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三脑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第三脑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肿瘤多坏死囊变,可伴有钙化,增强检查明显不均一强化,并可沿脑脊液种植转移。逐块分离肿瘤,边缘较完整,切除肿瘤送检。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是一组起源于原始神经管生发基质细胞的恶性肿瘤,具有多种分化倾向。MRI可清楚显示肿瘤范围、脑脊液播散情况,但显示钙化效果差。

【临床资料】

患者女,2岁5个月。反复呕吐9个月,伴抽搐,意识不清5d。

体格检查:意识不清,瞳孔对光反射存在,双侧Babinski征阳性。皮肤无异常发现,无家族性疾病史。

【影像学表现】

1.CT 平扫示第三脑室内及室间孔区不规则形混杂密度肿块,其内可见不规则高密度钙化影,幕上脑室明显扩张(图8a、b)。

2.MRI 平扫肿块呈不均一T1稍低、T2稍高信号,其内见T1高、T2低信号区(图8c、d),FLAIR序列上肿块呈不均一高信号,并突入右侧脑室内(图8e)。增强检查肿块呈不均一明显强化(图8f~h)。

图8 第三脑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a、b.CT:平扫,第三脑室内及室间孔区不规则形混杂密度肿块伴钙化;c~h.MRI:平扫,肿块呈不均一T1稍低、T2稍高信号,其内见T1高、T2低信号区(△),FLAIR序列呈不均一高信号,并突入右侧脑室内;增强检查呈不均一明显强化

【诊断及鉴别诊断】

本例为女童,第三脑室内及室间孔区肿块伴钙化,不均一明显强化,应鉴别的肿瘤为:

1.室管膜瘤 多见于儿童,但好发于幕下,幕上占30%左右,多位于脑室外,从发生部位来说与本例不符。肿瘤多坏死囊变,可伴有钙化,增强检查明显不均一强化,并可沿脑脊液种植转移。

2.中枢神经细胞瘤 较少见,但特发部位是室间孔区,亦多见于儿童,肿瘤可有钙化,与本例较符合。

3.室管膜下巨细胞性星形细胞瘤 为结节性硬化的特异性表现,本例患儿无其他结节性硬化的皮肤表现及家族史,可排除此诊断。

4.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多见于幕下称为髓母细胞瘤,幕上少见,主要位于脑室内及脑室旁,囊变坏死率高,也可见钙化。

综合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本例考虑中枢神经细胞瘤或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可能性大。

【手术记录与病理】

肿瘤位于右侧脑室和第三脑室,约2.5cm×1cm×2cm,质软色灰白,内有暗红色出血,供血丰富。逐块分离肿瘤,边缘较完整,切除肿瘤送检。

病理诊断:符合第三脑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免疫组化:GFAP(±),NSE少许(+),S-100灶状(+),CD34(+),Vim(-)。

【讨论】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NET)是一组起源于原始神经管生发基质细胞的恶性肿瘤,具有多种分化倾向。对其来源看法不一,多数认为起源于共同的多能前体细胞,但形成肿瘤时向不同方向分化,少数认为起源于不同的特定前体细胞,因特定的解剖部位而异。幕下PNET为髓母细胞瘤,幕上PNET包括松果体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室管膜母细胞瘤及髓上皮瘤。WHO 2000年分类将其列入胚胎性肿瘤,分为髓上皮瘤、室管膜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幕上PNET(包括神经母细胞瘤和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以及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PNET占2岁以下儿童脑瘤的20%,但幕上PNET仅约占1%,大多位于深部侧脑室周围。

CT上以不均一高密度为主,钙化率50%~70%,呈不均匀强化。MRI可清楚显示肿瘤范围、脑脊液播散情况,但显示钙化效果差。幕上PNET本身较为罕见,其鉴别诊断较为困难,钙化可能是其提示征象之一,但并非特异性征象。

本例发生于室间孔区,与中枢神经细胞瘤鉴别困难,但从发生率看后者更为多见,且囊变率高。

(孙志华 张云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