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的中草药

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的中草药

时间:2022-04-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有解毒、利胆和抗X线损伤作用。近来发现从本品水提取物中分离的多聚糖夏枯草皂苷有明显抗艾滋病毒作用。本品对实验性结核小鼠有轻微治疗作用。中、重型患者均辅以本药常规治疗。②病毒性肝炎:以龙胆草为主治疗病毒性肝炎26例,18例ALT恢复正常,4例恢复正常,但有波动,再用龙胆草制剂后恢复正常。

1.黄芩 黄芩是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归肺、胆、胃、大肠经。

【攻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化学成分】 黄芩根含黄芩苷原、黄芩苷、汉黄芩素、汉黄芩苷、黄芩新素,还含有苯甲酸及β-谷甾醇等。

【临床应用】 ①细菌性痢疾:黄芩为清热燥湿止痢的常用药,常配葛根、芍药应有。②肝炎:黄芩苷有明显降酶、保肝作用,是各型肝炎常用的药物之一。黄芩苷还能使球蛋白均值下降,使补体C3明显升高。采用以黄芩为主的复方治疗肝炎的报告较多,疗效较佳。③黄芩广泛应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胆道感染等多种疾病。

【药理研究】 黄芩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抗菌谱较广,对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均有抑制作用。黄芩煎剂、水浸出液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黄芩苷在实验动物身上有明显的保肝解毒、使肝糖原合成增加,增加胆汁排泄量作用。

【剂量】 常用剂量为3~10g。

不良反应】 黄芩毒性较低,口服未见明显毒性作用。

2.苦参 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

【性味归经】 性寒,味苦。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功效】 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

【化学成分】 主要成分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还有脱氢苦参碱,d-槐醇碱等,尚含有多种黄酮等物质,如苦参素、次苦参素等。

【临床应用】 ①慢性乙型肝炎:氧化苦参碱静脉滴注或口服对抑制HBV复制、降低转氨酶、减轻肝纤维化有一定疗效。②急性细菌性痢疾:苦参对急性细菌性痢疾有较好的疗效。

【药理研究】 实验证明,苦参碱对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转阴有一定作用,对转氨酶升高有显著降低作用;对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剂量】 常用量3~10g,外用适量。

【不良反应】 苦参碱静脉滴注过快,可产生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孕妇禁用。

3.水飞蓟 本品为菊科植物水飞蓟的干燥或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穗、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干品备用。水飞蓟原产南欧及北非等地,我国已大量引种成功。

【性状】 水飞蓟(种子)呈倒卵圆或椭圆形,长5~7mm,宽2~3mm,表面淡灰棕色,光滑,有细纵花纹,顶端钝圆,稍宽,有一圆环,质坚硬。打开后可见子叶2片,浅黄白色,富油性,气微、味淡。

【性味归经】 苦、凉。归肝、胆经。

【攻效】 清热解毒,疏肝利胆。

【化学成分】 经分析证明,水飞蓟种子主要含有黄酮类成分,有水飞蓟宾、水飞蓟停、脱氢水飞蓟宾或水飞蓟素型黄酮。

【临床应用】 1960年西德对水飞蓟进行了一系列的化学和药理研究,并用其种子制成治疗肝病的药物(利肝隆)用于临床。后来的药理和临床研究表明,水飞蓟对多种实验性肝损伤,皆有保护作用。具有解毒、利胆和抗X线损伤作用。水飞蓟煎剂,对小鼠CCl4造成的肝损害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表现为急性肝小叶坏死较轻,亚急性期肝细胞再生、组织修复较明显,纤维化病变较对照组轻。组织化学也表明水飞蓟素能促进肝细胞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和肝糖原、核糖核酸的合成。其保肝作用可能是对肝细胞器以及对浆膜的保护和稳定作用有关。临床试用证明,水飞蓟制剂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均有较为满意的疗效。我国制成的益肝灵片、复方益肝灵片等已广泛用于临床。

