可有腹痛、腹泻、少数患者有脓血便,里急后重可有可无。

(4)肝脾大:肝大伴压痛,以左叶为显著,少数患者可有轻度脾大。

(5)肺部症状:可有轻度咳嗽、咳痰,重者可咳血痰,并有胸闷、气促。

2.慢性血吸虫病

(1)无症状型:多无症状,仅在粪便中检出血吸虫卵,体检时发现肝大。

(2)有症状型:以腹泻最常见,可伴腹痛及里急后重,大便稀或带黏液脓血。

3.晚期血吸虫病 形成血吸虫性肝硬化,临床症状以门脉高压为主。

(1)巨脾型:本型最常见,伴有脾功能亢进。

(2)腹水型:约占晚期25%,是晚期血吸虫病肝功能失代偿的表现。

(3)结肠肉芽肿型:腹痛、腹泻、便秘等较常见,左下腹可扪及包块。

(4)侏儒型:因幼年反复感染,导致内分泌萎缩和功能减退,进而影响体格生长及生殖系统发育。

4.异位血吸虫病

(1)肺血吸虫病:多见于急性患者,以虫卵沉积引起肺间质病变为主。

(2)脑血吸虫病:为虫卵沉积于脑部所致。

(四)诊断与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 有疫水接触史。

2.临床表现

(1)急性期:发热、荨麻疹、肝大。

(2)慢性血吸虫病:来自疫区,不明原因腹泻、腹痛、脓血便、肝脾大。

(3)晚期血吸虫病:有急性感染史,且出现巨脾、腹水、肠梗阻等。

3.实验室检查 粪便沉孵法是主要诊断方法。

(五)病原治疗与预防

1.目前普遍采用吡喹酮治疗 吡喹酮对血吸虫的各个阶段均有显著的杀虫作用,对日本血吸虫杀虫作用更强。

2.吡喹酮治疗剂量

(1)急性血吸虫病:成年人剂量120mg/kg。

(2)慢性血吸虫病:成年人剂量60mg/kg计算。

(3)晚期血吸虫病:适当减量或延长疗程。

3.预防

(1)控制传染源:在流行区每年对病人、病畜进行普查普治。

(2)切断传播途径:消灭钉螺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改变钉螺孳生环境,采用氯硝柳胺等药物杀灭钉螺。粪便须经无害处理后方可使用。保护水源,改善用水。

(3)保护易感人群:严禁在疫水中游泳、戏水。接触疫水时应穿着防护衣裤和使用防尾蚴剂等。

十一、囊尾蚴病

(一)病原学

也是猪肉绦虫的中间宿主,故人也可患囊虫病。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猪肉绦虫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 吞食猪肉绦虫卵经口感染为主要的传播途径。

3.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

4.流行特征 呈世界性分布。

(三)临床表现

1.脑囊虫病

(1)脑实质型:本型最常见,占脑囊虫病的80%以上。临床以癫痫最常见,还有精神失常、幻嗅、幻视等。

(2)脑室型:约占10%,以脑脊液循环受阻、颅内压增高为特征。

(3)软脑膜型:约占10%,主要为囊虫性脑膜炎,表现为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压力高,细胞数在100×106/L以内,以淋巴为主,蛋白轻度增高,氯化物和糖正常。

(4)脊髓型:囊虫侵入脊髓,产生脊髓压迫征。表现为截瘫、感觉障碍、大小便潴留等。

(5)精神异常型:由囊虫引起脑皮质萎缩所致,呈进行性加重反复发作的精神失常。

2.眼囊虫病 多为单侧,以视网膜下及玻璃体多见。囊尾蚴在眼内存活时,患者可耐受,虫体死亡时产生的强烈刺激,可导致葡萄膜炎、视网膜脉络炎。

3.皮下组织和肌肉囊虫病 约2/3的囊虫病患者有皮下结节、黄豆大小、圆形或椭圆形、质硬、无痛及压痛、无色素沉着及炎症反应,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四)确诊依据

