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凝血酶原时间的检查

凝血酶原时间的检查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凝血酶原时间是检测维生素K依赖因子Ⅶ、Ⅹ、Ⅱ和因子Ⅴ活性的指标,它不仅适用于涉及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先天性凝血疾病及获得性出血性疾病诊断,还适合于口服抗凝治疗的监测。商品化的促凝血酶原激酶在敏感性上有WHO参考值不同,生产商对他们的每一批促凝血酶原激酶确定一个敏感因子,这就是国际敏感指数,通过使用ISI,患者的INR值可通过以下因素确定。

外源性凝血途径被激活是通过组织损伤释放组织因子复合物,包括促凝血酶原激酶、组织促凝血酶原激酶,来活化因子Ⅶ,因子Ⅶa激活因子Ⅹ,因子Ⅹa反过来将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将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因子Ⅶa能够将Ⅸ转化为Ⅸa,引起内源性级联的凝血过程。凝血酶原时间(PT)是检测维生素K依赖因子Ⅶ、Ⅹ、Ⅱ和因子Ⅴ活性的指标,它不仅适用于涉及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先天性凝血疾病及获得性出血性疾病诊断,还适合于口服抗凝治疗的监测。

【检测原理】 电阻法。

【适应证】

1.怀疑因子Ⅱ、Ⅶ、Ⅹ、Ⅱ及纤维蛋白原异常的筛选实验。

2.监测维生素K缺乏及肝病。

3.监测服用香豆素类药物剂量,如华法林。

4.术前筛查是否有凝血障碍

标本采集】 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1份109mmol/L枸橼酸钠与9份血样,轻轻充分混匀。

【操作方法】

1.将监测仪打开,插入测试条,并检查测试条代码。

2.当监测仪显示“加样”时做手指穿刺。

3.向测试条的样品孔中加1滴血。

4.在2min内读取结果。

【结果报告】 PT的结果以秒计时。为了标准化口服抗凝药患者凝血能力,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建议使用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商品化的促凝血酶原激酶在敏感性上有WHO参考值不同,生产商对他们的每一批促凝血酶原激酶确定一个敏感因子,这就是国际敏感指数(ISI值),通过使用ISI,患者的INR值可通过以下因素确定。

1.促凝血酶原率(PR)的计算,PR=患者血浆凝固时间/正常参考血浆凝固时间。

2.计算INR,INR=PRISI

【参考范围】

PT:11.0~14.5s(与正常对照相差3s有临床意义)。

INR:0.8~1.5。

【临床意义】

1.如果血小板数量、出血时间正常,而PT延长则提示外源性凝血途径因子Ⅱ、Ⅶ、Ⅹ或与因子Ⅴ减少及功能缺陷。

2.外源凝血途径主要由因子Ⅶ控制,由于所有因子均在肝中产生,故PT是评价肝合成蛋白的最好标准。

3.用于监测口服香豆素类抗凝药剂量,INR值一般维持在2~3为宜。

【注意事项】

1.采血要求“一针见血”,以免组织凝血酶原激酶释放或激活,激发凝血反应。

2.采血时,静脉不应压迫时间过长,以免局部纤溶活化。

3.血与抗凝剂比例为9∶1,枸橼酸钠比例过高会引起凝血时间延长,而太低引起时间缩短。

4.血细胞比容高时,血浆体积减小,应对血浆体积进行调整。

5.标本离心时,应保证离心后的血浆不含有血小板,如果血浆中富含血小板,可导致假性凝血时间缩短。

6.药物的影响。青霉素可使PT缩短,儿童中表现尤其突出。

【方法学优点】

1.方法简便、快速,2min内出结果,有效地缩短了检测时间。

2.每次检测都带有2个水平的质控,其中一个为正常水平的质控,另一个为治疗水平的质控。

3.样品用量少,只需要1滴新鲜的末梢血即可。

4.低ISI值的重组促凝血酶原激酶与ACCP推荐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