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茯苓白术桂枝甘草党参陈皮薤白

茯苓白术桂枝甘草党参陈皮薤白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栗师精于经方的使用,苓桂术甘汤是经方苓桂剂之首,对脾阳虚弱,水气所生的心悸,眩晕,喘咳,气上冲胸,心下逆满等诸多证候均有一定效果。是方以苓桂术甘汤温化痰饮,更加葛根以升太阳经之津液,川芎辛温香窜,直达巅顶,半夏、天麻燥湿化痰,以息风止眩。本患者年过古稀,久病体弱,心悸多年,病位在心当属不惑,又久病脾阳不振,水饮内生阻遏心脉而见脉沉而结,苓桂术甘汤为化饮群剂之首。

栗师精于经方的使用,苓桂术甘汤是经方苓桂剂之首,对脾阳虚弱,水气所生的心悸,眩晕,喘咳,气上冲胸,心下逆满等诸多证候均有一定效果。是方以茯苓、白术健脾利水,安悸止眩,以桂枝、甘草温补心阳,通脉降逆,以桂枝、茯苓通阳化气,淡渗利水,以桂枝、白术化气行水,健脾利湿,白术、甘草和中补土。全方温能化气,甘则健脾,燥能胜湿,淡则利水,药简力繁,临床之时可加减运用于脾虚水湿为患之疾。

现撷取栗师应用苓桂术甘汤治疗眩晕、哮喘、心悸、胸痹验案各一则,以馈读者

案1:张某,女,48岁。

主诉:头晕耳鸣一年余,伴心慌气短胸闷,身倦无力,肠鸣,便溏,胃纳不佳,喜热饮食,晨起恶心。舌淡苔白而润,根部腻,脉沉而弦细无力,踏步试验呈星状,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辨证:眩晕,痰饮中阻,清阳不升。治法:温化痰饮,健脾益气。

处方:云茯苓30g,白术20g,桂枝15g,甘草15g,葛根30g,川芎20g,赤芍20g,羌活10g,党参30g,半夏15g,天麻15g。7剂,水煎服,每日2次。

用药7天后自觉耳鸣、头晕已减轻,余症乏前,嘱原方再服7剂。头晕明显改善。

按:眩晕是以目眩、头晕为主的一组病状,古人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论。又有“无风不作眩”“无虚不能作眩”“无痰则不作眩”等古训,但临床之际仍当细辨标、本、虚、实,标实多为痰、火、风等诸邪内扰,本虚则当以脾、肾之虚为主。

本案头重而晕,视物旋转,胸闷恶心时吐痰涎,食少、便溏、肠鸣、苔白而腻,均属痰浊中阻,清阳不升之象。是方以苓桂术甘汤温化痰饮,更加葛根以升太阳经之津液,川芎辛温香窜,直达巅顶,半夏、天麻燥湿化痰,以息风止眩。古人云,治眩必用白术,是对痰饮、水湿的眩晕而言,对肝肾阴虚,虚风内动者则非白术所用。

仲景论眩,多以痰饮为治,其舌脉虽无定象,但临证之时,总以舌胖大,色淡苔白或腻而润,脉弦滑者为多见,对久病屡用补益之品无效,且形体肥胖者均可从痰饮方面,以本方加减进行论治。

案2:杨某,女,57岁。

自诉哮喘六年余,近日加重。刻诊不能平卧,痰稀色清,呈泡沫状,喉中有哮鸣音,面部及下肢浮肿,动则喘促汗出,背部畏寒,夜尿频数,失眠。舌淡胖,少苔而润,口唇稍紫,脉沉无力。辨为哮喘,痰饮阻肺、心脾两虚证。治以温阳化饮。处方:方用苓桂术甘汤加味。桂枝15g,白术20g,云茯苓30g,甘草15g,五味子20g,巴戟天20g,淫羊藿15g,桔梗15g,枳壳15g,赤芍20g,川芎20g,生黄芪50g,当归1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药后咳痰及喘促减轻,余无不适,嘱患者继续用药。

按:哮喘是一种本虚标实之病证。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当哮喘病发作时,肺道不能主气,肾虚不能纳气,则气逆于上,而发于喘急。脾为生化之源,脾虚生痰,痰阻气道,故见喘咳,气短。因此,哮喘病是以肾、肺、脾之虚为本,而痰饮阻塞气道为标之证。