1.流行病学有流行区,尤其有绦虫病史。

2.临床表现有癫痫发作、精神失常、皮下结节、脑脊液异常表现、脑脊液中囊虫特异性抗体阳性可临床诊断。

3.皮下组织活检或病理切片中找到囊尾蚴头节可确诊。

(五)治疗与预防

1.治疗

(1)病原治疗:阿苯达唑对囊尾蚴有杀灭作用,作用温和而缓慢,反应轻而安全,故为首选药。

(2)手术治疗:眼囊尾蚴患者应用手术治疗摘除眼内囊尾蚴,以免虫体被药物杀死后,引起全眼球炎而失明。

2.预防

(1)控制传染源:在流行区开展普查普治,彻底治疗猪带绦虫病患者,并对感染绦虫病的猪进行驱虫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开展健康教育,改变不良卫生习惯,不吃生的或未熟透的猪肉,加强屠宰场的管理及卫生检疫制度,加强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改善生猪的饲养方法。

(3)提高人群免疫力:囊尾蚴病疫苗包括天然蛋白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合成肽疫苗及核酸疫苗。

十二、艾滋病

(一)病原学

HIV即嗜淋巴细胞,又称嗜神经细胞,主要感染CD4+T细胞,也能感染单核吞噬细胞、B淋巴细胞、小胶质神经细胞和骨髓干细胞。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感染者和患者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

(1)性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2)血液和血制品传播。

(3)母婴传播。

(4)其他传播途径。

3.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

4.流行特征 流行呈快速上升趋势。

(三)临床分期及各期主要临床表现

1.急性期 可出现发热、乏力、头痛、腹泻、关节疼痛。体征为淋巴结肿大和皮疹。CD4+T细胞一过性减少。

2.无症状期 此期无任何临床症状,但具有传染性。CD4+T细胞计数逐渐下降。

3.艾滋病期

(1)HIV相关症状。

(2)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①呼吸系统:主要是人孢子虫引起的肺孢子菌肺炎,约占艾滋病肺部感染的70%~80%,是艾滋病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还常并发肺结核和肺部卡波西肉瘤。②消化系统:口腔和食管的炎症和溃疡。③中枢神经系统:30%~70%患者有神经系统症状。④眼部:引起视网膜炎。⑤皮肤:表现为带状疱疹、尖锐湿疣等。⑥肿瘤:以卡波西肉瘤和恶性淋巴瘤常见。

(四)诊断

1.诊断原则 HIV/AIDS的诊断应注意如下原则,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包括不安全性生活史、静脉注射毒品史、输入未经抗HIV抗体检测的血液或血液制品、HIV抗体阳性者所生子女或职业暴露史等)、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慎重做出诊断。诊断HIV/AIDS须是经确认试验证实HIV抗体阳性,HIV RNA和P24抗原的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的HIV感染。

2.诊断标准

(1)急性期病人近期内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有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

(2)无症状期有流行病学史,结合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

(3)艾滋病期有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加以下各项中的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为艾滋病。

①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发热1个月以上,体温高于38℃。

②慢性腹泻1个月以上,次数>3次/日。

③6个月内体重下降10%以上。

④反复发作的口腔白念珠菌感染。

⑤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感染。

⑥肺孢子虫肺炎。

⑦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

⑧活动性结核或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⑨深部真菌感染。

⑩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

中、青年人出现痴呆。

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弓形虫脑病。

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

反复发生的败血症。

皮肤黏膜或内脏的卡波西肉瘤、淋巴瘤。

HIV抗体阳性,虽无上述表现或症状,但CD4+T淋巴细胞数<200/mm3,也可诊断为艾滋病。

(五)抗病毒治疗与预防

1.治疗 国际上有4类ARV药物,分为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蛋白酶抑制剂(PI)、进入和融合抑制剂(EI/FI)。国内的ARV药物目前有3类(主要是NRTI、NNRTI和PI)。

(1)NRTI:齐多夫定、去羟肌苷、拉米夫定、司他夫定、阿巴卡韦、双汰芝。

(2)NNRTI:主要作用于HIV反转录酶某位点使其失去活性。常用药物有:奈韦拉平,依非韦伦。

(3)蛋白酶抑制剂:利托那韦(RTV)、茚地那韦(IDV)、沙奎那韦(SQV)、奈非那韦(NFV)、克力芝(含有洛匹那韦和利托那韦复合制剂)、阿扎那韦(ATV)等。

2.预防

(1)管理传染源:健全检测网络,做好隔离、消毒。

(2)切断传播途径:做好宣传、教育,严禁吸毒,加强血液、血制品管理。

(3)保护易感人群:重组HIV-1gpl20亚单疫苗或重组痘苗病毒表达的HIV包膜作为疫苗等均尚在研制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