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生儿黄疸直接胆红素偏高的原因

新生儿黄疸直接胆红素偏高的原因

时间:2022-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生儿由于胆红素代谢的特殊性,在出生后约有一半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新生儿黄疸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前者是指新生儿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7~10天消退的黄疸,早产儿可延迟到3~4周。治疗新生儿黄疸,要加强支持疗法,增进营养,补充维生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

新生儿由于胆红素代谢的特殊性,在出生后约有一半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新生儿黄疸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前者是指新生儿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7~10天消退的黄疸,早产儿可延迟到3~4周。足月儿血清胆红素不超过205μ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一般无临床症状,个别可出现轻度纳差和嗜睡。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要治疗。病理性黄疸是指下列情况之一。①黄疸出现早:生后24小时内出现;②黄疸程度重: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05μmol/L(12mg/dl),早产儿>255μmol/L(15mg/dl);③黄疸进展快:胆红素每天上升>85μmol/L(5mg/dl);④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或消退后又出现;⑤结合胆红素>34μmol/L(2mg/dl)。

病理性黄疸的治疗关键在于预防核黄疸(又称胆红素脑病)的发生,除了病因治疗以及供给充足的热能,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纠正酸中毒,降低体温之外,光疗疗效显著,简便易行,目前已普遍采用。退黄疸的药物只是起辅助治疗作用。

西医处方

泼尼松 每次2.5mg 每日2次

苯巴比妥 每次5mg 每日3次

说明:

1.治疗新生儿黄疸一般是在光照疗法的基础上加用药物降低血清胆红素。通常是选择2~3种酶诱导剂。

2.糖皮质激素能阻止抗原抗体反应,减少溶血;并能活化肝细胞酶系统,加强葡萄糖醛酸与胆红素结合的能力。泼尼松每日1~2mg/kg口服,重症可选用氢化可的松每日5~10mg/kg或用氟美松每日0.4mg/kg静脉滴注,根据病情逐渐减量停药。

3.苯巴比妥能诱导肝细胞微粒体增加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生成。每日5mg/kg,分2~3次口服,需用药3~5天才显疗效,早产儿疗效较差。加用尼可刹米(可拉明)每日100mg/kg,分3次口服,可增加苯巴比妥疗效。

4.活性炭减少肠壁对未结合胆红素的吸收,服用10%活性炭溶液5ml,4小时1次,或服琼脂125~250mg,每日4~6次。

5.黄疸严重者可用白蛋白,本品可减少游离的未结合胆红素,从而减少未结合胆红素与脑细胞结合,降低核黄疸的发生。常用白蛋白1g/kg加葡萄糖注射液10~20ml静脉滴注,心力衰竭者禁用。如无白蛋白可用血浆每次25ml静脉滴注,每日1~2次。

中医处方

处方1

绵茵陈10g,生栀子6g,黄柏3g,川金钱草15g,川郁金3g。

本方是名中医王著础治疗新生儿黄疸经验方。功能清热利湿,祛瘀退黄。

处方2

茵栀黄注射剂(中成药)

组成成分有茵陈4g,黄芩2.5g,山栀子1.5g,大黄2g。

本方功能清热利湿,祛瘀退黄。每支10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

新 进 展

十六角蒙脱石(思密达)联合金双歧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将母乳性黄疸72例,随机分成A,B,C 3组。A组:22例,停止母乳喂养;B组:20例,停止母乳喂养加蓝光照射;C组:30例,停止母乳喂养加蓝光照射及十六角蒙脱石和金双歧口服。分别观察3组在治疗后24小时胆红素下降值,以及胆红素值降至256μmol/L以下所需的时间。结果3组治疗后24小时胆红素均下降,A组下降低于B,C组,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B组下降低于C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在停止母乳喂养的同时给予光疗能缩短病程,加服十六角蒙脱石和金双歧能进一步提高疗效,可广泛推广。

按  语

治疗新生儿黄疸,要加强支持疗法,增进营养,补充维生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此外需细心护理,注意保暖,预防继发感染。病情严重、进展快者可采取换血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