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系疾病的五脏辨证

心系疾病的五脏辨证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冠心病临床症状多变,辨证分型复杂,而舌象变化与辨证分型及治疗用药则有一定规律可循。因此,研究舌象对冠心病的辨证与治疗有很高价值。由此可见,不同舌色与冠心病辨证分型密切相关。在治疗心系疾病的过程中注意辨证论治,查病之虚实及病邪性质进行相应的治疗。栗师在用药遣方过程中,注重整体辨证,尤其是在心系疾病中,多使用五脏辨证。

(一)舌脉与辨证

冠心病临床症状多变,辨证分型复杂,而舌象变化与辨证分型及治疗用药则有一定规律可循。因此,研究舌象对冠心病的辨证与治疗有很高价值。栗师多年来在临床时非常重视对冠心病患者的舌象观察,其在辨证与用药方面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现简述如下。

1.舌色与辨证分型 不同舌色能协助辨证分型,如淡白舌、青紫舌多与心阳不振型有关,而红舌多与气阴两虚型有关。从舌色的临床意义来看,淡白舌多主虚证与寒证,而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多与阳虚不能温通血脉有关。红舌、绛舌虽均主热,但有虚实之分,实表现为热盛,虚表现为阴血不足。区别虚实的关键在于舌苔的有无、津液的润燥。冠心病的病机多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指气血不足,可见舌红少津,或有裂纹或舌面光滑如镜,舌质干枯,说明阴血不足;而舌绛者多有内热,若兼苔厚腻而黄者多属痰热内盛之象。

青紫舌在古医中多有青色为寒、紫色属热的论述,我们在临床上发现二者很难截然划分。青色舌可分为全舌青紫和部分青紫之不同,全舌青紫者若为淡紫兼青,滑润无苔或少苔,舌体胖大者多为阳气不振、水湿上凌之证;若舌色青紫,色紫而暗,或舌尖、舌边见点状或斑块状瘀斑时多为瘀血阻络之证。从临床上看青紫舌多与冠心病患者缺氧后还原血色素增加、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氧饱和度下降等因素有关,我们也曾观察到有些心绞痛的患者在心绞痛发作时其舌可见青紫,而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后,舌上青紫色可渐渐退去。由此可见,不同舌色与冠心病辨证分型密切相关。

2.苔色与辨证分型 苔色多与病变邪气密切相关,不同的病邪病变往往可见不同的苔色,如白苔可见于表里寒热虚实等各种病证,单纯以白苔辨证较为困难,必须结合苔之厚薄来辨风寒之轻重,以苔之润燥来辨津液的盈亏。水滑者多因阳气衰少不能运化水湿而为痰、为饮;燥者多与阴津不足有关,但在冠心病患者中也不乏阳气虚不能化津上润者。此外辨证时还应结合舌色深浅、全身证候表现来鉴别。从本病来看,苔白而滑润者为阳气不振水饮内停,苔白而干者多为气阴两虚证。

黄苔多见于热病过程中,冠心病患者所见黄苔多为黄腻苔,其苔色多为淡黄、嫩黄,少见深黄、焦黄,其苔多为黄而黏腻、润滑多津,这种舌象多归结于热邪与痰涎交结于胸中为患,且黄色深浅、黏腻程度与判断痰和热的轻重有关。黄苔色浅,黏腻多为湿重于热,痰涎之邪亦较重;反之则为热重于湿,痰涎之邪也较轻。

灰黑苔于舌根部附近颜色较深,而舌尖、舌边部则色较浅,按其颜色来分可有灰黑、焦黑之不同,可由白苔、黄苔转化而来。一般来讲,由白苔演变而成的薄灰黑苔多与虚寒有关,由黄苔演变而成的焦黑苔多与热极有关。

3.苔质与辨证分型 苔质的润、燥、滑腻与辨证分型有一定的关系。

舌面上常黏附一层半透明或透明之唾液,使舌面湿润而滑,即为滑苔,多见于虚寒之证,常代表痰涎之阻内聚,或阳虚不能化饮。

舌面上少津,则为燥苔,多为伤津之象,既可见于热邪伤津,导致痰火扰心之证,又可见于素体阴津不足而致气阴两虚之证。

腻苔则表现为舌中心苔稍厚而边较薄,颗粒细小而密,揩之不去,刮之难脱,舌面黏液如油状。腻苔多属阳气被阴寒所抑,但临证时一定应与舌色、苔色综合考虑。如白薄腻苔多见于心阳为阴寒所抑者,黄厚腻苔多见于痰火扰心型的患者。

