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族特异性DNA标记
广义的遗传标记是指可遗传的并可检测的DNA序列或蛋白质。狭义遗传标记是指能反映生物个体或种群间基因组中某种差异的特异性DNA片段。种族特异性DNA标记就是一些能够反映某个种族区分于其他种族的特异性DNA片段。尽管很多DNA标记已经能够非常有效地区分个体,但大多数都不能用来区分不同种族。实际工作中,我们十分需要利用有效的DNA标记来区分有着不同特性的种族。以前,当需要确定个体的种族来源时,在不能找到皮肤和头发样本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通过测量颅骨或者其他骨头的长度等特征,并通过一定的判别函数作为依据,来确定样本属于哪个种族,这样的方法显得不够可靠。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提出能否找到一系列种族特异性DNA标记,来有效地区分不同种族个体的设想。但这个想法的实现有一定的困难,因为无论是人类学还是遗传学都支持人类是来自同一祖先。在人类进化过程中,遗传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使我们很难找到这些所谓的种族特异性DNA标记。尽管这样,由于人类对环境长期的适应性、遗传漂移、性别选择等使不同种族间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形态上都有着不同的特性,而这些特性很有可能被某些遗传物质标记出来。
NEEL是第一个认为这种DNA标记可以反映不同种族差异的科学家,他用这些标记来研究变异率;REED等假设一些不同的遗传标记在不同种族中拥有固定的座位;SHRIVER等用“种族特异等位基因”(population-specific alleles,PSAs)来描述在某些种族中基因频率比其他种族高得多的等位基因(高于50%),并认为PSAs就是存在于不同种族的种族特异性DNA标记。今后研究的挑战是如何发现更多种族特异性DNA标记,并加以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