本案病人患哮喘数年,痰稀色清呈泡沫状,背部畏寒,舌淡胖,一派寒痰上犯之象,面部、下肢浮肿,动则喘促等为肺、脾、肾阳不化气之证。故此方以急则治其标为着眼点,以温化痰饮为目的,又加补益肺脾肾三脏之药辅之。其中,桂枝、茯苓既能补心阳之不足,又能蒸化三焦以行水;五味子温而不燥,除能收敛心肺肾之气,又能与巴戟天、淫羊藿行温化肾气之功;桔梗、枳壳升降相宜,调理胸中气机,以缓胸闷之急,又桔梗载药上行,以开宣肺气祛痰止喘,且能助脾气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以祛湿健脾,桔梗还能除胸中瘀血。本方以治痰饮为主,补益肺脾肾为辅;待痰喘平稳之后,当以补益肺脾肾治其本为主,温化痰饮为辅。

在治疗中栗师认为桂枝、附子都能温通阳气,但桂枝辛温、附子辛热,临证若四末尚温,当以桂枝为主;若四末厥逆,则当以附子为主。

在哮喘的治疗过程中,栗师强调化痰平喘,活血化瘀要贯彻始终,只有祛痰化饮才可使病情缓解,是温化抑或清化当以病证为依据,在用药上强调以温药和之,清化不可过用大苦大寒之品,以防伤害脾胃;温化不可过用辛温燥烈之药,以防化火耗气,用药当力图和缓,以求少火生气,化痰逐饮。

在祛痰化饮之时,栗师又强调应注意活血化瘀之应用。因为痰饮内停可使血行不畅,久病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都可导致瘀血的发生而见舌有瘀斑、瘀点,唇甲发绀之兆。故方中以桂枝通阳行瘀之外,又以川芎、赤芍行血中之滞。

对老年咳喘患者,在温阳逐饮,活血化痰之时栗师常用巴戟天与淫羊藿,认为巴戟天辛甘微温、温而不燥,淫羊藿性温而不热,二者合用补而不滞,安五脏以益精,补肾以助阳,纳气以平喘,强心力而坚筋骨。

案3:于某,男,70岁。

自诉心悸,气短三年余,自测心律多在(40~50)/min,呈阵发性,以夜间为高发,上午10时后基本缓解,在其他医院确诊为窦性心动过缓,频发室早,用多种西药治疗,效果不理想。刻诊心悸气短,胸闷憋气,胃纳不佳,午后腹胀,恶心,便溏,背部畏寒。舌淡、体胖,有齿痕,苔白而润,脉沉、细、结。诊断为心悸,心脾阳虚、水饮内停、阻遏心脉证。治以温化水饮,活血通脉,补益心脾。

处方:云茯苓30g,白术20g,桂枝20g,生黄芪50g,当归15g,赤芍20g,淫羊藿15g,桔梗15g,枳壳10g,党参30g,五味子20g,半夏15g,甘草15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药后自觉心悸减轻,续诊原方减党参,加红景天6g,川芎20g,巴戟天20g,以增温化补益之功。

经连续调治2个月余,心悸、腹胀、便溏均已消失,心律稳定于60/min,患者要求调配丸剂,以巩固疗效。

按:心悸是指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持的一种感觉,可分惊悸、怔忡,多成阵发性,伴有气短、胸闷、咳喘、眩晕等症状。《伤寒论》以动即为惊,弱则为悸,分为虚实两部分。水停心下而悸为实,当以小半夏加茯苓汤为治,虚则以炙甘草汤为代表改善心动悸、脉结代之症。

栗师治疗心悸,一则强调注意辨别轻重缓急,认为活动后心悸加重,病史较长,多与心气虚、心阳虚、心血不足有关。若活动后心悸减轻,多与肝郁痰饮等因素有关。病症上表现为心慌气短、胸闷、少寐等单一心系症状时病情转轻,若表现为水肿喘促等多个脏腑的症状时,则病情较重。二则强调脉象鉴别,首先要求诊脉时间应按照内经“五十动”为原则,不可少于一分钟,且在诊脉时要注意节律是否整齐,对节律不齐之结、代、促、涩等脉象要从元气衰、血少或伤精等方面多加分析。对于速率不同的迟、缓、数、疾等脉象则应注意分清寒热虚实之不同,还应针对寸关尺之不同分别予以调治。