【不良反应】 本品无毒性,长期应用未见不良反应。

4.茵陈 本品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地上部分。习称:绵茵陈。

【性味归经】 味苦,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功效】 清热、利湿、退黄。

【化学成分】 含6.7-二甲氧基香豆素、绿原酸、咖啡酸、挥发油等。其中滨蒿挥发油主要成分是侧柏醇、正丁醛、糖醛、甲庚酮、葛缕酮、1.8-桉叶素、α-蒎烯、丁香酮、侧柏酮等。茵陈挥发油,主要成分是β-蒎烯、茵陈烯炔等。

【临床应用】 ①病毒性肝炎:以茵陈为主复方,治疗各种急、慢性肝炎的报道甚多,疗效较满意。具有明显的退黄、降酶效果。②用于胆石症、新生儿黄疸、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以及高胆固醇血症疗效较好。

【药理研究】 茵陈水煎剂、水浸剂,醇提取物等均有促进胆汁分泌及排泄作用。对CCl4肝损害动物模型可减轻其损害的程度。使肝细胞的肿胀、气球样变及坏死程度均有一定的减轻。茵陈煎剂对金葡菌、肺炎双球菌、大肠埃希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剂量】 常用剂量为10~30g。

【不良反应】 少数人服用茵陈后有头晕、恶心,上腹部胀满和灼热感,个别可有腹泻及短暂的心慌反应。

5.垂盆草 垂盆草是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新鲜或干燥的全草。

【性味归经】 味甘、淡、微酸、性凉。归心、肝、胆、小肠经。

【功效】 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化学成分】 主要含垂盆草苷,氨基酸、黄体酮、三萜类及植物固醇等。

【临床应用】 ①用于急、慢性肝炎,垂盆草单味或与其他药物伍用治疗各型肝炎,具有较好的降酶效果。②治疗带状疱疹,用鲜垂盆草30g,洗净捣汁加黄酒内服,或用其汁涂或用其药渣外敷患处。③将本品捣烂外敷可治毒蛇、毒虫咬伤。

【药理研究】 垂盆草可通过改善、减轻肝细胞损伤,达到降酶效果。本品对金葡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有抑制作用。

【剂量】 15~30g,鲜品加倍。

【不良反应】 毒性较小,一般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6.赤芍 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根。

【性味归经】 味苦,性微寒。归肝经。

【功效】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化学成分】 赤芍、白芍均主含芍药苷。另含苯甲酰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新苷、氧化芍药苷、芍药苷元、牡丹粉苷等,此外还含有鞣酸、挥发油等。

【临床应用】 ①肝病:赤芍对多种肝病有较好疗效,尤其是高黄疸及肝纤维化患者,但用量须重用,每剂用量可达150g,可与丹参、葛根、生地黄、牡丹皮、泽泻等伍用。②常用于肺心病,心脑血管疾病。

【药理研究】 赤芍具有保肝作用,实验证明可减轻肝脏萎缩,减低ALT上升幅度,减轻肝细胞变性与间质炎细胞浸润,促进肝纤维组织的重吸收。赤芍的不同提取物对免疫功能似有不同影响。能明显提高正常小鼠的T淋巴细胞转化。而对B淋巴细胞的转化无明显影响。此外赤芍广泛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具有抗血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激活纤溶等作用。芍药有赤、白之分,赤芍、白芍原植物相同,白芍为栽培品种,并经去栓皮和水煮;赤芍为野生,不去栓皮和水煮。一般认为白芍酸收养血;赤芍活血行滞。

【剂量】 6~15g。

【不良反应】 赤芍毒性作用轻微,报道成人重用赤芍120g而未见毒性作用。

7.夏枯草 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带花果穗。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寒。归肝、胆经。

