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病治未病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一番疾痛,增一番强固,不以病治病,治其所未病也。 疾病的发生往往是由那些微小的、易被忽视的小毛病而引发,所以养生保健要注意细节,防微杜渐,在疾病未发之时进行干预。今人治已病,不治未病,盖谓病形未著,不加慎防,直待病势已著,而后求医以治之,则其微之不谨,以至于著,斯可见矣。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条文】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战国·《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按语】 古人认为医术高超的人重点不是治疗已发生的疾病,而是防止疾病的发生;如果疾病已产生再去治疗,那就好像渴了才去挖井、临战才去铸造兵器,远不如养生防病的作用大。

【条文】 余少多危病,百药罔效。退而忍嗜欲、淡饮食、慎起居而病自愈。经一番疾痛,增一番强固,不以病治病,治其所未病也。(明·梁学孟《国医宗旨·陆序》)

【按语】 养生之道贵在未雨绸缪!平时节制欲望,清心寡欲,清淡饮食,起居有节,从整体综合调养身体,比单纯治疗疾病更行之有效,这也是上工治未病的体现。

【条文】 是知人之生须假保养,无犯和气,以资生命。才失将护,便致病生。苟或处治乖方,旋见颠越。防患须在闲日。故曰: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此圣人之预戒也。(宋·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序例上·衍义总序》)

【注释】 ①假:借助。

     ②乖方:错误的方剂。即不符合疾病的方剂。

     ③闲日:指未发病的时候。

【按语】 养生祛病的关键在于防病,平素注意身体的调养,从小处入手,防患于未然,使疾病无可乘之机,身体健康无病。

【条文】 祸始于微,危因于易,能预此者,谓之治未病;不能预此者,谓之治已病。知命者,其谨于微而已矣。(明·张介宾《类经·摄生类·不治已病治未病》)

【按语】 疾病的发生往往是由那些微小的、易被忽视的小毛病而引发,所以养生保健要注意细节,防微杜渐,在疾病未发之时进行干预。

【条文】 事贵预防,医治未病。(明·聂尚恒《活幼心法·痘症或问六条》)

【按语】 处理好事情的关键在于防止此类事情的发生,治疗好疾病的关键在于注意养生保健,防止疾病的发生。

【条文】 良医者,常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西汉·刘安等《淮南子·说山训》)

【按语】 真正的能者不在于就事对事,而是在事情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同理,养生治病的可贵之处不是治愈已患疾病而是防护机体,防止疾病发生。

【条文】 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整理本)

【注释】 ①病:担忧,患苦。引申为预防。

【按语】 健康与生病的区别在于知不知,即了解那些可能引起疾病的隐患,或者察觉到疾病将发的微小征兆,并采取积极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这也是明智之人健康长寿的原因。

【条文】 吾谓病未至而防之则易,病已至而治之则难。(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贯众》)

【按语】 在疾病未发时,注重平素养生,调养身体,防止疾病的发生是比较容易的;而当疾病出现后再手忙脚乱地医治,便相对没有那么容易啦。因此要远离疾病,保持健康,就应当从那些容易的事做起。

【条文】 保养之义,其理万计,约而言之,其术有三:一养神,二惜气,三堤疾。(宋·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序例上·衍义总序》)

【注释】 ①堤:防。

【按语】 养生保健的方法有许多种,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三点:调养神气,养护正气,还有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

【条文】 医书治已病,平心和气治未病。(宋·司马光《司马温公集·与范景仁第四书》)

【按语】 写在医学著作上的内容,只是教我们如何治疗疾病;而平素的调神养身,却能够使我们防止疾病的发生。

【条文】 治已病,不若治未病。(清·曹庭栋《老老恒言·防疾》)

【按语】 治疗好疾病,不如在疾病未发之时,就做好养生防护工作。

【条文】 圣人治未病,不治已病,非谓已病而不治,亦非谓已病而不能治也。盖谓治未病,在谨厥始,防厥微,以治之,则成功多而受害少也。惟治于始微之际,则不至于已著而后治之,亦自无已病而后治也。今人治已病,不治未病,盖谓病形未著,不加慎防,直待病势已著,而后求医以治之,则其微之不谨,以至于著,斯可见矣。圣人起居动履,罔不摄养有方,间有几微隐晦之疾,必加意以防之,用药以治之,圣人之治未病,不治已病有如此。(明·徐春甫《古今医统·慎疾慎医》)

【按语】 治未病的思想在于当疾病未发或者疾病初发不甚时,就采取有力措施干预疾病的发生、发展,这比在疾病发生或者比较严重的时候救治更有效果。这也是古人强调治未病的原因。

【条文】 明治病之术者,杜未生之疾。(晋·葛洪《抱朴子·用刑》)

【按语】 真正懂得治病的人,能够防止疾病发生,或将疾病治愈于萌芽阶段。

【条文】 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元·朱震亨《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

【按语】 养生防病在于明白调摄养生之道,以及病后的养护调理,而不是恣意为事,当疾病发生后才有所行动。

【条文】 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意也。(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养性序》)

【按语】 善于养生保健的人,能够防止疾病的发生,是古人认为治未病的智者。

【条文】 至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之于即逝之后。(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序》)

【按语】 水平高超的人,在于消除疾病发生的种种隐患或征兆,而不是在危害已经存在之后,才手忙脚乱地救治。

【条文】 与其病后善服药,莫若病前善自防。(清·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按语】 在病后服药治疗,不如在平素就做好养身防病的工作。

【条文】 欲求最上之道,莫妙于治其未病。大凡疾病虽发于一朝,已实酿于多日,若于未发之先必呈于形色,遇明眼人预为治疗,可期消患于未萌也。(明·袁班《证治心传·卷一·证治总纲》)

【按语】 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临床发现时致病的不良因素大都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因此在疾病发生之前或病发而未著之时,就做好预防措施,才是养生疗病的良策。

【条文】 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战国·《素问·八正神明论》)

【按语】 所谓的治未病,除了注意平素的养生保健外,还要注意把握治疗疾病的时机,争取在疾病发生的早期,正气未衰之时就将其治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