无苔或少苔既属中气不足,又可见于阴津亏乏,冠心病患者无苔或少苔时应考虑为气阴两虚型。

4.舌体与辨证分型 冠心病心阳不振型患者可见舌体胖大,轻者稍大于正常,重者则肿胀满口,舌边有齿痕,如《中医舌诊》所述“舌色淡白,舌面水滑而肥胖的多为脾肾阳衰,水湿潴留的证候”;而瘀血阻络型患者的舌面上可见有青紫色斑块。

5.舌象与治疗用药 舌象不仅关系到辨证分型,对指导治疗用药也有一定意义,如淡白苔、青紫舌而见薄白润滑苔,舌体胖大者,多为心阳不振、水饮内停,应宗“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以温阳利水为大法,可用桂枝、云苓、白术之类,寒重者则加附子、干姜,虚者则加人参、黄芪。

舌红少苔,或苔白而少津皆为气阴两虚之象,可用西洋参、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玉竹等以益气生津。舌红苔黄而腻,多为痰火扰心,可用小陷胸汤、黄连温胆汤加石菖蒲、远志、郁金等以清热化痰;若舌淡白苔白腻者,则为痰浊闭塞胸中阳气,当用瓜蒌薤白桂枝汤之辈以通阳散结。若舌绛有瘀斑者则应以活血化瘀为主,可选用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可酌加虫类药如水蛭、虻虫、穿山甲(代)以搜剔经络之瘀血。

总之,栗师通过对冠心病患者舌象的观察,发现舌色、苔色、苔质、舌体的不同变化均与冠心病的辨证分型有一定的关系,栗师根据冠心病不同证型的舌象,结合中医学理论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各证型的舌象分布有两个特征:一是淡白舌占有较大比例,提示冠心病各个不同阶段大都以心气(心阳)虚为主要表现;二是舌尖、舌边紫暗,见点状瘀斑,提示冠心病与瘀血阻滞相关。栗师认为,舌象作为一个客观的诊断指标能反映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变化,能作为证候分型的诊断标准,对冠心病的辨证与治疗有指导作用,故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舌象的望诊。

吴某,男,42岁。胸闷心悸两年余,日前胸闷心悸加重,四肢发凉,尤以下肢为甚,背部恶寒,便溏,脉细,舌体胖多津而润,舌色淡,略有紫色,苔薄白中间部位呈浅灰黑色如淡墨。中医诊断:胸痹。证型:脾肾阳虚,饮邪上犯。治疗原则:温阳化饮,温补脾肾。处方:桂枝20g,白术20g,茯苓30g,甘草20g,党参20g,淫羊藿15g,桔梗15g,枳壳10g。

按:患者因胸闷心悸两年余被某医院确诊为冠心病,入院治疗好转出院,近两个月来,自己发现舌呈灰黑色,多处寻医,或治以活血化瘀为主,或以肾虚为治。栗师以舌淡质润多津,苔灰黑色淡,定为阳虚水逆,处以苓桂术甘汤加减。以桂枝、甘草、党参温阳化饮,以淫羊藿温肾,桔梗、枳壳调节胸中气机。用药一周,灰黑苔几近消退,原方再进一周,灰黑苔退尽,其他诸证缓解,后以香砂六君子汤、理中汤健脾益气善后。

此案充分说明舌诊在心系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二)心系疾病治疗中注重整体观念

栗师认为心系疾病的发生多为体质虚弱、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导致气、血、阴、阳亏虚或者痰、饮、火、瘀阻滞。在治疗心系疾病的过程中注意辨证论治,查病之虚实及病邪性质进行相应的治疗。

栗师在用药遣方过程中,注重整体辨证,尤其是在心系疾病中,多使用五脏辨证。采用五脏相关的观点治疗相关疾病,辨证中涉及多脏腑,注重五脏相关的论治。具体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1.心肺相关 心主一身之血,肺主一身之气,两者相互协调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宗气是连接心肺的中心,宗气的盛衰能够同时影响心肺的盛衰,肺气虚可以导致心血运行无力,心气、心阳亏虚则导致肺的宣发肃降失常,而出现胸闷、咳喘等症状。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患者出现胸闷、气短、乏力、心悸、失眠等症状时,栗师多辨证为心肺气阴两伤,用药多以生脉散合苓桂术甘汤加减,临床疗效显著。