本患者年过古稀,久病体弱,心悸多年,病位在心当属不惑,又久病脾阳不振,水饮内生阻遏心脉而见脉沉而结,苓桂术甘汤为化饮群剂之首。本方以健脾益气、温化水饮、活血通脉为主,是治疗心悸常用之法。红景天味甘涩,性微寒。《神农本草经》谓其“无毒,久服多服不伤人”,对慢性心功能不全,疲劳综合征,糖尿病均有良效。方中与黄芪共用,以补诸虚之不足。对水停心下之心悸不安,栗师常用大剂量之茯苓以平悸,少则30~40g,多则用至120g。

患者自觉背部寒冷与《金匮要略》所述“背中寒如掌大”相同,当为痰饮之病。又午后腹胀,便溏,恶心,胃纳不佳均为脾失健运,痰饮内生之象。古人云:“昼为阳,夜为阴。”患者每当夜深阴重之时,频发心悸,白昼阳气来复,自行缓解,说明患者阳气虚衰,不能推动血脉之运行,故当以苓桂术甘汤温化其寒饮,通其血脉。

案4:朱某,男。

自诉五年前胸痛,气短,确诊为冠心病,同年经冠脉造影后行搭桥术,术后胸痛、气短缓解。近日胸闷、心悸,动则加重,自汗畏寒,背中觉冷,伴失眠,胃纳不佳,大便溏,下肢轻度水肿。刻诊舌淡,中心有裂,边有齿痕,舌苔白,脉沉。辨为胸痹,气虚痰瘀证。治以益气活血,化痰安神。

处方:方用苓桂术甘汤加减。红参20g,五味子20g,山萸肉30g,生黄芪50g,当归10g,桔梗15g,枳壳10g,茯苓30g,桂枝15g,赤芍20g,炒白术20g,川芎20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复诊:患者自觉胸闷气短减轻,下肢仍有水肿,舌脉同前。原方加酸枣仁30g,继服14剂,先后用药近1个月,心悸、胸闷、背寒、便溏均明显减轻,舌淡有裂,苔白,脉沉。以上方加淫羊藿15g,巴戟天20g,三七粉6g(冲服)进行调理。

按:古训有云:“胸痹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阳气不足,阴乘阳位,是胸痹发作的主因。其病机分虚实两方面:实为寒凝气滞、血瘀痰阻等实邪闭遏胸阳,阻塞心脉;虚为心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如心阳阻遏,心气不足,则血脉鼓动无力,即可见心动悸、脉结代;若心肾阳虚,水邪泛滥,水饮凌心,可出现“背中寒如掌大”之症。栗师在辨证之时特别强调要以胸痹疼痛的频率、程度、诱因、时限、病程及兼证等方面进行鉴别,如疼痛每于活动时频频发作,亦伴有汗出,尤其是头汗出时,多为心气虚之证;若胸痹遇寒加重,夜间痛重,手足发凉,背寒如掌大,精神萎靡不振,多为心阳不足;若胸痹于忧思恼怒后出现且痛无定处,时间较长,则多与气滞导致心气不利而见痹满不通之证。

方中茯苓淡渗利水,桂枝辛温通阳,两药合用温阳化水;白术健脾燥湿,甘草和中益气,两药相协能补土制水;人参益气生津,协调升降,燮理阴阳,益气化饮,扶正祛邪;山萸肉味酸性温,敛气涩精固精,敛正气而不敛邪气,与桂枝、五味子同用有温阳防脱之效。药证合拍,标本兼顾,胸痹得除。

结语:痰饮泛指水谷精微在体内代谢失于正常而停于体内的病理产物,多与脾肾阳虚有关,当以温阳化饮为其正治。又因痰饮易于阻遏气机通顺,一身之津液则亦随气而凝。古人云:“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故通阳理气,使气得通畅,津液周流是治疗痰饮中应当重视的法则。

苓桂术甘汤是苓桂剂之首,该方温能化气,甘能健脾,燥能胜湿,淡能利水,全方性平和,配伍精当,临床用之甚广。栗师认为苓桂术甘汤是仲景针对中阳不足痰饮内停而设。上述4案虽病证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但病机同属痰饮为患,故用苓桂术甘汤可取得桴鼓之效,经方临床运用贵在辨证,不可拘泥于一病一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