【功效】 清肝火,散郁结、明目、降血压

【化学成分】 主要含萜类及甾醇类、黄酮类、香豆素类、有机酸类化合物及挥发油。萜类、甾醇及其苷类为本品主要成分之一,其中五环三萜以熊果酸、齐墩果酸为主。

【临床应用】 ①肺结核:本品对肺结核、颈淋巴结核有较好疗效。②急性黄疸型肝炎:夏枯草全草,患儿每日9~24g,成人剂量加倍,水煎服,1周为1个疗程,有较好疗效。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USA)技术证实其水提取物具有抗HBsAg的作用。曾有报道用夏枯草、白花蛇舌草、甘草,制成三草汤针剂,静脉滴注对降低ALT、HBsAg阴转和HBeAg阴转有一定疗效。③细菌性痢疾:夏枯草60g,水浸10h,文火煎2h,每日分4次口服,对于退热,改善里急后重症状,减少大便次数均有明显疗效。

【药理研究】 本品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体外试验表明,夏枯草煎剂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埃希杆菌、结核杆菌等有显著抑制作用。近来发现从本品水提取物中分离的多聚糖夏枯草皂苷有明显抗艾滋病毒作用。本品对实验性结核小鼠有轻微治疗作用。

【剂量】 10~15g。

【不良反应】 本品注射有明显毒性反应,近期已有数起服用本品煎剂、复方或夏枯草浸膏发生皮肤、唇舌、胃肠道反应以及过敏性休克。

8.龙胆草 本品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或坚龙胆的根及茎。别名胆草、苦胆草。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归肝、胆、膀胱经。

【功效】 清热燥湿,泻肝火。

【化学成分】 含龙胆苦苷、龙胆碱、龙胆色素及龙胆醣等。

【临床应用】 ①流行性乙型脑炎:对于轻症能口服者给予20%龙胆草糖浆,10~15ml每日3次;昏迷或不能进食者给龙胆草注射液2~4ml,1日3次,肌注,至退热3d后停用。中、重型患者均辅以本药常规治疗。②病毒性肝炎:以龙胆草为主治疗病毒性肝炎26例,18例ALT恢复正常,4例恢复正常,但有波动,再用龙胆草制剂后恢复正常。以龙胆草为主的龙胆泻肝汤,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有较好疗效。③龙胆草广泛用于百日咳、高血压、胆囊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

【药理研究】 实验证明龙胆草煎剂对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金葡萄球菌等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龙胆碱、龙胆草注射液有明显抗炎作用。此外,还有保肝、降低ALT及利胆作用。

【剂量】 3~6g。

【不良反应】 本品饭后服用或用量过大,反可使消化功能减退,并出现头痛、颜面潮红、眩晕等毒性作用。

9.板蓝根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根。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归心、肺经。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化学成分】 板蓝根含有靛蓝苷、靛蓝、靛玉红、菘蓝苷B、尿苷、次黄嘌呤、尿嘧啶、水杨酸、青黛酸酮、胡萝卜苷及多种氨基酸。

【临床应用】 ①病毒性肝炎:板蓝根为病毒性肝炎治疗的常用药,其煎剂、糖浆剂、冲剂及注射剂都报道有效,能较快消除症状,促进肝功能恢复,部分患者能获得HBsAg、HBeAg阴转。②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应用板蓝根煎剂(30~60g),或采用(50%、100%)注射剂,并配合其他对症治疗措施,对降低体温、改善症状均有较理想疗效。临床经验证明板蓝根治疗应早期应用,停药不宜过早。③流行性感冒:板蓝根配合柴胡、白芷、银花藤、紫苏梗等水煎服,有效率可达98.3%。④据报道板蓝根对于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均有效。

【药理研究】 板蓝根煎剂在体外能抑制多种细菌生长,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流感杆菌、大肠埃希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及钩端螺旋体。从板蓝根中提取的多糖(LIP),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剂量】 10~15g。

【不良反应】 口服一般无明显毒性作用,个别出现消化道症状。但注射剂曾有引起过敏的报道,如荨麻疹、过敏性皮炎、多形性红斑以及过敏性休克者。

10.大青叶 大青叶是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草大青或爵床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马蓝、蓼科1年生草本植物蓼蓝、马鞭草落叶灌木路边青等的叶或枝叶。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归心、肺、胃经。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化学成分】 蓼蓝全草含靛苷、黄色素、鞣质;菘蓝叶含色氨酸、靛红烷B,葡萄糖芸苔素、新葡萄糖芸苔素、靛蓝等;马鞭草大青叶含靛苷、靛玉红等,还含有大青苷及β-谷甾醇等。