白某,男性,65岁,2012年4月14日初诊。诉:心痛,胸前不适,稍活动则加重,伴喘息,自觉心律不齐。平素睡眠易醒,饮食尚可,二便调,无明显急躁易怒,舌淡红,胖大有齿痕,苔薄,脉无力。心电图示:心房纤颤。栗师示中医诊断:胸痹,证属心脾两虚,治以补益心肺、健脾化饮,生脉散合苓桂术甘汤加减。处方:党参30g,五味子20g,山萸肉30g,茯苓50g,桂枝15g,炒白术20g,炙甘草 15g,赤芍 20g,川芎 20g,桔梗 15g,炒枳壳 15g,酸枣仁 3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1周后复诊,胸痛、心悸明显减轻,未出现明显喘息,睡眠稍有改善,栗师示原方不变。

方解:患者出现胸痛,且在活动后加重,应属胸痹病;患者活动后出现喘息,表明此病症由心及肺,心阳不足导致肺气不利,肺脏的宣肃失常;患者舌体胖大,且自觉心律不齐应属心阳不足,水饮凌心之证,在治疗中应温阳化饮。另外患者睡眠易醒,为心阳、心血亏虚,患者无明显饮食、情绪、二便的异常,表明患者肝肾脾功能尚可,治疗中着重治疗患者心肺即可。方中生脉散加山萸肉主要补肺气阴不足,收敛肺气兼补心气,苓桂术甘汤主要温心阳、化水饮,治疗胸痛及自觉心律失常等症,方中茯苓重用达 50g,主要用于患者心悸,栗师示:若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可加再加大茯苓用量,达到70g,或者90g,或者同时加大茯苓、桂枝用量。方中赤芍、川芎活血化瘀,长期应用有利于患者症状的长期缓解;桔梗、炒枳壳合用通利胸中气机,既助肺脏的宣发肃降,又可调畅心脏气机,助苓桂术甘汤温通心阳,可以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酸枣仁补心血之不足,合桂枝治疗睡眠差。全方以温补心阳、补益肺之气阴为主,兼对症治疗,可以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亦可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长期的改善。

2.心脾相关 心主血,脾生血;心行血,脾统血;心阳不足,脾胃运化失调,导致纳差、腹胀等症状;脾运不健,气血生化不足,多导致心气、心血不足。气血的盛衰是连接心脾的枢纽。脾虚多见腹胀、食少、体倦乏力等症,同时多兼眩晕、失眠、心悸、多梦等症状。临床中很多患者冠心病病史明确,但脾胃虚弱的临床症状亦明显,栗师主张调理脾胃可治疗患者的心悸、胸闷等临床症状。即脾胃气血生化充足可补心气、心血,稍加温通心阳的药物即可达到治疗心脾疾病的效果。临床中主要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为主。

王某,女性,63岁,2012年2月21日初诊。诉:心悸、胸闷、憋气,活动后明显,平素易出现腹胀、腹泻,饮食较少,腹胀多在下午及夜间明显,大便稀溏,睡眠差,无明显急躁易怒,无明显咳嗽、气喘,舌暗苔薄,脉弦细无力。既往:心电图,室早二联律,阵发性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十二指肠溃疡史30余年。栗师示中医诊断:心悸,证属心脾两虚,治以益气健脾。处方:香砂六君子加减:党参30g,茯苓40g,炒白术20g,清半夏15g,木香10g,砂仁15g,桂枝15g,桔梗15g,炒枳壳15g,酸枣仁30g,川芎20g,赤芍20g,生黄芪50g,当归1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栗师示:患者心悸、胸闷等心系疾病的临床症状明显,且有室早二联律、阵发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病史;脾胃病症状亦较明显,如平素纳差,腹胀,大便稀溏,且腹胀多下午及夜间出现。此患者应属心脾两虚。治疗中可从脾胃疾病入手,调理脾胃的同时加补益心气、心阳的药物。方中香砂六君子汤健脾益气,治疗脾胃诸证,其中党参、炒白术、茯苓合生黄芪兼补心气,桂枝温补心阳合炒白术、茯苓仿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患者心悸症状改善不明显者可以加大茯苓、桂枝的用量,桂枝可用至20g或25g,茯苓可以用至70~90g,以平悸化饮;桔梗、炒枳壳通利胸中气机,可以快速改善心悸等临床症状;酸枣仁、当归补心血兼以安神;川芎、赤芍合当归养血活血化瘀。全方主要以健脾益气为主,兼温心阳,养血安神,通利气机。

