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湖南压力蒸汽消毒灭菌厂家

湖南压力蒸汽消毒灭菌厂家

时间:2022-04-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物理消毒灭菌法,一般无有害物质的残留,近年来研究进展十分迅速,如电离辐射、微波消毒、层流过滤通风除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等新技术的应用,为物理消毒灭菌法开创了新局面。电离辐射灭菌法不升高被灭菌物品的温度,无有害物质的残留,是一种理想的“冷灭菌”处理法,该法目前广泛用于不耐高温的医疗器械如一次性注射器、细胞培养板或移植用的组织、人工器官、药物、食品、工业原料等的消毒与灭菌。

物理消毒灭菌法,一般无有害物质的残留,近年来研究进展十分迅速,如电离辐射、微波消毒、层流过滤通风除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等新技术的应用,为物理消毒灭菌法开创了新局面。

(一)热力灭菌法

菌体蛋白质因高温作用可变性凝固、酶失去活性、核酸解链崩解,从而使细菌死亡,同时热力破坏细菌表面的渗透作用,使其内、外环境平衡失调,细胞膜功能受损,胞质内容物漏出,细胞破裂。随着细菌种类不同、发育阶段不同及有无芽胞,其对高温的敏感性亦不同。热力灭菌是常用而可靠的灭菌方法,包括湿热灭菌法和干热灭菌法两大类。在相同条件(相同的温度、时间)下湿热的灭菌效果比干热灭菌法好。其原因是:①湿热中细菌菌体吸收水分,蛋白质在含水多的环境中容易凝固变性,蛋白质含水量越多,凝固所需温度越低;②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强,因为水是热的良导体,而干热靠辐射传导,穿透力弱;③湿热的蒸汽有潜热。每克水在100℃时,由气态变为液态可释放539cal(1cal=4.184J)的热能,这种热能可使被灭菌物体的温度迅速提高。

1.湿热消毒灭菌法

(1)巴氏消毒法:由巴斯德首创用于酒类的消毒而得名。其原理是利用较低的温度杀死对热力敏感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如结核分枝杆菌),而又不破坏被消毒物品的营养成分。使用的温度是61.1~62.8℃30min或71.7℃15~30s,目前主要用于牛奶的消毒。

(2)煮沸法:煮沸100℃5min可杀死细菌的繁殖体,杀死芽胞则需1~3h。若在水中加入2%的Na2CO3可提高沸点至105℃,既可提高杀菌能力,又可防止金属器械生锈。此方法主要用于饮用水、食具、玻璃注射器及一般外科器械的消毒。

(3)流动蒸汽法:常用阿诺(Arnold)流动蒸汽灭菌器或普通蒸笼。利用1个大气压下,100℃水蒸气15~30min可杀死细菌的繁殖体,但不能杀死芽胞。此法常用于不耐高温的营养物品,如含血清的培养基的消毒。

(4)间歇灭菌法:采用间歇流动蒸汽法杀死所有细菌的繁殖体和芽胞,达到彻底灭菌的目的。具体方法是将被灭菌物品置于阿诺流动蒸汽灭菌器内,80~100℃加热15~30min,杀死细菌的繁殖体,然后将物品置于37℃孵箱中过夜,使芽胞发育为繁殖体,第2天再通过流动蒸汽加热,如此连续3次,可杀死所有的芽胞和繁殖体,达到灭菌的目的。此法常用于不耐高温的血清培养基的灭菌。

(5)高压蒸汽灭菌法:是目前应用最广、灭菌效果最好的方法。将被灭菌物品置密闭的高压蒸汽灭菌器内进行加热,随着容器内蒸汽压力的不断增加,温度也随之增高,通常压力在103.4kPa(相当于1.05kg/cm2)时,温度可达到121.3℃,维持15~30min,可杀死包括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此法适用于耐高温而又不怕潮湿物品的灭菌,如普通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器械、注射器、手术衣、敷料等。为使该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将容器内的冷空气排除。

目前使用的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法,即用抽气机先将容器内的空气抽出后再送入蒸汽,可提高灭菌效果。为了保证灭菌效果,还应定期检测灭菌器的效能,常用的方法有化学指标法和生物指标法。化学指标法是将硫黄粉放入容器内,灭菌后硫黄粉溶解,证明灭菌器灭菌效果可靠。生物指标法是将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嗜热脂肪芽胞杆菌作为指标菌,用该菌悬液与待灭菌物品一同灭菌后,放入含指示剂的葡萄糖蛋白胨培养液中,置56℃以上培养48h,若培养基颜色不发生变化说明灭菌彻底。

2.干热灭菌法

(1)焚烧和烧灼:为一种彻底的灭菌方法,焚烧仅用于废弃的污染物品、有传染性的人或动物的尸体等。在紧急情况下,手术刀、剪刀亦可用该法灭菌。微生物学实验用的接种环、试管口常通过火焰烧灼灭菌。

(2)电热干烤法:在密闭的干烤箱内,利用高热空气进行灭菌。加热160~170℃,维持2h即可达到彻底灭菌的目的。该法适用于玻璃器皿、瓷器、需干燥的玻璃注射器、耐高温怕潮湿的物品的消毒。

