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肌肉组织坏死会产生毒素吗

肌肉组织坏死会产生毒素吗

时间:2022-04-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产气荚膜梭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人和动物肠道中,能引起人和动物多种疾病,是气性坏疽的主要病原菌。无鞭毛,在机体内可形成荚膜。3.分型 根据细菌产生外毒素种类不同,将产气荚膜梭菌分为A、B、C、D、E五型。对人致病的主要是A型,引起气性坏疽和食物中毒;C型可引起坏死性肠炎。

产气荚膜梭菌(C.perfringens)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人和动物肠道中,能引起人和动物多种疾病,是气性坏疽的主要病原菌。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革兰阳性粗大杆菌,(0.6~2.4)μm×(3.0~19.0)μm。无鞭毛,在机体内可形成荚膜。芽胞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或次极端,小于菌体宽度。

2.培养特性 厌氧生长,但不十分严格。繁殖速度快,37℃时每8min繁殖一代。在血平板上形成圆形、半透明菌落,多数菌株有双层溶血环,内环完全溶血,外环不完全溶血。代谢活跃,可分解多种糖类,产酸产气,能液化明胶,产生硫化氢。在牛乳培养基中能分解乳糖产酸,使牛乳中的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体(H2和CO2),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蜂窝状,将液面上的凡士林层向上推挤,甚至冲开管口棉塞,气势凶猛,称为“汹涌发酵”,是本菌的特点。

3.分型 根据细菌产生外毒素种类不同,将产气荚膜梭菌分为A、B、C、D、E五型。对人致病的主要是A型,引起气性坏疽和食物中毒;C型可引起坏死性肠炎。

(二)致病性

1.致病物质 本菌有荚膜,侵袭力强。能产生10多种外毒素和侵袭性酶,主要的4种毒素为α、β、ε和ι毒素,其中以α毒素最重要,在气性坏疽中起主要作用。α毒素即卵磷脂酶,能分解细胞膜上磷脂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物,溶解破坏细胞膜,引起溶血、组织坏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通透性增高,致局部水肿;能促进血小板凝集,导致血栓形成,局部组织缺血坏死;α毒素还作用于心肌,致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导致休克。

2.所致疾病

(1)气性坏疽: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感染性疾病,见于战时及各种创伤之后,致病条件与破伤风梭菌相同。潜伏期短,一般为8~48h。在多种毒素和酶的作用下,细菌易于穿过肌肉结缔组织间隙,侵入周围正常组织,分解发酵肌肉和组织中的糖类,产生大量气体,造成皮下和组织气肿,触压有捻发感或握雪感,由于挤压软组织和血管影响血液供应,导致组织缺血和缺氧,引起组织坏死。各种毒素和酶协同作用,使病变蔓延迅速,最后造成大块组织坏死。患者局部水肿严重,水气夹杂,并产生恶臭。严重的水肿、气肿压迫神经末梢,使病变局部组织胀痛剧烈。细菌产生的毒素和组织坏死的毒性物质被吸收入血引起毒血症、休克,病死率高达40%~100%。

(2)食物中毒:某些A型菌株产生肠毒素污染食物可引起食物中毒。潜伏期短,8~24h,临床表现为剧烈的腹痛、腹泻,恶心、呕吐,1~2d可自愈。

(三)微生物学检查

1.直接涂片镜检 从伤口深部取材涂片,革兰染色镜检,见到革兰阳性大杆菌,有荚膜,常伴有其他杂菌,可作初步诊断。

2.分离培养与动物实验 将分泌物或坏死组织接种于血平板或肉渣培养基做厌氧培养,取培养物涂片镜检,再接种于牛乳培养基中观察“汹涌发酵”现象,并用生化反应鉴定。必要时取细菌培养液做动物实验。如动物死亡后尸体膨胀,有腐臭味,解剖后可见脏器和肌肉组织内有大量气泡,以肝脏最明显,呈泡沫肝,取肝脏和心血涂片染色镜检和分离培养。

(四)防治原则

1.预防 及时处理伤口,清创扩创,局部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破坏厌氧微环境,早期使用抗生素可预防大多数(90%)感染。

2.治疗 对感染部位尽早施行手术,切除坏死组织,必要时须截肢以防病变扩散。早期应用多价抗毒素血清,大剂量青霉素,高压氧舱及支持疗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