二诊:心悸、胸闷、憋气减轻,自觉身体有温热感,腹胀、腹泻减轻,无明显不适。舌淡苔薄润滑,脉无力。栗师示:原方继续服用。并嘱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后,可将药物制成丸剂,长期服用,以改善心脾气血两虚的体质。

3.心肝相关 心行血,肝藏血,心藏神,肝主疏泄、调畅情志。临床中情志抑郁者,多伴心烦失眠、急躁易怒等表现;出现心悸、胸闷等心系疾病的患者,亦多伴急躁易怒、失眠等临床表现。此时单纯治疗心悸疾病或者肝胆疾病均很难取效。栗师多采用心肝同治,治疗心系疾病的同时加用疏肝柔肝的药物,往往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的疗效。

李某,女性,58岁,2013年2月21日初诊。诉:心悸、心烦、胸闷,时有憋气,后背沉重感,平素饮食无味,无胃胀,睡眠差,梦多,急躁易怒,性格多疑,舌红苔薄滑,脉弦。栗师示中医诊断:心悸,证属肝郁气滞、心神被扰,治以疏肝理气安神。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柴胡 15g,黄芩 15g,清半夏15g,党参30g,苍术30g,香附2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赤芍20g,酸枣仁30g,桂枝10g,茯苓40g,桔梗15g,炒枳壳15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栗师示:患者伴有心悸等心系疾病等典型表现,但患者平素睡眠差,急躁易怒,性格多疑,且叙述病史时言语重复,过分强调所有症状,故治疗中以调肝为主,调畅全身气机,则心悸等症状自然消失。患者心悸、心烦、失眠、脉弦,符合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证,故以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方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疏肝镇惊,解决患者的急躁易怒、性格多疑等多种临床症状;苍术、香附化痰解郁,助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痰解郁;桔梗、炒枳壳通利胸中气机,较快地改善心悸、胸闷等临床症状;酸枣仁养血安神,助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另外桂枝、苍术、茯苓仿苓桂术甘汤之意温补心阳,治疗患者的后背沉重感。

二诊:心烦、失眠明显减轻,急躁易怒缓解,心悸、胸闷、憋气等症状缓解,后背沉重消失,舌红苔薄滑,脉弦。栗师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要治疗心烦、失眠,重点在于改善患者的肝气不疏的病机,患者上次症状应为肝郁导致的心肝同病,现经过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说明用药效果良好。上次用药中仿苓桂术甘汤之意,温补心阳,效果明显,患者后背沉重症状缓解。患者急躁易怒属个人性格,不易改变,故主方不变。患者舌淡苔薄,故苓桂术甘汤仍继续使用,同时考虑患者年龄,阳气自然虚弱,长期应用可改善患者体质,如无明显禁忌,苓桂术甘汤可长期服用。故本次处方原方不变。

4.心肾相关 心属火,肾属水,生理上主要表现为心肾相交。即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君相安位三方面。临床中主要表现为心烦失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或心悸怔忡、胸闷气喘、肢体水肿、小便不利等方面。用药多苓桂术甘汤、真武汤等方剂,同时配合温补肾阳的药物。

刘某,女性,77岁,2012年3月13日初诊。诉:间断性胸闷、憋气10余年,加重1个月余。胸闷、憋气,时有头痛,腰痛怕冷,手足凉,后背凉,纳差,睡眠差,大便4~5日一行,夜尿4~5次,无明显急躁易怒,舌淡苔薄有纵裂,脉滑。既往行冠状动脉支架2次,高血压病史10余年。栗师示中医诊断:胸痹,证属心肾阳虚,治以温通心肾。处方:真武汤加减治疗:附子10g,茯苓30g,炒白术20g,党参40g,山茱萸30g,肉苁蓉30g,桔梗15g,炒枳壳15g,赤芍20g,川芎20g,桂枝10g,酸枣仁30g,当归20g,淫羊藿15g,益智30g,巴戟天20g。7剂,水煎服,每日1次。