【临床应用】 ①流行性乙型脑炎:大青叶是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常用药物,疗效较佳。可单用,也可与其他药物配伍。对退热、缩短病程均有显著效果。②急性病毒性肝炎:大青叶对急性病毒性肝炎有一定疗效,可单用,也可组成复方应用,后者疗效较好。③百日咳:曾报道用大青叶、百部、紫苏子、法半夏等水煎服,治疗41例,服药5~14剂后,痊愈36例。④流行性腮腺炎:报道用大青叶煎服,治疗7例,其中6例坚持治疗者,2剂后全身及局部症状消退,3~4d痊愈。⑤大青叶煎剂治疗流感、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麻疹等均有一定疗效。

【药理研究】 大青叶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肺炎球菌、卡他球菌、伤寒杆菌、大肠埃希菌、流感杆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钩端螺旋体有明显抗菌作用。能抑制乙型脑炎病毒、腮腺炎病毒。对HBsAg有抑制作用。有明显抗炎、解热作用。

【剂量】 10~15g,鲜品用30~60g,外用适量。

【不良反应】 一般剂量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11.败酱草 败酱草植物黄龙芽或白花败酱的带根全草。

【性味归经】 味辛、苦,性微寒。归胃、大肠、肝经。

【功效】 消肿排脓,祛瘀止痛。

【化学成分】 败酱草含多种化学成分,其中以萜类、黄酮、β-谷甾醇为各属所共有。黄花败酱为主要品种,根及根茎含挥发油约8%,并认为其所含败酱烯及异败酱烯为镇静催眠有效成分。但近期研究表明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败酱烯与异败酱烯及多量三萜类皂苷。

【临床应用】 ①流行性腮腺炎:用黄花败酱草鲜品加石膏捣烂再加入鸡蛋清调敷,有并发症者加服本品煎剂,有明显疗效。②肝炎:用败酱草21g,茵陈45g,治疗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63例,每日1剂,水煎服,59例治愈,占93.6%。③用于治疗感冒有一定疗效。黄花败酱草具有明显镇静催眠效果,临床用多种制剂治疗神经衰弱失眠症。

【药理研究】 多种败酱在体外实验中都具有一定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如败酱烯和异败酱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均有抑制作用。另外还具有抗病毒作用。能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细胞变性。黄花败酱全草水醇制剂有显著的升白细胞作用。

【剂量】 6~15g。

【不良反应】 黄花败酱制剂临床毒性作用少见,仅个别出现口干、胃部不适。

12.半枝莲 半枝莲是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全草。

【性味归经】 味辛,微苦,性凉。归肝、肺、胃经。

【功效】 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定痛。

【化学成分】 半枝莲含生物碱、黄酮苷、酚类、甾体等。

【临床应用】 ①病毒性肝炎:半枝莲常用单味或与板蓝根、柴胡等配伍治疗病毒性肝炎,具有退黄降酶的作用。②流行性出血热:半枝莲与其他常规治疗配合,在降温、改善主症、尿蛋白消失等方面疗效好于常规治疗。③细菌性痢疾:用半枝莲鲜品90~150g捣烂绞汁,或干品30g水煎服。

【药理研究】 半枝莲具有利尿、降压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均有抑制作用。

【剂量】 10~15g外用适量。

【不良反应】 未见不良反应的报道。

13.白花蛇舌草 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全草,又名蛇舌草,二叶解。

【性味归经】 味苦、甘、性寒。归心、肝、胃、大肠、小肠经。

【功效】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利湿。

【化学成分】 含三十一烷、豆甾醇、乌索酸、齐墩果酸、β-谷甾酸、谷甾酸-D-葡萄糖苷、对位香豆酸、黄酮苷及白花蛇舌草素。本品所含的微量元素中,钛含量较高。

【临床应用】 ①流行性腮腺炎:用本品鲜草120~240g煎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12例,均于2~3d治愈。②病毒性肝炎:本品单用或与山豆根等伍用治疗病毒性肝炎,具有降酶、退黄的效果。部分患者可出现HBsAg阴转或HBeAg、HBeAb的转换。③临床上还用于泌尿系、胆道的感染及肿瘤患者。