(3)远红外线:波长30~1 000μm的远红外线易被物品吸收,其热能直接由放射的电磁波产生,不需空气传导,加热快,正逐步取代电热法。

(二)辐射杀菌法

1.日光与紫外线 日光具有杀菌作用,其中主要是紫外线发挥作用,紫外线的杀菌波长为240~280nm,波长为265~266nm时杀菌作用最强,这与DNA的吸收光谱一致,紫外线的杀菌机制是:①紫外线被细菌吸收后,使细菌的DNA链上相邻的两个胸腺嘧啶形成双聚体,干扰DNA的正常复制,导致细菌死亡或变异;②紫外线可使分子氧变成臭氧,后者具有杀菌能力。传染病患者如结核病患者用过的衣服、被褥、书报等,在阳光照射下4~6h可起到一定的消毒作用。

人工紫外线灯管采用不阻挡紫外线的石英制作,通过水银蒸汽产生紫外线。由于紫外线穿透力弱,普通玻璃、空气中的尘埃、水蒸气等均对其有阻挡作用,故只用于手术室、烧伤病房、传染病房、微生物学实验室等空气消毒,或一些不耐热物品如细胞培养板等表面的消毒。紫外线对人的皮肤、眼睛有一定损伤,使用时要注意防护,不要在紫外线灯照射下进行操作。

2.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γ射线、β射线等。目前常用的是以60 Co作为放射源的γ射线和电子加速器产生的β射线辐射处理物品,前者穿透性强,但作用时间慢,安全措施要求高;后者穿透性差,但作用时间短,安全性好。电离辐射灭菌法不升高被灭菌物品的温度,无有害物质的残留,是一种理想的“冷灭菌”处理法,该法目前广泛用于不耐高温的医疗器械如一次性注射器、细胞培养板或移植用的组织、人工器官、药物、食品、工业原料等的消毒与灭菌。

(三)超声波与微波杀菌法

不被人耳感受的高于20kHz(20千周/秒)的声波称为超声波。其杀菌机制是:当超声波通过液体时发生的空化作用破坏了原生质的胶体状态,细胞质与细胞膜分离,细胞壁、细胞膜破碎而致细菌死亡。此法费用较高,现在一般仅用于菌体破碎以提取细胞成分。

波长为3~300mm的微波在消毒与灭菌方面的应用近年来受到人们的重视,且在我国使用日渐广泛。微波兼有热与非热效应(谐振吸收、高温超导、电动势变化等),微波能量经物品中偶极子随其电场转换频率快速运动,摩擦产热,里外温度同时上升,故此法具有杀菌温度不高、对物品损害轻微、灭菌所需时间短(5~20min)等特点。在消毒与灭菌时规定微波使用的频率为915MHz和2 450MHz。该法目前广泛用于培养基、餐具、医院病历等的消毒。

(四)滤过除菌法

滤过除菌措施不能杀死微生物,是用机械方法将液体或气体中的细菌除去,以起到消毒和灭菌作用的一种方法。所用的器具称为滤器。滤器中含有的微孔只允许液体或气体中小于滤孔孔径的物质通过,滤器的除菌能力取决于滤孔孔径的大小,一般为0.45μm以下,最小为0.1μm。此法主要用于不耐高温的血清、抗生素、药液、生物制品、含多种氨基酸的培养液等物品的除菌。目前常用的滤菌器有薄膜滤菌器,由硝基纤维素膜制成,依孔径大小分为多种规格。此外还有玻璃滤菌器、石棉滤菌器、素陶瓷滤菌器等。

空气除菌采用生物洁净技术,通过初、中、高三级高效分子空气过滤器,除掉空气中0.5~5μm的尘埃微粒,并采用合理的气流方式来达到空气洁净的目的。微生物通常附着在尘埃上,在一定意义上讲,滤过了空气尘埃,也就清除了细菌等微生物。

初级过滤采用塑料泡沫海绵,过滤率在50%以下;中效过滤用无纺布,过滤率在50%~90%;高效或亚高效过滤用超细玻璃滤纸,过滤率为99.95%~99.99%。这种经高度净化的空气形成一种细薄的气流,以均匀的速度向同一方向输送,均匀分布于室内,不产生涡流,聚集尘埃,通过回风口把它带出房间。空气持续向外流通,使室内维持正压,可防止相邻房间的细菌侵入,称为层流空气。

凡在送风系统上装有高效或亚高效过滤系统的房间,一般统称为生物洁净室。生物洁净室在医院里可用作无菌护理室和无菌手术室。

(五)低温与干燥保存法

一般细菌耐低温,在低温条件下,细菌代谢活动降低,不再繁殖,故常用低温保存菌种或不能及时送检的标本。低温保存接种物,温度必须迅速降低以避免逐渐降温使环境中水分形成冰晶损伤细胞,导致细菌死亡,并避免反复冻融。真空冷冻干燥法是在低温状态下真空抽干,去尽水分,可避免解冻对细菌的损伤,是目前保存接种物(菌种)最好的方法。另外,有些细菌,如脑膜炎奈瑟菌对低温敏感,故采集标本应注意保温并迅速送检。

干燥可使细菌脱水、蛋白质变性和盐类浓缩,因而影响细菌的代谢,导致细菌死亡。细菌种类不同,生活状态不同,对干燥的抵抗力不同。例如淋病奈瑟菌对干燥敏感,在干燥环境中仅能存活1~2h,而结核分枝杆菌耐干燥能力较强,在干燥的痰液中活性可保持6~8个月。芽胞具有很强的抗干燥能力,如炭疽芽胞杆菌的芽胞在干燥的环境中可存活20余年。盐腌和糖渍能使食物中细菌的水分渗出,使食物可长时间保存而不易变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