栗师示:患者年老,胸闷等症状反复发作10余年,应属胸痹。《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指出:“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则其极虚故也。”此患者虽无明显胸痛,但仍应属阳微阴弦。患者年老体衰,心病日久,导致心阳不足,阴寒乘之,故出现胸闷、憋气,后背怕冷,手足凉等心气、心阳不足等症状,患者病程较久,易于出现阳损及阴等情况,此患者虽无潮热、盗汗等典型阴虚的表现,但出现便干的症状,可见阴伤的表现;同时出现纳差可见心系疾病累及于脾胃,无急躁易怒可见无明显肝系疾病。综上分析,患者应属心肾阳气不足,兼脾胃损伤。治疗应以温通心肾,兼补脾胃。方中取真武汤温通心肾阳气,去白芍之滋腻,附子、桂枝合用通心阳、温脾阳,山茱萸、肉苁蓉、淫羊藿、益智、巴戟天合用温补肾阳,其中山茱萸、肉苁蓉兼补阴血;肉苁蓉、当归、酸枣仁补阴血通便,治疗老年性便秘,亦可治疗失眠;桔梗、炒枳壳通利胸中气机,较快的缓解胸闷等临床症状,川芎、赤芍长期服用有利于胸闷等临床症状的长期改善;党参、炒白术、茯苓合用健脾益气。

二诊:胸闷、憋气发作减少,仍大便干、睡眠差,手足凉,舌淡苔薄有纵裂,脉滑。栗师示:药已中的,主方不变,增加对症治疗药物用量,增加肉苁蓉,仿济川煎加怀牛膝,考虑患者年老体衰,病程较久,需要长期用药,方能使患者的症状长期缓解,不可操之过急。后患者服药30余日,临床症状逐渐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

栗师认为,在心系疾病的治疗中,不但应注意患者胸闷、胸痛、心悸等心系疾病的临床症状,更应该兼顾整体的临床表现。在诊疗中联系心、肝、脾、肺、肾的临床表现,兼顾的治疗,多可取得明显的临床疗效。运用五脏相关的治疗,尤其适用于病程长、病情较重的患者。具体的治疗中,结合患者的体质等因素,可以酌情选用桂枝、茯苓等温阳化饮的药物,振奋心中阳气,长期服用可以改善患者的体质,减少胸闷等临床症状的复发。其他如桔梗、炒枳壳则可以较快地改善患者胸闷、心悸等临床症状,川芎、赤芍长期应用可以改善患者的瘀血表现。

(三)从“四季脾旺不受邪”看脾与心系疾病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病脉证第一》中“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五脏相通,移皆有次”(《素问·玉机真脏论》)。从以上两段话中可以得出人体内部脏腑之间可以根据五行制化的原理,由一个脏腑而引起另一个脏腑的病变。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君主之官,心主血脉兼藏神,心气能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道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能够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素问·灵兰秘典论》言:“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故称为阳脏,又称“火脏”。心之阳气推动心脏搏动,温通全身血脉,兴奋精神,使生机不息。心阴凉润宁静,与心阳相互协调。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言:“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故心气充盈,则面部红润光泽;心气不足,则面色白;心血亏虚,则面色无华;心脉痹阻,则见面色青紫;心火亢盛,则见面色红赤;心阳暴脱,可见面色苍白、晦暗。心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汗为液,与四时之夏气相通。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脏腑间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从经络来看,脾经入腹,属脾络胃,分支从胃流注于心中。《灵枢·经脉》云:“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骨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夹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由此可以看出,脾与心虽从形体上看有膈为界,互不相连,但二者之间却以脾之支脉大络经筋紧密联系,经气互通,相互影响。从五行上看,脾为土,心属火,即心火为脾土之母。《针灸甲乙经》谓:“脾胃者上下不宁,何谓也,上有心之母,下有肺之子,心者血也,属阴;肺者,气也,属阳。脾病则上母不宁,母不宁则阴不足也,阴不足则发热。又脾病则下子不宁,子不宁则为阳不足也,阳不足则发寒……谓脾者,土也;心者,火也;肺者,金也。火生土,土生金,故曰上有心母,下有肺子,脾居其中,病则如斯耳。”脾病则母不宁,由此可见脾与心系疾病关系密切。从气血来看,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而心主血,气血充足既要依赖于脾转化水谷精微,也要依赖脾气将转化后的血液依循脉道输布全身,故心血脉中气血之盈亏,实由脾之盛衰来影响。脾气健旺,气血生化有源,则能保证心血充盈。若脾失健运,化源不足,或统血无权,则血虚而心失所养。血在脉中正常运行,也得依靠心气的推动作用与脾气的统摄作用共同作用。