【药理研究】 本品抗菌作用较弱,能增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并有保肝利胆作用。体外实验在高浓度下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

【剂量】 15~60g。

【不良反应】 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的报道。

14.山豆根 豆科植物越南槐的根及茎,目前也有将豆科植物柔枝槐的根作为山豆根使用。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归肺经。

【功效】 清热解毒,利咽喉。

【化学成分】 山豆根主要含生物碱、黄酮、咖啡酸衍生物等。柔枝槐含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甲基金雀花碱、臭豆碱及槐果碱等

【临床应用】 ①病毒性肝炎:山豆根制备的注射液商品名肝炎灵,供肌注,主要成分为苦参碱,临床应用降酶迅速,能提高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对HBsAg、HBeAg也有一定转阴作用。②钩端螺旋体病:山豆根伍用大青叶、生甘草制成豆青合剂治疗钩体病有效。③乙型脑炎:中西医结合治疗56例乙脑患儿加用山豆根注射液。在体温下降、抽搐昏迷持续时间及程度、并发症、后遗症等疗效方面均有显著优势。④痢疾:用山豆根捣末为丸治赤白痢。

【药理研究】 山豆根制剂所含数种生物碱均有较强的免疫药理活性,苦参碱静注可明显增加小鼠外周白细胞数量,增强其吞噬异物的活性。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均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山豆根还有保肝降酶作用。本品在体外有一定抗菌作用,对痢疾杆菌、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

【剂量】 3~10g。

【不良反应】 传统未见山豆根有毒的记载,但近年来有关山豆根中毒乃至死亡者时有所见。主要毒性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部分可出现头晕眼花,恶寒、出汗、四肢抽搐、昏迷,甚至出现呼吸抑制、血压下降。故用量不宜过大。

15.金银花 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红腺忍冬、山银花或毛花柱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初开的花,其茎叶亦可入药,称忍冬藤或银花藤。

【性味归经】 性寒、味甘。归肺、胃、心、大肠经。

【化学成分】 金银花主含多种绿原酸类化合物,如绿原酸、异绿原酸、新绿原酸、咖啡酸等,另含黄酮类化合物、肌醇及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有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

【临床应用】 ①流感、感冒、上呼吸道感染:以金银花为主的多种复方对此有良好疗效,常与连翘、荆芥、薄荷等配伍,如银翘散。②急性细菌性痢疾:单用浓煎即可奏效,本品配伍黄莲或紫皮大蒜、茶叶、甘草治疗急性菌痢有一定疗效。配伍白头翁、地榆等组成的四花四黄汤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菌痢有良效。③钩端螺旋体病:以金银花配伍连翘、黄芩的金银花合剂治疗流感伤寒型钩体病有较佳疗效。可迅速退热,症状改善而痊愈。④病毒性肝炎:用忍冬藤60g,水煎口服,每日2次,15日为1个疗程。对改善症状体征,恢复肝功能有较好疗效。

【药理研究】 金银花在体外对多种致病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在体内也有一定疗效,对流感病毒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剂量】 10~15g,热重者可用至60g。

【不良反应】 有报道银黄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至死亡。

16.连翘 本品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果实。

【性味归经】 性微寒,味苦。归心、肺、胆经。

【功效】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

【化学成分】 连翘主含木脂体及苷、苯乙醇苷、五环三萜、黄酮及挥发油等多种成分。

【临床应用】 ①流感、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本品常与金银花、薄荷、牛蒡子、桔梗等配伍,常用方如银翘散、桑菊饮等,治疗流感、感冒均有良好疗效。②急性病毒性肝炎:用1∶1连翘水煎液糖浆口服10ml,每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有明显降低转氨酶效果。③与其他清热解毒的中药配伍,广泛用于疮疡痛肿、疔疖丹毒等急性皮肤化脓性感染。