1.心脾气虚证型 临床表现为心悸、心痛,动则尤甚,神疲倦怠,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少气懒言,舌淡胖,有齿痕。

分析:脾气虚损,运化失司,气血化生之源不足,故血不能养心,则心悸心痛;血为气之母,血少则气虚,故少气懒言;气虚则精亏,故神疲倦怠,动则尤甚。脾失健运,故影响食物消化及水谷精微的吸收,故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心血不足故舌淡,脾虚故舌胖有齿痕。治法:益气健脾。

宋某,女,于2012年4月初诊,自诉心悸失眠3个月余。经问诊,患者恶寒食,自汗,少气懒言,食欲欠佳,月经量少、色淡,大便成形,偶有便秘。舌淡胖,有齿痕,脉细弱,尺脉尤甚。中医诊断:心脾两虚兼肾虚。治疗原则:健脾益气兼补肾。处方:归脾汤加减。白术20g,黄芪50g,党参30g,当归20g,茯苓30g,远志20g,酸枣仁30g,木香15g,柴胡15g,白芍20g,桂枝15g,菟丝子30g,续断20g,沙苑子30g,桑寄生1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患者脾气亏虚,故见食少,恶寒食,舌淡胖,有齿痕;脾气虚损,运化失司,气血化生之源不足,致使血不养心,故见心悸失眠;气虚,故少气懒言,自汗,动则尤甚;月经量少、色淡,脉细弱,尺脉尤甚为肾虚之象。方中白术益气健脾,为“补气健脾第一要药”;黄芪大量以补气止汗;党参补益脾气兼补血;当归补血调经,润肠通便,上四味以甘温之品补脾益气以生血,使血生而养心。茯苓健脾宁心;远志善宣泄通达,能开心气而宁心安神;酸枣仁安神敛汗生津;白芍养血敛阴;木香辛香而散,理气醒脾,与大量益气健脾药同用,既能复中焦运化之功,亦能防大量益气补血药滋腻脾胃,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柴胡升举脾为清阳之气;桂枝温扶脾阳,亦助心阳,温通血脉止悸动;菟丝子、沙苑子、续断、桑寄生补肾益脾。

2.心脾阳虚型 临床表现为心悸、心痛,动则尤甚,神疲倦怠,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少气懒言,胸闷憋气,畏寒肢冷,水肿,小便不利,舌淡胖,有齿痕,脉沉迟细弱。

分析:脾阳虚由脾气虚发展而来,因气虚未能调治而损及脾阳,脾虚气化无权,不能运化津液,或津液外溢肌肤,可见尿少、水肿;水停心下,阻遏心阳,心脉不通则胸闷憋气加重;脾阳不振,阳气不能温煦脏腑四肢,故阴寒内生,表现出畏寒肢冷等舌脉变化。治法:益气温脾。

顾某,男,52岁,2011年5月就诊。患者自诉大便无力20多天,色绿。身大汗出,心慌气短,四肢无力,睡眠多梦,食生冷后便溏,舌淡胖,有齿痕,脉细弱。中医诊断:心脾阳虚证。治疗原则:益气补脾,温补脾阳。处方:苓桂术甘汤加减。茯苓20g,桂枝6g,白术20g,柴胡10g,火麻仁10g,木香10g,黄芪50g,当归15g,党参20g,红景天20g,白芍12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患者脾气虚弱,运化失司,以致大便无力,舌淡胖,有齿痕。脾虚未能调治,损及脾阳,脾之阳气不足,升举无力,故食寒食后便溏。气虚,故见身大汗出,四肢无力,心慌气短。脾气虚损致气血生化不足,血不养心,故睡眠多梦。方中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白术益气健脾,燥湿利水。苓术相须,健脾祛湿;苓桂相合,温阳化气;桂术同用,温阳健脾。黄芪大量以补气止汗,合当归、党参补脾益气以养心;红景天健脾益气生血;木香辛散,理气醒脾,防止滋腻;柴胡疏肝理气,升举阳气,与白芍合用,健脾柔肝;火麻仁润肠通便,滋养补虚。