【药理研究】 连翘在体外对多种病原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如金黄色葡萄菌、溶血性链球菌、变形杆菌等。连翘种子挥发油,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连翘对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使ALT明显降低,并能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

【剂量】 6~18g。

【不良反应】 未见报道有明显不良反应。

17.蒲公英 菊科植物蒲公英或碱地蒲公英的全草。

【性味归经】 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

【功效】 清热解毒,利湿。

【化学成分】 含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素、蒲公英苦素、菊淀粉、多糖及树脂等。

【临床应用】 ①黄疸型肝炎:用蒲公英煎剂或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对于肝功能恢复及退黄有显著效果。②流行性出血热:用蒲公英、槐花、益母草各30g,煅牡蛎60g,浓煎至200ml,再加大黄粉30g,调匀,焖煮10min,滤出药汁,待冷后保留灌肠,每日1次,对出血热急性肾衰竭的患者有明显疗效。③梅毒:用蒲公英30g,土茯苓、金银花各45g,生黄芪、薏苡仁、赤小豆各20g,龙胆草、马齿苋、苍耳子、皂角刺各10g,水煎服,同时配合外用法,治疗59例早、晚期梅毒患者,早期患者42例治愈38例、晚期17例治愈13例。

【药理研究】 本品煎剂或浸剂,对金黄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卡他双球菌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

【剂量】 10~30g。

【不良反应】 治疗剂量的蒲公英不良反应较少。煎剂除偶见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及轻泻,未见其他毒性反应。

18.柴胡 伞形科植物柴胡和狭叶柴胡的根或全草。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

【功效】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化学成分】 柴胡含挥发油、柴胡醇、柴胡皂苷及油酸、亚油酸等;狭叶柴胡含皂苷、挥发油、脂肪油、柴胡醇、茎叶含云香苷。

【临床应用】 ①传染性肝炎:临床报道应用柴胡注射液治疗传染性肝炎100例,获得满意治疗效果。用柴胡(1∶2)注射液加入5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注射,每日1~2次或将20~30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250~500ml静滴,每日1次,对于改善症状、降低转氨酶均有明显效果。②流行性出血热:重用柴胡24g,配半夏、黄芩、大黄、牵牛子(二丑)、白茅根、小蓟炭等,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出血热少尿期,结果12例全部进入多尿期,全部治愈。③腮腺炎并睾丸炎:柴胡配龙胆草、板蓝根、延胡索、橘核、荔枝核等,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18例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睾丸炎患者,均获愈。

【药理研究】 体外实验证明,柴胡对结核杆菌、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柴胡有较好的抗脂肪肝、抗肝损伤、利胆、降转氨酶作用;其挥发油有抗感冒病毒作用;柴胡对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均有增强作用。

【剂量】 3~10g,口服柴胡颗粒剂小剂量(相当生药0.6g)。

【不良反应】 口服颗粒剂,有30%引起轻度倦怠感,入睡好,当服用较大剂量时80%可引起深睡,17%反而睡眠不好。

19.丹参 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及茎。

【性味归经】 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

【功效】 活血祛瘀,凉血消痛,除烦安神。

【化学成分】 丹参脂溶性成分有:丹参酮I、二氢丹参酮、丹参新酮ⅡA、丹参酮ⅡR、丹参新酮、去甲丹参酮、丹参新酮Ⅱ等。丹参水溶性成分有:D(+)-β-3,4-二羟基苯基乳酸、丹参酸乙、丹参酸丙,3,4-二羟基苯甲酸、原儿茶酸、迷选香酸等;此外,尚含β-谷甾醇维生素E、琥珀酸、丁二酸、黄芩苷等。

【临床应用】 ①病毒性肝炎:广泛用于治疗各型肝炎,能改善肝微循环,减轻肝细胞坏死。抑制肝纤维化增生等方面,均有明显作用。②流行性出血热:丹参在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过程中,有显著的增效和越期的作用。在抗感染、抗过敏及输液的同时加用丹参,有缩短病程作用,退热时间和蛋白尿转阴快于未用丹参的对照组,病死率也降低。③丹参目前广泛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肾脏疾病、慢性肝炎、肝硬化及神经系统疾病等。

【药理研究】 丹参及其炮制品可不同程度的减轻肝组织学的病理改变,生品和酒炙品可明显减轻肝细胞的坏死及降低ALT。丹参为自由基产生的抑制药,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通过清除自由基减轻对肝细胞的损伤。实验证明丹参可使肝内胶原蛋白含量降低,并能促进已形成的胶原纤维降解及纤维重吸收。丹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福氏痢疾菌、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对螺旋体在体内及体外亦也有抑制作用。丹参在改善冠脉流量、机体微循环、血液流变学,降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均有一定作用。

【剂量】 5~15g。

【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丹参制剂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最为常见的是皮肤变态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色丘疹等,严重者可出现尿少甚致昏厥。神经系统方面可出现头晕、头痛、发热、烦躁不安;心血管系统方面可出现心悸、心动过缓、心律失常、心绞痛、血压下降;呼吸系统方面可出现咳嗽、气促、哮喘;消化系统方面可出现口干、纳呆、上腹部不适、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

20.大黄 大黄是蓼科植物掌叶大黄、药用大黄和唐古特大黄的根和根茎。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功效】 泻下攻积,泻火凉血,活血祛瘀,利胆退黄,止血,解毒。

【化学成分】 大黄含蒽醌类衍生物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等15种成分;含蒽酮和双蒽酮衍生物大黄酸和番泻苷等;含d-儿茶素,没食子酸、蒽醌鞣质等20种,以及二苯乙烯类化合物15种。

【临床应用】 ①流行性出血热:曾报道用西药治疗535例,病死率为4.11%,加用含大黄、元明粉的复方治疗456例,病死率降至1.97%。②病毒性肝炎:口服大黄醇片5片,每日3~4次,加量至每日大便2~3次,观察208例急性病毒性肝炎,对改善症状、体征和消退黄疸均较服用西药组快。③腮腺炎:用大黄研末加食醋调成糊状,外敷患处。④大黄广泛用于急性感染所致高热、便结,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慢性肾功不全等。亦可用于瘀血证、血热出血证。

【药理研究】 大黄中的番泻苷、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酸均有泻下作用。大黄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有抑制作用,其中较为敏感者有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淋球菌、白喉杆菌、枯草杆菌、炭疽杆菌、伤寒杆菌和痢疾杆菌等。大黄对多种致病真菌、流感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也有抑制作用。此外,大黄有明显的解毒、抗炎、降血压、降血脂、止血等作用。

【剂量】 5~10g。

【不良反应】 中毒时可见恶心、呕吐、黄疸等。长期大剂量使用有对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的毒性作用。孕妇、月经期、哺乳期忌用。

21.地耳草 地耳草是金丝桃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地耳草的全草。又名田基黄。

【性味归经】 味苦、性平。归肝、胆经。

【功效】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化学成分】 含黄酮类、内脂、酚类、鞣质等。

【临床应用】 病毒性肝炎:本品单用或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具有明显退黄、降酶效果。

【药理研究】 本品对牛型结核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痢疾杆菌等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

【剂量】 15~30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

【不良反应】 未见有明显不良反应的报道。

22.青蒿 青蒿是菊科植物黄花蒿秋季花盛开时采割的地上部分。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寒。归肝、胆经。

【功效】 抗疟,退虚寒,清热解暑。

【化学成分】 主要含挥发油,由青蒿酮、异蒿酮、左旋樟脑、侧柏酮、桉油素、丁香烯及其他倍半萜衍生物等组成。倍半萜类中的青蒿素,是抗疟的主要成分。

【临床应用】 ①青蒿及青蒿根提取物目前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疟疾,疗效肯定。②急性黄疸型肝炎:青蒿、龙胆草各30g,煎服,每日1剂,治疗23例,治愈21例(91%)。③也常用于治疗皮肤真菌病、慢性支气管炎等。