3.痰浊阻滞型 临床表现为心胸痞闷不舒,胀满心痛,心悸气短,肢体困重,咳嗽痰多,舌淡胖,苔滑腻,脉滑或缓。

分析:脾受损伤,运化失司,水湿内积,化为痰饮,故见咳嗽多痰;湿阻中焦,胃气胀逆,脘腹胀满,脾虚湿留于内,故肢体困重,苔腻,脉滑而缓。痰浊上泛,阻滞心脉,故心悸气短,心胸痞闷不舒,心痛。治法:理气化痰,逐瘀通络。

刘某,男,35岁,2011年8月初诊。患者自诉胸闷憋气1个月余,气短乏力,咳嗽痰多,两胁肋胀满,四肢沉重,心烦多梦,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腻,脉滑。中医诊断:痰浊阻滞。治疗原则:理气化痰。处方:温胆汤加减。半夏 15g,竹茹15,枳实15g,陈皮30g,甘草10g,茯苓30g,远志15g,党参15g,当归10g,生黄芪50g,桔梗30g,贝母15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患者因脾气虚衰,运化失司,致水湿内积,化为痰饮,故咳嗽痰多,舌淡胖,有齿痕;湿停于内,故肢体困重,苔白腻;痰浊上泛,阻滞心脉,故胸闷憋气,两胁肋不舒;痰扰心神,故心烦多梦;脉滑为痰饮之脉象。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半夏与竹茹相伍,一温一凉,化痰和胃,止呕除烦之功倍;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枳实破气消积、化痰除痞,陈皮与枳实相结合,一温一凉,使理气化痰之力增;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远志宁心安神;党参、当归、黄芪补脾益气生血养心;桔梗、贝母润肺止咳化痰;甘草止咳,调和诸药。

4.痰热扰心型 临床表现为心悸心烦,面赤口干,有痰,失眠多梦易惊,小便赤黄,大便干燥,呕逆,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分析:脾受损伤,故失健运,水湿内停,转而生痰,痰湿久郁化热,痰热互结,上扰心神,故失眠多梦易惊;胆胃不和,胃失和降,故呕逆;痰郁生热,故大便干燥,面赤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益气养血,化痰宁心。

李某,女,52岁,2011年4月初诊。自诉睡眠多梦1个月余,冠心病史2年。经问诊,患者大便难,口苦,口渴欲饮,烦躁易惊,胸闷气短,头晕耳鸣,吐白稀泡沫样痰,午后腹胀,舌有齿痕,苔黄腻。中医诊断:痰火扰心。治疗原则:益气养血,化痰宁心。处方:十味温胆汤加减。半夏15g,枳实15g,陈皮20g,茯苓15g,酸枣仁15g,远志15g,五味子15g,熟地黄15g,党参10g,黄连10g,白芍10g,当归10g,黄芪5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患者脾气亏损,故舌有齿痕。然失健运,水湿内生,化而为痰,痰湿久郁化热,痰热互结,上扰心神,故失眠多梦。水湿内停,故吐白稀泡沫样痰;心气不足、心失所养故易惊;痰郁生热,故大便难,口苦,口渴欲饮,舌苔黄腻;惊恐生怯,怯伤胆气,胆气不能正常升发疏泄,则胆郁化热,胆郁之气横伐胃气,导致胃气不和,气机升降失常,故午后腹胀;痰蒙清窍,故头晕耳鸣。方中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枳实破气消积,化痰除痞;茯苓健脾渗湿;酸枣仁安神敛汗生津;远志宁心安神;五味子益气生津,宁心安神;熟地黄补血养阴;黄连清泻心经之火以除烦;党参、当归黄芪补脾益气以生血养心;白芍养血敛阴。

中医学心脾相关理论是在中医经典理论五行学说及藏象经络学说的基础上,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及经验积累而形成的理论,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对心、脾疾病的防治。心脾两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仅仅从气化相关及五行相关就可整理出四种证型,在临床上可见心脾相关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甚广。通过整理出来的心脾相关理论,再结合仲景“四季脾王不受邪”的思想,从中焦脾胃入手,在临床上才能更好地更有效地防治心系疾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