【药理研究】 青蒿所含的青蒿素及生药都可抑制疟原虫发育,而且有直接杀灭疟原虫的作用;对血吸虫也有明显杀灭作用。青蒿素对皮质激素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的动物可使降低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强,又使升高的血浆cAMP降低。此外还有解热、镇痛、抗炎、抗菌、抗病毒的作用。

【剂量】 3~10g,不宜久煎或鲜用绞汁。抗疟1日量20~40g。

【不良反应】 毒性较低,少数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

23.重楼 重楼是百合科植物重楼(七叶一枝花)的根茎。

【性味归经】 味苦,性微寒。有小毒。归肝经。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定惊。

【化学成分】 含多种甾体皂苷,其皂苷元多为薯蓣皂苷元,次为偏诸皂苷元。另外还有生物碱,多糖,β脱皮质激素、天冬氨酸、天冬酰胺、丙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

【临床应用】 ①流行性腮腺炎:本品加食醋搅成浓汁状涂于肿胀的腮腺部,每日1次。本品磨汁,加入冰片、仙人掌、板蓝根各10g,调匀,涂于腮腺肿大部位,每日5~6次,治疗52例,2~3d内痊愈35例,总有效率100%。②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楼10g,配黄芪、贯众等组成复方乙肝宁,30日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为87.5%。③白喉:重楼10g,夏枯夏10g,配金银花、麦冬组成复方,共治疗24例,平均7~8剂痊愈。④以重楼为主的复方治疗胃癌、肝癌、肺癌等多种癌症患者,有一定疗效。

【药理研究】 重楼提取物对痢疾杆菌、沙门菌、副伤寒菌、副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有强的抑制作用。还有平喘止咳,镇静镇痛、抗肿瘤的作用

【剂量】 5~10g。

【不良反应】 本品过量服用可引起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甚至可出痉挛抽搐,孕妇忌用。

24.栀子 栀子是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又名山栀子。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归肝、肺、胃经。

【功效】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散瘀。

【化学成分】 其主要成分含有栀子苷、去羟栀子苷、栀子酮苷、藏红花苷等。

【临床应用】 ①栀子在临床上多用于肝胆疾病合并有明显黄疸的患者,多为复方制剂,也有单用栀子3~10g治疗黄疸患者。急性黄疸型肝炎时常配用茵陈、黄芩等清热解毒药。在中医方剂中治疗黄疸。肝胆炎症有关栀子复方有: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栀子厚朴汤、黄连解毒汤、大黄消石汤、栀子干姜汤等。②栀子也用于治疗小便淋涩,衄血,吐血等。外敷治疗烫火伤等。

【药理研究】 栀子具有消炎、利胆、退黄、解热、利尿作用。用于治疗肝胆疾病取得较好的疗效。药理实验证明栀子能减轻CCl4引起的肝损伤,使增高的ALT下降,黄疸减轻。

【剂量】 5~10g。

【不良反应】 栀子用治疗剂量是安全的。

25.虎杖 虎杖是蓼科蓼属植物,其根茎入药。又名花竹斑。

【性味归经】 味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

【功效】 利胆退黄、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清肺祛痰。

【化学成分】 其根茎内含有虎杖苷、蒽醌苷、异槲皮苷等。

【临床应用】 ①治疗病毒性肝炎:有报道,用单味虎杖分别治疗325例、251例肝炎患者,治愈率为86%、84.86%。上海虹桥医院用虎杖蒽醌片治疗慢性肝炎,显效率60%。复方虎杖糖浆、白虎石茵汤、虎茵汤、虎忍雪合剂等,对各种病毒性肝炎均有较好疗效。②虎杖浸膏片,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及三酰甘油,用于治疗高脂血症。

【药理研究】 证明虎杖有抗菌、抗病毒及降低胆固醇作用,有明显增加胆汁分泌和松弛奥狄括约肌的作用。动物实验证明,虎杖煎剂能通过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再生及减轻炎症等,使肝功能恢复,黄疸消退。

【剂量】 5~10g。

【不良反应】 治疗剂量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